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乘船道理

作者&投稿:笪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乘船翻译和解词+道理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1]华(huà)歆(xīn):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人,字子鱼。

[2]王朗:三国魏东海郯(tán)县(今山东郯城)人,字景兴。

[4]辄(zhé)难(nán)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为难。辄:当即。难:感到为难。

[5]幸:幸而,恰巧。尚:还。

[6]何为:为什么。

[7]可:肯,同意。

[8]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9]舍(shě):扔掉,抛弃。

[10]携(xié):携带。

[11]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的原因。

[12]既:既然。已:已经。纳:接纳,接受。

[13]托:请托,请求。

[14]宁可以急相弃邪(yé):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宁:难道。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15]遂(suì):于是。

[16]拯(zhěng):救助。如:像。初:起初,先前,当初。

2. 《乘船》中得到什么启示(文言文)

1.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

2. 《乘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3.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 译文: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了,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华歆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3. 文言文《乘船》赏析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当即拒绝。

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

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他在助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可能招致的麻烦;但一旦助人,便会不辞危难担当到底。

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他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

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

4. 文言文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的翻译

从前有一位大长者的儿子,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里去大海里去采宝.这位长者儿子很会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船进大海,遇到漩涡,应当如此;遇到回流,又应当如此;遇到礁石,又应当如此;如此可掌好船;如此才能把正方向;如此即可停下.长者儿子告诉大家:「我对航海的知识,曾经下过一番苦工,航海的理论,我也能熟练的背诵出来;此外,遇到大风浪的时候,船要怎样的驾驶;遇到海水湍急的回漩,或者遇到海水的逆流时,船要如何如何的驾驶,我也都很清楚.」大家听了,都深信他的话.船下海航行了.不幸的是,没多久之后,船师生了病,突然间死了.这时长者儿子就代替了船师的位置.当船驶到急流漩涡中的时候,长者儿子大声喊道:「应当如此掌好船,如此把正方向!」可是船在漩涡中旋转,不往前走到采宝的地方.满船所有商人,全都落水而死.捉船 :1.撑船划船.2.扣押船只.1.撑船,划船.南朝 梁简文帝 《棹歌行》:“风生解刺浪,水深能捉船.”《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清 孙枝蔚 《捉船》诗:“捉船闻薄暮,舟子乱相呼.”2.扣押船只.清 吴伟业 《捉船行》:“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长者:显贵有德的老人.诸:众,许多.捉船:掌舵,驾船.矶:水中岩石或石滩.悉:全部.已:了.既:已经.驶流:急流,湍急的水流.唱:大声报,大声念.如是:如此,这样.没:淹没.举:全 .处:处置,即驾船.漩泭:漩涡道理:世间的凡夫也是这样.只修习了一部分禅法,知道一些数息观和不净观的观法,虽然记住了经文,却没能深入了解经文的意义.对禅观的种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掌握,却自己说自己善解禅观就妄乱地传授别人禅观,致使来学的人迷失正知正见,颠倒错乱地修习,终年果岁也一无所得.正像那个愚蠢的人导致全船的人葬身海底一样 .短文也告诫人们,一方面学习知识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更不要盲从.说明了只会纸上谈兵是没用的,要多多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办好一件事.。

5. 《乘船》古文的翻译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

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

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乘船》中得到什么启示(文言文)
1、 华歆之前是在慎重的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无情无义,做事情想的周全。王朗做事太冲动,意气用事不理性,到后来又要抛弃那个人。做事要做就要做好,不能像王朗那样做到一半就放弃。2、君子本色,小人难模!所以王朗还是只模仿得了华歆的“标”而难以识其“本”,最终不免给人留下假仁不义的臭名 3...

文言文乘船启示
1. 《乘船》中得到什么启示(文言文) 1.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2. 《乘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3.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

文言文<<乘船>>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

文言文《乘船》赏析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

文言文乘船道理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

文言文船
3. 文言文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的翻译 从前有一位大长者的儿子,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里去大海里去采宝.这位长者儿子很会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船进大海,遇到漩涡,应当如此;遇到回流,又应当如此;遇到礁石,又应当如此;如此可掌好船;如此才能把正方向;如此即可停下.长者儿子告诉大家:「我对航海的知识,曾经下过...

《乘船》文言文及翻译
乘船即坐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这篇古文。下面和我一起来看《乘船》文言文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乘船文言文两个人物的人品
3. 《乘船》中得到什么启示(文言文) 1、华歆之前是在慎重的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无情无义,做事情想的周全。王朗做事太冲动,意气用事不理性,到后来又要抛弃那个人。做事要做就要做好,不能像王朗那样做到一半就放弃。2、君子本色,小人难模!所以王朗还是只模仿得了华歆的“标”而难以识其“...

乘船文言文
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2. 古文《乘船》译文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

乘船文言文答案
A.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歆辄难之 B.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学而不厌 相委而去 D.宁可以急相弃邪 是以谓之“文”也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___②幸尚宽,何为不可?___5.读了这个故事,你如何评价华歆、王朗二人?请结合课文说说...

西宁市18955239710: 文言文《乘船》赏析 -
势柏小儿: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当即拒绝.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

西宁市18955239710: 找两则世说新语古文以及大意和道理 -
势柏小儿: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失信于人. 华歆、王朗乘船逃难时,华歆不愿意别人搭船,而王朗愿意.但在危急关头,王朗想扔下搭船人,而华歆却坚持救助. 德行第一之十三、急不...

西宁市18955239710: 古文《乘船》中的王朗的态度,得到什么的启示 -
势柏小儿: 1、 华歆之前是在慎重的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无情无义,做事情想的周全.王朗做事太冲动,意气用事不理性,到后来又要抛弃那个人.做事要做就要做好,不能像王朗那样做到一半就放弃. 2、君子本色,小人难模!所以王朗还是只模仿得了...

西宁市18955239710: 文言文乘船翻译和解词+道理 -
势柏小儿: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西宁市18955239710: 文言文“华歆、王朗乘船避难”的故事的逐字翻译遂携拯如初的“拯”是什么意思? “携、辄”各怎么读?分析故事经过,说说华歆、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
势柏小儿:[答案] 携拯(xié zhěnɡ) 携带拯救 ,“拯”意为拯救.辄zhé 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也?”遂携拯如初....

西宁市18955239710: 《物各有长短》文言文翻译 -
势柏小儿: 《物各有长短》的文言文译文为: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户(指艄公)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还能做君王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

西宁市18955239710: 王朗与华歆文言文翻译 -
势柏小儿: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

西宁市18955239710: 文言文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的翻译 -
势柏小儿:[答案] 从前有一位大长者的儿子,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里去大海里去采宝.这位长者儿子很会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船进大海,... 《棹歌行》:“风生解刺浪,水深能捉船.”《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清 孙枝蔚 ...

西宁市18955239710: 《刻舟求剑》文言文 -
势柏小儿: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其剑自(从 )舟中坠于水遽( 立刻,马上 )契其舟是(这里或这个地方 )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刻 )者入水求之这则寓言所想说明道理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而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不能死守教条,拘于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