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禅宗,律宗,密宗,各宗派有何特点

作者&投稿:丁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禅宗,律宗,密宗的区别~

一、 宗派义理不同
1、禅宗: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
2、律宗: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
3、密宗:密宗提倡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为成佛。
二、创始人不同
1、禅宗:创始人是菩提达摩。
2、律宗:创始人是道宣。
3、密宗:创始人是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三、祖庭不同
1、禅宗: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
2、律宗:陕西西安净业寺。
3、密宗:西安大兴善寺、青龙寺;洛阳大奉先寺、广化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密宗
百度百科-律宗
百度百科-禅宗

我国自唐朝以后,佛教分为‘宗门’和‘教下’。
宗门专指禅宗,教下通指其他宗派。
中国的大、小乘佛法总共有十个宗派。小乘有成实、俱舍两宗,在唐末已衰微而不复见。大乘有天台、华严、法相、三论、净土、禅、密、律八宗。

以上的 “宗” “教”之分,是指在修学佛法时的门径不同,其本质并无大的区别。佛经中有言:修行佛法共有八万四千法门,且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虽然是“无有高下”,但佛经中对不同时期、不同根性的人,也有不同的成就法,这也是 宗门 教下 形成的根本原因。

对不同时期,
佛经中有言: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对不同根性
宗门的禅宗,修行的对象是“上上根人”;而教下的大乘佛法是面对我们这些普通根性人的。

上上根人 可以理解成咱们所讲的天才,如 牛顿、爱因斯坦、贝多芬、巴赫、梵高、达芬奇、帕瓦罗德、迈克尔杰克逊 等等,这些都是咱们凡人中的“上上根人”。而佛教中首屈一指的就是 六祖慧能 。不识一字,而成一代宗师;不从一法,而闻一句开悟。
所以在佛教中,“宗门”是对上上根人的;而“教下”是对我们这些普通根性人的。如果想修禅宗,先要修好 大乘佛法;就好像,要上研究生先要上大学,但也有不上大学直接上研究生的,那就叫 天才。
还有一个概念要明确:“禅宗”是一种教派、是一种修学佛法的方法,其与我们平日中讲到的“禅”是两个概念,不要混为一谈。


以上是通俗的,下面说一点专业的:
(由于篇幅有限,有些「 」中佛学名词就不解释了,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

佛教 是佛陀的教育。
“佛”这个字之前在汉字中并没有。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音是「弗」的音,旁边加一个人,当时是个新字。这一个字是梵文「佛陀耶」的略称,中国人把尾音省略,单称一个“佛” 或是 “佛陀”。佛 的意思是智慧、觉悟。智 是体,是性体;觉 是自性起用。自性的本体是智慧,自性的作用是大觉。这个 智 不是我们普通讲的智慧,这个 觉 不是我们普通说的觉悟。

这里只说 「智」 。智,包括三类: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这些都是佛学术语)。
一切智: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佛法称:知法总相。又称之为正觉。
道种智:正确的明了宇宙的万象;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道种智。佛法称:知法别相。又称之为正等正觉。
一切种智:究竟圆满的明了宇宙的真相,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种智。佛法称:无上正等正觉

三种智有密切的关系,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这三种智,从什么地方得到?
从 一心 当中得到。
具体到大乘佛法上,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归纳修学的纲领就是「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 六度。
其中 「忍辱」又 分为「人害」、「世苦」、「修法」。

「修法」是 :「二门并修」。二门是指「解门」、「行门」,二门必须并修。解门是智慧;行门是功夫,就是禅定。解门是看破,行门是放下。
解门:自古以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阅藏」,一个是「研宗」;
行门:主要包括四个大宗派:「律宗」、「禅宗」、「净宗」、「密宗」。

律宗:由持戒法门进入,著重戒律。「三业清净」:是修行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三业清净是指身、口、意能够做到清净不染。佛说律宗是「正法期成就」。
禅宗:禅宗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心就是阿赖耶,性是真如本性。明心见性也就是三业清净。佛说禅宗是「像法时期成就」:
净宗:「带业往生」,带业往生不是明心见性,不是三业清净;在末法时期,我们的业障太重,没有能力断惑,没有能力达到一心不乱;净土就是可以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决定能成就。佛在《大集经》里说:「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禅成就,末法净成就。」
密宗:密宗讲「三密相应」。三密相应:口诵咒,手结印,意要观想。目的也是明心见性、三业清净。密法是正法、像法、末法时候都有。

