《论语·公冶长篇第五》的问题

作者&投稿:晨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公冶长5读后感~

《公冶长》一篇中内容很多,而且涉及不同方面,只能就其中一段说说感受,这里说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段。
子路不愧是圣人的弟子,与咱们当代人确实不同。咱们当代人成天价嚷着要”充电“,但决大多数人都是急于获得所谓“知识”,很少去领会其中的道理。各类培训、讲座的场面就可以窥见一斑,听着往往是忙于记录、拍照,很少有人认真听讲,他们记录、拍摄的内容,恐怕也不会回去认真学习、领会。其实弄明白一个道理,比记录下千万条道理更为重要,咱们确实应当学习子路,在忙于领会、践行旧的道理之前,不必急着去求寻新的道理。

《论语.公冶长》篇(【5.15】)的内容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成语“不耻下问”就出自这里。

【原文】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也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傅佩荣教授的看法:

“理想不能实现的话,干脆乘条木筏到海外去,那跟送我去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了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老师要移民出国,只带一个人,那就是子路。结果子路高兴,孔子接着说,子路爱好勇敢超过我,但我们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因为你要造一条木筏可以渡海,那种木材一定很特别。我们要分析这话,很多人在翻译时,把无所取材,翻译成孔子教训子路,问题在没把感叹放在一起考虑,我不是真要移民。这个材就是裁断事理的裁,通用。哪有这样的老师,说要乘木筏到海外去,要带子路,子路高兴后,然后说你怎么那么笨,你不能判断事理吗?我是在感叹,不能这样说。所以前面讲比喻,讲木筏,后面就要说找不到这样的木柴,代表什么?代表我并不是真的想出国。我只是感叹这里用不上我,到别的地方去试试看,当然他是没有成行。

http://phtv.ifeng.com/program/gxtk/200802/0214_2622_399641.shtml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
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评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论语》二十篇,前四篇是纲,后十六篇是目,故“纲举目张”;前四篇是原理原则,后十六篇是就人就事就物就地就时而述说,虽然这些述说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常学习、日常处世待人接物之中的所见所闻,但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论语》的后十六篇方法多样、灵活、朴实、轻松,发人深省,启迪智慧。

《论语》的智慧——公冶长第五(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谈论到学生公冶长时说:我可以将女儿嫁给公冶长做妻子,他虽然还在监牢之中,但他是无罪的。当公冶长出狱之后,孔子就把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做妻子。

“以其子妻之”的“子”就是女儿。古时候“子”字是男女通用的,所谓女子、男子。因此古代中国文化对自己女儿可以称子,这就说明了中国古代替的社会风气是男女平等的。例如武则天能够在盛唐时期当皇帝十五年就是明证;再是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掌握国家政权几十年也是证明。看来男女不平等的历史,不知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年代了,这有待历史学家们去考证了。

我们从这一句话中,了解到孔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坐过牢的学生公冶长,这个事情要是发生在现代的社会上,除非做父母的不知道这个事情,否则做父母的确实是很难接受这个现实的,因为做父母的担心女儿嫁给坐过牢的女婿,害怕女儿今后作人难以抬起头来,养女攀高门,这是谁不想的事呢?可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坐牢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坐牢的人并不是个个是有罪的,如果是罪有应得,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然是无话可说。然而,对于那些没有罪而坐牢的人来说,是怨恨这个社会呢?还是要感恩这段经历呢?看来孔子将女儿嫁给了一个坐过牢的学生,就是选择后者。因为学生公冶长无罪而冤枉坐牢,说明了公冶长能够面对现实,能够忍辱负重,不选这样的女婿那是人生的一大失误,所以孔子将女儿嫁给能够受辱而无怨的学生,这才是孔夫子的智慧之所在!

在当今的世界上,也有无罪而长期坐牢不但没有怨恨这个社会,而是感恩这段经历的人也有一个伟大的人物——曼德拉。曼德拉是南非前总统,他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尽管曼德拉已经高龄,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的虐待。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一个“锌皮房”,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还做采石灰的工作。他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锹挖掘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专门看守他的人就有3个。他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寻找各种理由虐待他。

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他邀请他们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无地自容,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的来宾以至于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曼德拉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君子的故事,一个关于君子的胸怀。

《论语》的智慧——公冶长第五(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评价学生南容时说: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南容处世的标准,没有放弃以道德为准则,在国家动乱的时候,他仍然是以道德的标准处世,故而没有遭受刑戮之灾难。于是,孔子将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做妻子。

