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高手一篇关于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逮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教一篇关于文言文的翻译~

方苞禁酒之议
方望溪奏请严禁烧酒一疏,尹博陵叹为一代名言,孙合河相国力驳其议,并陈烧酒之益,断不可禁。愚谓事有理所不可行而情不能已、法所必当禁而势不能除者,此类是也。
酒之为物,有益有损,自古已然,烧酒则兴于近代,其始因边疆士卒借以御寒,北五省烧造尤甚,靡费五谷,历奉明禁,本重谷裕食之美意。望溪欲悉行严禁,民间不得复烧涓滴。窃恐小民无知,好饮者比户皆然,售买极易,逐末之徒,趋利忘害,甘犯禁网,将愈启富民之私造,而滋吏胥之为奸,而终不能绝也。即使严刑峻法,连坐乡邻,而小民之日饮者,不能因此俱行戒止,势必群饮黄酒,其为数必十倍于烧酒。日费十文者,将费百文不止,于百姓日用生计大有所损。且用黄酒者日增,价值亦腾,制造益众,耗费谷米亦十数倍于高粱、柿、枣,其耗五谷也更甚于烧酒。然则欲禁烧酒,必先禁民饮乃可行,能乎否乎?语云:兴一利必有一害。予谓除一害必增数害,积重难返之势,惟有因任自然,去其太甚而已。他如私盐私参,禁之何尝不严,而究不能止,矧日用常行之酒也耶?
噫!治国治民之道,固难与一二书生言也。昔韦处厚议盐法: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望溪殆未之晓耶。(清阮葵生《茶馀客话》)
方望溪上奏请求严禁烧酒的奏疏,尹博陵将之赞为一代名言。孙合河相国竭力反驳方苞的议论,并陈述烧酒的好处,万万不可禁止。在下愚昧地认为:事情有道理不应实行但情不得已、法律上必须禁止但因为形势不能被废除的,和这件事情类似。
酒这种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自古就是这样的。烧酒则是兴起于现代,开始是边疆士兵喝了用来御寒的,北面五个省份的烧酒制造最为多,很费五谷,向来都是明令禁止。望溪想完全予以严禁,不让民间再烧出涓滴烧酒。我私下里只怕小民无知,好饮的人又家家都有,买和卖都很容易。追逐利益的家伙,趋利忘害,宁愿冒险犯法,这就更会让富裕的人私自造酒,而使吏胥从中做坏事,到最后还是禁不了酒。即使对犯法者严刑峻法,对他的乡邻实行连坐,但每天饮酒的普通人,不会因此都戒酒,而势必都去喝黄酒。喝黄酒的量上一定会十倍于烧酒。每天花十文钱喝酒的,将会花一百文都不止,对百姓的日用和生计都大有损害。而且喝黄酒的人逐日增加,黄酒的价格也会上涨,造酒的人更多,耗费的粮食也会十数倍于高粱、柿子和枣子,它耗费的五谷也会更甚于烧酒。那么,要禁烧酒,必须先禁止民众饮酒才可行,可能还是不可能?俗话说:兴办一件有利的事情,一定会产生不利的一面。我要说,消除一件不好的,必然会增加几件不好的事。形势积重难返,只能顺其自然,去除太过分的地方而已。像其他的私盐、私参,禁起来何尝不严,但终究不能阻止,更何况日用常备的酒呢?
唉!治国治民的道理,本来就难以和一、二个书生来讲。以前韦处厚议论盐法:以人不能做到的事来强迫他做,这件事肯定不能成功;以人必定会违犯的规定来禁止他,这种法必定不能施行。望溪大概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吧。

