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为什么没有像小麦、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主粮?

作者&投稿:邓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黍为什么没有像小麦与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的主粮?~

在以前农村人教育那些懒惰的后生,都会讲到你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你将来能做什么事情呢?
这里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这五种传统的农作物。黍为什么不能像小麦和水稻,成为现代人的主粮?黍流行不起来,我觉得原因还是在吃法及抗饿性上。
小麦、水稻能流行的原因我国地广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喜爱,像是北方人都喜欢吃甜粽子,南方人却喜欢咸肉粽。不过在主食上面,一般也只有两种之分。一个是南方的农民,以吃米饭为主,这也就是水稻类了,北方的农民喜欢面食、馒头,这是小麦类。
因为多数的人在一日正餐中,都会食用到米饭、馒头、面条,这也就造成了水稻、小麦的需求量是很巨大的,种植面积也多。在长久的饮食习惯上,自然也让小麦与水稻这两种五谷,占据了农民们的餐桌,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主食。

黍,流行不起来的原因黍,我们当地的农村叫做黄米,这种农作物,我们当地栽种的人很少,主要原因是黍用处不是太大。因为它们颗粒很小,用来煮粥,感觉在喝水一样,不抗饿。黄玉在我们当地的用途都是用来做糕点的,像是前段时间端午节,有人就用糯米包粽子,有人又用黄米去包。

在北方,我也见过他们当地的人,会喝黄米粥,不过当地不叫黄米而是叫小米。我以前在北方呆过一段时间,他们吃黄米的频率,会比我们那边要多,那时我记得经常晚上的粥,都是煮黄米粥。
不过北方的食量相对要大些,黄米粥以我这个南方人的食量,喝三碗都喝不饱,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吃的饱。因此,他们除了黄米粥还有馒头,这也意味着这黄米粥,其实也就像汤一样,是起到馒头下咽的作用。如果把黄米当成主食,多数的人是吃不饱的。

这也说明了黍,其实不能像水稻、小麦一样独当一面,如果你的主粮是要吃黍,那多数的人是吃不饱的。并且黍的价格是较贵的,一斤要卖8元左右,如果你煮多些的话,一餐都要花10来元以上。反观小麦、大米,一斤也就1~3元,是种又经济又实惠的主粮。
其实黍和水稻中的糯米一样,没有成为主粮,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不经济,另一方面口感上也比较差(会沾牙)。也只能被农民拿去制作糕点,偶尔再煮一次黄米粥换换口味罢了。

综上所述,以前在物质贫瘠时大家吃粗粮,吃怕了,想吃精致的白米饭和大白馒头。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不过多数人的也就养成了吃细粮的习惯。这也让黍,不能成为现在农村多数家庭的主粮。它们不抗饿,卖的价格又贵,农民们自然也就不能经常消费它们了。
不过现在有部人,是会把黍当成主食的,黍,已经被划分到粗粮里面了,而大米和小麦却成了细粮。
现在的人,也不像以前那样粮食缺少,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的人喜欢养生,他们觉得吃粗粮会更健康些。这些人就会把黍和玉米等粗食,当成他们的主食,只是能吃的起粗粮的,多数是那些经济较好的家庭,
而国内农村人口比例占多数,收入也偏低。因此,多数人不知道,黍其实早就成了,城市一部分富裕人家的主食了。

