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祭义》诗解1祭天祀祖

作者&投稿:慈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礼记.祭义》诗解1祭天祀祖

题文诗:

祭不欲数,数烦不敬;祭不欲疏,疏怠则忘.

君子情深,情通天地,合诸天道,春禘秋尝.

秋霜露降,君子凄怆,非谓其寒;春雨露濡,

君子怵惕,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春禘有乐,秋尝无乐.致斋于内,散斋于外,

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乐嗜.

斋之三日,若见所祭;祭日入室,僾然必有,

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容声;

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其叹息.先王至孝,

色不忘目,声不绝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

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至著至存,不忘所由,

祭天祀祖,至精至诚,精诚所至,安得不敬.

正文: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

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着。着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分段注解: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秋,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忘与不敬,违礼莫大焉。合於天道,因四时之变化,孝子感时念亲,则以此祭之也。春禘者,夏、殷礼也。周以禘为殷祭,更名春祭曰祠。○数,色角反,下同。怠,大改反。祠,嗣思反。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非其寒之谓,谓凄怆及怵惕,皆为感时念亲也。霜露既降,《礼说》在秋,此无秋字,盖脱尔。○凄音妻。怆,初亮反。,本亦作濡,音儒。怵,敕律反。惕,他历反。为,于伪反,下文“见所为”并注同。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迎来而乐,乐亲之将来也。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小言之,则为一祭之间,孝子不知鬼神之期;推而广之,放其去来於阴阳。○放,方往反。

[疏]“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至“无乐”。○正义曰:此一节总论祭祀。其事既杂,义相附者结为一节,各随文解之。此一节明孝子感时念亲,所以四时设祭之意。○“合诸天道”者,诸,於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也。阴阳气盛,孝子感而思念其亲,故君子制礼,合於天道。○“春禘秋尝”者,举春、秋、冬、夏可知。○“非其寒之谓也”者,言孝子於秋霜露既降,有凄怆之心者,非是寒之,谓有此凄怆者,为感时念亲也。○“如将见之”者,言孝子於春雨露之时,必有怵惕之心焉。意想念亲,如似得见亲也。春、秋二时,於文相互。上云“凄怆”,下云“非其寒之谓”,此“怵惕之心”,下宜云“非其暖之谓”。今“怵惕之心”下“如将见之”,则“凄怆之心”下亦宜云“如将见之”,是其互也。但作记以秋是物去,寒为甚,故不云“如将见之”,但言寒也。春是物来,暖轻於寒,故云“如将见之”,故不言暖之谓也。先秋后春,以凉凄怆之甚,故先言之。○注“春禘者,夏、殷礼也。周以禘为殷祭,更名春祭”至“曰祠”。○正义曰:案《王制》云:“春礿夏禘。”《周礼·大宗伯》:“春祠夏禴。”今云“春禘”,故云“夏、殷礼”案《王制》春曰礿,此云“春禘为夏、殷礼”者,《郊特牲》以注“禘当为礿”,则此春禘亦当为礿,於《郊特牲》已注而破之,故此不言也。○注“迎来”至“阴阳”。○正义曰:云“小言之,则为一祭之间,孝子不知鬼神之期”者,解经“乐以迎来,哀以送往”之二句,谓一祭之间也,一祭比於一年,其事为小,故云“小言之”,为一祭之间,既不知鬼神来去期节,故祭初似若来,故乐,祭末似去,故哀。据孝子之心,虽春有乐及锺鼓送尸,孝子之心,祭末犹哀也。云“推而广之,放其去来於阴阳”者,解经云“故禘有乐而尝无乐”二句也。言推此一祭,而广论一年,放神之去来似於阴阳二气,但阳主生长,春、夏阳来,似神之来,故春、夏祭之有乐;秋、冬阴,象神之去,故秋、冬之祭无乐。然《周礼》四时之祭皆有乐,殷则烝、尝之祭亦有乐,故那《诗》云“庸鼓有斁,万舞有奕”,下云“顾予烝、尝”,则殷秋、冬亦有乐者。熊氏云:“殷秋、冬但有管弦之乐。”又云:“烝、尝全无乐。”其义已具《郊特牲》。

【译文】

祭祀的次数不能太频繁,太频繁就会使人感到厌烦,有厌烦之心就是对神不敬。祭祀的次数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会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会导致忘掉祖先。所以君子按照天的运行规律,春天举行钓祭,秋天举行尝祭。秋天来了,霜露覆盖大地,君子脚踏霜露,一定会有凄凉之感;这倒不是由于天气的寒冷,而是由于触景生情,想起了死去的亲人;春天来了,雨露滋润大地,君子脚踏雨露,一定会忽然动心,希望能像春回大地那样重见死去的亲人。人们以快乐的心情迎接亲人的归来,以悲哀的心情送别亲人的离去,所以构祭奏乐而尝祭无乐。

