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作者&投稿:仲孙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答案】:B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马革裹尸”的典故最早出自于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为国家战死疆场。
A项错误,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B项正确,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人,东汉初著名将领,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留下的“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壮言,两千年来被视为军人精神的体现,无数以身许国者莫不引以为志。
C项错误,卫青,西汉名将、军事家,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D项错误,班超,字仲升,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他年少时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故正确答案为B。


马革裹尸的典故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马援。典故如下: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1、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东汉初期,马援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边境动乱,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过了三年,马援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谋士孟翼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2、马革裹尸的典故也是...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
马革裹尸的典故的来历如下:马革裹尸来源于历史故事,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马援是东汉时期的名将,他年轻时当过官,有一次放走了囚犯,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在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是个褒义词,多指军人战死于疆场,死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常用来形容将士英勇作战,...

马革裹尸成语典故
他渴望的是真诚的指教,而非空洞的赞美。马援胸怀壮志,他提出愿作为先锋,奔赴战场,甚至愿“马革裹尸”,而非安享晚年。他的豪迈报国之情深深打动了孟翼,后者由衷地称赞他是大丈夫。马援的行动力很快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匈奴和乌桓侵袭时,他主动请缨,不顾年纪已大。在光武帝的疑虑中,马援通过表演骑术...

马革裹尸典故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作战英勇 【相近词】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相反词】临阵脱逃 马革裹尸典故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东...

马革裹尸典故是什么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典故】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

马革裹尸的意思及出处
近义词及释义: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调的意味):为革命~也心甘。敌人胆敢来进攻,定叫他~。以泽量尸: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决一死战:不怕牺牲,对敌人作你死我活的战斗:誓与敌人~。肝脑涂...

马革裹尸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
马革裹尸的意思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出处: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典故: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

马革裹尸还的典故
马革裹尸还的典故如下: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即用削制好的皮革包裹着尸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以浴血沙场为荣,用马革裹尸表明甘愿为国捐躯...

西充县17637582933: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出处及有关历史人物急用!! -
殷平地红:[答案] 编辑本段【注音】 mǎgéguǒshī 编辑本段【解释】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形容视死如归的决心. 编辑本段【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

西充县17637582933: 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是谁求急?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是谁求急用
殷平地红: 解 释 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

西充县17637582933: 成语与真实的历史人物有关有两个成语是:马革裹尸和纸上谈兵.这两个成语代表的历史人物是谁 -
殷平地红:[答案] 马革裹尸--马援 纸上谈兵--赵括

西充县17637582933: 马革裹尸的主要人物是谁,在把故事内容简介一便 -
殷平地红:[答案] 马革裹尸的意思是指男子汉要为国家战死在疆场上,死后要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来埋葬.下面就是发生在东汉名将马援身上的故事,成语马革裹尸的典故正是由此而来:东汉时,北方匈奴经常侵犯边境,他们入境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西充县17637582933: 和马革裹尸有关的主要人物 -
殷平地红: [释义]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语出]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西充县17637582933: 马革裹尸所描写的历史人物 -
殷平地红: 马援

西充县17637582933: 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 -
殷平地红: 成语典故: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革即马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常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褒义词.可参见三国89集,司马懿为张合马革裹尸.

西充县17637582933: 需要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殷平地红: 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

西充县17637582933: 下面的成语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1、卧薪尝胆 2、投笔从戎 3、江郎才尽4、马革裹尸 5、纸上谈兵 6、指鹿为马7、风声鹤唳 8、望梅止渴 9、暗度陈仓10、... -
殷平地红:[答案] 1、卧薪尝胆——勾践 2、投笔从戎——班超 3、江郎才尽——江淹4、马革裹尸——马援 5、纸上谈兵——赵括 6、指鹿为马——赵高7、风声鹤唳——谢玄 8、望梅止渴——曹操 9、暗度陈仓——刘邦10、口蜜腹剑——李...

西充县17637582933: 说出穷且益坚,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人是谁 -
殷平地红: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典故: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