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解释一下这些文言文特殊句式

作者&投稿:权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

(一)判断句
1、用“……者……也”或在句末用“者也”“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与余同游)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3、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加强语气表示判断。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4、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5、文言文中的否定性判断也要借助否定副词来表示。“非”“莫”“勿”“不(否)”予本非文人画士。(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被支配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文言文中,有些被动句没有被动词,而是直接由动词表被动。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戍卒叫,函谷举。 “举”是“被攻占”的意思。(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承前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蒙后省略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对话省略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乐乐)。”2、谓语的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
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4、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吾上书太夫人,谱汝(于)诸孙中。5、中心词的省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四)倒装句1、定语后置
⑴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或“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⑵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⑶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2.宾语前置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忌不自信。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⑶用“之”“是”等虚词使宾语提前何陋之有?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惟命是从。⑷介词结构中介词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的宾语由代词充当,宾语前置情况与⑵相同。微斯人,吾谁与归?3.介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置于谓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往往放在谓语的后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4.主谓倒装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1.省略句,“来”后省略了宾语“之”,“来(之)”即“使之来”(让他们前来)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
2.疑问句。翻译过来是:那么还要你这个引导盲人走路的人做什么?
3.“龟玉毁于椟中”是宾语前置,正常的句式是“龟玉于椟中毁”;“是谁之过与”是反问句。这句话翻译过来是:“(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字词辨析:
1 拜见; 出现
2 引导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辅佐(动词)
3 对于


帮帮忙,翻译一下这些古文《孟母三迁》《管宁、华歆共园中种菜》《自述...
翻译:王安石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京口与瓜州被一水间隔,眺望钟山好似只隔着几道山岭。春风吹拂给江南沿岸染上了新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耀着送我返回故乡。”苏州的一位文人家中收藏着原诗的底稿,起初写为“又到江南岸”,划圈删掉“到”字,在诗文旁批注到“不好”,改写为“过”。又圈掉而改...

谁帮我解释一下这些文言文特殊句式
1.省略句,“来”后省略了宾语“之”,“来(之)”即“使之来”(让他们前来)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2.疑问句。翻译过来是:那么还要你这个引导盲人走路的人做什么?3.“龟玉毁于椟中”是宾语前置,正常的句式是“龟玉于椟中毁”;“是谁之过与”是...

谁帮我解释一下这些文言文虚词 感激不尽
我真的担心被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诚:真诚的 见:表被动 于:表对象 而:表承接,不译 负:背弃,违背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这篇文啊
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通篇以红灿灿的桃花、丰满鲜美的桃实、青葱茂盛的桃叶来比对新婚夫妇美好的青春,祝福他们的爱情象桃花般绚丽,桃树般长青。此诗运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结构相同...

请帮忙解释一下 下面这些古文的意思,谢谢
解释用古文如何说 解释的古义 需要在古文中的词 古文字大全图片 古文翻译 其他类似问题2013-11-14 下面的古文是什么意思,一个一个解释,谢谢 2012-07-11 下面这些文言文的解释,谢谢! 4 2012-06-21 请高手帮帮忙 帮我解释一下这句文言文!!!谢谢!!! 5 2011-11-10 请各位帮忙详细解释下这段古文...

小学一年级《增广贤文》怎么给孩子解释?
面对一年级孩子的学习挑战,我们可以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古文句子,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以下是对您提到的《增广贤文》中几句的简明解释,旨在让孩子能够理解其基本含义:"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马儿跑得慢是因为它不够健壮,而人们生活得不好,没有...

帮我翻译一下这段文言文!
歧路亡羊 发音 qí lù wáng yáng 释义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的一位哲学家。有一天他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邻人立刻率领亲戚...

文言文!谁能帮我翻译一下!急!
译文 出自左传·宣公《郑败宋师获华元》二年春季,郑国公子归生接受楚国命令攻打宋国。宋国华元、乐吕带兵抵御。二月十日,在大棘地方开战,宋军大败。郑国囚禁了华元,得到乐吕的尸首,缴获战车四百六十辆,俘虏二百五十人,割了一百个被打死的敌人的耳朵。狂狡迎战郑国人,那个郑国人逃进井里。狂狡把...

帮我解释一下古文
又为了什么痴迷呢?您只喜爱作词,却不喜欢向权贵靠拢,屈从流行去写宋诗(当时的文坛领袖倡导学宋词,歌颂太平盛世,清初的流行文化)。不要说品味怪异者(嗜痂)没有知己,更不要流泪。继续努力向前。我会逢人便宣扬您的才能。纳兰成德作品,又名纳兰性德,是清初和朱彝尊、陈维崧鼎足而三的大词家。

请帮我解释一下这些火星文
哭只是释放回忆 这小学五年值得我留恋和回忆得人只有3‰个 不说也知道 我初中 不想再谈恋爱 已经伤了 那么多人的心 就让我们 大哭一场吧 《还有这不是火星文,是火星符号。你以后去下个火星文转换器就OK了》

永州市17774564717: 文言文中,有哪些特殊句式 求详解 -
帛燕史克:[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

永州市17774564717: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 -
帛燕史克: 我可以解释一下倒装句:(1)状语后置:在现代文中句式为(状语+动词)文言文中(动词+状语)则是状语跑到后面去了 即为状语后置(2)宾语前置:在现代文中句式为(动词+宾语)文言文中(宾语+动词)则是宾语跑到前面去了 即为宾语前置(5) 定语后置:在现代文中为(定语+名词)文言文中(名词+定语)则定语跑到后面来了 即为定语后置 前提为要把文言文翻译出来!!!

永州市17774564717: 谁帮我解释一下这些文言文特殊句式1.远人不服 而不能来也2.则将焉用彼相矣3.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还有一些字词辨析1.见:冉有、季路见... -
帛燕史克:[答案] 1.省略句,“来”后省略了宾语“之”,“来(之)”即“使之来”(让他们前来)的意思.翻译过来是“远方的人不归服,... 3.“龟玉毁于椟中”是宾语前置,正常的句式是“龟玉于椟中毁”;“是谁之过与”是反问句.这句话翻译过来是:“(占卜用...

永州市17774564717: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
帛燕史克:[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

永州市17774564717: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 -
帛燕史克:[答案]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

永州市17774564717: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相关例子和翻译. -
帛燕史克:[答案] 文言文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例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常见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示法: ...

永州市17774564717: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句子成分文言文有那些特殊句式 请最好附加些例子还有宾语.定语 .状语等这些句子成分具体是怎么分的 我一直不懂 -
帛燕史克:[答案] 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

永州市17774564717: 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有哪些特殊句式,并举例 -
帛燕史克:[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永州市17774564717: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互相轩邈.3.急湍胜箭. -
帛燕史克:[答案] 答:1、省略句,(我乘船)从流飘荡,任意(它)东西——省略了主语、兼语. 2、省略句,(这些山峦)互相轩邈——省略了主语. 3、省略句,急湍甚(于)箭 ——省略了介词. (供你参考)

永州市17774564717: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指的是什么? -
帛燕史克: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指的是与现代汉语语序不一致,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是倒装的一类句子.除了楼上所说题目里面出现的宾语前置,还有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