分段注解:

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①致齐(zhai斋):即致斋。齐,通“斋”。下同。致斋是祭祀前三天的严格斋戒,昼夜居于斋宫。

②散齐:致齐前七天开始的初步斋戒。散斋可以在斋宫外进行。

致齐於内,散齐於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致齐思此五者也,散齐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耳。见所为齐者,思之熟也。所嗜,素所欲饮食也。《春秋传》曰:“屈到嗜芰。”○齐,侧皆反,后不出者同。散,悉但反,注同。所乐音岳,又五岳反。嗜,市志反,注及下并同。屈,居勿反。屈到,楚莫敖。芰,其寄反。

[疏]“致齐”至“齐者”。○正义曰:此一节明祭前齐日之日。○“思其居处”者,谓祭致齐之日也,思其居处以下五事,谓孝子思念亲存之五事也。先思其粗,渐思其精,故居处在前,乐、嗜居后。○“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谓致齐思念其亲,精意纯熟,目想之若见其所为齐之亲也。○注“《春秋传》曰:屈到嗜芰”。○正义曰:《楚语》云:“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有芰。’”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周还出户,谓荐设时也。无尸者,阖户若食间,则有出户而听之。○僾音爱,微见貌。还音旋,本亦作旋,注同。忾,开代反。阖,户猎反。

[疏]“祭之”至“之声”。○正义曰:此一经明祭之日,孝子想念其亲。○“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者,谓祭之日朝初入庙室时也。初入室阴厌时,孝子当想象僾僾{髟方}见也。《诗》云:“爱而不见。”见,如见亲之在神位也。故《论语》云“祭如在”。○“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者,谓荐馔时也。孝子荐俎酌献,行步周旋,或出户。当此之时,必有悚息肃肃然,如闻亲举动容止之声。○“出户而听,忾然”者,谓祭此人为无尸之时,设荐已毕,孝子出户而静听,忾忾然也,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也。○注“周还”至“听之”。○正义曰:“,出户谓荐设时也”者,若《特牲》、《少牢》主妇设豆及佑食设俎之属是也。云“无尸者,阖户若食间,则有出户而听之”者,案《士虞礼》云:“无尸,则礼及荐馔皆如初,主人哭,出复位,祝阖牖户如食间。”注云:“如尸一食九饭之须。”彼谓虞祭无孙行为尸者,则吉祭亦当然也。此郑云阖户若食间,见如正祭九饭之间也。而皇氏谓尸谡之后,阳厌之时,又云无尸谓之阴厌,尸未入前,其义并非也。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存、著则谓其思念也。○悫,苦角反。

[疏]“是故”至“敬乎”。○正义曰:此一经覆说孝子祭时念亲之事。○“致爱则存”者,谓孝子致极爱亲之心,则若亲之存,以嗜欲不忘於亲故也。○“致悫则著”者,谓孝子致其端悫敬亲之心,则若亲之显著,以色不忘於目、声不忘於耳故也。○“著、存不忘乎心”者,言如亲之存在,恒想见之,不忘於心。既思念如此,何得不敬乎!

【译文】

致斋三天,必须在斋宫内进行;散斋七天,可以在斋宫外进行。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的居处,思念死者生前的笑语什么思念死者生前的志向,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喜欢吃的亲人这样专心致志地致斋三天,就会好像真正见到了将要祭祀者。到了祭祀那一天,进入庙室,就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了亲人的容貌;祭毕转身要出门时,肃然动心,又好像听到了亲人说话的声音;出得门来再仔细地听,又好像听到了亲人啃然长叹的声音。所以先王的孝敬父祖,父祖的容貌总在眼前晃动,父祖的声音总在耳畔回响,父祖的心思、爱好总是铭记在心。对父祖热爱到了这种程度,父祖自然总是活在心中;对父祖虔诚到了这种程度,父祖的容貌声音自然总是活灵活现。父祖在子孙的心里如此占有位置,怎能对他们不恭敬呢!


《礼记.祭义》诗解1祭天祀祖
云“推而广之,放其去来於阴阳”者,解经云“故禘有乐而尝无乐”二句也。言推此一祭,而广论一年,放神之去来似於阴阳二气,但阳主生长,春、夏阳来,似神之来,故春、夏祭之有乐;秋、冬阴,象神之去,故秋、冬之祭无乐。然《周礼》四时之祭皆有乐,殷则烝、尝之祭亦有乐,故那《诗》云“庸鼓有斁,...