方苞禁酒之议【原文】方望溪奏请严禁烧酒一疏,尹博陵叹为一代名言,孙合河相国力驳其议,并陈烧酒之益,断不可禁.愚谓事有理所不可行而情不能已、法所必当禁而势不能除者,此类是也.酒之为物,有益有损,自古已然,烧酒则兴于近代,其始因边疆士卒借以御寒,北五省烧造尤甚,靡费五谷,历奉明禁,本重谷裕食之美意.望溪欲悉行严禁,民间不得复烧涓滴.窃恐小民无知,好饮者比户皆然,售买极易,逐末之徒,趋利忘害,甘犯禁网,将愈启富民之私造,而滋吏胥之为奸,而终不能绝也.即使严刑峻法,连坐乡邻,而小民之日饮者,不能因此俱行戒止,势必群饮黄酒,其为数必十倍于烧酒.日费十文者,将费百文不止,于百姓日用生计大有所损.且用黄酒者日增,价值亦腾,制造益众,耗费谷米亦十数倍于高粱、柿、枣,其耗五谷也更甚于烧酒.然则欲禁烧酒,必先禁民饮乃可行,能乎否乎?语云:兴一利必有一害.予谓除一害必增数害,积重难返之势,惟有因任自然,去其太甚而已.他如私盐私参,禁之何尝不严,而究不能止,矧日用常行之酒也耶?噫!治国治民之道,固难与一二书生言也.昔韦处厚②议盐法: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望溪殆未之晓耶.(清阮葵生《茶馀客话》)【注释】1、方苞:字望溪,清代文学家.2、尹博陵:即尹会一(1691—1748).清代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因博野古亦称博陵,故称尹博陵.尹会一在方苞隐居清凉山时,曾徒步拜访,以弟子之礼待之.3、孙合河:河合人孙氏,曾官至宰相(未必是实职),姓名不详.河合,在今河南新乡河合乡.4、议:意见.5、愚:用于自称的谦词.6、理所不可行:在道理上不可行.7、而:但是;却.8、情不能已:在感情上不能禁止.止,停止;禁止.9、法所必当禁:在法律上一定要禁止.10、势不能除:在情势上不能消除.12、此类是:即是此类.这(指严禁烧酒)就是这一类的事情.13、损:损害;坏处.14、靡费:浪费.15、涓滴:点滴的水.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事物.16、窃:用于自称的谦词.17、比户:家家户户.形容人多而普遍.18、售买:买卖.19、逐末:即舍本逐末.这里指经商.古以农业为本务,商贾为末务,故称.20、趋利忘害:追逐利润而忘记了危害.21、吏胥:旧时官府中的小吏.22、峻法:严酷的法令.23、戒止:戒绝禁止.24、腾:暴涨.25、然则:既然这样,那么.26、积重难返:积存的问题或陋习很深,难以改变.27、因任:依据;顺应.28、他:其他的.29、私盐私参:这里指私自制贩食盐、人参.30、矧(shěn):另外;况且;何况.31、常行:日常实行.32、韦处厚:唐文宗时宰相.33、殆:大概.34、未之晓:即“未晓之”.不明白这个道理.【译文】方望溪请求(朝廷)严禁烧酒一封奏疏,被尹博陵赞叹为一代名言,(而)合河人孙相国极力驳斥他的意见,并且上书陈述烧酒的好处,(认为)断断不可禁止.我认为有在道理上不可行但是在感情上却不能禁止、在法律上一定要禁止但是在情势上却不能消除的事情,(严禁烧酒)就是这一类的事情.事有理所不可行而情不能已、法所必当禁而势不能除者,此类是也.酒作为一种东西,有好处有坏处,(这一点)从古代已经是这样了,烧酒则在近代兴起,它开始(流行)是因为边疆的士兵借它来抵御风寒,而北方五省烧制烧酒尤其厉害,浪费五谷,历来明领禁止,(这)本来(是出于)看重(节省)五谷使食物充裕的好意.而方望溪(却)想要全部实行严禁,民间也不能再烧制一点一滴.我恐怕百姓无知,喜欢饮酒的人家家户户都是这样,买卖非常容易,经商之人,追逐利润而不计危害,甘愿触犯法网,将要更加开启富人私造的风气,又滋长小吏为非作歹的恶习,因而(使烧酒)终于不能禁止.即使使用严酷的刑法,(甚至)株连乡邻,然而那些每天都饮酒的百姓,也不能因此都戒酒,看那情势必定一起痛饮黄酒,那数量一定会十倍于烧酒.每天花费十文钱的,将要花费不止一百文前,(这将)对百姓日用生计大有损害.而且用黄酒的人一天天增多,(黄酒)的价格也会暴涨,制造(黄酒的人也会),耗费的粮食也会十几倍于高粱、柿、枣,这样一来耗费五谷也会比烧酒更厉害既然这样,那么想要严禁烧酒,必须先严禁百姓饮酒才可行,(可是这)可能吗?还是不可能呢?俗话说:兴一利一定会有一害.我认为除一害也一定会增加几害,(这都是)积重难返的形势(造成的),只有顺应自然,(只是)去调那些特别严重的罢了.其他的事情如私自制贩食盐、人参,(朝廷)禁止它们何曾不严厉,但是终究不能(完全)禁止,何况是日常用的酒呢?唉!治理国家和百姓的方法,本来就很难和一两个书生谈论.从前韦处厚议论禁私盐的法律时说:强迫人做他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事情一定不能做成;禁止人做他所一定会违犯的事情,(这样的)法律一定不能实行.方望溪大概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啊.

