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翠竹尽是真如

作者&投稿:点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怎么理解?何解
原句应该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

有没有即短又精美的散文,能表达出意境的。
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心灵,澄澈空明无一丝渣滓。休闲与做事不是镜花水月,实实在在,明澈本心后一切都是那样意味充足。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一点一滴,在在处处,都如是清新蔼然。细品一杯清茶,从容自在;绽现一个微笑,气象万千。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我最爱的说行天下 ...

描写冬天翠竹的文章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竹·朱闻麟· 环绕小村的青青翠竹已和我的童年一样只留在记忆之中了,连片的竹林把古老的水乡小村妆成绿的世界,袅袅婷婷的竹子齐齐伸向天际,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梦想,似剪的...

即心即是【节选】
就是道生之说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就是雪峰之说 “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 就是沩山之说 “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 也就是庞居士说 “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 庞太太说 “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就是唐僧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悟空拔一根毫毛而化身无数。 那就...

怎样用自性弥陀念佛
禅宗还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就是指这个如来,这个一心三藏。那么阿弥陀佛,阿就是代表如来的如字,指空如来藏;弥陀就是指如来的来字,指不空如来藏。阿弥陀佛就是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就是如来,就是《心经》中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个空是空性的...

黄龙三关的宗法要旨
若言“我手”与“佛手”不相似,则与“真如遍在”、“万法一如”等思想相矛,何况禅家主张“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岂有不相似之理?着百“我手”与“佛手”相似,但众生是因,佛性是果,因下即是果;且当下答问者所求无非作祖威佛之道,分明生、佛有别,法界之悬隔何以淹灭和沟通?故也无相似之理,所以,“我...

望庐山居·清深趣有余
其形制不一,循山而建,逶迤数折,溯溪而上,直至山深壑绝之境。一路经行处,凡十余所,命以“溪悦”、“竹韵”、“望庐”、“良栖”、“自在”、“般若”诸名,闻之,则可逆知其庐其境——溪涧可听,南山可望,清流可掬,芭蕉可赏……栖此幽居,得大自在,翠竹黄花,皆可尽作真如般若之想...

道教跟佛的联系
二、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与佛教的:“如来说是世界,即非世界;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一样。大道无形,无可名之,强为之名曰“道”。大道无处不在,佛法讲:“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样。法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大师请教时,说你不识字,怎么能...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往”是何意啊?
真如之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缘是世间相,(俗谛)不变是真如(法位)体,二者相成互显,同为真如之体。约不变一边而言,亦得云:世间相常住。清凉观国师解释此二句义,亦十分精辟,他说:上一法字,是指诸法,下一法字,是指真如,就是说一切诸法,皆住真如法位理中,既住于正位理...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原文及翻译赏析
6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了(li?o):懂得,明白。7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8遗言:指佛经所言。冀:希望。冥:暗合。9缮性:修养本性。...意谓超师寺院何其幽静,苔色青青连着翠竹。旭日东升晨雾滋润,梳洗青松涂以膏沐。「道人」实指「超师」,「庭宇」呼应「东斋」,既言「步出」则寺院环境尽...

扶行13374437500问: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邵阳县芪参回答: (杂语)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禅客问南阳国师,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人有信否?意旨如何?师曰:此尽是文殊普贤大人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不出法,岂非法身乎.又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色,岂非般若乎.”

扶行13374437500问: 青青翠竹,尽是洁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是什么意思? -
邵阳县芪参回答: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有见、闻、觉、知啊. 般若:中文的意思是智慧,但智慧一词难以表达“般若”的蕴含. 法身:也就...

扶行13374437500问: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和什么姓有关?
邵阳县芪参回答: 莫姓有关.传说有仇人找莫姓人寻仇,莫姓人躲进竹林,方过此劫.以致后来莫姓人不得乱砍竹林和不吃竹叶包的粽子.所以才有青青翠竹尽是真如句子.说的见到青竹,就像见到了真如菩萨.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扶行13374437500问: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和什么姓有关?
邵阳县芪参回答: 佛性

扶行13374437500问: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这段话什么意思? -
邵阳县芪参回答: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都是虚妄,虚妄就是妄念,就是迷惑了的自性.自性迷惑了就表现为种种世间的东西,而自性清净了就表现为佛国净土. 翠竹黄花是这样,土石砖瓦也是一样. 所以说觉悟了随处都是净土,而迷惑了随处都是秽土.就是这个意思.

扶行13374437500问: 郁郁黄花 尽是般若 -
邵阳县芪参回答: 出自佛经中的《金刚经》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有见、闻、觉、知啊.

扶行13374437500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句话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 -
邵阳县芪参回答: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 这是华严菩萨一真法界的描述,不是我们凡夫用意识思维能够理解的. 大家不要企图理解这句话,给大家一些参照: 1、虚云和尚开悟偈中说: 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

扶行13374437500问: 宋代 五灯会元 双岭化禅师的诗 什么意思? -
邵阳县芪参回答: 现着真如法性的自然山水,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日出、云散、风和、木秀、花笑、鸟啼、秋山、落叶、碧天、环月、翠竹、黄花……无一不是“吾无隐乎尔”,呈露着自性的奥秘,显现着祖师的禅心.这是触目菩提的禅悟之美,是“春光重漏泄,有口不须陈”的现量境(《黄龙录续补》)

扶行13374437500问: 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
邵阳县芪参回答: 这段话是说,红颜白骨、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皆是无常幻相,今日红颜他日白骨,无常变幻,都无实义.知幻离幻,当处放下一切分别执着.以离相心观一切法相,郁郁黄花也体现出般若智慧,青青翠竹就是离相的清净自性,清净法身.故《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扶行13374437500问: “佛说,红颜白骨皆是虚妄,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什么意思 -
邵阳县芪参回答: 这不是佛说,是胡乱组合古大德的话.“青春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两句是一起的,“红颜白骨皆是虚妄”却是别处的,说的不是一个意思,组合起来不伦不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