诚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黍都是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但为何现在不见其踪迹呢?主要是两个原因:自身原因,产量太低,种植效益不高;外界原因,强大竞争对手的出现并逐渐取代其位置,如小麦和玉米。
黍――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
黍,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以及酿造作物之一,也是我们俗称的五谷之一。熟悉古代汉语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甲骨卜辞中有很多黍字,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也常见到“黍”,如《国风王风黍离》,后世的文学作品中,黍的出现频率更高。
这足可见黍在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黍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小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同时,黍的籽粒有粳性与糯性之分。粳性黍为非糯质,不粘,一般供食用。糯性黍为糯质,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做糕点,古代也广泛用于酿酒。
据考证,元代的文学家陶宗仪,他所编撰的丛书《说郛》中就收有酒谱一书,里面谈到陶渊明做彭泽县令的时候,命令官府的田地都种黍,然后用黍酿酒,酒酿好了,就用头上戴的葛布头巾来过滤。陶渊明爱酒之情由此可见。
产量太低――黍的缺点明显!
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黍仍然能维持较为稳定的产量。生长期短暂的黍几乎是最为省水的谷物,且抗病能力极强。对于农业技术刚刚起步中国北方先民而言,驯化黍的意义非凡。黍作为中国北方主食这种现象持续了数千年,可以这样说沿着渭河和黄河的种植的黍奠定了日后的华夏文明基础。
种植过黍的朋友都应该知道,黍存在严重的缺点,不但产量较低,而且即便在水肥条件很好的情况下也难以增产。通过考证古文献记载可以得出结论,在我国历史上,黍子平均亩产远不到100公斤,即便是到了现在,21世纪都过去了快20年了,黍子的常年平均亩产300――400斤,不管是效益还是产量,都没有太大优势!
对手厉害――小麦、玉米成了主流!
黍米地位的衰落大约是在唐宋时期,开始被中亚来的高产品种――小麦所替代。而到了明清时期,玉米传入我国,并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在国内大范围种植,这个时候黍子的主粮地位才被彻底取代!
学界普遍认为,小麦的传入大概在春秋以前,而小麦的崛起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既有品种特性又有政治因素在内,因此,小麦作为北方人主粮的这个地位一直到现在,没有其他作物可以撼动!
众所周知,华北平原种植的多是冬小麦,秋种春收,而黍和玉米都是春种秋收,但水稻需水量大主产南方,而黍和玉米都是以抗旱耐瘠而著称。所以在北方地区,黍和玉米的竞争关系最为激烈。
在小麦和玉米这两大“外来户”的前后夹击下,“黍”被拉下主食餐桌也在情理之中。

在现代人的餐桌上,“黍”已经十分稀罕,但在古代各类典籍甚至诗词里,“黍”却曾是标准的“熟脸”。唐人孟浩然那一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叫多少后人暖心了上千年。而在诞生于周代的《诗经》里,总共只有百次提到农业作物,“黍”竟出现了21次。在三千年前中国人的“食谱”里,标准的重量级地位。

“黍”,又称黄米,在中国本土的农作物里,它是响当当的“老资格”。比如中国境内东至黑龙江西至新疆的各类石器时代遗址里,都能发现“种黍”的遗迹。其在中国本土的栽培史,保守估计八千年以上。中国传统的农业“五谷”里,“黍”曾长期位居第一位,商周时代的餐桌甚至宴会上,“黍”更是主角,不止用来做主食,还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诗经》里的名句“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足以见证其在农作物里的“一哥”地位。

可“黍”这位“一哥”,毛病也不少,虽然“黍”十分耐旱,生长期也短,属于好种好收的农作物。但以味道说,它真不如粟(小米),单位产量也不高,还必须长在生荒地上。随着中国人口增加和耕地条件的改变,“黍”丢失“一哥”地位也是必然。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里,“黍”的地位就大为下降,排在了农作物里的第二位。之后的几千年里,种植量更大为减少,今天的“黍”以学者李根蟠的形容说:“是杂粮里的次要者”。

也同样是在“黍”失去“一哥地位”的春秋战国年间,虽然中国农作物里的“一哥”变成了粟,但另一位农作物里的“年轻人”也正后来居上——小麦。虽然在距今3800年的新疆孔雀河古墓沟遗址里,就发现了小麦的遗迹。但中国人种小麦的历史,还是要比西亚国家短得多。小麦起初被称为“来”。直到战国年间,小麦还只是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以及河北东南部等地,就连“种粮大户”关中平原,直到汉武帝时还“关中俗不好种麦”。

