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饶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什么意思~

君子,是社会民族主栋梁,可以驾驭万物,自然也是人民之父母。一般指高层。

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天地中,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天地虽然没有像父母一样直接照顾我们,但给予了我们必须的自然万物,是万物的始祖,所以说"天地乃无形之父母".世界上,天地最大,而父母的恩情对我们来说,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父母乃有形之天地"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古代有云"天地君亲师",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这五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一定要及时,及早啊!

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这这句话的意思表面上就是说父母呢,是我们的像天地大自然一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对话的,而天地呢,就像一个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父母,因为他们我们享受天地带来的好处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看到有一个天地在我们面前,这里是用父母来比作自然,用自然来比做父母是非常恰当的,强调了二者对我们来说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事物了,父母是我们能够交流对话的,是有形的,而天帝是不能与我们交流对话的,是无形的,所以说就用了上面的比喻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就像有形可见的天地一样,而天地则像无形可见的父母一样。表达了天地和父母之间的相似性和对比,强调了父母的重要性和天地的影响力。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往往一句话蕴含了多方面的意思。
这句话是将父母与天地放在一起比较,表意是说父母和天地有同样的重要性。但是还有很多含义可以自己去体会,譬如:
1、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
2、与其祭拜天地祖先,不如孝敬健在的父母更有意义。


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什么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天地中,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天地虽然没有像父母一样直接照顾我们,但给予了我们必须的自然万物,是万物的始祖,所以说"天地乃无形之父母".世界上,天地最大,而父母的恩情对我们来说,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父母乃有形之天地"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古代有云"天地君亲师",男儿膝下有黄金,...

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出自哪里
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出自张载阳题岳飞庙墓上。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世形之父母也,张载阳题岳飞庙墓。张载阳,字春曦,号暄初,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旅长兼杭州警备司令,浙江禁烟局长,台州、嘉兴、湖州镇守使,浙江陆军暂编第二师师长,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浙江省省长兼第二师师长等职,1924年...

张载阳的张氏题词
——张载阳题灵隐寺皦日矢忠心,千古仰军人钜镬;栖霞新庙貌,万方拜中国英雄。——张载阳题岳飞庙墓。联云: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世形之父母也。——在葛岭抱朴道院墙外面南岩壁,“枕漱亭”3字 ,凸刻行书,每字高120厘米,宽90厘米,整幅直排,民国12年(1923年)张载阳书。

文言文翻译。请高手回答
(6)有,名万物之母:有,可以叫做万物的根源。母,根本、根源。有,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古代中国人认为,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有"和"无",是老子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对"道"的具体称呼,表明"道"生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即"道"由无形质向有形质转换的过程。这...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翻译与解读
就现行的《老子》几种主要版本而言,有的篇章,由于断句不同,就出现不同的训释。即以首章为例,予以简单的说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王弼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未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名有形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高亨先生沿袭...

道经(天地宇宙的诞生)
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气在抱是也;母者,天地既辟而后,一气化生万物是也。    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开始时都是没有丹田的,肚脐下一片混沌,没有开辟出空间。随着我们的有规律的修炼吐纳,有意识的把气(这时还不能称为元气),归于脐下丹田,迫使开辟出一个有形无形...

天者地之始,父者母之本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

《太平经》的生态伦理思想(2)
尊重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物遵循则生,违背则死,强调了天父地母的神圣性:“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天地生物,人负责管理万物,不但如此,就象子女对待父母一样,人也应该敬父爱母。如果做不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4、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7、大:形容“...

关于孝顺的名言
关于孝顺的名言: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法国莫泊桑《爱》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希腊伊索克拉底《孝》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

焦作市13534256524: “天地乃无形之父母,父母乃有形之天地”谈谈你的理解吧 -
陶环恒康: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天地中,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天地虽然没有像父母一样直接照顾我们,但给予了我们必须的自然万物,是万物的始祖,所以说"天地乃无形之父母". 世界上,天地最大,而父母的恩情对我们来说,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父母乃有形之天地"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 古代有云"天地君亲师",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这五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一定要及时,及早啊!

焦作市13534256524: 《道德经》中这句什么意思 -
陶环恒康: 有物混成:物,指“道”. “道”是混成一体之物 寂兮寥兮:“道”无声、无形(无象之象,无物之状) 独立而不改:“道”是个绝对体,即“道”的存在是独一无二且具有绝对性,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因为“道”是宇宙本源 周行而不殆:讲...

焦作市13534256524: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 “有名,天地之母”,谢谢 -
陶环恒康: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无名: 无,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没有,是指客观事物根本不存在;第二层意思是,客观存在,但我们没有感知到,注意到,不管是物质的东西,还是精神的东西;第三,不是有形的东西,而是无形的东西;...

焦作市13534256524: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和注释! -
陶环恒康: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①可道②,非常道③; 名④可名⑤,非常名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⑦.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⑧.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⑨. 【注解...

焦作市13534256524: 道器合一是什么意思? -
陶环恒康: 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宇宙间自然万物(包括人)万事的性命运动都有两种情势,一是无形的气场运动,一是有形的物象变化.物象在气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同时显示无形气场的特性.《周易》把无形气场称作“道”,把有形物象称作“器 ”,...

焦作市13534256524: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陶环恒康: 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类是万物之灵. 《尚书·周书·泰誓上》指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做民父母.”其所以“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是因为“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不知所以为民父母.《尚书·周书·泰誓中》指出:“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如果你不顺承天意惠爱斯民,你就会被废黜天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之视听皆来自于民,凡顺承天意者,必得民心.《泰誓》中的“天地”,是“万物父母”;“皇天”“上帝”属于天下众民,天之视听皆来自于民;“皇天”“上帝”的“天命”只有顺承天意惠爱斯民的人君才能拥有;凡顺承天意的人君,必得民心.

焦作市13534256524: 求《老子*第一章》翻译
陶环恒康: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

焦作市13534256524: 《列子.天瑞》的原文 -
陶环恒康: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

焦作市13534256524: 《老子》第一章 -
陶环恒康: 第一章 [原文][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

焦作市13534256524: 《礼运第三十二》古诗原文及翻译 -
陶环恒康: 作者:孔子门人【原文】孔子为鲁司寇①,与于蜡②.既宾事毕③,乃出游于观④之上,喟然而叹.言偃侍,曰:“夫子何叹也?”孔子曰:“昔大道之行⑤,与三代之英⑥,吾未之逮⑦也,而有记焉.” 【注释】 ①司寇:官名.掌刑狱纠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