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清朝怎么演变

作者&投稿:可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何说李自成无法改变清朝入主中原的历史进程?明朝到清朝是怎么演变的?~

建州女真在努尔哈齐的领导下于十六世纪末崛起,1616年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以寡击众,大败明军。
1626年努尔哈齐病逝,其子皇太极继位,克绍箕裘,分别降服了朝鲜与察哈尔蒙古,取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因此于1636年改族名为满洲,定国号为大清,但他于明朝灭亡前一年病逝。
遇到十年旱灾,民不聊生,朝廷也不救济灾民,于是官逼民反。李自成,张献忠分别带头起义攻打朝廷。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梅山上吊自杀,大明灭亡。
1644年三月下旬其弟睿亲王多尔衮辅佐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和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合作,入关扫除了流寇,并且消灭了南明的残余势力,初步确立清朝在关内的统治。

扩展资料:
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看到国库空虚,就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因为士兵没军饷罢工不打仗。
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一时间有的人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卖启示。
崇祯明明知道这帮人贪污受贿,有的是钱,他也屡屡以国家民族大义来晓喻他们,但权贵们就是不愿意出钱,崇祯虽贵为天子,在大臣们面前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明灭亡,接踵而来的是数十年残酷的战争,这些精于明哲保身的权贵,无人能够置身事外,下场悲惨。明末清初人口损失惨重,有张献忠屠四川的惨剧,后来才有了“湖广填四川”。
一个缺乏信任与共识的国家,由于统治者自私自利,贪图享受,没有担当,没有国家观念,势必一盘散沙。遇事谁也不肯担责任,谁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一味指责对方,势必最后同归于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末农民起义




明朝前期,对外开放(郑和下西洋),1433年
明朝中期,因为倭寇猖獗,所以一度实行海禁政策。
倭寇基本消除后,重新开放海禁,一直到明亡。
清初,为了消灭郑成gong等抵kang力量,实行海禁
1683年康熙完成一统后,重新开放海禁,允许海外贸易
雍正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强化。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被迫打开国门,被动与外部世界交流。
1861年成立总理衙门,外交机构开始近代化,与外国交流。
1860年代到18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等。

建州女真在努尔哈齐的领导下于十六世纪末崛起,1616年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以寡击众,大败明军。

1626年努尔哈齐病逝,其子皇太极继位,克绍箕裘,分别降服了朝鲜与察哈尔蒙古,取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因此于1636年改族名为满洲,定国号为大清,但他于明朝灭亡前一年病逝。

遇到十年旱灾,民不聊生,朝廷也不救济灾民,于是官逼民反。李自成,张献忠分别带头起义攻打朝廷。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梅山上吊自杀,大明灭亡。

1644年三月下旬其弟睿亲王多尔衮辅佐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和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合作,入关扫除了流寇,并且消灭了南明的残余势力,初步确立清朝在关内的统治。

扩展资料:

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看到国库空虚,就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因为士兵没军饷罢工不打仗。

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一时间有的人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卖启示。

崇祯明明知道这帮人贪污受贿,有的是钱,他也屡屡以国家民族大义来晓喻他们,但权贵们就是不愿意出钱,崇祯虽贵为天子,在大臣们面前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明灭亡,接踵而来的是数十年残酷的战争,这些精于明哲保身的权贵,无人能够置身事外,下场悲惨。明末清初人口损失惨重,有张献忠屠四川的惨剧,后来才有了“湖广填四川”。

一个缺乏信任与共识的国家,由于统治者自私自利,贪图享受,没有担当,没有国家观念,势必一盘散沙。遇事谁也不肯担责任,谁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一味指责对方,势必最后同归于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末农民起义