但就是从春秋战国年间开始,中国人越发知道了小麦的“好”:别看小麦的抗旱能力不如粟,但耐寒能力却远远强得多。特别是“冬麦”种植的成熟,打破了先前中国人种植黍粟时“春种秋收”的固有模式,等于是给农业生产大补血。所以尽管还是农作物里的“非主流”,但战国年间的国人,对小麦就越发重视,《吕氏春秋》里就有“孟夏之昔,杀三叶而收大麦”的观点。战国时代小麦的种植区域也火速扩大,洛阳等地更是“其民皆种麦”。

也同样得益于古代中国强大的耕作技术,“年轻”且“外来”的小麦,也不停克服着水土不服的毛病:中国北方各类先进的灌溉工程,各新型麦种不断涌现,“耧车”“铁犁”等新农具的应用,以及“区田法”等先进耕作的推广,都给小麦产量打了强心针。汉代时,中国小麦的亩产量已经突破了120市斤,是13世纪英国小麦亩产量的近三倍,更高于汉代农作物“一哥”粟。“俗不好种麦”的关中等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已大量种麦。

如此热潮下,小麦的地位,也就扶摇直上,到了初唐年间时,已是仅次于“一哥”粟的中国第二大农作物。那为什么这时还不能做“一哥”?因为产量提升的小麦,问题也不少。一是收割不容易,老话说“收麦如救火”,麦子熟得快枯得也快,特别是小麦的收获往往是夏季,或是酷暑难当或是暴雨浇头,收割稍微耽误一会,一年可能就白干。

储藏也是大难题,和便于长期储藏的粟不同,小麦如果加工不及时,就容易受潮生虫,时间一久就会白白烂掉。所以直到唐朝时,屯粮的首选是粟,官府征税也是征粟,小麦的角色,还比较靠边。

但“水土不服”的难题都解决了,这些难事还是事儿?也正是从唐朝年间起,中国小麦的收割技术和加工储藏技术,也是高速发展。唐代时就有了长镰刀“麦钐”,一把麦钐的收割效率“功过累倍”,宋元年间又出现了“麦绰”“麦笼”,收割效率更比唐朝以前提高了十倍。直接解决了“大规模种植”的瓶颈。“水磨”“石磨”等新型粮食加工器械的普及,叫“小麦变面粉”速度加快,“伏天曝晒”“药物防虫”等新方法,也大量应用。

如此一来,从唐朝中后期起,中国小麦的种植,那是彻底解了锁。宋代的小麦种植不但遍及北方,还在南方大规模推广。就连公认先前不适合种麦的广东,都获得了小麦丰收。湖广四川淮南等地都是大面积种麦。到了明清年间,小麦的种植更遍及了南北各省,以《天工开物》的总结说,当时老百姓的饮食已是“小麦居半”。曾经“粟”“黍”身后低调的小麦,这时已华丽转身,成为中国人的主粮。

而小麦普及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以明朝为例,由于小麦的普及种植,明初时的农业税收入,就远远甩开宋元两倍多。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小麦的普及种植,明朝北方多地形成了“二年三熟制”轮作制,即小麦——豆——棉花的“轮作种植”。在南方,也形成了“稻麦复种一年两熟制”,即一块土地上水稻与小麦根据季节轮换种植。耕地突破十亿亩的明朝,亩产也因此超过宋代近百分之五十,农业产量十分可观。

看过这样的突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清时代,会是中国人口增长的又一高峰。为什么棉花甘蔗桐树漆树茶叶桑麻等昔日昂贵的经济作物,会在明清年间大量普及种植。正是这高速增长的农业产量,给经济作物的增收提供了空间,更给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搭起了平台。那如“银泵”般一度赚世界钱的繁荣产业,背后的“无名英雄”,正是小麦等农作物。

甚至何止是明清,如果纵观从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年历史,就知那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岁月,也同样是小麦的“逆袭一哥”史。中国历史上的多少“盛世”“中兴”,也正是小麦等农作物在助力。看懂小麦,也就看懂了中华民族开阔学习的眼界胸襟,以及孜孜进取的力量。一株小麦背后,恰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动力源泉!