下面是李澄中《游桃源山记》的原文、注释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游桃源山记
(清)李澄中
①余读渊明《桃花源记》,谓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外人,未尝谓其为先也。
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宫。东有桃源山,从小径入,初甚狭,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驳不可读。东上有方石,为遇仙桥,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废。乃用两童子扶掖,策杖缘磴道,侧足石齿间。数折得平台,延袤可丈许,有石几,列石墩三。东壁悬泉下注,洑流苍沙中,求所谓“鸡犬”、“桑麻”者,盖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隐处也。前数年尚为深潭,今沙砾日积,已深二丈余矣。”
③夫妇人小子无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渊明之记而传也。今观遇仙桥,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岂渊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岭,欲问渔人舍舟之所而亦无焉,其非渊明所记无疑,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古今变迁而然邪?抑渊明好奇,偶有所闻,率而漫笔,而不核其实邪?又或痛义熙之乱,欲得所为不知魏晋者而逃焉,有所托而寄慨邪?然则士君子欲以文辞垂后世,固宜确有所据焉。勿徒快意一时,使传闻异词,滋后人之惑也。
(《小方壶斋与地丛钞》)
【注释】
1、外人:外面的人。指人世以外的人。
2、奉使:奉命出使。
3、回道:回归途中取道。道,动词,取道。
4、久之:过了很久。之,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补足音节,无实义。
5、率:一律、一概;大都。
6、斑驳:色彩错杂貌。
7、读:读取。这里指辨认。
8、东上:从东边向上走(爬)。
9、甘洌:也作“甘冽”。甘美清澄。
10、废:荒废;放弃不用的。如宋·姜夔《扬州慢》:“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1、扶掖:搀扶。
12、策杖:拄杖。也称杖策。
13、缘:动词,攀缘。现在也写作“攀援”。
14、磴道:登山的石径。
15、侧足:置足;插足。
16、石齿:齿状的石头。亦指山石间的水流。这里指石头。
17、数:读作硕,副词,屡次;多次。
18、平台: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19、延袤:绵亘;绵延伸展。引申为长度和广度,又指面积。
20、可丈许:约一丈左右。可,副词,大约。许:副词,左右。
21、几:桌案。
22、悬泉:原形容漏壶滴出来的水。这里指瀑布。
23、下注:向下流泻。
24、洑(fú)流:原指回漩的水流。这里是动词。
25、苍沙:青沙。
26、求:寻找;探寻。
27、盖:连词,因为;由于。
28、杳(yǎo):幽深;渺茫。
29、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即当地人。
30、故:原先;原来。
31、隐处:犹隐居。
32、夫:读作福,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33、恍惚:仿佛;近似。
34、鬼物:鬼;鬼怪。喻指令人怪异惊惧的事物。
35、旨:意义,目的:意旨。
36、高岸:高崖,高峻的山崖。
37、抑:或者;还是。
38、率而:轻率;随意。而,形容词词尾。
39、漫笔:犹随笔。
40、核:查证;核实。
41、所为不知魏晋者:意为“所谓‘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的人们所生活的地方”。所为,即“所谓”。不知魏晋,即《桃花源记》中所说的“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者,……的地方。
42、逃焉:逃往那里。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43、有所:有什么。
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45、文辞:亦作“文词”。文章。
46、垂:流传。
47、异词:不同的言论和意见。
48、滋:滋生;产生。
49、惑:疑惑;迷惑;困惑。
【译文】
我读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时候,文中讲到“桃花源”里面“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狗之声到处都听得见”的景象就如同人世以外的世界,(我却)不曾认为(陶渊明师说)他们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云南南部地区,归途中取道桃川宫。(它的)东边有座桃源山,(我们)从小路进入山中,起初(道路)非常狭窄,(走了)很久之后来到八卦亭。亭子前面有很多古碑,(碑文)都(已经)色彩斑驳,残破不堪,无法辨认了。从东面向上走,(路边)有一块方形大石,是遇仙桥,山泉从桥下流过,泉水特别甘甜清澈,泉水南岸长着很多竹子,岸边有个亭子,现在荒废不用了。于是让两个小童仆搀扶着我,拄着手杖沿着石径攀缘,我在列如牙齿的石路上艰难前行。经过多次折转来到一个平台,长宽约一丈左右,(平台上)有石桌,还摆着三个石墩。东面山壁(一条)瀑布向下流去,然后回旋在青沙石中,寻找《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鸡狗之声到处都听得见”以及“种植桑麻”的地方,大概因为太过幽深渺茫而找不到了。当地人说:“南面山脚下原来个洞口,洞里面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秦人隐居生活的地方。前几年还是一个深潭,先自爱沙砾一天一天积累,已经深两丈多了。”
这里的妇孺没有不知道桃花源的,是因为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才流传开的。现在我看这里的遇仙桥、石床和石桌,就好像是鬼怪一样令人怪异惊惧的事物,这些难道真是陶渊明所说的地方吗?而且溪水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想问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渔民弃舟登岸”的地方也没人知道,这里不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记述的地方是毫无疑问的,难道(是因为)高崖变成山谷,山谷变成山陵,古今变迁而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吗?还是(因为)陶渊明好奇,偶尔听说了这样一个地方,于是随意走笔,并未查证核实它的是实际情况呢?又或者(是因为)痛惜“义熙之乱”(义熙之年间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想找到一个所谓“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的人们所生活的地方而逃往那里,同时在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寄托的感慨呢?既然这样,那么士人和君子们想凭借文章流传后世,本来就应当确实有所依据啊。(千万)不能只逞(自己)一时之快,而让传闻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使后人产生困惑啊。

