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超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顺序是这样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就是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错误了,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烦恼,华严经称见思烦恼为执着,见烦恼一共有八十八品,分别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烦恼是我们的思维想法错误了,通通都是执着,见烦恼断了就证初果须陀洹,见思烦恼完全断了称为阿罗汉。
尘沙烦恼就是分别,形容像尘沙一样的多,就是不平等,如果你看万法都平等了,那你就断尘沙烦恼了,你就成菩萨了。
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是我们的根本烦恼,如果你在任何境界都不起心不动念,你就破无明证法身了,你就成佛了,就像当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像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在五祖方丈室听金刚经大彻大悟一样。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烦恼。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

虽然烦恼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欢、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这些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根据佛教,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觉,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心识)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是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之,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属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属于嗔;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现在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现在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的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难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作为佛教,即觉悟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这三个层面的烦恼。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说想断就断、轻而易举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一、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德、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是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会做对他人会带来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二、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去除内心的烦乱,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教导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让心通过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两种修定的方法,让我们的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来培育平静。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来培育定力。当你回到家之后,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扰,暂时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在这里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经常学习关注你的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三、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用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的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就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佛教里所说的三大烦恼分别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具体如下:

1、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佛菩萨把障碍分成三大类,叫做烦恼,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波动的现象,也就是心动念。这种念动是极其微细,这个起心动念本人完全不知道,连八地以前的菩萨都不知道。

这个极其微细的波动,在佛学里有个名词叫无始无明。无明加一个无始,这两个字加得妙!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也没有理由。要说:为什么它会动?为什么会有这一动?愈问就愈糟糕,为什么?愈问它动得愈厉害,波动得愈厉害。

别管它,随它去吧!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你可不能找它的原因。所以第一个动,那个微细的东西叫无始无明,从它以后就有因、就有果,第一个没有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别去追究它,愈追究就愈往里面钻,钻进去就出不来,就坏了,这是无明烦恼。

2、见思烦恼

见惑和思惑。依小乘俱舍宗来说,是以迷理和迷事来分别见思二惑,迷于理而起之惑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叫做见惑,迷于事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五烦恼,叫做思惑。

依大乘唯识宗来说,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来分别,分别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见惑,俱生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思惑。此二惑是正受三界生死的因,断此二惑才能免三界的生死。断的次第,须先断见惑,次断思惑。断见惑之位,叫做见道,断思惑之位,叫做修道,二惑皆断之位,叫做无学道。

3、尘沙烦恼

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

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扩展资料

三惑是和三谛是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

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

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

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

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

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

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惑

百度百科-见思

百度百科-无明烦恼



内容介绍:

1、“见思烦恼”,就是因“我执”、“我见”而生的烦恼;一一  用通俗话简单讲,就是我们对日常各种事情、事物的看法、想法、说法错误了,由此给我们带来了的种种烦恼。“我执”其意是凡事都离不开 我,都从 我 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从而导致的各种错误认知、看法、想法。

2、“尘沙烦恼”,就是因“法执”而生的烦恼;一一  用通俗话简单讲, “尘沙烦恼”像尘沙一样多, 就是对佛法、世间法的分别、执着未断, 不懂得 佛法、世间法 其实是一个整体,它们虽然有所区别,但是本质上是一不是二的道理; 

不懂得佛法、世间法的相互变通、通达、权变、转换。  也可以说是对 法 仍有分别心,就是对 法 不平等, 如果你对佛法、世间法、一切法, 看待万法都平等了, 那你就断尘沙烦恼了,就成菩萨了。

3.、“无明烦恼”,就是因 生相(实相)无明 没有看破而生的烦恼, 是非常微细的妄想、和妄知妄见。一一  用通俗话简单讲, 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明白,“凡所有相,皆为虚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扩展资料

佛教烦恼

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

那些修行的圣者,证果的圣人,可以把握自己的烦恼,不让它生起;我们凡夫没办法,这其中有多个原因,一般认为这是我们业障深重,但是根据佛陀说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

烦恼的种类很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三毒;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惑;再分成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烦恼

百度百科——无明烦恼

百度百科—见思



顺序是这样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就是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错误了,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烦恼,华严经称见思烦恼为执着,见烦恼一共有八十八品,分别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烦恼是我们的思维想法错误了,通通都是执着,见烦恼断了就证初果须陀洹,见思烦恼完全断了称为阿罗汉。
尘沙烦恼就是分别,形容像尘沙一样的多,就是不平等,如果你看万法都平等了,那你就断尘沙烦恼了,你就成菩萨了。
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是我们的根本烦恼,如果你在任何境界都不起心不动念,你就破无明证法身了,你就成佛了,就像当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像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在五祖方丈室听金刚经大彻大悟一样。

此三烦恼为三惑所生,即尘沙惑、无明惑、思见惑所生,其实三惑本是一惑,粗细不同划分为三。粗者为见思惑,中者尘沙惑,细者为无明惑!
见思惑是见惑和思惑的合称。见惑是指意根对法尘所起的诸多邪见,如六十二见。思惑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五尘而起的贪着。见思惑招感三界生死,故为界内惑,须修空观以对治。
尘沙惑,是迷于界内外恒沙数法尘所起之惑,也就是法执。二乘人假空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不救度利益众生,应以假观破之。此惑通于界内界外。
无明惑是由痴而对一切法无所明了,此惑乃业识种子,烦恼之根本。属界外惑。
见思惑,属于烦恼障。尘沙和无明惑相当于所知障!
但对于此界划分,各宗各派有所不同,故了解即可,不须执着

凡夫破除见思烦恼(即先天就有的和后天形成的烦恼)后,可成阿罗汉;

破除尘沙烦恼(即像尘土和沙子那么多的烦恼,因为凡夫发大菩提心要普度众生后,入信位菩萨,而众生难度,故烦恼多)后,可成大菩萨(圆教初住菩萨以上);

大菩萨破除无明烦恼(所谓41品无明烦恼,是阿赖耶识里微细难以觉察的烦恼)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最终成佛。


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教里所说的三大烦恼分别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具体如下:1、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佛菩萨把障碍分成三大类,叫做烦恼,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

请问佛教说的烦恼是什么?分别、妄想、执着又是什么意思?谢谢。_百度...
不过,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烦恼。如果一种...

