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 请写具体一点!

作者&投稿:皮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北朝乐府与汉乐府有何差异~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貌似两者是同一个东东,只不过叫法不同,前面加上了朝代,南北朝从汉发展而来。

民歌

南北朝 乐府诗的比较简述(完)

自刘裕代晋,继以齐梁;北魏一统,后分东西。经学崩离,门阀树立,私情离合呈风尚,孔孟之言为笑谈。地分南北,而诗出人臣,人以地分,而文从人裂。故南北之同异,之于诗文,不可不察也。

一.“乐府”来源简述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上,乐府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自秦朝开始,就有了“乐府”这一官方机构。开始时,“乐府”指长官音乐的官方机构。并且可以推论的是,远起上古时期,就有了“乐府”或类似乐府职能的机构或官员。下面这段话出自《尚书尧典》: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说的是舜帝命令一个叫夔的人教导他的长子,并主管音乐。使自己的长子具备好的品格,并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达到和谐的境界,让神和人通过和谐的音乐达到思想情感的交流。

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在远古时期,是处在怎样一种高度,像类似于太子傅这样的大官来主管音乐,并且对音乐有如此高的期望。古代的音乐和诗歌是一体的,没有单纯的奏鸣曲这个概念,并且每一首歌的曲调和歌词都是一一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作为歌词的诗,成为了歌的灵魂--歌词中表述的内容,在人们听到音乐时,就能够传达。有时甚至不用唱出来。就像现在一听到《发如雪》的曲调后,脑海里马上出现“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并伴随着一个美女,风吹白发,面含苦楚,从你眼前慢慢飘过。我们知道,在儒家产生之前,《尚书》的许多内容已经流传。所以音乐(包括与其配套的诗)的重要性,就应该是很久远的传统了。后面一段排比的话也许是孔子加上去的,在儒家的眼里,音乐是可以规范人们的生活,和礼仪一样重要的东西。

汉承秦制,也有乐府,而且只能大大的扩展了:制定乐谱,训练乐工,收集民歌等。汉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六朝文人用乐府的旧题目写出的诗,也一概称为“乐府”。而文人所做的诗,就不同于前人严格的以诗配乐了,许多诗也是不和乐的,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和乐的“分离”。

这样,题目中所说的“乐府”,就是:官方机构采集的民间歌词,与文人按照旧题创作的诗的统称。

二.南北朝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简介

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后不久,北魏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经过一段时期的相持,南北朝进入了比较稳定的相持阶段。之所以说稳定,并不是说没有打仗或没有发生政局的动荡,而是由于当时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门阀制度。自东晋始,大士族士族就一直掌持着朝局,即或士族之间屡有倾轧,但士族的地位不会有大的变化,朝代的更迭总是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完成的,并没有波及天下。

南方的这一特点十分显著。刘,桓,王,谢,萧几大家族始终是南朝的支柱,所以稳定安逸的生活,就会带来思想的活跃(尤其是个人化的思想),以及文学的发展。“元嘉三大家”中的谢灵运,完成了魏晋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并以他超凡的影响力,使得这种清丽悠远的文风拂遍南朝。齐梁时期“竟陵八友”中的沈约第一次赋予五言诗以格律化,“永明体”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诗歌的语言。而这些作家共同坚持的一点就是:个人化的抒情。其实“个人化”这种思潮在汉代大赋衰落之后就已经开始产生,到了南朝,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学思想,诗人们总是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来提炼自己,并付诸文学实践,我们可以称其为“个人主义”文学。在其中,由上层文人按照乐府诗体创作的文人乐府诗同样得到了发展。

“北朝时有奋发图强之君主”,北朝的人口很大一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国家的战争气息要比南朝浓厚一些,国家也显得更加兴旺。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北方的个人主义比南方淡漠。而且北朝的文人比南朝明显低许多个档次,出名诗人很是稀少。

三.南朝乐府

南朝乐府不仅包括文人创作的乐府体诗歌,更多的是南方民歌。南朝民歌产生于三国东吴时期,分为“吴声歌曲”和“西曲”两大类,保存至今的近五百首。“吴声歌曲”产于六朝都城建业(南京)一带,这一带古时习称吴地,所以产自这一带的民歌也就称为“吴歌”;“西曲”产自江汉流域的荆,郢(江陵,襄樊)一带,这个地区是南朝的西部重镇,故称其民歌为“西曲”。北魏孝文,宣武帝时期南侵,获得了这两种歌曲,借用汉代乐府的分类,称其为“清商”,宋代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同样将其归类为“清商曲辞”。