这个是我的原创,我们先从努尔哈赤发迹说起,楼主不要急,从头说起有利于阅读理解。
努尔哈赤没发迹前有个外祖父名叫王杲,王杲是个地痞流氓,但很有势力,也是古勒寨寨主。王杲经常率部骚扰明朝,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悍然挑起战争。为了镇压暴徒,明朝命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兵攻打王杲。李成梁在战斗中活捉王杲,将其押赴京城,凌迟处死。
王杲死后,他的儿子、也是努尔哈赤的舅舅兼姐夫的阿台继承寨主一位(努尔哈赤的姐姐嫁给了阿台,所以阿台既是努尔哈赤的舅舅,又是努尔哈赤的姐夫)。阿台上台后,为了给父亲报仇,公然报复明军,而李成梁也再次围剿古勒寨。
李成梁有位女真族的秘书,名叫尼堪外兰,是图伦城城主,此人是忠于明朝的。尼堪外兰来到古勒寨,他为了讨好李成梁,使自己的仕途更上一层楼,于是向寨中喊道:太师有令,今谁能捉到阿台,古勒寨寨主一职就由谁来做!结果阿台的部下听到这个诱人的消息后,反戈一击,杀死了阿台,随后打开城门放明军进寨。
李成梁有屠城的习惯,而在此之前,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和爷爷觉昌安为了救阿台的妻子,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姐姐,已经进入古勒寨来劝降阿台。谁知不幸受到牵连,被明军所屠。塔克世、觉昌安、努尔哈赤的姐姐加上先前已死的阿台,努尔哈赤连失四亲!
努尔哈赤悲痛欲绝,来到明军处讨个说法,明朝给的回复是误杀。为平息努尔哈赤的愤怒,明朝归还了他祖父二人尸体,并给予了他很大的报酬。但努尔哈赤不为所动,复仇的心理已经根深蒂固。
努尔哈赤决定起兵,但是他深知自己的实力和明朝没法比,于是他的目光瞄向了尼堪外兰,他决定先打尼堪外兰,理由就是尼堪外兰妖言惑众,如果没有他阵前叫阵,也就没有后边不幸的事了。于是他攻陷了图伦城,尼堪外兰逃了,努尔哈赤就追,最后尼堪外兰逃到了明军处,寻求庇护。而此时明朝觉得尼堪外兰已无价值可利用,于是为了平息努尔哈赤的愤怒,便将尼堪外兰交送给努尔哈赤,任由处置。
处死了尼堪外兰,家人的仇也就报了,但努尔哈赤还是不愿意这样做,他想公然和明朝叫板,但是自己的实力实在太过渺小,于是他决定先从部落统一开始。经过多年战争,他逐渐的统一了部落,随后分别吞并了乌拉、叶赫、哈达和辉发四部。到了万历后期,努尔哈赤觉得自己的实力可以和明朝叫板,于是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基称汗,建国大金,建元天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捏造所谓的七大恨,公然誓师伐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初,明朝派杨镐为辽东经略,以马林、杜松、刘綎和李如柏四位将军为主将,率领军队兵分四路围攻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明朝与清朝(后金)之间的第一场大战正式开始。这场战争被称之为萨尔浒大战,此战的过程我们不说了,结果是后金军大获全胜,至此明朝对女真的讨伐由主动进攻转变为战略性防守。同年,铁岭和开原失陷,明朝惨痛。在接下来与后金的战争中,明朝胜少负多,在辽东丢失了不少城池。但是这个时候明朝只有这一个对手。
天启六年(1626年)初,努尔哈赤率兵攻打宁远(今辽宁兴城),结果被守军打得大败,努尔哈赤身受重伤,不得已退回沈阳,半年以后郁郁而终。经过一番的斗争,八子皇太极继位。这样一来,明朝对后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是,这个时候,中原开始出现暴乱。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澄城县发生民变,知县张斗耀被杀,明末农民起义的大幕就此拉开!在接下来的时间,农民起义的趋势呈星火燎原之势,几乎遍布全国。这样一来,明朝既要和东北的女真人作战,又要和中原的流寇作战,两线作战,明朝苦不堪言。而明朝的土地也随着这两个对手的蚕食而变得越来越少。
崇祯十二年(1639年),锦州城被围,祖大寿告急!明朝命洪承畴为总督,统领吴三桂、王朴、曹变蛟等八总兵,率13万军队火速出关,解锦州之围。至松山处,与清军交火。这场战争被称作为松锦大战,战争历时三年,战争结果明军惨败,洪承畴被俘后降清,曹变蛟和辽东巡抚邱民仰誓死不降被杀。至此,明朝在东北的土地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了。1643年,皇太极去世,清军因此而暂时偃旗息鼓。
但明朝却不能松气,中原流寇的情况不容乐观。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建国大顺,建元永昌,之后挥师东进,相继攻克宁武关、太原、大同、宣府、居庸关、昌平等地。三月十七日到达北京城外。三月十八日开始攻北京城,三月十九日凌晨围攻紫禁城。崇祯帝有感大势已去,便于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在本质上宣告灭亡。
李自成进京后,对部下管理太过放松,导致部下在京城胡作非为,大将刘宗敏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小妾陈圆圆羁押,霸占了后者。吴三桂本是想归顺李自成的,结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认为李自成乃一介匹夫,没啥发展,于是倒戈,回到山海关。李自成亲率大军讨伐吴三桂,吴三桂之前已与清军联系,激战中清军突然参与,令李自成大败,不得已退回北京,后退回西北。
至此,清军入关,定鼎北京。
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底,清摄政王多尔衮发布文告,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阿济格带兵,统帅吴三桂,尚可喜等将领,进攻西北地区之李自成;另一路由多铎带兵,下江南讨伐南明。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神秘失踪;同年,清军在江南展开了臭名昭著的暴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暴行也彻底的揭露了这个王朝的禽兽性。1645年,多铎攻陷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擒,弘光政权灭亡,朱由崧于次年被清廷杀于北京。随后,在贝勒、王爷和一群汉奸的合力围攻下,明朝这个文明国度被彻底的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虽然明朝宗室又在南方建立了几个小朝廷,但也抵挡不住清军的进攻。1646年,隆武帝朱聿键被俘,绝食数日后殉国。1647年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被清将豪格一箭射死,大西政权灭亡。年底,隆武帝的弟弟绍武帝朱聿鐭又被汉奸李成栋逼死。这样一来,明朝的宗室仅剩下永历帝朱由榔。而清朝在基本扫除明室以及农民军政权之后,逐渐的统一了中国。1661年,吴三桂在缅甸擒住永历帝朱由榔,并于次年将其杀死,至此,明庭陨落,全国只有台湾的郑氏家族(郑成功)还在坚守着明朝“永历”年号。1673年,南方爆发著名的“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轮番轰炸,一时间风起云涌,清廷短时间内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沦陷,陕西提督王辅臣也趁机起兵,与吴三桂遥相呼应。后康熙帝力战,逐渐收复失地。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国大周,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后迁于昆明。1681年,清军攻克昆明,吴世璠自杀,其部众出降,大周政权灭亡。1683年,清军在汉奸施琅的率领下,攻克澎湖,郑军大败,延平郡王郑克塽剃发降清,台湾也被归纳到了清朝的版图。
至此,清朝就算是彻底的统一了中国。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代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参考资料:


