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毁山神》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

作者&投稿:谈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文言文《樵夫毁山神》中的一个问题...~

山行

杜牧·山行

【标题】
山行

【作者】
杜牧

【体裁】
七绝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项斯·山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项斯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这首《山行》,便是写山村野景。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

次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试想,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当然是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过鹿群”也未免平淡少兴。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使读者倍感亲切。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诗人为什么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他的苦衷。项斯生当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莫酬,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出现,像人一样的说话,乞讨食物。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你姓邓吗?”回答说:“是的。”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打柴为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关系到生死的事情,我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随他偷偷的看。邓樵夫刚刚打完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邓樵夫徒手与他搏斗了数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转了很久。老虎很愤怒,于是咆哮着高高跳起,逃跑了。邓樵夫跟上去将他杀了。客人上前慰劳他,邓樵夫说:“感谢你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庙中去?”于是到了,死掉的老虎斥责山神,说:“如何?“于是将泥塑的山神砸掉了。

文言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遂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
注释: 
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   
伺:等候;
祠:庙   
逆:迎(上去)   
谓:说   
戒:告诫   
且:将   
觇(chān):悄悄地看。   
甫:刚。   
合:回合   
遁:逃走   
樵遂而杀之 遂:追上去   
劳:安慰   
高义:深厚的情义。   
盍:何不。   
既:已经;
诟:辱骂   
竟:最终   
然:是的   
因:于是
译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县有个外地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来向山神跪拜,说着像人一样的话语,乞求山神赐给它食物。山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您姓邓吗?”樵夫回答说:“是的。”客人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砍柴维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随他偷偷地看。邓樵夫刚刚打上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邓樵夫徒手与它搏斗了几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转了很久。老虎很愤怒,于是咆哮着高高跳起,忍痛逃跑。邓樵夫追上去将它杀了。客人上前慰劳他,邓樵夫说:“感谢你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庙中去?”到了庙里,邓樵夫大骂死虎并斥责山神说:“现在怎么样呢?”于是就将泥塑的山神砸碎了。
启示: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角度。   
2、好心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基础上。   
3、个人是可以反抗的,要自己积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

原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译文
  康熙十五年,余姚县有个外地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来向山神跪拜,说着像人一样的话语,乞求山神赐给它食物。山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您姓邓吗?”樵夫回答说:“是的。”客人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砍柴维生,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客人尾随他偷偷地看。邓樵夫刚刚打上柴,老虎突然从竹林间窜出,邓樵夫徒手与它搏斗了几个回合,抓住老虎的尾巴转了很久。老虎很愤怒,于是咆哮着高高跳起,忍痛逃跑。邓樵夫追上去将它杀了。客人上前慰劳他,邓樵夫说:“感谢你深厚的情义,何不带我到庙中去?”到了庙里,邓樵夫大骂死虎并斥责山神说:“现在怎么样呢?”于是就将泥塑的山神砸碎了。
词语注释
  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   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   伺:等候;   祠:庙   逆:迎(上去)   谓:说   戒:告诫   且:将   觇(chān):悄悄地看。   甫:刚。   合:回合   遁:逃走   遂:追上去   劳:安慰   高义:深厚的情义。   盍:何不。   既:已经;诟:辱骂   竟:最终   然:是的   因:于是
单句翻译
  [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   有老虎跪地叩拜,发出像人一样的话,求吃的东西   [因告以夜所闻见]   于是把昨夜所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樵夫   [死生命也,吾何惧之有?]   死与生是命运(决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   [遂去不顾]   就离去,头也不回   [有客山行]   有个外地人在山中赶路   [作人言]   说着像人一样的话语   [仰食于樵]   靠砍柴维生   注:评论中有人提出异议,在此说明:“樵遂而杀之”中的“遂”不是“逐”解释为“于是就”   1) “有客山行”的“山”,是名词作状语用;“山行”解释为 在山里走.   2) 山神与老虎合伙谋害樵夫,用两个成语概括: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编辑本段樵夫和客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樵夫:勇敢(死生命也,吾何畏哉) 孝顺(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   客人:善良(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客随而觇之。)
启示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角度。   2、好心不能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3、个人是可以反抗的,只要自己积极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



客为什么要阻止樵夫上山砍柴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翻译樵夫
关于樵夫毁山神文言文翻译,樵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苏轼《题西林壁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2、——清·朱景素《樵夫词》“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的樵子之所以是诗人眼里的悠闲像征所谓“樵子逗烟墅...

