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怎么理解?何解

作者&投稿:鄞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怎么理解?何解~

原句应该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南阳慧忠国师说这是文殊普贤的境界,与大乘了义经相合,一般人接受不了,如果上面那段看不懂,这里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明白的,建议师兄学习《楞严经》,这是明心见性的宝典,学明白了自然能解此句。

佛法身无边,万物都是佛法身的显现

原句应该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南阳慧忠国师说这是文殊普贤的境界,与大乘了义经相合,没有基础的人看不懂。简单说说:法身与般若是同体而异名,无形无相,却变现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动物植物人天、无尽时空,没有一样不是其变的,所以没有一样不是法身本体,没有一法不是本来面目。建议学习《楞严经》,这是明心见性的宝典,学明白了自然能解此句。

佛法身无边,万物都是佛法身的显现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有见、闻、觉、知啊。
般若:中文的意思是智慧,但智慧一词难以表达“般若”的蕴含。
法身: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追问: 怎么和佛学扯上关系了啊? 能不能 直白的给翻译下什么意思? 回答: 这句话意思就是青青的竹叶,一片一片的,那是什么?不是什么植物的叶子,都 是佛的法身。一朵朵的黄花、菊花,都是般若,都是大智慧。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出处?
佛教禅宗公案 《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描绘禅心的散文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真如。山间有月,风情自来许,云水无边,径木花自清。心念有静,桥流水不流,香林有风,林动风不动。心若有尘埃,沿途风景,不是红尘,尽皆净土…… 月影寒秋,婆娑醉人,一㕍南渡,影移声中㕍语丝丝纠耳,这是禅;萧风四起,暮野四合,梧桐叶落,飘零如雨,簌簌风中白絮做漫天飞舞,...

“佛说,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不是佛说,是胡乱组合古大德的话。“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两句是一起的,“红颜白骨皆是虚妄”却是别处的,说的不是一个意思,组合起来不伦不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什么意思
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华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又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曰。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珠曰。法身无像。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华而显相。非彼黄华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

“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 ...
佛法就在生活中,可见的,不可见的,想到的,未想到的,外物事,内意识,佛法尽虚空遍法界。

星云大师《净修法门》
」从这个趣事里,我们可以知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世间上哪一样东西不都是阿弥陀佛体现的呢?念佛,你心中有佛,然后你看到的世间,一切到处都是佛;你心中有佛,你耳朵听到的声音都是阿弥陀佛的声音;你心中有佛,说出来的话,都是阿弥陀佛的语言;你心中有佛,所做的事,都是阿弥陀佛的事;你...

“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这句话的意思
卷十五·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春来草自青。”卷十五·鼎州德山缘密圆明禅师,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秋来黄叶落。”曰:“见后如何?”师曰:“春来草自青。”卷十五·饶州荐福承古禅师,问:“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纳须弥于芥子的高考满分作文
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的一颗芥子。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佛曰: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做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道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
佛法没别的,“放下”而已。二、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与佛教的:“如来说是世界,即非世界;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一样。大道无形,无可名之,强为之名曰“道”。大道无处不在,佛法讲:“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样。法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大师...

带竹字的诗句
翠竹黄花 【拼音】 (cuì zhú huáng huā)【注释】 指眼前境物。【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例子】刀过竹解 【拼音】 (dāo ...

卧龙区13289252788: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怎么理解?何解? -
李惠肠泰:[答案] 您问的这个问题,对于没有深入过佛教经藏和初学佛的人有相当的难度,俺尝试着解释一下:“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

卧龙区13289252788: 这句话的意思?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
李惠肠泰:[答案] 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这指的是佛法. 佛法身无边,万物都是佛法身的显现

卧龙区13289252788: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什么意思
李惠肠泰: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有见、闻、觉、知啊.出自:《大珠慧海禅师语录,卷下,诸方门人参问语录》.记载,就是把事情写下来,目的是记录事实、事件或者让后世的人可以有所参考,让知识以及文化传播,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又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卧龙区13289252788: 佛说: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李惠肠泰: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有相的东西,都是自性中的妄念所变现出来的,本质还是自性. 以下是具体的理解: 1. 所有的虚妄和真实都是“心”的一部分,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例如:就像一部分细胞...

卧龙区13289252788: "青青竹叶,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
李惠肠泰:[答案] 青青的竹叶,一片一片的,那是什么?不是什么植物的叶子,都 是佛的法身.一朵朵的黄花、菊花,都是般若,都是大智慧.

卧龙区13289252788: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这段话什么意思? -
李惠肠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都是虚妄,虚妄就是妄念,就是迷惑了的自性.自性迷惑了就表现为种种世间的东西,而自性清净了就表现为佛国净土. 翠竹黄花是这样,土石砖瓦也是一样. 所以说觉悟了随处都是净土,而迷惑了随处都是秽土.就是这个意思.

卧龙区13289252788: 请解释一下“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含义
李惠肠泰: 《大珠慧海禅师语录 卷下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记载: “讲华严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

卧龙区13289252788: 这句话的意思??????? -
李惠肠泰: 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这指的是佛法. 佛法身无边,万物都是佛法身的显现

卧龙区13289252788: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李惠肠泰: (杂语)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禅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师曰:此尽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不出法,岂非法身乎.又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色,岂非般若乎.”

卧龙区13289252788: “佛说,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什么意思 -
李惠肠泰: 这不是佛说,是胡乱组合古大德的话.“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两句是一起的,“红颜白骨皆是虚妄”却是别处的,说的不是一个意思,组合起来不伦不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