需要强调一点:密是属於加行。如果显教不通达,没有资格学密。


综上所述,简单讲:
佛门所有宗派不外「觉、正、净」,亦即 「佛、法、僧」 这三个门。
禅宗 性宗是从「觉门」。
教下的 华严、天台、法相(唯识)、律宗都是从「正门」入,均属正知正见。
净土与密宗是由「净门」入,修清净心。

这里再强调一下 净与密不同之处:
净宗依十六观经想西方、依正庄严与佛的自行化他,无量功德。而密宗观想是观佛菩萨的神通道力,如没有好老师指导,观想错了,容易入魔境。愈高的境界愈不易分辨。佛与魔只在一念之间,凡夫搞不清楚。楞严经说的最清楚,所以将来到法灭时,楞严先灭,因为楞严是照妖镜。

纵观所有修行法门 门派都是都在于破除我见法见为主的!而入手点略有轻重不同而已!
一、法性宗(三论宗):
此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

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依从法性理体的叫真谛,依从缘起现象的叫世俗谛。依从俗谛说,事物存有。若依从真谛说,诸法皆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著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五阴十二处等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其无碍解脱的宗旨。此宗实际是印度龙树、提婆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二、法相宗(瑜伽派):
瑜伽宗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创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据经典《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以弥勒亲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创立的宗派,所以称为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故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教义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依)为宗旨。

「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五法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称为名相之法;「分别」指人们的主观能对事物分别认识;「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实智;「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五法不出染净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执著,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遍计所执;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缘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显二空真如为圆成实。事物的性质不出此三种,所以叫三自性。八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都有这种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就是前面列举的八种识。二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叫人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做我、法二空。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性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师译传而成立,是印度无著、世亲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三、天台宗
此宗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它的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

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此宗从教理的内容上把佛教分为浅深不同的四个级别,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称为「化法四教」。藏教是声闻小乘教。通教,前通小乘,後通大乘,通大小乘的大乘初级名为通教。别教是纯大乘教,但分别诸法各别有碍名为别教。圆教是大乘圆融无碍、圆满无缺的法门称为圆教。藏、通、别、圆就是以从浅至深为次第的四教。此宗又依佛陀说法的机缘不同,将佛陀的教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种,称为「化仪四教」。

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此三观可以於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真谛、俗谛、中道谛,叫做三谛。此三谛,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说三说一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叫圆融三谛。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以自宗为圆教,别宗属前三教,此宗总结各派的思想,将佛教教义精密的调整,发展成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四、贤首宗(华严宗):
此宗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华严经》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阐示,是在前人(三论、天台、慈恩、地论师、摄论师等)学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创始人是七世纪末的贤首国师(法藏),所以叫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此宗以五教来判摄整个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观为它的中心思想。

所谓五教:一是小教,即声闻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开始初级阶段的教义;三是终教,即大乘终极阶段的教义;四是顿教,即大乘中顿超顿悟的法门;五是圆教,即圆满无缺、圆融无碍的理论。此宗把佛教分作浅深不同的五种教义,比天台宗多加一种顿教,所以称为五教。

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同时表现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时表现在一个事物中;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的,从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缘起的道理。

十玄门是: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这十玄门总括意义是显示华严大教关於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

所谓三观:一.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就能观之智说的。这种重重无尽、法界圆融的思想,虽说导源於《华严经》,而实际为中国所独创。它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大大弘扬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

五、禅宗
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菩萨禅、次第禅、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此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相传此宗的禅法是在六世纪初,由印度的菩提达摩传来的。过去说:「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称为「教外别传」。但初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於二祖慧可作为印心的准绳,弘忍、慧能又教人诵持《金刚般若》,这样,《楞伽》、《般若》便是此宗的经典依据,以後更有《六祖坛经》和许多「语录」的出现。

禅宗在中国是很兴盛的。在八世纪间,曾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神秀(606-706)一派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即没落了;南宗慧能(638-713),主张顿悟,後世尊称六祖,弘传甚盛。从唐到宋,南宗的禅师辈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为五家七派,可想见其兴旺的景象。此宗和净土宗一样,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宗派。