关于生命的诗句
关于“生命”的诗词下面给大家列举了6首,可以了解一下。1、《青青陵上柏》(两汉)佚名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2、《樵夫毁山神》(未知)佚名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

张助毁神文言文答案
8.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答案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16466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

毁的文言文
3.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答案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

邓羌义勇文言文答案
---《王猛执法》 6.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答案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16466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

樵夫毁山神
1、黑白不分,为虎作伥 2、首先,我为山神的为虎作伥感到愤怒。邓樵夫勇敢、善良,孝顺,生活艰辛,但是他任劳任怨,靠自己双手劳动,可老虎力大无比,连

明晨文言文
5.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

第四届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中第50篇到60篇的翻译
55.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出现,像人一样的说话,乞讨食物。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你姓邓吗?”回答说:“是的。”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打柴为生,...

高义文言文阅读
7.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15篇以后的译文
55.樵夫毁山神 康熙十五年,余姚有人在山中赶路,夜里住在山神寺。半夜,有只老虎出现,像人一样的说话,乞讨食物。神答应把邓樵夫给他。第二天早上,客人等待在庙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经过,迎上去问:“你姓邓吗?”回答说:“是的。”就告诉他晚上听到的事情,告诫他不要前往。邓樵夫说:“我有母亲,靠打柴为生,...

乐安县17028848257: 《樵夫毁山神》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 -
本君帕得: 樵夫毁山神 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

乐安县17028848257: 文言文阅读.(10分)樵夫毁山神康熙十五年,余姚①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 -
本君帕得: 小题1:(4分)(1)回头看 (2)于是,就 (3)慰劳 (4)逃跑 小题1:B 小题1:(2分)一天不打柴,母亲就会饿肚子.生死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呢?小题1:(2分)勇敢、孝顺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小题1:B中是助词,其它是代词.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乐安县17028848257: 语文樵夫毁山神“因告以夜所闻见”是省略句,和倒装句,然后把倒装句还原. -
本君帕得: [因告以夜所闻见] 于是把昨夜所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樵夫 还原:因以夜所闻见告(之).

乐安县17028848257: 有关文言文《樵夫毁山神》中的一个问题...山神与老虎合伙谋害樵夫,请用两个成语来概括...?原文:康熙十五年,余姚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 -
本君帕得:[答案] 山行 杜牧·山行【标题】山行【作者】杜牧【体裁】七绝【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

乐安县17028848257: 遂碎其土偶中遂的意思(樵夫毁山神) -
本君帕得: 遂:于是,就.遂碎其土偶:于是就将泥塑的山神砸碎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哦~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乐安县17028848257: 文言文樵夫毁山神里的山神该砸吗?为什么?
本君帕得: 该砸(山神不ChongHuo),(山神)和那只老虎合伙谋害樵夫,不顾他人的生命...(言之有理即可)

乐安县17028848257: 樵夫毁山神的文言文的倒装句 -
本君帕得: 状语后置,省略宾语…意思:于是把昨夜所看到的和听到的告诉樵夫

乐安县17028848257: 我要 1. 狮猫 2. 马孔仁临阵解甲 3. 张飞横矛当阳桥 4. 农妇斥神 5. 樵夫毁山神 的译文,不胜感谢!急!
本君帕得: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为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嚼碎了.

乐安县17028848257: 树为有生命之物,有树则灵;石为冥顽之物有石则寿.树为柔,石为刚,树轻...
本君帕得: 石破天惊感天动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