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雍也篇6.9:详论闵子,及闵子骞拒做“费宰”的原因始末

作者&投稿:笪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季氏 使 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 善为我辞焉 ! 如有复我者 , 则吾必在汶上矣 。”

《论语·先进11.5》记载:“ 子曰 :‘ 孝哉 , 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出自《论语 · 先进11 . 5》 ) 闵子 , 闵子骞是《论语》记载孔门之中“ 德行 ”紧随颜渊之後的一位古圣先贤 。

《论语·先进11.3》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出自,同上)。 颜渊去世之後 , 闵子大概就是 : 孔门之中 , “ 德行 ”的表率了 。

道理是这样的 。《论语·先进11.3》记录:“ 闵子侍侧 , 訚訚如也 ......”( 出自《论语 · 先进11 . 3》 ) “ 訚訚 ”二字 ,在我所读的《论语》版本中,解释成:“和颜悦色”的样子......“闵子侍侧,訚訚如也”,以及《论语·先进11.5》记载的:“ 子曰 :‘ 孝哉 , 闵子骞 !’”(出自于,《论语·先进11.5》)都说明了:闵子, 既:闵子骞这个人 , 非常好 。

人 非常好 , 很 善, 很 正。这也是《论语》记载闵子骞“德行”随颜回之後的 重要原因 吧。

道理是这样的 。闵子(既:闵子骞)人很好,意识(既:思想)的‘形态’,或者说: 他 (既:闵子,闵子骞) 的‘ 思想 ’ (既:意识) 是:有‘ 形态 ’的 。

这麼说,比较具体。因为 谈论到:“ 德 ” 、 “ 德行 ”二字 , 就一定是 向内 ‘ 修正 ’过自己意识(既:思想)的 人, 才能谈到 , 或者说:才配谈到(既:“ 德 ” 、 与“ 德行 ”) 。

道理是这样的 。你一定是得 ‘ 刻意的 ’训练 、 训练过自己的人 ......才有资格谈:“德”、与“德行”二字。

一个没经过刻意的训练的人,没有刻意的训练过自己...... 没有‘ 修正 ’ 、 以及“ 裁切 ”过自己的思想(既:意识)的人 , 谈不上“ 德 ” 。 不配谈“ 德 ” 。

更不要说所谓的:“德行” (“ 德行 ” , 出自于《论语 · 先进11 . 3》) 了。“德行”、“德行”,是: 由“ 德 ”及‘ 行 ’ 。 先有:“ 德 ” , 而後是:‘ 行 ’ 。

实际上, 所谓的 : “ 德行 ” (出自,同上), 也叫 : “ 自明诚 ” (“自明诚”,出自于《礼记·中庸》)。

道理是一样的 。 “ 自明诚 ”(出自《礼记 · 中庸》) , 得先“ 明 ” , 而後‘ 诚 ’ 。

“ 德行 ” ,得先有、先具备了“德”,然後再:去‘行’。道理是这样的。

“德”,就是你在不断的、不懈的努力训练自己,‘修内’(既:改变自己的思想、意识, 譲自己的思想 、 意识变的更好 ......)而後将‘思想’(既:意识)改变,或者叫:“裁切”成了某种‘形态’以後......

这就叫:有 “ 德 ” 了。你意识(既:思想)先得有一个:形态。这(既:你意识的‘形态’)取决于你的兴趣後来被你自己培养成的,所谓的“天赋”,与你行使“天赋”时,所 ‘ 爱 ’ 用的‘工具’(既:知识)。

你被什麼‘ 知识 ’(既 : 工具)改变 、 “ 裁切 ”的你的思想(既 : 你的‘ 意识 ’) , 你的意识 、 你的思想最后就会成为你‘ 爱用 ’的‘ 工具 ’(既 : 知识)的样子 。

道理是这样的 。这就叫:“有德”, (“ 有德 ”)也可叫:有‘ 意识形态 ’了 。

道理是这样的 。从《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 闵子(既 : 闵子骞)的意识形态非常好 ,可以说: 方方正正的 。非常好的一个人。

道理是这样的。 “ 訚訚如也 ” (出自《论语·先进11.5》)在《论语·乡党10.2》中,也出现过一次,既:“......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出自于,《论语·乡党10.2》)“ 与上大夫言 , 訚訚如也 ”, 与“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 ( “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 ” , 出自于 , 《论语 · 先进11 . 13》 )说明 闵子对老师 ( 既: 指 孔子 ) 非常敬重 ,这和孔子评论他(既:评论闵子骞......): “ 孝 哉” 二字( “ 孝哉 ” , 出自于 , 《论语 · 先进11 . 5》 ) 是前後一致的 。因为 “ 孝 ” , 这种观念 , 和行为方式在我们儒门当中 , 讲求一个 : “ 敬 ” 字。

子游问孝 , 子曰 :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 , 何以别乎?” ( 出自于 , 《论语 · 为政2 . 7》 )“ 不敬 , 何以别乎? ”(出自,同上)这说明: 符合儒门价值观念的 : “ 孝 ”的思想 , 和行为方式 ......

主要是一个: “ 敬 ”字当头 。 道理是这样的 。闵子骞侍奉在孔子身旁、身边,“訚訚如也”(出自于《论语·先进11.3》) “ 訚訚如也 ” ,是《论语》记述儒门弟子 “ 与上大夫言 ”时後 , 应体现的态度 。

既:“ 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 ( 出自于 , 《论语 · 乡党10 . 2》 ) 闵子 (既:闵子骞) 侍奉在孔子身边 , 就像与“上大夫”对话那様 , 恭敬 、和 悦 。

所以 , 《论语》记述 , 孔子评闵子骞(既 : 闵子)一个 : “ 孝 ”(“ 孝 ” , 出自于 , 《论语 · 先进11 . 5》)字 , 不为过也 。

很恭敬, 罢自己(的意识形态)“ 修 ”的很好 。

道理是这样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 。”( “ 修己以敬 ” ,出自于《论语·宪问14.42》)“修己以敬”, “敬”是外 , 是:“ 訚訚如也 ” (“訚訚如也”,出自于《论语·乡党10.2》、 与《论语 · 先进11 . 3》 ), “ 修己 ”是内 ......

