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后感怎么写?

作者&投稿:米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

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我有以下感想:
我读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觉得书中对于蛤蟆先生困扰的理念能很好的贴近生活。这本书是以童话故事《柳林风声》中的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一只抑郁苦闷、情绪失落,甚至想要自我了结的蛤蟆,在通过为期10次的心理咨询后,逐渐恢复健康、近而重拾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的故事。作者罗伯特·戴博德将自己20多年的咨询经验,通过这本妙趣横生的著作向读者们倾情讲述出来。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情绪低谷,也难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当蛤蟆先生对它的小伙伴们说“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时,我们是否想起曾经或者现在的自己呢?
给大家分享一本温暖而治愈的心理学入门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的作者罗伯特用无数临床案例,拼凑起了一位“蛤蟆先生”,并讲述了他从抑郁到痊愈的过程。当你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就会明白: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会是你的摆渡人,能将你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很推荐。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需要这本智慧而温暖的小书,它会戳中你,治愈你,改变你,给你成长的力量。我还是喜欢纸质书的触感,喜欢翻页的感觉。你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起来像是一个童话故事,但这并不是写给小孩看的故事书,而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基于专业的心理学理论,通过蛤蟆先生的抑郁案例,让读者了解心理咨询是如何帮助抑郁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热情的完整过程。通过说故事的方式,让抽象艰深的心理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且充满趣味,是一本易读且值得深入了解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我的启发是,什么是儿童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行为和感受会像个孩子。当你遇到某些特定场景时,它会触发你的童年记忆,让你再次体会到孩童时期的感受,并激发你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行为。
对大多数人而言,父母是我们儿时最亲密的陪伴者,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会在我们身上烙下深刻的印记。足以影响我们看待世界、为人处世的方式,塑造我们的人格雏形。
成年后的我们,很多想法和行为都会表现得和父母很相像。而这恰恰也是导致了我们不快乐,因为我们会活在父母的阴影下,难以自由地做自己。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父母自我状态”,父母性格上的缺陷和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自己。
不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也应认识到,自己从来不是父母的复制品。认清自己遗传父母的不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改正,做自己真正的主人,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下,你不再容易被父母的声音所驱使、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被常用的行为模式所控制,而是基于事实,充分思考,用更为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来面对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圈心中也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但这就是成长要经历的变化,就像毛毛虫只有经历艰难的破茧成蝶,才能自由自在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儿童的自然行为呢,它是在人的基本情感的驱使下完成的而所谓的基本情感,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情,具体是指,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


写作思路: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内容作为主题,描述故事的发展经过,最后总结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正文:

这本书讲了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十次面谈,在读的过程中,让我想到我的咨询师,也会把自己带入到蛤蟆的角色里,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现在的咨询师已经进行了28次咨询,还在探索中。

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像蛤蟆一样期待咨询师告诉我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但咨询师没有给我答案,而是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陪着我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却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

在书中看到“共谋”的时候,让我很有触动,“共谋”是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让自己产生某种感受。我们会觉得是别人“让”我们产生了某种感受,但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别人或许会影响你,但最终还是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的观点是让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包括情绪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我们有力量来改变处境,也有力量改变自己。我认为,当我们为自己负责后,改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书中提到儿童、父母和成人三种状态,当处于“儿童状态”时,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当处于“父母状态”时,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当处于“成人状态”时,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突然发现,36岁的我,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现在才开始有意识地向“成人状态”努力。有时候,会有些心急,觉得自己成长太慢,领悟太晚,但这样的想法太多的时候,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成了阻力。

这个时候就像跌倒在地的感觉,以前,肯定会给自己打鸡血,让自己赶紧站起来勇往直前;现在,开始允许自己在地上趴一会,整理好心情,再爬起来,也允许自己不爬起来。感觉自己变得消极了,但却更有力量了,因为我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了。

其实,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咨询师一样,有很多种流派不同风格,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先根据所读的东西,进行一点概括性阐述。然后根据自己所得所想,得到的启发什么的,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就行。

范文:

这本书讲了蛤蟆先生与心理医生的十次面谈,在读的过程中,让我想到我的咨询师,也会把自己带入到蛤蟆的角色里,但我走得要比他慢,和现在的咨询师已经进行了28次咨询,还在探索中。

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像蛤蟆一样期待咨询师告诉我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但咨询师没有给我答案,而是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陪着我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却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

在书中看到“共谋”的时候,让我很有触动,“共谋”是我们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让自己产生某种感受。我们会觉得是别人“让”我们产生了某种感受,但却没有意识到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别人或许会影响你,但最终还是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的观点是让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包括情绪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我们有力量来改变处境,也有力量改变自己。我认为,当我们为自己负责后,改变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书中提到儿童、父母和成人三种状态,当处于“儿童状态”时,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当处于“父母状态”时,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当处于“成人状态”时,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突然发现,36岁的我,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现在才开始有意识地向“成人状态”努力。