学生南容这种“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的处世原则,正是孔子非常赞赏的处世原则。因为,一个人能在安定之世和动乱之世,都能够以道德的准则处世,实在颇为不易,所以,孔子把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了南容,这是为侄女选择了平安的生活。

本章的第一、第二节内容,是孔子为自己的女儿选择女婿和为自己的亲侄女选择侄女婿的事情,这看起来就是家务事,是很平常不过的事了,这是每一个家庭都会经历过的事情,故而不值得一提。然而,孔子的学生把这两个故事编在一起的教育意义何在呢?这个意义太大了啊!儿女们长大了,做父母的为儿女们操心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儿女的婚姻,通称为“婚姻大事”。古人说得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所以,孔子在为女儿和侄女选择配偶时,首选的条件是人品和能够平安的生活,对于家庭条件和钱财却只字未提,这个高境界,放在当今世界上来讲,能有几人做得到呢?之所以,古代做父母的为女儿选择对像首要条件是人品,因此古代几千年以来,还真是没有听说过有离婚的案例,这值得今天社会上的人们反思!

现在的父母选女婿,只要他家里有钱、有地位,而人品怎么样却无所谓了,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还有很多父母选择女婿的条件是门当户对,如果门不当户不对的,哪怕男孩的人品很好,那也是免谈的。虽然现在提倡婚姻自由、恋爱自主,可是对女孩子来说,也仍然没有脱离选有钱、选有地位、选门当户对的阴影,还有一种女孩子选对像时,什么条件也没有,就选男孩子的帅和靓。如此种种选择女婿的条件,如此种种选择配偶的要求,结果是什么?离婚率年年攀升,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了。例如,在当今的一切刑事案件中,绝大多数的案件是与单亲家庭有关联的。因此,现代人的择偶标准和要求,应该注重品德。

《论语》的智慧——公冶长第五(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评价学生子贱时说:君子就是子贱这样的人,如果有人认为鲁国没有一个君子,如果子贱不是君子,那还有什么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呢?

我们从这句话语中了解到,孔子对子贱这个学生的道德操守是完全赞赏的,所以,孔子以十分肯定的语言说子贱是“君子哉若人”,即:君子就是子贱这样的人。在《论语》的前四章里面,关于对君子的论述就有十二次之多,当然在《论语》的后十六章之中,有关君子的论述还会见到更多,由此可知,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就是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君子,而现在子贱已经成为了君子,孔子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教学成果了,老人家的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与自豪了,所以又说:“斯焉取斯?”即:如果子贱不是君子,那还有什么人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呢?舍子贱还有谁呢?这是孔子十分自豪的表白与赞叹,这就是一位真正的园丁之心声。

我们学习《论语》,就应该对君子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与描述,可是,整篇《论语》对君子的概念与描述,可以说句句说君子,句句作君子,句句是君子的概念,句句是君子的品德。也就是说,儒家的教学,就是以培养出君子这己任,儒家这种教学的责任,其本身就是君子的行为、君子的品德。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孔子教育奖”,就是对孔子的教育成果的最真诚的认可,当然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由此可知,孔子的教育智慧,在当今的世界上,仍然是无可替代的真理!

《论语》的智慧——公冶长第五(4)

【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请问孔子说:“老师对我的评价怎样呢?”孔子说:“你如一件器物。”子贡又问:“我像什么器物呢?”孔子回答说:“你像瑚琏。”

“瑚琏”是古代的玉器,这个玉器非常珍贵、非常庄严,是古代用来供于庙堂之上的供器,古代要在国家有大典的时候,才请出瑚琏来亮一下相,平常的时候,就会收藏起来,保护起来。可是我们在《为政第二》第十二节中孔子说“君子不器”,而在这里孔子又说子贡“女器也……瑚琏也。”这是不是前后矛盾呢?这绝对不是因为子贡还没有做到“君子不器”,而是因为子贡已经不是普通的“器”了,而是十分珍贵、庄严的“瑚琏”宝“器”了。孔子以“瑚琏”来形容子贡,这是因为子贡是一个能够担当起大任的一个学生,所以以“瑚琏”来赞美自己的学生。我们可以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史记·货殖列传》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子贡是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皆通的大通才,子贡这个人豪迈慷慨,什么都不能拘束他,但是他绝不骄傲,他在国际上走一趟,游说诸侯,就把鲁国稳定下来了。所以孔子赞扬他是“瑚琏”,这可是国宝啊!言下之意是说子贡是国宝级的人物。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就是教育他的学生和我们后人要“君子不器”,是不要做平凡之“器”、普通之“器”,而是要成大“器”、宝“器”。

子贡对老师的情义是很深的。例如,子贡不但照应孔子晚年的生活,而且在孔夫子去世的时候,其他的学生为老师只守孝三年,但子贡为老师守孝六年,这种师生的情义,我们现代的人确实很难体会到的,也是不能理解的。想一想,我们现在听到过有几个发达了的人去这样的感恩自己的老师呢?还有多少个学生能够记得住老师的名字呢?这是我们现代人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论语》的智慧——公冶长第五(5)

1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啊(只是不知道才能用到哪里)!
2从这些事只能看出他们的才能,看不出其"仁德"怎么样.
论语断章,真是难为历代人.坏处\好处都是理解很多,怎么有道理怎么理解,圣人嘛,往真理里理解就好了.有些解释很晦涩难懂.无奈!


