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写景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

作者&投稿:茌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要点归纳

曹刿论战:《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历史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作者旧传是左丘明所作。刿(guì) 鄙(bǐ) 孚(fú) 间(jiàn) 循(biàn) 靡(mǐ)全文有一个关键句“远谋”,与之相对的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进行对比性的描述的? 〖问题一〗:第一段对话一开始曹刿就提出了战前准备的关键问题“何以战”,庄公怎么回答?从中看出什么? “肉食者鄙”之一 ——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护上 曹刿之“远谋”之一 ——那只不过是“小惠”“小信”(神灵——民众),并强调了“民从”和“孚”的重要性,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儒家思想——孟子“天时 地利 人和” 〖问题二〗:第二段中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肉食者鄙”之二——庄公的“将鼓”“将逐”——表现了庄公的什么?——作战中的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曹刿之“远谋”之二——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问题三〗:第三段分析战役取胜的原因中又看出些什么? “肉食者鄙”之三——“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完全不懂军事。 曹刿之“远谋”之三——两个“夫”字依次带出两层意思——有“远谋”的军事家。

【总结】: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得到了鲜明的对比。

5、自由质疑理解难点,老师答疑问补充 6、从本文我们不妨“管窥蠡测”,看看《左传》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①史实记录的详略安排和剪裁。由文章表现重点决定——本文记叙的重点不是这次战役的进程,还是记录曹刿其人和他关于战争的论述。

这与一般记录战争的史书不同。 ②语言精练,所谓“史家笔法”。

例如对鲁庄公,文中没有直接用贬语,但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政治和军事上的无能——“唯书其事迹”和“因言语而可知”。写齐军,仅用“三鼓”一语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

还可以举一例:如写晋楚之战中写晋军溃败的狼狈状,仅一句“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意思是:为争渡夺船逃命,先上船者用刀砍争攀船舷者的手,落入船中的手指竟然“可掬”! ③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

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 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小石潭记:本课位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古代诗文,除最后一课是五言古诗外,其余四课是古代游记和名胜记,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

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

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因美景而生感伤,于 *** 处戛然收束。

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

2. 人教版 八年级 三峡 文言文 写景散文 如何描写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3. 八年级上册语文有几篇讲读文言文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魏学洢的《核舟记》介绍了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杜甫的三首诗中,《望岳》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杜甫已步入中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诗人风格的发展变化。这些课文的内容,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

第六单元选了九篇古代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郦道元的《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长江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与友人交流品味山水的内心感受;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周密的《观潮》记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以浅淡的笔触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融入了山水小品中,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陆游的《游山西村》描述了山野风光和农家乡俗。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的共同志趣。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把自己的情思融入到自然山水中,自然有了生命,使山水有了性情,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

两个单元共由10篇文言文和7首古代诗歌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文章体式上有记、铭、说、游记、书信、小品文、古体诗、律诗等;在写作技巧上,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不一而足。这些诗文的内容,有的叙事,有的写景,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有的议论,丰富多彩。其中蕴涵的情感和风格也异彩纷呈,如《陋室铭》的清高、《爱莲说》的质直、《望岳》的高远、《三峡》的冷峻、《答谢中书书》的清丽、《记承天寺夜游》的微妙、《湖心亭看雪》的飘逸、《归田园居》的自然等。优秀的古代诗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着民族精神的精华。学习古代诗文,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提升我们的精神品位。新教材中古代诗文的分量有所增加,其目的正在于此。

4. 求人教版语文书八年级上册古文和古诗的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三峡 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绝 多生怪柏( )( )④沿溯阻绝(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 ①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11.概括上文②③④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________。②积水空明:________。

③盖竹柏影也:___。④但少闲人: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解释五色交辉( )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书”的意思是______,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潮》二、解释句中加粗词语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方其远出海门:3.溯迎而上: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三、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四、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五、阅读后回答问题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各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分析“绝”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概括。

5. 求人教版语文书八年级上册古文和古诗的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三峡 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绝 多生怪柏( )( )④沿溯阻绝(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5.解释下列词句: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 ①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11.概括上文②③④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________。②积水空明:________。

③盖竹柏影也:___。④但少闲人: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解释五色交辉( )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书”的意思是______,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潮》二、解释句中加粗词语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方其远出海门:3.溯迎而上: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三、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四、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五、阅读后回答问题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各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________(3)惟长堤一痕________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5)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 (6)及下船________(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 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分析“绝”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______。