是:“ 修德 ” ( “ 修德 ” , 出自于 , 《论语 · 述而7 . 3》 )。既: 用“ 法 ” , 将意识(既 :思想 )“ 修 ”成某种‘ 形态 ’ ......

这就叫:“有德”了。

道理是这样的。 ( 有 )“ 德 ”而後‘ 行 ’既:“ 修己以敬 ” ( “ 修己以敬 ” ,出自于《论语·宪问14.42》), “ 自明诚 ” (“自明诚”,出自于,《礼记·中庸》),就是个儒门的‘真’君子了。

道理是这样的 。闵子,大体是这样的人。 闵子 (既:闵子骞) 配的上“ 先贤 ”二字 。而这里,既:《论语·雍也6.9》当中,“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 , 则吾必在汶上矣 。’”(出自,同上) 闵子不愿为:“费宰” (“费宰”,出自于,《论语·雍也6.9》) 的原因......

大致和孔子“子奚不为政” (“子奚不为政”,出自于《论语·为政2.21》) 的原因是一样的。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 《书》云 :‘ 孝乎惟孝 , 友于兄弟 , 施于有政 。’ 是亦为政 , 奚其为为政? ” (出自于 , 《论语 · 为政2 . 21》) 。

1.

我们不能直说:因为‘看不上’。因为‘浊’......等等吧。据说,孔子“一生不发恶言”。所以,我们只能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出自于,《论语·为政2.21》)。

既:要“ 孝 ” , 要“ 友于兄弟 ”(“ 友于兄弟 ” , 出自 , 同上) ......

2.

闵子,“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闵子骞曰: ‘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 ”(出自,《论语·雍也6.9》) 的情况 , 和孔子差不多 。

既:“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出自于,《论语·雍也6.9》)实际 就是在答复“季氏”:快拉倒吧。再见!的意思。


雍也「题外6-1」口才与花言巧语
「题外 6-1 」口才与花言巧语 口才是一种 通过口语表达影响他人的才能 ,当然这种能力的综合性很强,首先是思考能力,然后以听、看、其他感受和思维的能力为辅,其主要特征就是“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所以《鬼谷子》有言“ 口,乃心之门户 ”,人的心和口一直...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乐是什么意思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什么意思
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深度解释 山水相依,互为衬托 孔子的学生子贡...

《论语.雍也》第十二章
”从“画”的字形演变可以推知,《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有道理。所以这里的“画”就是“界限”的意思,也就是说冉求是自己给自己画了一条“力不足”的界限作为不思进取的理由,现在我们还在使用“画而不进”。        言语旨意: 看到这章一定会想到《里仁》篇第六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和翻译(新版)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啊?
——《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慎言敏行篇 16.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说明了什么?
原文出自鲁迅的《孔乙己》: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

《论语·雍也篇》第十六章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雍也篇》第十六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史记》《孔子家语》等都有记载,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并对老子的学问敬佩有加,甚至把老子比喻成“龙...日本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说:“一定要坚守正道,以至诚之心做事。不要讨好迎合...

《论语》总共分几卷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

出自论语子张子罕述而雍也为政学而篇的成语
爱素好古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

齐河县17788317017: 论语雍也篇 -
邢竿因力: 雍也篇共三十章,有数章讲到颜回,孔子对其评价颇高.另外还讲了“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的思想,以及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齐河县17788317017: 《论语·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
邢竿因力: 出自《论语· 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意思是: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也就是说,自己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自己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

齐河县17788317017: 论语 雍也第六翻译 -
邢竿因力: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澹(但).偃:子游的名. 【译文】子游为武城市长.孔子说:“你在那得到了...

齐河县17788317017: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第六》 -
邢竿因力: 颜回乃孔子子弟 孔子此言是赞赏颜回在陋巷里以“一箪食,一瓢饮”清苦生活,然却安之若素,肯定了颜回贫贱也可傲人的情怀和淡泊的境界

齐河县17788317017: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么理解 -
邢竿因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篇第六【原文】子曰:“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齐河县17788317017: 论语 雍也篇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邢竿因力: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此句意指: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齐河县17788317017: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邢竿因力: 雍也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因材施教

齐河县17788317017: 这几句《论语》中的话是什么意思 -
邢竿因力: 1.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可算是最高的了.但是一般民众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中,折中,调和,无过也无及.庸,平常,普通.中庸是孔子学说的最高道德标准.虽然曾经被人们所诟病,但事实终将证明,先哲的这种生活态...

齐河县177883170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什么,意思是什么 -
邢竿因力: 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齐河县17788317017: 论语雍也篇翻译 -
邢竿因力: 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 孔子第一句话就赞叹颜回,然后说他的生活——“一箪食”,只有一个“便当”,古代的便当就是煮好的饭,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 “一瓢饮”,当时没有自来水,古代是挑水卖,他也买不起,只有一点点冷水,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样的环境,心里的忧然,烦恼都是吃不消的. 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 这是在很难得.物质环境哭道这种程度,心境竟然恬然依旧. 我们看文章很容易,个人的修养要到达那个境界可真不简单. 乃至于几天没吃饭,还是保持哪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不要说真的做到,假的做到,也还真不容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