《论语·公冶长》篇:“不知其仁,焉用佞?”
【公冶长篇第五章】本章中,给我们传递了一个观点,即 品性比口才(能言善辩)更重要 。孔子推崇的品性是有仁德。某一天,有人就跟孔子说,“你的学生冉雍这个人挺有仁德的,就是没什么口才”。“为什么要有口才呢?比如说,跟人家交流,总表现出能言善道、强嘴利舌的,常常会招致别人的讨厌。

论语 公冶长的理解
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5·1子谓公冶...

公冶长第五怎么画停顿
宰子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子与何诛。根据查询作业帮可知,公冶长第五应该这样停顿宰子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子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子与改是,孔子《论语》公冶长第五。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朽木:腐烂的木头。粪土:腐土、脏土。圬: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论语别裁》公冶长第五——盍各言尔志
我是徐君宝,这是我的第653篇日记(2021年2月17日)。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一天,颜渊、子路与孔子在讨论志向。

学《论语 公冶长第五》感悟
2021年8月24日星期一 【36-6-赵莉蓉】的打卡作业:1.听录音,读原文:《论语冶长第五》 5.252 分 2.听讲解,写心得: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今天听王黎明老师讲解,感觉太走心了,王老师声音清脆甜美,听来进润心田,特别...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公冶长篇第五读后感 本周我学习背诵了《论语》公冶长篇,里面对我在生活中、学习工作中都有较大启发。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能言善辩的人,往往能够找到很不错的工作,而那些所谓没有好口才的人,要想为自己谋一份职业也是特别难的事情,就是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尽管其工作也干得很出色,那也是...

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是什么意思?
原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译文: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土坯经不起风雨的侵蚀!出处:《论语·公冶长》全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大...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的问题
【原文】5·7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也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傅佩荣教授的看法:“理想不能实现的话,干脆乘条木筏到海外去,那跟送我去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了非常高兴。为什么?因为老师要移民出国,只带一个人,那就是...

《论语公冶长第五》
2016-12-30 论语公冶长第五原文里面有多少个人 2013-11-03 论语公冶长第五 心得 14 2008-07-08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的问题 31 2008-08-31 论语 公冶长第五 9 2015-03-15 儿童学习论语 公冶长第五有什么意义 1 2014-09-13 论语公冶长第五字数,和雍也第六的字数是多少?谢谢! 1 ...

衢江区18525381762: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的问题 -
笪古息宁: 【原文】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也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傅佩荣教授的看法:“理想不能实现的话,干脆乘条木筏到海外...

衢江区18525381762: 论语五则公冶长篇第五里面的志向高低 -
笪古息宁: 论语五则公冶长篇第五里面的志向高低---仁.孔子把够不够“仁”作为衡量志向高低的标准.并把这个标准细化,且要求力行.

衢江区18525381762: 至圣先师孔子其中一篇读后感 -
笪古息宁:[答案] 我来试试,祝学习快乐! 《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第10章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圬是抹墙的工具,这里指粉刷...

衢江区18525381762: 内容关于宰予昼寝的是甚么 -
笪古息宁: 原文宰予昼寝①,子曰:“朽木②不可雕也,粪土②之墙不可圬③也!于予与④何诛⑤?”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⑥.”——《论语·公冶长第5》【1】注释①宰予:孔子的弟子②寝...

衢江区18525381762: 《论语.公冶长》:不耻下问前一句是什么? -
笪古息宁: 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5.15)

衢江区18525381762: 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前一句 -
笪古息宁: 该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圬(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圬: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衢江区18525381762: 《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 -
笪古息宁: 应该是“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孔子说:“天资聪敏,又勤奋好学,能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不怕被人耻笑,所以死后给他的谥号为'文'.”

衢江区18525381762: 论语公冶长篇28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
笪古息宁: 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译: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衢江区1852538176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什么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
笪古息宁: 不耻下问 出自 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衢江区18525381762: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评析 -
笪古息宁: 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