南宗六祖慧能弟子中,有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支系,由这两支系又分为五宗七派。从南岳先分出一派名沩仰宗,次又分临济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由两系分为五宗。以後从临济宗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合前五宗名为七派,都曾兴盛一时,经过一段时期有的就消失了。後来的禅宗只有临济、曹洞两派流传不绝,临济宗更是兴旺。近代所有的禅宗子孙,都是临济、曹洞宗的子弟。

佛教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一些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可以强身健体、却病延年,但这不是佛教参禅静坐的目的。佛教修习禅观(包括各宗的修观)为的是制心一处,参究真理,以期显发智慧,彻见法性,此即所谓明心见性,解脱自在。至於静坐,只是修禅的形式或基础,祛病延寿,也不过是修习禅观实践中的副产品,佛教并不专门提倡这些并以之为目的。但初学静坐的人必须懂得这些调身调气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状态,避免禅病的发生,才能保证修习禅观的顺利进行。

六、净土宗:
此宗是依《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以名为净土宗。此宗将佛陀说法分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说明他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为难行道,说明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仗承阿弥陀佛愿力,往生净土永不退转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普能摄受社会大众。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当然平时也要持戒诵经,广行众善以作助行。由於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净土法门在中国特别广泛的流行。

七、律宗:
律宗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由於此一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

戒律有声闻戒和菩萨戒,这裏所谓的律宗,是依声闻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终南山道宣律师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受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受持的戒,这些在前面已经叙述,这裏不多重覆。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的规定,早已废弛不行了。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中国是大乘佛教,所以这裏也简单提一提菩萨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内容。

四分律虽属小乘戒,但其文义通於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说法。中国盛行大乘,以大乘教义解释律藏,摄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组成部分,出家菩萨三聚净戒中的摄律仪。

戒就是以声闻戒为基础的。如杀、盗、淫、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对於律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於分辨开、遮、持、犯。在出家戒条中,本来是不得触犯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这叫开。在通常情况下又不得违犯的,就叫遮。在某种情况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还是犯戒,这就需要研究律学。律师根据律藏分辨清楚确定开、遮、持、犯的界限。在声闻戒中除四根本戒(杀、盗、淫、妄),或者还加十三僧残(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犯外,其他绝大部分的戒条,在特殊情况和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例如「非时食」戒,通常过午就不吃东西,而在劳作以後就可以吃东西。但如何开许,要依戒律来判定。可见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都是具有灵活性的。

八、密宗(真言宗):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本尊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八宗以外的其他宗派: 八宗以外还有以《俱舍论》为主的学派叫俱舍宗;专讲《成实论》的学派称成实宗。成实、俱舍都属小乘教,唐以後不甚流行。八宗以外若加这两派便成十宗。此外,还有弘扬《涅槃经》的涅槃师,专讲《摄大乘论》的摄论师,专讲《十地经论》的地论师。这些学派都曾盛极一时,但为时不久便失去传承,或者自行融入至其他宗派中。


佛教有几大教派?分别是什么?
佛教分为三大教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密宗三派。全世界佛教分为三大体系:主要流行于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流行于中国本土、朝鲜半岛、日本的汉传佛教;流传在西藏、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就汉传佛教的修行方式来说来说,主要分为禅宗、净土宗、密宗三派。禅宗重视个人的宗教体悟、净土宗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分‘律、教、禅、密、净’五宗,教宗是什么
宣化上人: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这个法是平等的。http:\/\/www.nmamt.com\/news\/4913.html 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毘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律的;密宗,密就是秘密的,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

佛教是不是分为五大宗?
五宗说:即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毘尼,弘范三界,专持戒律;密宗,密就是秘密修行,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修行。八宗说: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九宗说:律宗、三论宗、...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
八大教派为一密,七显;密宗,为一密,汉密已经失传,藏密在西藏,蒙古等地流传,分四大派,这里不说.显宗分七宗,合称显宗,不是单独派系,它们是:律宗,唯识宗,天台宗,三论宗,法华宗,禅宗,净土宗.现在汉地寺庙九成都是净土宗,五台是著名的青(显)、黄(密)庙各半,青吸现如今也是净土居多,而黄系大...

佛教里讲的五宗,禅教律密净,这“教”是指什么?
教,指教下,即除禅宗外的九个教育体系,常见的密宗、净土、天台、华严等等。附:佛教中“宗教”指宗门和教下,佛教是教育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教要讲宗教教育,这个“宗教”的定义跟他们观念当中决不相同,这是我们学佛人必须要辨别的。我们佛教讲“宗”,是讲禅宗,专指禅宗;讲...

