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代乐器的发展情况

作者&投稿:倪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琴在两汉时期的发展特点。~

  秦汉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当时的统治者在征集民歌的同时,也从各地选拔一些民间的优秀艺人,在宫廷中任鼓琴待诏。师中、赵定、龙德,他们都是西汉中叶宫廷中的鼓琴待诏。师中是汉武帝时期,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的名琴家。由于他的影响,当地好琴成为时尚。据刘向《别录》所言:“至今邳俗犹多好琴”。赵定是渤海人,龙德是梁国人。汉宣帝年间,皇帝“欲兴协律之事”,由丞相把他们从民间选拔出来,在宫廷中充当待诏。据记载,赵定是个很安静的人,但弹起琴来,却能使人“为之涕泣”。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们还分别留有关于琴的著作,“《雅琴赵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时丞相魏相所奏。《雅琴师氏》八篇。名中,东海人,传言为师旷之后。《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可惜都已失传。刘向亦说:“雅琴之意,皆出龙德《诸琴杂事》中。”《诸琴杂事》很可能是集大成的巨著,原书也早已不存。
  除了宫廷中的专业琴家,汉代文人爱琴解音,风气之盛,始终不衰。著名的文人琴家有司马相如、蔡邕父女,还有哲学家扬雄、刘向、桓谭等。这一时期,古琴的演奏指法也有相当的发展。
  至汉代,七弦琴的形制已基本定型;但此时之琴,是否有音位标志——徽,则尚有争议。在汉代枚乘(?~前140)的《七发》中,曾提到用龙门之桐制琴,用野蚕之丝制弦,并用“九寡之珥为约”。用珥做成的约(或弓勺、的),本指箭靶的中心,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指琴徽。除了湖南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西汉七弦琴的实物以外,一些墓葬中也常有抚琴陶俑出土,其往往琴置膝上,两手作拨弦状。另外,在大量的汉代画像石中,常有抚琴画面的出现。1936年,河南南阳市草店一座大型西汉墓中,出土了3方乐舞画像石,其上共刻有乐伎、侍者及主人等25人,是南阳汉画像石中人数最多、场面最大的一幅,其右门楣石上即刻有鼓琴的场面。
  在琴论领域,汉代琴家和文人也有不少著述。除了前述刘向的《说苑·琴录》、扬雄的《琴清英》、桓谭的《新论·琴道》等,还有一部重要的琴学文献——《琴操》,这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书据传为蔡邕所撰。

远古时期

以狩猎及歌舞伴奏为主,用的是打击乐器,如磬、陶钟、铜钟、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遵循著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种类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径。至於弦乐器则尚无任何证据可加以证明是否存在。

夏商时期

乐器增多,如婸鼓、铃、编钟、埙、龠、言、、、等,出现的是有定音的击乐器和多管乐器,渐渐地人们也掌握了纯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关系。至於弦乐器在商代尚无正确资料可证明其有无。

先秦时期

乐器不但增加,如击乐器:鼓、钟、镛、雅、祝、簧、筑、、,吹奏乐器:箫、管、龠、笙、埙、笛、竽、、,弹弦乐器:琴、瑟、筝等,表达的性能更加提高,在绝对音高、调性功能、移宫换调等方面,逐渐形成明确的概念,”八音”的分类法也在此时形成。

秦汉隋唐时期

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弹奏乐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荣与发展。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专以演奏宫廷燕乐为主。汉代开始琵琶类乐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发展,鼓吹乐也以一独立的重要音乐形式出现,古琴独奏技术也慢慢地向前发展。

辽、宋、西夏与金时期

继承隋唐乐器,广泛地应用弦乐器(如嵇琴、轧筝),另有新乐器的产生,如义手笛、羌笛、箫管等吹奏乐器以及葫芦琴、、等弦乐器,还有流行在西北边区的马尾胡琴。由於说唱音乐与戏剧音乐等声乐艺术的发展,吹奏乐器不断地产生,擦弦乐器也开始受到重视。

元代时期

在元统治初期的对内外战争,客观上引起国内各民族间,及本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这时期出现了新的乐器,如三弦、火不思、七十二弦琵琶、鱼鼓、云璈、、、等。在乐器上乃有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形式。

明清时期

乐器有较大发展与集中,特别是胡琴类擦弦乐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与唢呐芦簧乐器。笙与古琴两类由於复古势力的勃兴,加上其古典价值,在国家音乐方面占了重要地位,琵琶则在六朝与隋唐的黄金时代过后,便逐渐消失了其权威乐器的地位。

民国时期

西洋音乐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对中国音乐发生影响,掀起了中国乐器改革的风潮,促使中国音乐步向另一个复杂之前程。

