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秋声赋》文章的主题,谈谈两种不同的看法

作者&投稿:江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秋声赋》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此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作者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名家点评
归有光:形容物壮,模写变态,末归于人生忧感与时俱变,使人读之有悲秋之意.(《欧阳文忠公文选》)
孙琮:作赋本意只是自伤衰老,故有动于中,不觉闻声感叹.一起先作一翻虚写,第二段方作一翻实写,一虚一实已写尽秋声.第三段止说秋之为义 以肃杀,引起第四段自伤衰老为一篇主意.结尾“虫声唧唧”亦是从声上发挥,绝妙点缀.读前幅,写秋声之大,真如狂风怒涛,另人怖恶;读末幅,写虫声之小,真如嫠妇夜泣,令人惨伤:一个“声”字写作两番笔墨,便是两番神境. (《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
林云铭:总是悲秋一意.初言声,再言秋,复自秋推出声来又自声推出所以来之故,见得天地本有自然之运,为生为杀,其势不得不出于此,非有心于戕物也.但念物本无情,其摧败零落,一听诸时之自至,而人日以天穷之忧思,营营名利,竞图一时之荣,而不知中动精摇,自速其老,是物之飘零者,在目前有声之秋,人之戕贼者,在意中无声之秋也,尤堪悲矣!篇中感慨处带出警语,自是神品. (《古文析义》)


对于《秋声赋》文章的主题,谈谈两种不同的看法
归有光:形容物壮,模写变态,末归于人生忧感与时俱变,使人读之有悲秋之意.(《欧阳文忠公文选》)孙琮:作赋本意只是自伤衰老,故有动于中,不觉闻声感叹.一起先作一翻虚写,第二段方作一翻实写,一虚一实已写尽秋声.第三段止说秋之为义 以肃杀,引起第四段自伤衰老为一篇主意.结尾“虫声唧唧...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文中,从宋玉《九辩》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凄音之后,经历代骚人墨客的渲染,悲秋便成为一个传统的主题。但他们写秋气者多,写秋声者少,而以秋声命题作赋者更不多见。仅以此而论,也足以见出欧阳修这篇《秋声赋》的创新精神。文章的第一段,先交代作者初闻秋声的时间和感受,...

《秋声赋》古文赏析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自答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声,是秋天的声音,作者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之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色颜容貌似乎呈...

秋声赋翻译及赏析 《秋声赋》原文
文章将“声”、“形”、“感”融于一炉,写得水乳交融,令人感动。作者写秋的手法是高明的,但其悲秋伤感的情绪却是不足取的。《秋声赋》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赏析
《秋声赋》作于嘉祐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这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了欧阳修《秋声赋》原文,供大家参阅。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

《秋声赋》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秋声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晚年所作的一片文章。全文译文及鉴赏如下: 【译文】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

秋声赋出自哪篇文章
出自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原文: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

欧阳修《秋声赋》中怎样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之声剖析的?目的何在...
《秋声赋》赏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向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万木凋零,婉转凄切。欧阳修的名篇《秋声赋》,起笔即以悲切凄凉的秋声,营造出一个“有声之秋”,后又写草木在秋季零落凋败,由此联想到人生的秋天,急景流年,咀嚼默思,打造出一个"无声之秋”。文章第一段就开始起兴,以第一...

《秋声赋》全文解释
《秋声赋》赏析 《秋声赋》是欧阳修于嘉祐四年(1059)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时所作。当时他53岁,经过近三十年的宦途起伏黜陟的生涯,其间的人生感受很多。秋夜触景伤怀,遂赋以成篇。文章是借赋秋声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全文分作四段。 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听觉上写秋声。作者夜间挑灯读书...

欧阳修《秋声赋》的原文和译文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城西区14711497223: 对于《秋声赋》文章的主题,谈谈两种不同的看法 -
端木顷香连:[答案] 《秋声赋》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

城西区14711497223: 概括《秋声赋》的主旨概括秋声赋的主旨,简练,两三句就行 -
端木顷香连:[答案] 欧阳修在宋仁宗嘉佑占四年(1059)春天辞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专心著述.这时的欧阳修,在政治上早已经历了多次贬官,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正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在《秋声赋》中,作者以“...

城西区14711497223: 作者是怎样借自然之秋来抒发自己人生之秋的感慨的 秋声赋 -
端木顷香连:[答案]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

城西区14711497223: 求欧阳修<秋声赋>鉴赏及主题思想 -
端木顷香连: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文章开头,作者简捷直人地描...

城西区14711497223: 欧阳修的《秋声赋》有哪些名句? -
端木顷香连:[答案] 秋声赋(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 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

城西区14711497223: 《秋声赋》和《醉翁亭记》主题思想的差异 -
端木顷香连:[答案] 《秋声赋》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这一段,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醉翁亭记》全文以“乐”...

城西区14711497223: 沁园春长沙和欧阳修的秋声赋在写法上,主题上,特色上.的对比(同是写秋) 详细点,谢谢,急用 -
端木顷香连:[答案] 《沁园春·长沙》前半片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 当然,艺术形象的欣赏,也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读者对于《秋声赋》中秋声、秋感的领略、理解,不也有着自己的生活体...

城西区14711497223: 《秋声赋》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秋声的 -
端木顷香连: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技巧却是前无古人的,作者以独特的目光,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手法,由自己夜间读书听见秋声的惊异感受入笔,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比喻对比,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秋声“悚然”,秋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作者用一句“此何声也?汝出视之”巧妙过渡,在巧设悬念,吊足读者胃口之后,以“余曰”领起,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冽”、“其意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未起之时和秋风吹拂之后草木的变化等方面极力渲染描绘了秋之萧条,为后文抒情言志储蓄足了一池春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