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不受子阳馈赠译文

作者&投稿:东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列子不受粟》的解释,译文~

原文】
子列子穷(1),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2):“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3)。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4):“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5),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6),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7),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译文】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他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1)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2)为不好士(3)乎?”郑子阳即令官遗(4)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5)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6)之而拊(7)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8),今有饥色。君过(9)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10)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11)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12)。”其卒(13),民果(14)作难而杀子阳。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他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列子不受子阳馈赠译文
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列子拒粮的文言文
列子听说了官员的来意,执意不肯接受子阳的馈赠。

关尹子教射文言文版
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 ”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尹子“关尹子”周·春秋战国时期...

《关尹子教射 》翻译
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掌握住之所以能射中的规律,严格要求自己,就能每发必中。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鲍子难客的全文翻译及注解
译文: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竟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 “...

鲍子难客的全文翻译及注解
《鲍子难客 》译文 齐国姓田的(贵族)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进献鱼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宽厚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给我们享用。”所有食客附和。 一位姓鲍的人的儿子,年龄12岁,也在场坐着,进言道:“不是...

歧路亡羊翻译
杨子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率领他的朋友,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干吗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掉了。”问:“怎么会呢?”杨子的脸色边得很忧郁,不说话有两个小时,没有笑容一整天。他的学生觉得奇怪,...

列子叫什么?是什么时期哪国人?山海经共有几篇?
《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 ”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愚公移山作者简介
《愚公移山》的作者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

庄子 让王列子为什么要辞谢郑子阳馈赠的米栗
因为列子认为:郑子阳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认为自己是贤士,只是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米粟的,如果有一天郑子阳想要加罪于自己时,必定听信人云亦云,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来认定自己有罪。以上就是列子辞谢郑子阳馈赠的的原因。后来,果然验证了列子的看法,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郑子阳。

望都县13097206108: 列子不受子阳馈赠译文紧急需要!紧急需要!紧急需要! -
出聂竹沥:[答案]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

望都县13097206108: 文言文《列子不受栗》的翻译 -
出聂竹沥:[答案] 【原文】 子列子穷(1),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2):“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3).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4):“妾闻为有道者...

望都县13097206108: 列子不受子阳馈赠译文 -
出聂竹沥: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尽逸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他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了我.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米粟,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他赠与的原因.”后来,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望都县13097206108: 翻译文言文《列子不受子阳馈赠》 -
出聂竹沥: 列子不接受子阳赠送的礼物.

望都县13097206108: 翻译一下文原文刘向的《新序》 -
出聂竹沥:[答案]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常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上卿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米粟.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 ...

望都县13097206108: 《列子不受粟》的解释,译文 -
出聂竹沥: 原文】 子列子穷(1),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2):“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3).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4):“妾闻为...

望都县13097206108: 翻译文言文《列子不受子阳馈赠》中:A句,君无乃为不好士乎,“好”字的意思.B句中:民果作难杀子阳,“果”字的意思.C句中: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言,“罪”字的意思. -
出聂竹沥: 1.好:喜欢, 2.果:果真, 3.罪:加罪.

望都县13097206108: '君过而遗先生食的过什么意?君过而遗先生食的过'什么
出聂竹沥: 过:看望、拜访. 君过:相国(派人)来看望(你). “君过而遗先生食”意思是: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方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 语出《列子不受粟》. 原文: 子列子...

望都县13097206108: 列子不受粟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 ① 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 ... -
出聂竹沥:[答案] 1.⑴赠送;⑵两次;⑶妻子儿女;⑷为……而死 2.国君并不是自己了解我,只是根据别人的话才了解了我. 3.列子不愿为无道之人牺牲自己. (意对即可)

望都县13097206108: 列子的简介 -
出聂竹沥: 人物生平 列子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