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死。统治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破灭,此后虽然不少王公贵族在南方仍建立了一系列所谓的南明政权,但也是回天乏术了。李自成攻进北京后,曾一度想要拉拢当时的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吴三桂当然一开始也不想当汉奸,就接受了李自成送来的军饷,等于是承认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但是后来,李闯王手下的大将刘宗敏强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还羞辱了他的父亲吴襄,吴三桂于是怒不可遏,当晚就写下书信,派人交给当时大清的摄政王多尔衮,请求归附清朝,消灭李自成,多尔衮早有觊觎中原之心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星夜点起10万精兵,开赴山海关。吴三桂手下的几万关宁铁骑则身着白盔白甲,号称要为崇祯皇帝报仇。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反水,也率领10万大军前来攻打,双方混战一团,吴三桂因为人数上不占优势,渐渐支持不住,就在这时,多尔衮率领的清军赶到了,农民军已经和吴三桂打了好几天,早就累了,见突然四下又杀出来不少兵马,吓得纷纷后退,李自成一看见漫山遍野都是八旗辫子兵,知道自己赢不了了,就和手下一起逃了,后来在九宫山神秘失踪了...清兵入关后,正式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打着替明朝雪恨的旗号,一路势如破竹,神马李自成,张献忠,鲁王,福王,桂王都成了浮云。顺治18年,公元1661年,吴三桂擒获南明永历皇帝,清朝基本完成了大陆的统一。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南明的年号在中国彻底消亡了...
绝对原创,望采纳...

历史学家说明亡始于嘉靖,明朝的最后几任皇帝都很昏庸,宠用宦官,还有的甚至喜欢做木匠,不理朝政,虽然有张居正中兴,但是好景不长,最后到了崇祯手上,虽然他励精图治,但已无力回天,内忧外患,清兵兴起,改朝换代已成历史必然。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义,在萨尔浒打败明军,后来皇太极接任又攻入山海关,多尔衮打进中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害中原百姓,强令剃头。顺治登基,开始正式的清王朝统治。


我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时期中央专制集权是怎样一步步的发展的_百度...
专制集权制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秦汉至南北朝的形成时期,隋唐至宋元的发展时期,明清的强化时期。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期。自秦始皇依靠武力统一中国,建立起万世一系的中央专制集权的皇帝制度后,经过八百多年的不断演变,才基本成型并稳定下来,而被中国社会所接受。这一时期...