我读陶渊明的《》时,文中讲到“桃源”里“田埂小路纵横交错,鸡狗的鸣吠声到处都听得见”的景象就如同外面的世界,从没读出来说他们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云南,中途折转去了桃川宫,东边就是桃源山,我们从小路进入山谷,起初道路狭窄,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后到了八卦亭。亭子前矗立着很多古碑,都已经残破得斑斑驳驳无法辨认了。继续往东前行有一块方形碑碣,上写遇仙桥,山泉从桥下流过,水质特别清爽甘甜,南边溪岸长着种类繁多的竹子,还有个亭子,现在荒废不用了。于是派两个小童仆搀扶我胳膊,拄着手杖沿着石阶前行,我侧着脚在排列如牙齿的石路上艰难前行。经过多次折转来到一个平坦的山台,南北纵横绵延可达一丈多,平台上有石案,还摆着三个石墩,东面山壁间悬挂着瀑布水流直冲向下,回旋在灰白的泥沙间,在这种情形下,找桃源中的“”,“”,哪里找得到啊。当地人讲“南面山脚下原来有个洞口,那里就是秦人当年隐秘的地方,几年前还是个深潭,现在砂石日积月累,几经有两丈多深了。”
像妇孺等人没有不知道桃源的(桃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因为有陶渊明一篇《记》才流传开的。今天我们一行看到了遇仙桥,石凳石案,仿佛都是些鬼异的事物,这些难道就是陶渊明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本意吗?一方面溪流的出口都是崇山峻岭,想要询问渔夫借船的场所但是也没有,因此这里绝不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桃源的地方无疑,难道高岸变成深谷了,深谷形成丘陵了,难道是古今变才迁造成这样的变化吗?还是因为陶渊明好奇,偶尔道听途说,率性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但是没有符合它的客观真实行吗?又或者是感怀痛惜义熙年那场乱子,想要发挥自己的才干干一番大事业却不知魏晋那帮人早就仓惶逃走了,因此有所寄托才慷慨成文的吗?既然如此,那么士人君子想要凭借文章诗词留名后世,本来就应该本着确凿而有根据的态度。决不能只图一时畅快,让流传下来的见闻成了异端怪词,是后人产生迷惑啊!

说一个道理。
如果学英文用中文解释,基本是学不会的方法。
学古文用现代文解释,同一个道理。
不建议这样学!


关于如何学习古文..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然后最好每天做一篇文言阅读。诗词鉴赏就还要麻烦些,还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读的多了,拿到一首诗起码就能知道主要感情色彩了。后期也是要多做题,找规律,我们当年高考的时候,老师竟然都列了一套做诗词鉴赏题的方法,供底子不好的人套用,所以你也不用过于担心。

我要写作文用文言文
2. 用文言文写一篇关于学习的作文 入初中以后,学习的古文逐渐增多了,谈让我体会了许多苦与乐.就拿[捕蛇者说]这篇文章来讲,可让我尝尽了苦头.还没有...初,吾乃班中五子棋第一高手,无人能敌,故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而吾忘此言之意也。未几日,班中初现高手,吾时时而败阵,...