南方民歌的兴盛主要在东晋以后,其时中国的经济中心随着东晋的南迁,正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社会思想也十分活跃,再加上南方明媚的风景以及社会上层人士集体的诗歌文学创作,使得南方的民歌大量的产生。

南朝民歌的作者群十分复杂,但有一个共同点:社会地位不高。据推理,大约以中下层的文人和歌伎为主体。南朝社会风气散漫,随意,文人与歌伎的会面一定不会少,而且几乎所有的名门贵族家里都养了许多的歌女,人多时共同欣赏,人少时聊以自慰。由于听众主体地位,南朝乐府也更多地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生活情趣。

由于以上许多原因,可以知道,南朝乐府,应该具有鲜明的民族情调,有浅显易懂而又明丽妖娆的语言风格。而南朝乐府的内容,一定以男女之情为绝大多数。由于演唱者多为歌女,所以大多以女子的口吻表达对男子的爱慕相思。少数以男性的口吻作的歌曲,也是在表现女子的容貌,仪态,以及对她的爱恋。

下面选取几首南朝乐府,并作简单介绍:

《懊侬歌》

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叹负情人,郎今果成诈。

月落天欲曙,能得几时眠。凄凄下床去,侬病不能言。

《懊侬歌》是吴声歌中常见的一种曲调,“懊侬”就是吴语“懊恼”,表现烦闷苦愁的情绪,听名字就知道曲调也是低沉婉转的。这首歌写出了女子被男子欺骗后郁郁成病,夜不能眠的心情,带着很强烈的责备和幽怨,意思很容易明白。这首诗语言十分精致,抒情和叙述比例得当,作者一定有很强的语言修为。其实不一定是女子所写,我个人猜想大概是歌伎的一种工作技巧,四下宾客满座时,含泪一唱,有钱的主说不定就双手一支:“宝贝儿好可怜啊,他不要你我要你哦。。。”于是,搞定一个。

《子夜四时歌》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裙。(春)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怀我,我心欲怀莲。(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秋)

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冬)

《子夜四时歌》也属于“吴声歌”的一种曲调,它的特点是以四季景物为衬托,辞菜艳丽。这篇歌辞肯定经过文人的修饰或者直接出于文人手笔。四时的景物完美的契合了四时的心境,诗中人做的事情也带有明显的季节色彩。尤其是第二首:前两句写景,“青”,“渌”,“红”,“鲜”四个字用得非常准确传神,浓艳的色彩,衬托出人的心境,一对情侣徜徉在男欢女爱的喜悦和热烈的情感中。后两句更精彩,女子的喜悦娇羞表露无遗,男子想抱女子,而女子想抱莲花,情感完成了传递,莲花变成了见证。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影响到今天,不信你仔细品味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而我却在一旁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没错吧,不过与古诗文人相比,方文山明显菜多了。第三首写秋天,后来李白的五言《静夜思》中也很容易看到这首诗的影子。

“西曲”中大部分是舞曲,歌词多出于民间。由于产地比较分散,所以曲调、标题有许多种,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更加紧密。

《莫愁乐》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襄阳乐》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三洲歌》

欢送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

这几首诗看起来通俗易懂,意思不用解释(尤其是第二首)。第三首《三洲歌》中最后一句“风流”采用了“双关隐语”,不仅是“风吹水流”,也有男女的“风流韵事”,另外我认为也有对当时社会环境进行品论的意思,这也是南朝乐府的一个显著特点,避免了作为民歌过于简单直述的表现,使得语言生动鲜明。

除了民歌,上层文人甚至统治者中的文人也会在创作中有意向民歌靠拢,仿写、或者直接以乐府曲调为标题写诗。在本文第二部分有介绍。

《江南弄.采莲曲》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弄,采莲曲》(和:采莲渚,窈窕舞佳人)