黍为什么没有像小麦、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主粮?
诚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黍都是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但为何现在不见其踪迹呢?主要是两个原因:自身原因,产量太低,种植效益不高;外界原因,强大竞争对手的出现并逐渐取代其位置,如小麦和玉米。黍――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黍,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以及酿造作物之一,也是我们俗称的五谷之一。

为何黍没有像小麦、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主粮?
原因一,黍的产量低虽然黍这种粮食在抗旱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产量低。尽管是让黍在一个优良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它们的产量依旧是很低,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种植黍以及小麦,黍的产量不及小麦的一半。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低产量的黍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更...

黍为什么没有像小麦、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主粮?
一是收割不容易,老话说“收麦如救火”,麦子熟得快枯得也快,特别是小麦的收获往往是夏季,或是酷暑难当或是暴雨浇头,收割稍微耽误一会,一年可能就白干。储藏也是大难题,和便于长期储藏的粟不同,小麦如果加工不及时,就容易受潮生虫,时间一久就会白白烂掉。所以直到唐朝时,屯粮的首选是粟,官府征...

黍为什么没有像小麦与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的主粮?
这也说明了黍,其实不能像水稻、小麦一样独当一面,如果你的主粮是要吃黍,那多数的人是吃不饱的。并且黍的价格是较贵的,一斤要卖8元左右,如果你煮多些的话,一餐都要花10来元以上。反观小麦、大米,一斤也就1~3元,是种又经济又实惠的主粮。其实黍和水稻中的糯米一样,没有成为主粮,一方...

大麦在中国历史上为何没能保持主食地位?
在中国,大麦未能像小麦一样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是因为其口感和营养价值相对逊色。尽管如此,大麦在面食制作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烘焙食品中都能见到大麦粉的身影。大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过主食地位,但受限于种植条件和低产性,它逐渐被种植在北方边疆,从而让小麦取而...

古代农作物黍,为何没有像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的主粮?
在我国的北方,一般是深秋种植小麦,第二年夏天收获,然后播种玉米,到深秋前收获。而在我国的南方,因为水分充足,更适合水稻生长,所以在这些“外来”物种的影响下,黍越来越不受人们代价,慢慢的退出主食舞台。综上所述,黍之所以没有像小麦、水稻一样成为现代人的主食,主要还是因为黍的缺点太多,被...

为什么不吃大麦吃小麦
大麦在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小麦一样成为主食主要是因为大麦的口感和营养不如小麦。大麦现今虽然不是主食了,但仍是大部分面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烘焙食品都会用到大麦粉。大麦是世界上较古老的作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占据过主食的地位,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导致大麦只能种植在遥远的北方边塞,同时产量较...

水稻为什么需要插秧,而不像小麦一样直接播种
因水稻需要分穗空间所以在要分穗期插秧种植.其实也可直接撒播的,但是撒播不匀容易造成密的地方长势不好,稀疏的地方浪费土地资源.水稻不管是插秧种植还是撒播种植,每株间距25公分左右就可以了,不影响产量!

小麦和大麦有什么区别?
一、外观 1、大麦:两头较尖、较细长。 大麦的芒很长,和麦穗的长度差不多。2、小麦:两头较圆、较短、较园润。小麦的芒相对来说要短。二、生长的环境、土壤、季节 1、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2、大麦适于温带、亚北极地区、...