细说中国乐器发展史
远古时期
以狩猎及歌舞伴奏为主,用的是打击乐器,如磬、陶钟、铜钟、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遵循著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种类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径。至於弦乐器则尚无任何证据可加以证明是否存在。
夏商时期
乐器增多,如婸鼓、铃、编钟、埙、龠、言、、、等,出现的是有定音的击乐器和多管乐器,渐渐地人们也掌握了纯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关系。至於弦乐器在商代尚无正确资料可证明其有无。
先秦时期
乐器不但增加,如击乐器:鼓、钟、镛、雅、祝、簧、筑、、,吹奏乐器:箫、管、龠、笙、埙、笛、竽、、,弹弦乐器:琴、瑟、筝等,表达的性能更加提高,在绝对音高、调性功能、移宫换调等方面,逐渐形成明确的概念,”八音”的分类法也在此时形成。
秦汉隋唐时期
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弹奏乐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荣与发展。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专以演奏宫廷燕乐为主。汉代开始琵琶类乐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发展,鼓吹乐也以一独立的重要音乐形式出现,古琴独奏技术也慢慢地向前发展。
辽、宋、西夏与金时期
继承隋唐乐器,广泛地应用弦乐器(如嵇琴、轧筝),另有新乐器的产生,如义手笛、羌笛、箫管等吹奏乐器以及葫芦琴、、等弦乐器,还有流行在西北边区的马尾胡琴。由於说唱音乐与戏剧音乐等声乐艺术的发展,吹奏乐器不断地产生,擦弦乐器也开始受到重视。
元代时期
在元统治初期的对内外战争,客观上引起国内各民族间,及本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这时期出现了新的乐器,如三弦、火不思、七十二弦琵琶、鱼鼓、云璈、、、等。在乐器上乃有以弦乐器为主的合奏形式。
明清时期
乐器有较大发展与集中,特别是胡琴类擦弦乐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马头琴、、、)与唢呐芦簧乐器。笙与古琴两类由於复古势力的勃兴,加上其古典价值,在国家音乐方面占了重要地位,琵琶则在六朝与隋唐的黄金时代过后,便逐渐消失了其权威乐器的地位。
民国时期
西洋音乐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对中国音乐发生影响,掀起了中国乐器改革的风潮,促使中国音乐步向另一个复杂之前程。

我只找到这个 希望能帮到你!

不是吧 这个有点难度啊


琵琶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形制统一后的琵琶是6相24品的四弦琵琶。琵琶乐器音域广阔、演奏技巧为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的乐器。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学者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释乐器》,原文是这样的: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

古琴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於第一次...汉朝:七弦琴制基本定型,左手指法已有相当发展。著名琴论专著有桓谭的《新论》、蔡邕的《琴操》、扬雄的《琴清英》、刘向的《琴说》。著名琴曲有《聂政刺韩...

古代乐器的演变
"鼗是中国古代雅乐乐器,是一种带柄的小鼓,在汉代石刻画中可以看到这种小鼓的图像。由于在鼓柄上张弦,达于鼓面,弹弦击鼓得声,所以叫"弦鼗",形状确实有点像琵琶。晋代杜挚说:"秦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④看来是地临西北的秦人受西域胡族音乐的影响,自己制作的乐器。在敦煌壁画与云冈...

如何理解钟磬乐悬?
汉代乐器的发展已脱离了上古时代凝重、质朴的特点,纤细柔婉的管弦乐器更多地代替了“以钜为美”的“钟磬乐”。汉代器乐的表现形式为:独奏、合奏与伴奏。汉代器乐的合奏与伴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但是在民间音乐文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陶俑和汉画像石中,各种音乐表现形式大都离不开器乐的演奏与伴奏,尤其伴奏是...

中阮和柳琴的发展简史
1. 中阮和柳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但它们的发展历程常被混淆。中阮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明清时期式微,20世纪30年代后得到复兴。2. 阮,又称阮咸,最早出现于汉代。它的名字来源于东晋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因其善弹这种乐器而得名。宋代时,阮被改为五弦,后来在宋代末期几乎失传。3. 经过音乐界...

相和大曲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相和大曲的名字最早记载在史书《晋书•乐志》中,它的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的。 相和歌是汉代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曲形式,它是继承先秦楚声和远古三皇舞、龙凤舞、六代乐舞而形成的,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 其实,相和大曲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六代乐舞。六...

有哪位高手可以介绍一下汉代音乐形式的多样化?
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从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并且具"艳--趋--乱"的曲体结构,它对隋唐时的歌舞大曲由着重要影响。汉代在西北边疆兴起了鼓吹乐。它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等。它...