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

前两个单元里: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和第七课背影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其它的课文主要是注意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第三四单元说明文的话侧重于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的课后练习题。说明文的学习阅读要注意,我们老师说比较重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五六两个单元的文言文。期末考最容易的是短文两篇的理解、杜甫诗三首的理解性背默、三峡的背默字词和翻译、还有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特别是记承天寺夜游老师说肯定考。

还有湖心亭看雪的三”痴“,写雪的诗句,已经诗四首的理解性背默。最后就是课后古诗的机械性背默和名著阅读《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总之这些复习过去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也要读一读。

谢谢。




景物描写文言文
差不多了吧,个人认为古文写景还是《水经注》看的爽,表达清晰,语言干练,意境优美。苏轼曾说:“今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8. 初中文言文景物描写的句子一至二年级 《与朱元思书》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绝,猿则...

带景字的文言文
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领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 刘基《清风阁记》 唐顺之《竹溪记》 袁宏道《满井游记》 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徐霞客《游恒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雁宕山日记》《游兰溪》 谭元春《再游乌龙潭记》 差不多了吧,个人认为古文写景还是《水经注》看的爽,...

写景课外文言文阅读
我们还有一个文言文是《送东阳马生序》的,我刚才说的是古诗,文言文我们很少考赏析,就是其中一句的翻译啊,什么的,还有几个解词~ 也不算难~ 就是课外文言文,我觉得简单吧,每次都失分……55555 噢噢?写景的?我才看见…… 白打了……纠结,写景的也是啊,不管怎么赏析,都要翻译一遍,在深入研究 话说,我重点高中...

初中写景状物的文言文阅读
1.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 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

写景课外文言文
1. 写景的课外文言文 写景状物的课外文言文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

写景的文言文好句
1. 文言文中描写风景的句子 桃花源记: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陋室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文言文写景短文
文言文写景:《水经注·河水·孟门山》: 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杨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

有关文言文写景的好句
1. 初中文言文景物描写的句子一至二年级所有的句子有关描写景物的文 桃花源记: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陋室铭: 苔痕上阶绿,草色...

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
5. 初二文言文 三峡 翻译. 要简便的 越简便越好 译文: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

三峡文言文八上
8.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教学备课重点 首先,作者写作的整体思路,背景,重点词语的解释,重点句的翻译,精妙句子字词的赏析本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的景致,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作者融情入境,展示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译文 三峡两百千米中,两岸连绵不绝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叠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武都区13044507771: 古文描写景物的段落和赏析(最好是初一——初二的)
员时安舒: 1.春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春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 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武都区13044507771: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A段】至于负者歌 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A... -
员时安舒:[答案] 1.(1)牵扶,领;(2)大声说话、喊叫;(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2.(1)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2)你不足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3.【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B段】庄子乐则在庄...

武都区13044507771: 八年级文言文 -
员时安舒: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

武都区13044507771: 急!!八上语文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可以哪两篇组合在一起?(不包括古诗)悬赏15,回答的好加5 -
员时安舒: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武都区13044507771: 八年级上期文言文有哪些能做对比阅读
员时安舒: 每个地方 不一样 如果那本书 的文言文有中心意思相似就可以做对比阅读

武都区13044507771: 八年级(初二)上册语文阅读题带答案的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文言文2
员时安舒: 初二语文人教实验版期中复习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阅读理解(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8题(12分)借你一个微笑(1...

武都区13044507771: 七年级 八上写景古诗文 -
员时安舒: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

武都区13044507771: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文言文 重点 -
员时安舒: 桃花源记 是本学期的重点,主要是初步学习一些陶渊明的思想,以及一些由此产生的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等.此后还会学到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来深入了解.此外还有三峡 会和与朱元思书一起比较学习,一般不会考,只是上课时会用到,对背诵比较有好处.陋室铭与爱莲说非常重要,期末考试的文言文填写,短文阅读多会用到.大道之行也我们根本不学,根本不考,自读就可以了.建议只背陋室铭和爱莲说,老师会考无数次,而且背诵又不难,很容易的.

武都区13044507771: 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名句默写(一) -
员时安舒: 一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二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 1,香远益清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 1,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武都区13044507771: 八年级上册语文26课《三峡》的几个问题,会的帮帮忙! -
员时安舒: 1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2.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