很难想象这首听完骨头会酥的歌曲竟然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梁武帝萧衍所做。他按照“西曲”制作系列组诗《江南弄》,这是第三首。有人说这甚至是词的起源。皇帝都这么写,可见当时的文人风气了。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南朝民歌的几个显著特点:

语言明朗而巧妙,文字浅显易懂但并不简单直白。

诗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爱情,并且没有掺杂任何的“礼教人伦”,表现的就是情感本身。

情调十分的柔美动人,有时候甚至觉得缺少力度,诗的感情多数是忧伤的也是原因之一。

四.北朝乐府

北朝由于社会整体风气的不同,文人诗歌的水平比南朝相差很多。但要说起北朝乐府,却是豪不逊色。北朝乐府流传至今的大多收录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因为这些曲目是由北方流传到南方,被梁代乐府收录,所以在“鼓角横吹”前要加一个“梁”字。北朝乐府来源更加广泛,多出于鲜卑,羌等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汉族诗歌。

由于北朝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北朝民歌显得格外的“质朴粗犷,豪迈雄壮”。严峻的环境,宽广的目光,艰苦的游牧生活,多发的战乱,和强悍的尚武气息,都对北朝民歌的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更宝贵的是,不同于南朝民歌产自富饶优雅的大城市中,北朝民歌产生在多种多样的生活中!题材之广泛,是南朝民歌无法企及的。可以说北朝乐府完全产自民间,反映了北方各民族各种生活的原貌,与普通大众关系很近。

所以,可以对北朝乐府在题材上进行分类:

反映游牧生活: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反映北方军民尚武精神的励志歌曲:

《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这首诗赞扬了一个以一敌众,所向披靡的孤单英雄,传达了一种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感,听来振奋人心。

反映长期战乱,人民苦不堪言:

《企喻歌》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这首诗以解嘲的口气,写出多年战乱中人民的徭役从征之苦,其中包含的复杂,凄哀的情感隐藏于“明快豪爽”之中,不论命运多舛,生离死别,总也不失男儿的本色。

反映下层民众的贫苦生活:

《幽州马客吟歌辞》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如此的大胆直白:没有钱就不是像样的人。其中既有对财富的渴望,又有对富贵者的反击,简单中不失生动。

北朝乐府中最多的,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歌:

《折杨柳枝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

北方民族的生活习俗更加原始,男女之情没有任何羞羞答答的地方。这首诗是女子埋怨家长不让她们及早出嫁。口无遮拦的告诉阿婆:“你不把我嫁出去,就别想抱孙子。”这样的话出自女儿家的口中,既豪爽又幽默,在中国诗歌中十分罕见,十分珍贵。

《地驱乐歌》

月明光光星欲坠,欲来不来早语我!

男子在幽会地点等待女子不来,于是发飙:“你爱来不来无所谓,但是早点跟爷说一声,你他妈说好了又不来,不是闪人嘛!!!”听起来没有一丝哀怨,全是愤怒。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男子的可爱憨直,和对爱情的强烈向往。

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木兰诗》。

看过了上面几首诗,就大概了解了北朝乐府的特点:

感情表现直率粗犷,语言大气、易懂,没有南方华美的文辞。

部分诗歌经过了翻译,如《敕勒歌》原本就是鲜卑语演唱的鲜卑族民歌。

来源广泛,内容真实(艺术表现的真实)。

五.后续

南北朝乐府虽然风格明显不同,但也有共同点:五言四句的诗居多,它们直接的过渡到了唐代的五言绝句。它们都对后代的诗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同阴阳两极,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面性情感。

注:这篇作文是我近期学习心得的一个总结,也是对重点内容的一个回顾。其中大量参考了《中国文学史》(复旦版)的内容,也作了很多我自己的总结,加入了很多我个人的观点。所以很多内容的权威性很差。写作时间较长,分了许多次完成。

篇幅很长,内容较多,然未必读之无益,故敢请各位方家多踩多顶,或笑或骂,共同乐之。

蓝色字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写的补充说明,入不得文章。

红色字是古代诗人或当代学者的原文或论断,绝对权威。

乐府本是一个机构的各称,时间在汉朝,职能是收集民间歌谣。所谓“汉乐府”,是后人对乐府收集到的民歌称谓。民歌,是民间创作,与文人士大夫等“诗人”创作风格迥异。多反映下层民众的心理情绪,没有矫揉造作。
南北朝时的民歌比之汉乐府多了不少地方色彩。比如西洲曲,轻柔绮丽,是南朝风格。而敕勒川则风格雄浑,是北朝特点。
汉乐府古拙质朴,南北朝民歌流畅自然。

