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冶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作者&投稿:照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有区别吗~

维新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后以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而失败。


维新酝酿: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 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首先,相信你说的“日本的变法”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维新变法”就是“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其次,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1.时间:明治维新19世纪60年代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明治维新比戊戌变法早了近30年。人物:明治维新:由中下层武士和一些大名发动武装革命,有明智天皇带领维新。戊戌变法:有梁启超等上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有光绪批准下达变法。影响: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从此日本开始了走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由惜日的封建东亚小国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滋长日本的军国主义气焰。戊戌变法大多数改革措施被废或取消。但中国资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变法保留的内容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结果: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2.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是一次成功的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经过明治维新而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了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帝国清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些列日本难以解决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 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简单的说: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 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戍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 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 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 识素养。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 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 绩。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 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 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 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 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区别首先从结果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使日本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世界强国;中国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并且只维持了103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了,中国没有因此而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改革,它使日本摆脱了封建的束缚,让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但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没能彻底得废除封建制度,致使日本发展受限。而戊戌变法,从根本上说并不成功,但它确确实实动摇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期待你的满意啊~~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二、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比较。

(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列强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

(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不容。

最大的关键,我感觉是
日本人民大部分是武士精神的斗士,
清朝人民大部分是群奴才。

所以一个注定成功,一个注定失败。外部原因都是次要的。


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

日本明冶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薄弱。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还未形成。西方列强正加...

日本明治维新激进的改革派,为何没有彻底抛弃“糟粕”和服?
所以说,不是改革家们不想抛弃和服,而是自己就是靠着“民主”上位,如果要穿本民族服饰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更不用提政治民主了。 能穿和服,是大部分日本平民的意愿。所以,不能刚刚坐稳江山就立刻打脸。但是武士阶层,就没这么幸运了。改革派们削减其俸禄,让他们知难而退。并且还禁止大多数人使用武士刀。但是天皇...

旧民主主义革命明时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出现进步思潮有哪些,重大社 ...
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变法维新,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践: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等主张通过暴力革...

日本两次改革的名称 改革在位的天皇,时间,历史意义或作用 学习的是什么...
第一次:1、名称 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封建制度)2、在位天皇:孝德天皇 3、时间:646年(大化元年)4、历史意义: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第二次:1、名称 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资本主义)2、在位天皇:明治天皇 3、时间:19世纪中期 4、历史意义: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日本摆脱...

日本古代有哪些变法运动?
,结果这个派遣就成了所谓的民间学习使团。由于隋朝短暂的寿命,日本其后又向唐朝派出了遣唐使,日本通过向唐朝学习,回去之后进行变法改革,此次变法为“大化改新”,日本成功从奴隶制度转化为封建制度,日本天皇权力得到了加强,不过在不久之后天皇就被架空,日本随即进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幕府时代。

透过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看社会变革基础 的研究性学习报告论文...
第一,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推翻封建制度。在这方面,中国的封 建势力比日本的封建势力要强大得多,而资产阶级势力却比日本要弱得多。日本明冶维新前,封建制度 危机四伏,封建营垒急剧分化。顽固势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多次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分 崩离析。其他...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欣、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措施:1、官办企业 19世纪60年代后期,清政府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为强化地主阶级统治,有限...

明朝隆庆到万历内阁的守旧派和改革派
其权势在隆庆初达到顶峰,于是他对明朝的政治机器进行了修补,包括吏治,财政等,尤其是废除嘉靖时期的道教的政治地位,但他的措施总体来说是修补不是改革,他满足于补漏除弊。另两位首辅,李春芳和赵贞吉也属于徐阶的补漏思想,我们管他们叫补旧派。而著名的高拱,张居正两位首辅,则恰恰相反,他们主张...

关于日本历史问题
14日,革新派人物组成了以改革派人物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为核心的集团,废黜了苏我氏拥立的天皇,拥立中大兄的舅舅轻王子继位,称孝德天皇,并效仿中国的作法,建年号“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646年正月元日,新政权颁布了《改新诏书》,并全力向全国贯彻。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

大观区17267867559: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 -
轩成枸橼:[答案]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

大观区17267867559: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
轩成枸橼:[答案] 答:一、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

大观区17267867559: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试从时代背景,领导者,改革参加者,改革内容进行比较 -
轩成枸橼:[答案] 一句话,日本是让大家都富得,中国是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大观区17267867559: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 -
轩成枸橼:[答案] 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慈禧太后为主的保守派的抵制.当时的中国如果变法成功的话,那么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政权就会受到削弱,甚至会产生无权利的情况,从而西方帝国主义国...

大观区17267867559: 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与发生于19世纪末的中国戊戌变法,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轩成枸橼:[答案]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的原因比较:①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②领导力...

大观区17267867559: 差别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的性质和目的相同,但为什么前者
轩成枸橼: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是因为: 首先,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比日本的资产阶级软弱得...

大观区17267867559: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关系 -
轩成枸橼: 联系:日本改革成功后,开始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造成中国甲午战败,列强对华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探索救国之路,推动戊戌变法运动发展.

大观区17267867559: 对比一下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
轩成枸橼: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