请问什么是见思烦恼?
1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烦恼有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是执着,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这三类烦恼,特别是见思烦恼,是我们六道轮回造业受报的因缘。2 见思烦恼是根本烦恼,因为我们有见思烦恼,我们的一切智显不出来,我们脱离不了六道轮回;阿罗汉是见思烦恼都断了...

幼儿教育《孩子入园后的三大烦恼》
1.孩子哭闹不止 表现:孩子上幼儿园泪眼汪汪,不愿去学校,第一次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孩子肯定会不安,情绪波动也是比较大的,比以往更加依赖父母,希望父母多陪伴,希望爸爸妈妈能多抚摸自己。对策:家长在把宝宝送到幼儿园之后,可以微笑地跟他告别,但是要态度坚定跟孩子说:“乖,下午放学我就会来...

人生的三大烦恼保险
现代人生的三大烦恼是:一、活得太久:自己要用钱!二、走得太早:家人要用钱!三、中途波折:大家要用钱!您是一个爱家的人吗?您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吗?您已经买好保险了吗?保险可以理财又可以让我们得到生活的保障:假如我们活得太久了:我们拥有保险金,我们可以安享晚年!假如我们走得太早了:...

青春期的烦恼有哪些
1 生理变化带来的烦恼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生理发生急剧变化。首先是身体外形的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在心理上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而在这种新的追求中产生了诸多的...

随眠烦恼何曾有,无树菩提本不生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

老法师:佛法中的二十种随烦恼都是哪些
内心的冲突就是烦恼障跟所知障,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格是革除,物是物欲。物欲,中国人所讲的七情五欲,佛法里面讲的比儒家讲得清楚、讲得详细。《百法》里面讲的二十六个烦恼心所,十一个善心所。善跟烦恼(烦恼是恶)这两个冲突,这是佛法讲得清楚。十一个善跟二十六个烦恼,这两个冲突,内心深处的冲突。这就是佛法...

职场中老员工的三大烦恼是什么?
第二:对孩子教育缺少 因为自己是外地工作,就将孩子交给老家的父母照顾。老人家照顾小孩,在生活饮食上不会亏待小孩,但是在思想教育上会有一些问题。隔代亲的原因还会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觉得什么好的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并且不能吃苦耐劳。第三:没注意身体健康 由于工作原因,加班什么的是常态,平时...

心理健康《成长的烦恼》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长处 1、在讲到三大心理矛盾时,联系到了心理烦恼,是由于心理矛盾引起心理烦恼,在探讨要消除心理烦恼时,如果想要消除心理烦恼首先要消除心理矛盾,所以这个问题“如何消除心理烦恼”可以理解为“如何解决心理矛盾”。 2、在分析三大心理矛盾时,举例子来简单化理解,比如性心理相对幼稚与性发育迅速成熟的矛盾...

新兴区15944071858: 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
宿穆舒肝: 顺序是这样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就是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错误了,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烦恼,华严经称见思烦恼为执着,见烦恼一共有八十八品,分别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烦恼是我们的思维想法错误了,通通都是执着,见烦恼断了就证初果须陀洹,见思烦恼完全断了称为阿罗汉. 尘沙烦恼就是分别,形容像尘沙一样的多,就是不平等,如果你看万法都平等了,那你就断尘沙烦恼了,你就成菩萨了. 无明烦恼就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是我们的根本烦恼,如果你在任何境界都不起心不动念,你就破无明证法身了,你就成佛了,就像当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像当年禅宗六祖慧能在五祖方丈室听金刚经大彻大悟一样.

新兴区15944071858: 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宿穆舒肝: 阿弥陀佛! “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烦恼是众生不能成佛的根本原因.“见思烦恼”,就是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我执”、“我见”的...

新兴区15944071858: 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指什么意思?南无阿弥陀佛
宿穆舒肝: 阿弥陀佛! “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烦恼是众生不能成佛的根本原因.“见思烦恼”,就是众生的五欲六尘境界的执着,对“假我”的执著,...

新兴区15944071858: 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
宿穆舒肝: 尘沙 (喻)数量极多,如尘如沙【烦恼(梵kles/a,巴kilesa,藏n~on-mon%s-pa)】指恼乱身心,令不寂静之诸种心理作用.与随眠(nus/aya)相同.然有谓潜在的烦恼称为随眠,显在表面的烦恼称为缠(paryava-sthana).《入...

新兴区15944071858: 佛法里说的贪嗔痴,嗔是什么意思? -
宿穆舒肝: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

新兴区15944071858: 佛教戒律嗔痴是什么意思 -
宿穆舒肝: 嗔痴(chēn chī ),佛教中贪嗔痴三毒之两毒. 1、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

新兴区15944071858: 谁知道佛教中“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吗? -
宿穆舒肝: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新兴区15944071858: 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支同名一苦报 什么意思 -
宿穆舒肝: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

新兴区15944071858: 佛教的108种烦恼都个是什么. -
宿穆舒肝: 一百八,又称“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数之一.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谓之“百八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又一说,六根各有六种烦恼,乘以三世,为“百八烦恼”.念佛计数的数珠,以一百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