家;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内迁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其中前秦、北魏等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⑵东汉以豪强地主势力为支柱;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成为一种特殊势力。⑶汉朝时,佛教传入中原局部地区;南北朝时佛教在南北方广泛流行,在政治、经济上都有很大势力。⑷秦汉时期,南方经济大大落后于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并逐步赶上北方。
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 请写具体一点!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
首先,选材角度不同。南朝民歌清丽缠绵,多反映了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则不然,粗犷豪放,广泛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其次,南地郑吴之音,缠绵悱恻,细腻而雅致,声情摇曳,余味无穷尤以西洲曲为例“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北音豪壮,伟丽,多豪侠尚武之词。如《企遇歌辞》“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需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再次,写作手法也不同 南朝民歌语出天然,精致而雅意非常,斧凿痕迹比较少见,大量双关语的运用,连珠格等修辞法的利用,造成声韵回环的美感,常以情动人。北朝民歌繁简适当,烘托运用巧妙,刻画出其人的性格,心理。将抒情与叙事完美结合;杂沓,排比,对偶,叠字,比喻,夸张等手法的应用,或叙事,或摹声,或写景,利于人物塑造。生动活泼,清新刚健。
最后,形式不同。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而北朝民歌则剪裁精当,结构严谨。

一家之见,如有偏颇,还望指教。

南朝乐府特点:
1、 内容集中描写男女之情(90%以上),绝大多数以女子口吻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与相思。 2、 表现的爱情几乎完全是浪漫色彩,很少考虑伦理因素,基调大多是哀伤的。 3、 南朝民歌语言出语天然,喜欢运用双关隐语。 4、 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约点总数三分之二,对五言绝句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北朝乐府特点:
1、 反映北地风光、游牧生活,例:《敕勒歌》; 2、 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例:《琅琊王歌辞》; 3、 反映背井离乡从征之苦,例:《陇头歌辞》、《企喻歌辞·其二》; 4、 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诗歌,表现出北方民族注重现实、表达直率,例:《折杨柳枝歌》;

南北朝乐府差异:
1、 在感情表现形式上,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南朝民歌以婉转缠绵为基调。 2、 在语言风格上,北朝民歌以质朴刚健,富有力感见长,南朝民歌以华美精致,双关隐语为主。 3、 在诗歌形式上,北朝民歌五言句式约占60%,七言四言约40%;南朝民歌五言约三分之二,其余为四言、杂言。


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 请写具体一点!
四.北朝乐府北朝由于社会整体风气的不同,文人诗歌的水平比南朝相差很多。但要说起北朝乐府,却是豪不逊色。北朝乐府流传至今的大多收录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因为这些曲目是由北方流传到南方,被梁代乐府收录,所以在“鼓角横吹”前要加一个“梁”字。北朝乐府来源更加广泛,多出于鲜卑,羌等少数民族,也有...

北朝乐府的简介
名称: 北朝乐府产生文学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学简要介绍北朝乐府一般指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载的“梁鼓角横吹曲”。这些乐曲有的是十六国时代的产物,如《企喻歌》、《琅琊王歌辞》等。有的则产生于北魏后期,如《高阳王乐人歌》(高阳王元雍,孝文帝元宏之弟),风格比较豪放,虽出于乐工之手,...

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简要概况
北朝乐府民歌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格式以五言为主。《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长期处于混战状态的北方的各个民族,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意义比南朝乐府民歌要远为深广。其中以反映战争、...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单一,南朝和北朝区别不大,都是描写爱情生活...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单一,南朝和北朝区别不大,都是描写爱情生活。错。实际上,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并非只描写爱情生活,而是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风格。南朝和北朝的民歌在风格和主题上有明显的区别。南朝民歌主要产生于商业发达的都市,反映了城市中下层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由于统治者采录民歌仅仅...