有时候,会有些心急,觉得自己成长太慢,领悟太晚,但这样的想法太多的时候,反而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成了阻力。这个时候就像跌倒在地的感觉,以前,肯定会给自己打鸡血,让自己赶紧站起来勇往直前;现在,开始允许自己在地上趴一会,整理好心情,再爬起来,也允许自己不爬起来。感觉自己变得消极了,但却更有力量了,因为我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了。

其实,与自己相处的方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好的方式。就像咨询师一样,有很多种流派不同风格,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10次咨询,蛤蟆学会了什么?
尽管他一再让自己在朋友们面前表现的十分无所谓,但他仍然对朋友的态度感到难过。当他的朋友生气的时候,他会苦苦哀求,只是希望朋友不再生气,仍然拿他当朋友,即使他觉得内心被朋友狠狠地羞辱。苍鹭医生静静地听着蛤蟆先生的陈述,并且引导他理解了什么叫做“儿童自我状态”。即当我们说一个人处在“儿童...

【180】《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二十三)2022-02-05_百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一)文\/李现风 2022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两个三个出发点为目的: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总有一天你受过的苦,会笑着对别人讲出来...
蛤蟆先生来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的房间,刚说了几句话,蛤蟆先生再也忍不住了,便哭了起来,蛤蟆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如此伤心?没错。蛤蟆患了抑郁症。在朋友的劝说下,请苍鹭医生为自己诊断、治疗,谁料,苍鹭没有给予他任何意见,而是一点一点引导他,慢慢的打开自己的心结。在蛤蟆先生抑郁到痊愈的过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因前段时间有一些焦虑,所以当即下单购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由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编著的,书中引用了《柳林风声》中的动物形象,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蛤蟆先生的十次心理咨询经过和他的改变。比起晦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书籍,这本书非常适合我...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摘抄
心里没力量没有波澜,像低洼里的水,一摊死水,现在我想去改变,想让内里更平静,但这种是有力量的,要像大海里的平静。“那么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样的?”蛤蟆问。“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知道哪些00后职场硬刚事件?乐燕铌3Q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2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为了让普通读者也能了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适合小孩子看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寓言故事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概念的图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蛤蟆先生因为某些心理问题去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达了关于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从内容上看,这本书涉及的主题比较深刻,包括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感悟(五)
      本周阅读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前五章,和上个月读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这本书是以蛤蟆先生咨询心理医生为故事线而展开的心理教育故事,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河鼠、鼹鼠、獾、蛤蟆、苍鹭)都有不同的个性,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同人物个性...

好书推荐———⟪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
探索心灵的旅程:蛤蟆医生的自我疗愈之旅 在心理学的殿堂里,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倾注心血,创作了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蛤蟆医生去看心理医生》。这部小说,以主人公蛤蟆先生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抑郁症的阴影与治愈之路,仿佛一面镜子,让读者审视内心深处的自己。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都...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5分钟讲书稿
她的好朋友就送他去看了心理医生。通过和心理医生苍鹭的10次面谈,他找到自己不快乐的根源,最终走出抑郁,恢复了活力。这是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讲的一个故事。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他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心理咨询的标准模板。不仅让我们懂了一些心理学知识,...

新民市1301384391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202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 - 搜狗百科
蒯茗贝格: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不垂朽,但《简爱》这样深深的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多.19世纪英国文坛“勃朗特...

新民市13013843912: 读后感怎吗写 -
蒯茗贝格: 如何写读后感?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

新民市13013843912: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读后感800字 -
蒯茗贝格: 读书会出来遇暴雨,然后毫无悬念的全身湿透被淋成狗,狼狈不堪的回家,累的什么也没想,把头发吹干,洗漱后倒头就睡.早上起来依旧觉得疲惫,便打电话给公司负责人请假一天.在床上躺尸,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快递的电话响起,这本《...

新民市13013843912: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怎么写
蒯茗贝格: 我们在写读后感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紧密的同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实际所联合,我们不可以就书中的内容来写感受同时也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练习,然后来发表我们自己的...

新民市13013843912: 安恩和奶牛读后感 -
蒯茗贝格: 安恩和奶牛主要内容和读后感: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和其它同类...

新民市1301384391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后感怎么写 -
蒯茗贝格: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前,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人类而奋斗!...

新民市13013843912: 《朝花夕拾》中《五猖会》读后感200字 -
蒯茗贝格: 这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在封建统治的社会中,鲁迅生在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遭逢社会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鲁迅被包围在这种黑暗封建的家庭风习和社会现状. 鲁迅的童年,许多来自儿童的玩性,天真的稚气都被抹杀了.我们的大人,真该反省反省了

新民市13013843912: 给生命配乐读后感600字 -
蒯茗贝格: 《给生命配乐》读后感范文一: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联想到一个故事:男主人公插队到北国的一个村庄,与在劳动中彼此互相了解,都喜欢音乐的当地的一个姑娘结为夫妻.共同生活十几年,因种种原因而分开,男主人公不幸中年身患绝症,躺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