求高手写一篇关于身不由己而烦躁的文言文
燥 熟为汝多知乎?人无完人,学习如苍苍流水,前者呼应,后又来人,无有燥之心。针入海,捞不可,前思后想,心烦躁。身不由己,被逼无奈,烦躁之心,无人知晓。

文言文怎样学透
学文言文的最终的一点就是。 .要记其实在文言文中,那些字词都有固定的意思,只要多记,即使自己没有学过的文言文都可以大概的翻译过来学文言文只有一个字。.就是“记”我是学生,也是在学文言文,这是老师告诉我们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你可以用一用,这种方法真的很好 或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

求助高手写一篇400字的文言文关于感谢母亲的。
生我者,父母也。养我者,亦如是。我挚爱者,我至亲也。每念及此,胸中块垒难平,涕泪如雨,感怀交加,夜不能寐。双亲渐发白,色渐衰,力渐无,大爱不减,于我备至更加。父亲视苍苍,躬耕勤苦,以为家中梁柱,长年奔波东西,行于江湖,风霜雨露,自是不喻。母亲颜已改,千沟万壑于手中,皱纹...

求文言文高手帮我翻译一篇古文。急!
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讯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由于这样,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

怎样学好文言文啊?高手请帮忙谢谢...
3、语法归纳。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怎么办?我们不如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二、树立正确的学习...

急需古文写作高手帮我改一篇文言文。大概就是介绍以及赞颂学校的(帮...
七中育才,天府名校也。依傍水井酒坊,实为风水宝地也。亦为历史悠久,德才著世之所。素有“重德育才”之旨。余至此一度春秋矣,见新起之锦楼雕阁,修葺旧日之闲房,增其旧制,凿一池于门前,名曰“墨池”,墨香四溢,文普圣贤,喻其学子勤学善读,聪慧大气。驻足而知其意也。予作文以记之。予...

请教高手们几句文言文翻译!(5)
1、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2、人们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

求文言文高手帮忙,写一篇兄妹结拜的誓言,字数稍微多点,内容大概是...
皇天厚土鉴此心,今我异性一条心。富贵贫贱不相弃,兄弟姐妹一家亲。来日方长同舟济,石头也作馒头啃。齐心协力义断金,喝杯开水也开心。此情此意永不变,海枯石烂不悔心。义结金兰今朝是,大鹏展翅在明晨。若是有悔此誓言,凉水塞牙手抽筋。自此以后自家人,至死不渝情义深。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请教高手一篇关于文言文翻译 -
吴研奥广: 下面是李澄中《游桃源山记》的原文、注释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游桃源山记 (清)李澄中 ①余读渊明《桃花源记》,谓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外人,未尝谓其为先也.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宫.东有桃源山,从小径...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请教高手翻译几篇文言文...诚心求教
吴研奥广: 第一篇 原文: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划,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大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翻译:宋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请教一篇文言文翻译我要详细的翻译谢谢!
吴研奥广: 夏梅说【明】钟惺【原文】梅之冷(1),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2).冬春冰雪,繁花粲粲(3),雅俗争赴(4),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我想向高手们请教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邹忌子见三月而受相印.淳于髡
吴研奥广: 邹忌晋见齐威王三个月后就拜相受印.淳于髡去见他,说道:"您真是善于游说啊!我有一些粗陋的看法,希望说给您听."邹忌说:"愿意领教."淳于髡说:“事奉君...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请各位高手帮小弟我翻译一篇文言文 -
吴研奥广: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十四岁(你原文打错了),都督阎公不相信这件事,王勃虽然在座上,可是都督阎公的本意是让自己的儿子女婿等学士之人来写文章,他们已经提前构思好了.等到侍从拿着纸笔沿座位走动与宾客礼让(假装劝说让他们写文章时),王勃不辞让.督公大怒,拂衣而起身离开,让下人为王勃伺候笔墨.第一个侍从上报王勃写的第一句话是:"物章故郡,洪督新府.”(你提供的原文有误),督公说:"这是老生常谈的话!"又上报说:"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督公听着,沉吟着不发表评论.侍从又上报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督公精神矍铄而起身说:"这是真正的天才应当永垂不朽"于是就请他赴宴,享尽极度欢乐才停休.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拜托各位高手帮我翻译一下这篇文言文. -
吴研奥广: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初,即求过人,如此少在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以前,孙莘老认识欧阳修,曾经在空闲的时候问他文章的事.他说:"没有其他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且多做习作,自然就会写好:世间的人因作文时写的字太少而烦恼,又懒得读书,开始写一篇文章时,就想要超过别人,这样做出的文,很少有极好的.中的缺点不用别人指出,多作文自己就能知道."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谁能给我10篇超短的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
吴研奥广: 20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第一册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求一篇古文翻译 -
吴研奥广: 孟子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急求一篇短篇文言文,并有练习和翻译. 急啊~~~~~~~~~~~求各位高手帮帮忙 -
吴研奥广:[答案] 【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

铜官山区19289008859: 请语文高手帮忙翻译一下这两篇文言文!谢谢!(一)郑人逃暑br/
吴研奥广: [原文]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这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