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作者&投稿:度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和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1.时代和国际环境不同
  2.国内条件不同
  ①政治体制
  ②思想文化传统
  3.改革的主观因素不同
  ①领袖人物:日本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中国维新派则不了解外部世界,习惯于用老观念、老方法对待新事物,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②国家政权:日本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改革受到多方阻挠,根本无法进行。
   ③人民群众:日本明治维新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中国维新派轻视群众、脱离群众,看不到人民大众的巨大力量,孤立了自己。
  4、引申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日本的是通过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清朝的戊戌变法是在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下的一种过渡性的君主立宪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区别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
  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
  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其危机主要体现在:
  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本身也陷于瓦解。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在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从力量对比上。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维新势力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抬出天皇为旗帜,与反幕府的强藩相结合,既有基地,又有军队,广大农民和市民也积极参加和支持反幕武装,因此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又是它们的共同思想准则。而且,这股反动势力还有强大的外国侵略势力的支持。因此,在这个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统治营垒中是很难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的。如中国的维新势力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与守旧党比,不过千与一之比,其数极小”(严复语)。因此,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
  从政策措施的实施上。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还版籍(1869年)、废藩置县(1871年)、改革封建身份(1869至1873年)、废除封建俸禄(1876年)、地税改革(1873年)、教育改革、殖产兴业、修改不平等条约,最后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年),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百日维新”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从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而中国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二、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比较。

(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列强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

(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容。

不同在于一个胜利,一个失败。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主要内容:发展工农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日本改革,从上至下,始终坚持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
反观清政府改革,遇到顽固派重重阻挠,改革派受到清洗,最后改革失败。

1.时代和国际环境不同
2.国内条件不同
①政治体制:
②思想文化传统
3.改革的主观因素不同
①领袖人物:日本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中国维新派则不了解外部世界,习惯于用老观念、老方法对待新事物,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②国家政权:日本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基本国策和政府的一致行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政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改革受到多方阻挠,根本无法进行。
③人民群众:日本明治维新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中国维新派轻视群众、脱离群众,看不到人民大众的巨大力量,孤立了自己。

共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2.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重要措施
不好意思课本没带回,所以只回答了共同点!


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

日本明冶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和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_百度...
1.时代和国际环境不同 2.国内条件不同 ①政治体制 ②思想文化传统 3.改革的主观因素不同 ①领袖人物:日本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中国维新派则不了解外部世界,习惯于用老观念、老方法对待新事物,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政治斗争经验。②国家政权:日本明治...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不同点:1,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日本的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日益激烈,而中国守旧势力非常强大.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日本: 明治时期的改革派指倒幕派,他们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部分...

日本明治维新激进的改革派,为何没有彻底抛弃“糟粕”和服?
大正时代,首先解除了对相扑的限制,紧接着又解除了对和服的限制。所以说,不是改革家们不想抛弃和服,而是自己就是靠着“民主”上位,如果要穿本民族服饰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更不用提政治民主了。 能穿和服,是大部分日本平民的意愿。所以,不能刚刚坐稳江山就立刻打脸。但是武士阶层,就没这么幸运了。改革派们削减...

明治维新各种团体
在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下,各类团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既有半政治半军事的特性。其中,党派如诸生党和天狗党,前者由市川三左卫门创建,主张佐幕,而后者由武田耕云斋发起,目标是尊王,却因政变失败被处死。天狗党的对立面,奇兵队由高杉晋作领导,而长州还有鸣城队和游击队,鸣城队后来转型为鸣...

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是由哪一社会阶层组成?
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派大多数是封建政府时期的武士和大名,他们属于统治阶层的中间力量,希望进行改革以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经过明治维新,这些人都进入到统治阶层。

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
No.1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发生在645年。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严重,贵族专权,对外战争和营造工程劳民伤财。改革派联合铲除专权,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经济上,废除贵族私有土地制度和部民制,实行公田公民制度。No.2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西化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历史背景
国内背景:一:日本由于自身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商品经济的盛行 教育改革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二:当时国内分成两大派别。幕府派和倒幕派 倒幕派是支持社会变革 幕府派崇尚守旧,他们之间的矛盾演变成了战争 最后倒幕派取得了政权。而革新势力希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教育理念 ...

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后三杰”分别指?
明治维新三杰分别是: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三人。明治维后三杰分别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 ”,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重要人物简介:高杉晋作(1839...

中市区15751114183: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 -
黎阮赖氨:[答案]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

中市区15751114183: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
黎阮赖氨:[答案] 答:一、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

中市区15751114183: 请问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
黎阮赖氨:[答案]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戊...

中市区15751114183: 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黎阮赖氨:[答案]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比较:①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②领导力...

中市区15751114183: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
黎阮赖氨:[答案]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慈禧太后为主的保守派的抵制.当时的中国如果变法成功的话,那么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政权就会受到削弱,甚至会产生无权利的情况,从而西方帝国主义国...

中市区15751114183: 差别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的性质和目的相同,但为什么前者
黎阮赖氨: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是因为: 首先,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比日本的资产阶级软弱得...

中市区15751114183: 扼要比较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影响
黎阮赖氨: 背景不同:明治维新时期,世界属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戊戌变法时期,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所以戊戌变法没有良好的时代背景. 影响:明治维新使得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之路,脱亚入欧.戊戌变法没有成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其最大功绩在于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市区15751114183: 从明治维新和维新变法的成败中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简练一些 深刻 -
黎阮赖氨:[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有相同的目的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相同点:两个变法都是在外忧内患的情况下激发的.在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于德川幕府末年,(孝仁天皇晚年),此时的日本由于幕府在长达近两百年的逐步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日本...

中市区15751114183: 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跟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
黎阮赖氨:[答案] LZ您好因为1、国内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2、列强的阻挠

中市区15751114183: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关系 -
黎阮赖氨: 联系:日本改革成功后,开始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造成中国甲午战败,列强对华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探索救国之路,推动戊戌变法运动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