南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

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与今天的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与东晋文人诗坛的死气沉沉相比,南北朝乐府民歌却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这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民间诗歌创作的又一高潮。南北朝乐府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乐府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什么?
西曲歌也是以情歌为主,但由于地域的差别反映爱情生活的角度稍有不同,其突出特点是把爱情和劳动结合起来,如《那呵滩》(闻欢下扬州、篙折当更觅)等。 三、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1.南朝民歌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郭茂倩《乐府诗集》说:“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南朝民歌感情的表达不同于北方的粗犷豪放,...

南北朝乐府与汉乐府有何差异
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貌似两者是同一个东东,只不过叫法不同,前面加上了朝代,南北朝从汉发展而来。

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特点
如《紫骝马歌辞》六曲,前二曲较质朴,似是北方民歌;后面“四曲”,即从“十五从军征”以下,据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是古诗,但历来的研究者大多认为此诗是东汉时代的产物。又如《黄淡思歌》的第三曲:“江外何郁拂,龙洲广州出。象牙作帆樯,绿丝作帏纤”,不论从诗中所提到的名物还是诗...

《折杨柳枝歌·北朝乐府》原文与赏析
北朝乐府 门前一株枣, 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 那得孙儿抱。这首民歌的内容很明白:女儿要求母亲早一点让自己出嫁。诗中的“阿婆”,就是母亲。诗歌以“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兴起。这一开头,极为巧妙。首先,它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体现了农家生活的特点,渲染了和谐、自然、淳朴的家庭...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请写具体一点! -
住之济脉:[答案] 南朝乐府特点: 1、 内容集中描写男女之情(90%以上),绝大多数以女子口吻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与相思.2、 表现的爱情几乎完全是浪漫色彩,很少考虑伦理因素,基调大多是哀伤的.3、 南朝民歌语言出语天然,喜欢运用双关隐语.4、 形式以五...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异同 谢谢 -
住之济脉: 其一,从上题材上看,南朝乐府民歌与男女爱情;北朝乐府民歌则充满发批判精神,视野开阔,凡战争惨景、贫富对立、民风土俗、恐龙人物等有所涉及,老女、孤儿、穷汉、战虏、骑射称雄的健儿、背井离乡的游子,种种人物都在诗中出现,...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朝乐府与北朝乐府从形式和风格上的区别是什么?如题.最好能举些例子. -
住之济脉:[答案] 从风格上看,南北乐府民歌同样有着显著不同.南歌多写缠绵委婉的爱情,风格细腻婉约,北歌则多抒发着慷慨悲壮的情绪,语言也不象南歌那般清丽,而是在质朴中带着直率粗犷,在南歌中常用的双关谐隐的修辞手段在北歌几乎看不到.南北民歌内...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诗歌差异 -
住之济脉:[答案] 1、 在感情表现形式上,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南朝民歌以婉转缠绵为基调.2、 在语言风格上,北朝民歌以质朴刚健,富有力感见长,南朝民歌以华美精致,双关隐语为主.3、 在诗歌形式上,北朝民歌五言句式约占60%,七言四言约40%;南...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诗歌差异 -
住之济脉: 南北朝乐府南朝乐府民歌约五百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其中“吴歌”三百二十六首,“西曲”一百四十二首,“神弦歌”十八首. 南朝乐府民歌,除吴歌、西曲外,还有一首较长的抒情诗《西洲曲》,属《杂曲歌辞》...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与汉乐府有何差异 -
住之济脉:[答案] 南北朝乐府与汉乐府之异:策源地,内容,形式,情调不同.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诗歌的特点 -
住之济脉: 民歌

新林区13669831227: 南北朝乐府民歌在题材上、内容上、艺术分格上等方面的异同(答案简明) -
住之济脉:[答案]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纪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传世的约六十多首,以《敕勒歌》最为著名.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是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现大部分收入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

新林区13669831227: 乐府诗有什么特点? -
住之济脉: 南北朝时期,新声杂曲大量产生.南朝乐府歌辞大部分收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一类中.郭茂情将这些民歌分为“吴声歌”、“神弦曲”、“西曲歌”三部分,共四百余首.“吴声歌”是当时流传在江甫一带的歌谣;“神弦...

新林区13669831227: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3答案 -
住之济脉: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