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中所说的“恶业”是指什么?

作者&投稿:诺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释一下:佛法中提到的“恶业”,是怎么回事啊?~

恶业,就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损害别人的利益,所导致的业力。
恶业,一般都是贪心、贪念所致,贪念太重的人,为了满足自己多余的欲望和需求,而不惜伤害、损害别人的利益,从而导致恶业累积,如果不知悔改,最终就会下地狱,受苦还债!

佛法中说的“业力”指的是:善业、恶业、无记业。
1、无记业,是指:做事不求回报,只是希望帮助大家,认为帮助大家就是帮助自己,并且自己非常快乐!那么,这就是在修净业。修净业,可以成佛,获得无边法力和无上智慧。
2、善业,是指:帮助他人,满足他人的欲望和需求,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这样,修的就是善业。修善业,可以获得人天果报,在下一次轮回中,可以享受巨大的福报。
3、恶业,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伤害他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恶业越积越重,如果不知悔改,最终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就要下地狱,受苦还债!

扩展资料

业力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其作为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业力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配合缘起论与无始无明化世界。
佛法所说的业力,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其中,善业、恶业分别由不同行为构成,比较容易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业力

十恶业如下:

一 杀生

基,为其它具有生命的有情。如果自杀,可犯杀生加行罪,未犯究竟杀生罪。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即对所杀有情确认无误。如果于有情作非有情想,或者于非有情作有情想,即为有误,不犯究竟杀生罪;如果心想无论谁来都将杀害,也是于基无误想,其余九种恶业当依此类推。(二)发起心,故意发起不间断杀害之心。

加行,自己做或教他人做,使用器杖、诸毒或明咒,不论何种方法来杀害有情。

一般人误以为指使人杀,自己没有动手作,不犯杀罪。其实教人杀与自己杀并无差别。如果是集体伙同行杀,则不论主从,凡参与者都同犯杀罪。以下九种恶业均为如此,后不赘述。

究竟,依靠加行,彼有情当时死亡或而后死亡。但如果作者先死或同时死,则不会犯究竟杀生罪,因为作者已成中有身或已转生,造业所依的身心已经发生了转变。

杀生的动机为贪嗔痴三毒烦恼。如因仇恨而行杀,是由嗔心发起的杀生;为了获取猎物的皮、肉、骨等而行杀,是由贪心发起的杀生;认为杀毒蛇猛兽、蚊蝇蚤虱等是为民除害,如是行杀是由痴心发起的杀生。与此相同,其余九种恶业都因贪嗔痴而发起。

二 不与取

基,为他人拥有、有权、执著的财物。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二)发起心,没有得到物主的许可,将财物拥为己有的意乐。即物主没有布施,作者设法拥有其财物的发心。

加行,以强力劫夺,或暗中窃取;若于债务、寄存物等以狡诈欺惑方便而据为己有;或为损害他人等。由自做或教他做。

究竟,将财物究竟属己想,即已生起得到之心。

不与取可分三类:(一)权威不与取,势力强大之人如国王等以非法的手段劫夺民众的财物;(二)盗窃不与取,如盗贼在主人没有看见的地方暗中偷偷窃取财物;(三)欺诳不与取,如经商贸易时,为了欺骗对方而以妄语、非法称斗等手段获取财物。

三 邪淫

基,略有四种:所不应行、非支、非处以及非时。所不应行,指除自己合法的配偶以外的一切男、女、黄门等均不应与淫。在钦·文殊友和噶玛巴不动金刚各自所作的《俱舍论释》中尤其强调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儿女及七世宗亲行淫。非支,指即便是合法夫妻,除正常支、道外的其余处(如口、大便道、手、股间、大小腿间等等)。非处,指夫妻也不能行淫的地方,如上师附近、塔、庙、他人面前等处所。《俱舍论释》中指出不能在有光明的地方行不净行。特别应注意的是不能在夫妻的卧室中供养佛像、经书,否则每次行淫均属犯根本罪。另外,身上所佩带的系解脱、佛像、加持品等,虽在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取下,但在行不净行时应当放下,放在卧室以外的房间中,否则也属于犯根本罪。非时,即夫妻间也不能行不净行的时间。如白天、月经期间、妊娠期间、产前产后、哺乳期、斋期、病中、苦恼忧郁之时。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所指的基即上述四种情况。(二)发起心,乐欲行不净行。

加行,生起淫意,口说欲词,身体行淫。

究竟,以我所执而与境合,过限、受乐。过限即超过界限。

四 妄语

基,有八种:已见说未见、已闻说未闻、已知未知(第六意识)、(嗅、觉、触等)已觉说未觉,此四条及反此四条。对境为能解义者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即于所见变想为未见,及于未见变想为已见等。(二)发起心,发起掩盖真实情况并交换为另一虚假情况而说,故意打妄语。