佛教的五宗,八宗和十三宗是如何分的?之间有什么区别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大小乘的区别,直说一些主要区别,小乘教没有菩萨一说,修习佛法能...

中国佛教宗派都有哪些分别?净宗,密宗是什么?
佛教 (一)小乘佛教(二)大乘佛教,包括1. 显宗,包括<1> 空门,包括禅宗律宗法相宗(三论宗)法性宗(瑜伽宗)华严宗天台宗<2> 净土宗和净土东宗2. 密宗,即藏传佛教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

佛教分为哪些宗派
一般公认的是十宗,分别为“禅、天台、华严、密、唯识、律、三论、净土、俱舍、成实”。

佛教各类修行方法详细介绍分类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即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一、三论宗: 在印度称为“中观”学派,主要以弘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而得名,传人中国以后,以《中论》、《百论》、《二十门论》三部论立名为三论宗。三论宗的主要...

中国汉传佛教八宗个有什么特点
汉传佛教的八宗是1.律宗、2.华严宗、3.天台宗、4.三论宗、5.法相宗、6.密宗7.禅宗、8.净土宗。特点如下:1.律宗,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为依据,主张遵守佛陀所制的戒律来节制日常的思想行为与观念,日久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就可以证得佛果。2.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依据,显示法界缘起...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什么叫五宗:禅、宗、密、律、净? -
融恒凉解:最为殊胜的是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一生成就圆满的佛道.出离三界六道.永脱轮回. 初学者应该先学净土宗.简单 方便.对待不同的根性有不同深浅的课程. 律宗...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佛教八宗偈诵的出处佛教八宗偈诵”:富密贫禅方便净,唯识耐烦
融恒凉解: 中国大乘佛教八宗是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佛教八宗偈诵: 富密贫禅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 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佛教有那些特点的宗派和学派? -
融恒凉解: 中国佛教共分为十宗.由于佛教传入东土,与中国文化融和,祖师大德们在义理的发挥,或修持的方法上,各有所专,自成一家,形成宗派,但并非思想上的分歧.例如:禅、净、密各宗,皆具修持特色;其中律宗深入研究律仪、心法,属于行...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佛教为什么会有密宗和禅宗之分 -
融恒凉解: 禅宗是大密宗,追求“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强调顿悟,是非常难成就的.密宗这是以严密复杂的仪轨按照次第逐级修炼,最终达到即身成佛的成就.相对于禅宗而言,比较容易入手.密宗和禅宗追求的目标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禅宗没有那么多的修行次第,直接就单刀直入,所以,西藏喇嘛推崇之为“大密宗”.禅宗和密宗:http://bbs.tiexue.net/post2_2308124_1.html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传入我国的佛教有哪些宗派 各派是干什么的 有什么宗旨 求详解 -
融恒凉解: 佛教传入中国后,起初没有区分大小乘经典,立宗立派也没有区别,成型的有:律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涅般宗、地论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净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这十三宗派. 这十三宗中,涅般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什么是密宗?密宗和禅宗的区别
融恒凉解: 佛教按流传时间和地域分为小乘、大乘、金刚乘. 小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阿罗汉、辟支佛. 大乘修行道路是菩萨道,目标是成佛. 密宗是就是佛教金刚乘,倡导即身成佛. 禅宗是释迦文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花一笑,教外别传于大迦叶尊者的心地法门,由菩提达摩传至汉地发扬光大,五祖之后神秀在北,慧能在南分为顿、渐两支,其后屡经演化,传承至今.由近代虚云和尚一身兼嗣五宗法脉,再次将其发扬光大. 禅宗的修行提倡由心悟道、见性成佛,其秘密处与藏地密宗的最高修法,大圆满、大手印不分轩轾.

科尔沁右翼前旗18052374672: 什么是禅宗?密宗?净土宗? -
融恒凉解: 禅宗—— 其实,禅宗本身就是密宗,禅的思想跟密的思想本身没有差别.但是,禅宗在思想里面有一个秘密的称号就叫「无相密宗」.禅宗本身不要灌顶,也不要有这些相,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但是,只有大根器的人才能够证悟,一般中根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