宋朝至清朝的中央官制演变
三省长官具有宰相之职,形成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的机制。这是行政制度的重要变化。尚书省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枢,下辖六部二十四司。尚书取联合办公制。都堂居省内中心,为政务活动中枢。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左右丞,俱在此办公,下设左右司,分掌六部。六部由六曹演变而来,以吏部为首,掌官吏选授、...

归纳秦朝至清朝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归纳秦朝至清朝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①归纳秦朝至清朝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②归纳秦朝至清朝中央权利和行政机构的演变请如题回答,说明好是哪个、谢谢,加分,... ① 归纳秦朝至清朝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②归纳秦朝至清朝中央权利和行政机构的演变 请如题回答,说明好是哪个、谢谢,加分, 展开  我来答 ...

从清朝到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
从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他首创皇帝制度,在地方设立郡县,实施郡县制,下设郡,县,乡,里,是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成为国家的政治体制的一部分。2.到了汉朝,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将大的封国分...

隋唐至清朝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
隋唐至清朝政治制度变化的趋势是: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概况:(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创立──秦朝:①内容:...

从秦朝到清朝的丞相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秦朝设丞相辅助皇帝政务,汉朝设中朝制衡丞相,唐朝三省六部制设立多个丞相分散相权,宋朝设立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相权,元朝只设中书省的左右丞相,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大学士,清朝设军机处传达旨意,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中央权利机构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4. 宋朝:相权进一步削弱,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与行政;5. 元朝:废除三省,以中书省取代三省,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6. 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7. 清朝: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决策机构。总体来说,中央权利机构的演变趋势是皇权越来越集中,相权越来越被...

从秦国到清朝的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央制度 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并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即在中央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这就是三公。三公以下设诸卿,分掌具体政务。隋唐:确立并发展了三省...

简述夏商周到清朝政治的演变
相权,长老,祭师——国相(国相的权力很大)——三公——郡国相(西汉时期)——三省六部(其实是削减相权)——废除丞相,改设内阁——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中央与地方,商周时,天子+诸侯,——废诸侯,设立州县——由皇帝亲任州牧,刺史——宋朝收兵权——元朝设行省——明朝设三司,清朝根大枝细.政治...

汉至清制度的演变
制度?都是封建制度。选官制度不太一样。汉朝是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是科举。到明朝把科举给禁锢了。变成八股文的形式。汉朝丞相的权利比较大。隋唐发展极致。有点类似今天西方的内阁雏形。明朝朱元璋把丞相干掉了。成了皇帝专权。清朝沿袭的明朝的制度。皇帝身边的大学士见见的演变成了丞相的角色。有实...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中国古代朝代演变的顺序? -
羽涛降糖: 下列出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 1. 夏朝 前2100年 - 前1600年 2.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66年 3. 周朝 前1066年 - 前221年 1. 西周 前1066年 - 前771年 2. 东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1.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 2. 战国 前475年...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明朝官话到清朝官话的演变是怎么进行的? -
羽涛降糖: 明朝的官话是凤阳话,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凤阳人,后来定都南京,结合凤阳话和南京话形成了南京官话;后来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官话又加上了北京话(和后来的北京话不是一回事)因素,形成了明朝的官话. 而清朝官话就是在明朝北京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东北话以及满语因素形成了北京官话,这已经和现代普通话发音基本一致了.得益于中央朝廷控制力的加强,官话逐步推向了全国各地.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请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
羽涛降糖: 一、政治制度演变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
羽涛降糖:[答案] 汉唐明清中枢的演变过程如下,以及其他几个主要朝代也列举如下: 秦朝:实行 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削弱宰相的权力,形成内外朝. 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北宋:相权一分为三,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元朝:中书...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明朝到清朝的中央权力机构演变 -
羽涛降糖: 丞相制度- 内阁 -军机处- 内阁- 总理衙门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从明朝到清朝女性服饰有了哪些变化 -
羽涛降糖: 有清一代,满族女子的服饰较明朝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形成了清朝女子特有的旗装.不过清朝有着“男从女不从”的约定,因此清朝的汉族女性仍承袭着明朝的服饰装扮,与满族女子的服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满族女子平时着衫、袍,一开始...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明清赋税制度如何演变的? -
羽涛降糖: 1.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张居正推行的赋税制度.将田赋,徭役,杂役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税.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开始用银两征税,商品经济发展.2.摊丁入亩:清朝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减轻人民负担,废除人头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增长.

大厂回族自治县15159131110: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 -
羽涛降糖:[答案]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型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是这一时期总体的社会特征,表现在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清朝:①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官制,设内阁置六部,但仍保留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