加行,口中说妄语,或者默许虚假情况(如人问你已证空性否,如不答即属默许),或者以身相指示虚假情况。自做或教他做。

究竟,他人已理解所说之义。依《俱舍论》观点,以有染心变换情况而说,当他人解义因此而变更了解,即成妄语。如果他人不解,不至于变更了解,故仅成绮语。以下三种语业,在对境未解时,都仅成绮语。

妄语分为三类:(一)一般妄语,怀有欺骗他人之心而说的一切自性妄语;(二)大妄语,如说善法无有功德、恶业无有罪过、清净刹土无有安乐、恶趣无有痛苦、佛陀无有功德等;(三)上人法妄语,如没有得地说得地了,没有神通说有神通等。

五 离间语

基,和合或者不和合的诸有情。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二)发起心,于和合有情,欲使他们相互背离;于不和合有情,乐其不合。

加行,在发心的基础上,以实语或者不实语,随自己的意乐而说。

究竟,他人理解所说语义。

离间语分二:(一)公开离间语,一般是具有权威的人在两个人同时在的时候,当面以离间语使他们分开。比如说“这个人暗中说你如此如此下劣,当面也如此如此迫害你,今天你们俩好象不是那样的。”类似这种当面挑拨离间的语言。(二)暗中离间语,在情投意合的两个人之间,于一人面前说“你虽然很关心他,但他对你却是如何如何。”以离间语使他们分开。

六 粗恶语

基,能引生恚恼的对境有情,即自己依靠对境能生恚恼。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二)发起心,发起说粗恶语的意乐。

加行,以实语或不实语,依种姓之过,或依身相之过,或依职业之过,或依犯戒之过,或依现行等过失,说对境有情不乐意听的语言。

究竟,他人理解所说语义。

粗恶语,如对相貌丑陋的人公开宣扬他们的缺点,对那些有生理缺陷的盲人、聋人等当面称呼瞎子、聋子,或者说对方的罪恶,或者说一些低劣的语言。此外,以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的语言也包括在恶语中。

七 绮语

基,无利无义之语,有七种:(一)辩论过失、斗讼、竞争;(二)于外道论典或咒语爱乐、受持、读诵;(三)被苦恼所逼之语言,如伤叹等;(四)嬉笑、游乐、爱欲之语等;(五)乐于在大众中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等;(六)说醉语及癫狂语;(七)说邪命语。

加行,勤勇宣说绮语。

究竟,说完为究竟,不需要他人解义。

八 贪欲

基,属于他人的财物。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二)发起心,想要将他人财物拥为己有。

加行,以上发心进行实际的行动。

究竟,念其财物究竟属于自己。

总之,对于他人的财物,反复盘算“我如何才能得到它呢?”,凡是对他人的财物生起欲求之心都是贪心。

贪心圆满必须具足五相:(一)有耽著心:特别执著、守护自己的财物;(二)有贪婪心:心里总是渴欲财物辗转增长,乐于积累;(三)有饕餮心:对于他人拥有的资财计为华好,深生羡慕、垂涎不已;(四)有谋略心:心中盘算“此人的财物如何才能归我所有”如是对他物起取得心;(五)有覆蔽心:为贪所压伏,心中不觉羞耻,不知贪欲的过患,不知远离。如果这五种心随缺一种,贪欲心相即非圆满。

非究竟之贪心有如下几种:内心思维如何使他人为自己服务,如何使其资具、饮食等为我所用;思维如何能使国王、大臣、诸商人及四众弟子来供事我;思维如何令众人知我具足多闻、勇猛精进、少欲好施等;思维如何令我得生天界,享受五欲妙乐;思维如何能得到父母、妻子、仆从、同行道友的资具等。

九 嗔心

基,能引生恚恼的对境(与粗恶语业的基相同)。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二)发起心,发起打、辱有情之心,如思维如何令他有情遭杀、遭缚,欲使他人财产耗失。

加行,即由发心思维所发起的行为。

究竟,内心已决定打、辱、损害有情。

总之,以愤恨心而想“我应当如此这般损害某有情”;对他人具有的功德和拥有的财产不悦意;如何使某人不安乐、不幸福;对他人发生不如意事幸灾乐祸等,如此对他有情生起损恼之心都属于嗔心。

嗔心圆满应具五心:(一)憎恶心,心里忆念对境对自己作损害之相,随此生起憎恶之心;(二)怒不可忍心,对于对方的不饶益,心里无法忍受;(三)怨恨心,一次次地想别人对自己不好,应对此人报复;(四)谋略心,内心思维如何捶打、如何杀害等;(五)覆蔽心,对于嗔恚不觉羞耻,不知过患,不知远离。