燕麦与小麦有什么区别
燕麦与小麦,到底有啥区别? 首先,让我们从外观上看一看。燕麦的茎干高大、光滑,像一个挺拔的士兵。它的叶子呢,鞘光滑有微毛,叶舌大而没有叶耳,叶片则呈现出扁平的形状。相比之下,小麦的茎秆更加直立,丛生,高度在60到100厘米之间,直径在5到7毫米之间。叶子的鞘松弛地包裹着茎秆,叶舌呈膜质,叶片则呈长披针形。

南华县19424056284: 五谷中:稻、黍、稷、麦、菽.
掌翁乐盖: 五谷中的稻和麦至今仍是我国主要食粮.在中国,稻(水稻)的种植起源于华南约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麦(大麦和小麦)的种植,约在史前晚期或于盘庚迁殷以前传入我国华北. 至于五谷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属于“小米”.“小米”是北方...

南华县19424056284: 黍在五谷杂粮指的是什么 -
掌翁乐盖: 五谷杂粮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腾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

南华县19424056284: 五谷“稻、黍、稷、麦、菽”分别指的是什么? -
掌翁乐盖: 谷子去壳,就是现在的小米;黍子去壳,就是黄米,磨粉可以做糕,北方俗称:黄糕;麻主要是用来农作生产的,麻子,可以吃,就象瓜子一样的吃法,就象黄豆一样的大小,他的茎的皮,也可以做绳子,麻衣,麻纸,是很好的粗纤维,去皮后的茎,古时可以当柴烧,可以盖房子,有点木质的感觉,现在的皮与杆,可以提炼纤维,做宣纸等各种高档纸;麦子,与豆子,大家都知道,这就不多介绍了.但是后来也有演化.

南华县19424056284: 古代五谷中的稻与麦与现在的一样吗 -
掌翁乐盖: 应该是 五谷即粟(稷)、豆(菽) 、黍、麦、稻 . 粟是指小米 豆是指豆类 黍是指黄米 麦是指小麦 稻是指水稻

南华县19424056284: 古代的五谷分别是什么?现代的五谷又分别是什么?
掌翁乐盖: “五谷杂粮”指的是什么? 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 谈到均衡膳食,我们便不能不提及营养金字塔;营养师把食物分为四类组成了营养金字塔,这些食物分别是脂肪和糖类、乳制品和肉类、蔬菜和水果及谷类.营养金字塔...

南华县19424056284: 五谷杂粮中哪个产量最高 -
掌翁乐盖: 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 稻:俗称水稻、大米; 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现在主食基本...

南华县19424056284: 黍 是不是玉米 粟 是不是水稻 稷 是不是高粱 -
掌翁乐盖: 黍不是玉米,黍米是一种有粘性的稷,有红、白黄、黑几个品种.白黍米粘性次于糯米,红黍米粘性最强,可以煮粥.可以包棕子吃. 粟不是水稻,是小米.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的...

南华县19424056284: 稻麦黍稷菽是指什么
掌翁乐盖: 稻麦黍稷菽是指水稻、小麦和大麦、黄米和小米、大豆.五谷中的稻和麦至今仍是中国主要食粮.在中国,稻(水稻)的种植起源于华南约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麦(大麦和小麦)的种植,约在史前晚期或于盘庚迁殷以前传入我国华北.至于五谷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属于“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粮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种植.“小”基本上包括两类植物:粟属和稷属.黍不是现今我们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黄米.菽即豆,而五谷中所指的菽并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称作菽,秦汉以来才称为豆.

南华县19424056284: 五谷有那五谷?
掌翁乐盖: 五谷即粟、豆 、麻、麦、稻 .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南华县19424056284: 我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黄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而小麦又是从西... -
掌翁乐盖:[答案]1. D2. A3. C2. 无中生有,“小麦”成为北方主要农作物的具体时间文中没有涉及.3. A项推断绝对化,“北方现在主要的谷物是小麦”证明了本推断的错误;B项过于强调了人的聪明与智慧,最主要的条件应该是“植物的基因库”; D“条件越差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