乐器的历史变迁
最初由徒歌,进而为但歌,逐步发展成为六、七种丝竹乐器更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相和歌”,在未歌之前和弄后有所谓“五部弦”、“六部弦”,就是弦乐合奏的前奏和间奏曲。而筝、笛则是其中的主奏乐器。汉代还有《筝笛录》的专书,记录有“胡笳”等曲目,这是筝曲器乐化的开始。而后,又由相和歌产生了纯器乐...

古筝的历史?
古筝流行于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正如《战国策.齐策》中一段话所述:“临淄甚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又如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古筝鼓缶而已。”可见古筝在民间流行的广泛性。古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候瑾《筝赋》中记有:“...

中国古代的乐器简介
以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逐步定形为一种半梨音箱,曲项四弦,置胸前演奏的琵琶。琵琶是中国弹拨乐器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乐器,既能表现气势磅礴的古战场气势,也能表现花前月下缠绵的思念之情。五、古筝 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地,故史称秦筝。汉晋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后增为十三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十五或...

萨嘎县13053461108: 汉代俗乐的发展如何?
胥哀腰痛: 汉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得到了发展.世俗音 乐的潮流不断发展壮大.各种音乐形式在不断出现、发展和完善 之中,“相和歌”、“鼓吹乐”和“百戏”是...

萨嘎县13053461108: 中国秦汉魏晋音乐发展得怎么样?
胥哀腰痛: 汉代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提倡百戏与传统乐.“相和歌”与“清商乐”是 这一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 相和歌,是在汉代民歌的基础上,继承周代“国风”和...

萨嘎县13053461108: 秦汉隋唐时期乐器如何发展?
胥哀腰痛: 秦汉隋唐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中央 封建集权制度形成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促使了文化艺术的发 展.从公元前2世纪开辟丝绸之路以来,随着物资的交流,在文 化方面同时也展开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广泛的交 流.汉代,佛教传人中国,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也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南北朝时期民族的大融合,也促使了文化方面的融合,音 乐在这个时期也相应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唐时期,乐器的品 种大大增加,少数民族的乐器逐渐与中原地区使用的乐器互相结合,提高了质量,丰富了演奏技法,为唐代音乐的高度发展提供 了条件.

萨嘎县13053461108: 汉代宫廷乐的发展及影响 -
胥哀腰痛: 汉初,宫廷中就建立了乐府这一掌管音乐的机构.乐府的兴盛发达时期,应在汉武帝时.《汉书 礼乐志》有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

萨嘎县13053461108: 汉代乐舞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蓬勃发展?汉代乐舞是在怎样的历史
胥哀腰痛: 汉代乐舞是伴随着汉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宫廷表演艺术.我们今天还能从出土汉墓的大量画像石中欣赏到汉代乐舞的某种神韵. 在山东临沂市白庄和沂南县...

萨嘎县13053461108: 中国古代乐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
胥哀腰痛: 远古时期以狩猎及歌舞伴奏为主,用的是打击乐器,如磬、陶钟、铜钟、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发展,但遵循著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种类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径.至於弦乐器则尚无任何证据可加以证明...

萨嘎县13053461108: 谁有汉朝主要的乐器的介绍 -
胥哀腰痛: 曲项琵琶、五弦琵琶、草案、胡琴、筝、羌笛 /笳、角、筑、箜篌、阮、古琴 笳:出于西北民族地区,汉时传入中原,“鸣笳以和箫声”,最初是“卷芦叶为笳,吹之以乐”,后在形制上有所变化,将芦叶制成的哨插入管中,遂成为管制的双簧乐器,形似筚篥,是汉代鼓乐中的主要乐器,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两块鼓吹乐画砖,其中一块是五人乐队,最左边的人吹奏的乐器即是笳.其它四位则是两人吹角,一人吹排箫,一人吹笛. 才疏学浅,仅此一个,请谅解.

萨嘎县13053461108: 汉代俗乐发展 -
胥哀腰痛: 汉代俗乐是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 如“燕乐”“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萨嘎县13053461108: 乐器的历史变迁 -
胥哀腰痛: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他上书秦始皇时,曾描述了民间筝歌的生动场面:“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兹后,筝常常因之而...

萨嘎县13053461108: 中国古代的乐器简介 -
胥哀腰痛: 一、古琴 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三千多年前已盛行.琴面装有七根弦,由粗而细,自外向内按五声音阶排列.琴面还嵌有十三个琴徽,以标识弦上音位而用.演奏里右手拨弦有散、泛、按三种音色变化.散声以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泛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