如果思维他人对我已做或正做诸无义事,我当对他也做无义事,这样所起的思维不论有多少,都是损害心。如是愿他人现在丧失亲属、资财及善法等,以及愿他将来堕入恶趣,这种害心属于不究竟的嗔心。

十 邪见

基,实有义,即因果、前后世、轮回等名言中真实存在的法。

发心,(一)想,对所持的邪见作真实想。(二)发起心,发起对正见诽谤的意乐。

加行,依发心而策发实际行为。此分四,即谤因、果、作用、有事。(一)谤因,认为业无有善恶等;(二)谤果,认为善恶业的异熟果报不存在;(三)谤作用,又分三种:诽谤殖种、持种作用,认为自己并不是父母所生;诽谤往来作用,否认前世后世的存在;诽谤受生作用,即否认化生有情的存在。(四)谤实有事,认为阿罗汉等不存在。

究竟,执持邪见,内心决定进行诽谤。

邪见圆满应具五种心:(一)有愚昧心,即不能如实了知所知;(二)有暴酷心,对于颠倒之理有依赖心、欢喜心;(三)有越流行心,对于诸法的非理观察已成习惯;(四)有失坏心,对于与自己见解相违的事物进行诽谤,如诽谤布施、供养、火供、善行等无有果报,失坏相续;(五)有覆蔽心,对于自己所持的邪见并不感觉羞耻,不知过患,不知出离。以上五相若缺一种,则不为究竟的邪见。

虽然还有其它种种邪见,但在此只称上述加行中所说的四法为邪见,因为此四法能断一切善根,随顺诸恶随意所行,是邪见中极重的。总之邪见可概括为两类:无有因果之见与常断见。无有因果之见即认为修善法无有功德、造恶业无有罪过。常断见是外道的见解,可分六十二种邪见,归纳起来即常见与断见。常见认为神我常有,或认为世界的造作者是大自在天或遍入天等。断见即认为一切诸法自然而生,不承认有前后世,不承认因果报应及解脱等。如果有人认为外道的论典是真实的并随之而行,或者虽未随行但认为佛陀的经教、上师的教言、智者的论典都不真实,这样产生怀疑或者进行诽谤都是邪见。

十恶业中,杀生、粗恶语、嗔心由三毒引发,由嗔究竟;不与取、邪淫、贪欲由三毒起,由贪究竟;妄语、离间语、绮语的发起与究竟都由三毒;邪见由三毒引发,由痴心而究竟。

佛中所说的“恶业”是指什么?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
业者。事也。
确实没懂,能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佛说动念即是“业”.
身----行动.
口----说话.
意----思想.
即:不做,不说,最好想都不要想.

自私的念头 并且发出在身口上

不善业


佛法中说的“业力”指的是什么?
3、恶业,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伤害他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恶业越积越重,如果不知悔改,最终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就要下地狱,受苦还债!

佛中所说的“恶业”是指什么?
妄语分为三类:(一)一般妄语,怀有欺骗他人之心而说的一切自性妄语;(二)大妄语,如说善法无有功德、恶业无有罪过、清净刹土无有安乐、恶趣无有痛苦、佛陀无有功德等;(三)上人法妄语,如没有得地说得地了,没有神通说有神通等。 五 离间语 基,和合或者不和合的诸有情。 发心,(一)想,于基无误想。(二)发...

佛法中说的“业力”指的是什么?
佛法中所说的“业力”涵盖了三种类型:无记业、善业与恶业。1、无记业指的是那些既非善行也非恶行的行为所积累的力量。这些行为通常是出于无目的、无恶意,或者不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在佛教中,无记业并不导致善恶果报,但如果一个人在行为时不求回报,只是出于助人的愿望,并从中获得快乐,这样的...

佛陀开示什么是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五恶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五)饮酒。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

十恶业是哪十恶
佛教中的十恶是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恚、邪见。是招苦果之业因。是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又作十不善业道。十恶业之杀生(身造者)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凡是杀蚊虫杀蚂蚁,这也是杀生。杀牛杀猪,也是杀生。虽然杀生,可是业报不太...

十恶业—杀、盗、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做何解释...
身口意所造的恶业,归纳起来,就有十样,身体造的恶业是杀、盗、淫;嘴巴造的恶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念上造的业是贪、嗔、痴。像我们的身体本身也会使人乖离,拿现代语来说就是‘肢体语言’,怎么说身体会挑拨人家呢?譬如眼睛是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候用不着说话,一群人坐在一起蛮好的...