礼记祭义原文和译文
礼记·礼运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

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什么意思
在乡里居住,凡事都讲究个长幼,即使贫穷的老人也不遗弃,年轻人不可恃强凌弱,以众欺寡。出自:先秦·孔子及弟子《礼记·祭义》行,肩而不并,不错则随。见老者,则车徒辟;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而弟达乎道路矣。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而弟达乎州巷矣。翻译:在...

《礼记》礼记·祭义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

《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
意思是: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就一定会表现为曲意承欢的样子。出处:《礼记·祭义》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

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 是什么意思
啭:鸟鸣婉转。南朝陈沈炯《六甲》诗:"庚庚闻鸟啭,肃肃望凫征。"尚羞簧:尚且使笙簧羞愧。簧,指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一般是用苇、木、竹、金属等制成。分大簧和自由簧两大类。在大簧类中,有簧一片者称单簧,如单簧管;由簧二片合成者称双簧,如唢呐、双簧管。在自由簧类中,多...

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
意思是:孝有三种情况,大孝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让父母受人尊重,再次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不辱没父母的名声,再次之是能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出处:《礼记·祭义》是古代经典儒家著作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对祭祀意义的阐述。原文: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礼记.祭统》诗解1孝子心祭
《礼记.祭统》诗解1孝子心祭 题文诗: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孝子之祭,至祭自祭,非自外至,自心中出,心中怵惕,奉之以礼.贤者至孝,能尽祭义.贤者之祭,必受其福,至福至备,至备自备,备以真情,真情所至,无所不顺,至顺精诚.诚尽于内,外顺于道,忠臣事君,孝子事亲,上顺鬼神,...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意思是:别子为其后裔之始祖,继承别子的嫡长子是大宗,继承别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即大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即小宗。出自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大传》。《大传》杂记宗法制度,兼及祭法和服制。节选原文: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礼记翻译有哪些?
摘自《礼记·礼运》解释: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六、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摘自《礼记·祭义》解释: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七、学然后...

南宫市17742328675: 裕前面的偏旁+已这个是什么字?
乾性抗乙: 祭祀(si)

南宫市17742328675: 在古代,诸侯有资格祭祀哪些对象 -
乾性抗乙: 在古代,诸侯有资格祭祀对象有:方祀,祭山川,祭五祀. 《礼记·曲礼卜》:“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方祀,各祭其一方的神祇 五祀,古代汉族祭俗中所祭的五种神祇.祭祀五行之神.

南宫市17742328675: 翻译文言文 -
乾性抗乙:[答案] 【原句】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 语本《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孔颖达疏:“此一节,总明郊祭之义.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

南宫市17742328675: 四方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
乾性抗乙: 四方 sì fāng 的解释有: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水浒传》第六六回:“四下里,十数处火光亘天,四方不辨....

南宫市17742328675: 祭祀的意思是什么 -
乾性抗乙: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南宫市17742328675: “四方”是什么意思? -
乾性抗乙: 四方有6种解释,分别是: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例句:西汉 戴圣《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白话译文:古时男子出生,以桑木作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 2、天下;各处. 例句:现代 柳杞 《好年胜...

南宫市17742328675: “祀”读什么音? -
乾性抗乙: 祀 sì<动>(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同本义 [worship Heaven] 祀,祭无已也.——《说文》祀,国之大事也.左传·文公二年》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 以雷鼓鼓神祀.——《...

南宫市17742328675: “大启而宇,长发其祥”具体的解释是什么啊? -
乾性抗乙:[答案] 乔迁新居的对联 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大启而宇 自从上天或是上帝开天劈地形成了宇宙,创造天地 长发其祥 长久发展成福庆... 《毛诗正义》解释说:「大禘,郊祭天也.」 《礼记》解释说:「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南宫市17742328675: 禋祀是什么意思 -
乾性抗乙: 禋 yīn 古代烧柴升烟以祭天:“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诚心祭祀:“不禋于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祀 sì 祭:祭祀.祀天.祀祖. 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南宫市17742328675: 什么是祭祀礼 -
乾性抗乙: 西周时期,丧葬之礼已变得日益重要.人们“事死如事生”,死者的葬礼是非常复杂的.人初死,先有招魂之礼,即复礼.由人持死者衣物到屋顶,对北方(主阴)对天、中、地三呼死者的名字.招魂不成,再举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