佛教所讲的三业是哪三业?
身、口、意三业。 佛家的三业中的业:主要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来的延续的结果。一. 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二. 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三. 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

佛教的十恶是什么?
“十恶”,最初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至于“十恶”的具体内容,《佛说未曾有经》中说:“起罪之由,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是为...

佛教善恶怎么理解??
第 一个恶业是杀生,也就是杀害其它生命。第二个是偷窃,拿了人家没有给予的东西。第三是邪淫。第四是妄语。第五是诽谤、中伤他人。第六是恶口,即使用严厉的 言语与词句对人,这些都是恶业。第七是讲轻佻的言语,无意义和无价值的话语。第八是贪念,贪图他人的财物,巴利语中,我们称之为visama...

往夕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请问这...
恶业:简单说就是你干过的坏事,杀人放火偷盗奸淫坑蒙拐骗等等之类。往细处说,众生起心动念即是造业,比如心里有个坏念头就是造了恶业,这需要一些佛学知识才能理解。另外,与”恶业“对应的有”善业“,即你做过的好事,以及善念。无始:众生轮回无始无终,过去没有起源,未来没有终点。贪嗔痴:贪...

合作市19799873327: 解释一下:佛法中提到的“恶业”,是怎么回事啊? -
夕战脑苷: 恶业,就是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损害别人的利益,所导致的业力. 恶业,一般都是贪心、贪念所致,贪念太重的人,为了满足自己多余的欲望和需求,而不惜伤害、损害别人的利益,从而导致恶业累积,如果不知悔改,最终就会下地狱,受苦还债!

合作市19799873327: 佛家讲得业障是什么 怎样消除业障 -
夕战脑苷: 业障:恶业之障碍.恶业妨正道者.由宿世所作的种种罪业而生今世的种种障碍,如人今生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业即业行,谓由贪嗔痴起身口意,造作五无间重恶之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五无间业者,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 谓诸众生由贪嗔痴等惑,于诸善法不能勤行,而随身口意造作恶业,障蔽正道,是名业障.业障除:净除业障之意.印言名.又名大慧刀印.以智慧之利刀除灭业障,故有此名.即二羽为金刚拳,屈进力二节,禅智压二度,结业障除印,诵唵缚日啰羯磨尾输驮耶萨嚩啰拏你母驮萨底曳曩三摩耶吽之真言时,则以金刚业之故能净三业,灭五逆决定业云.见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等.

合作市19799873327: 佛家说忌三 贪 嗔 痴 中的嗔死什么意思..还有7情指哪7情? -
夕战脑苷: 七情为“喜、怒、哀、惧、爱、恶、欲.嗔:指嗔恨心.嗔恨心不段除掉会堕地狱!这个心我们不要有.遇到事物应该尽量想开.佛家讲三毒心.就是贪嗔痴!佛性就被这三毒心所污染

合作市19799873327: 佛教上的“业”是什么意思? -
夕战脑苷: 【业】 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之力量.此外,'业'亦含有行为上善恶苦...

合作市19799873327: 佛说每个人都有业力,什么是业力喃? -
夕战脑苷: 业力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原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

合作市19799873327: 如何解释身口意三业 -
夕战脑苷: 佛家的三业指的是: 身、口、意三业. 佛家的三业中的业:主要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来的延续的结果. 一. 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 二. 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

合作市19799873327: 嗔念是什么意思? -
夕战脑苷: 通俗的说是:仇恨心,和愤怒心.具体的如下: 佛教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般修行人要戒十 恶而修十善.十种恶业反过来叫十善业.所谓十恶业指:身三业、意三 业、口四业.身三业包括杀、盗、淫.口四业指妄语...

合作市19799873327: 佛教的业是什么意思 -
夕战脑苷: 佛教常说的“业”有哪些含义 佛教常说的“业”是指有情之行为.梵语karman,音译羯磨,为“造作”、“行为”之义.此“业”之思想,原是印度独特的思想,在印度人中相当普及,并以之为招致轮回转生之一种动力.佛教沿用此语,谓以...

合作市19799873327: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中的“业”指的是什么? -
夕战脑苷: 一、这里的“业”是造作之义,就是过去现在一切善恶思想行为,统统叫“业”.是佛教中常说的一个专业术语,“业“包含了善恶苦乐等因果报应思想,及前世、今世、来世等轮回思想. 二、业的种类:1、从“业”的善恶性质可分为三...

合作市19799873327: 佛家业的意思 -
夕战脑苷: 【业】 (术语)梵语羯磨Karma,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在过去者,谓为宿业,现在者谓为现业.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业为造作之义.是有二种:一如身之取舍屈伸等造作,名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