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网号466392234

作者&投稿:蹉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考点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 养料 O2
外界环境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 淋巴 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 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树突
突起 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分析综合作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刺激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突触前膜 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①突触的结构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
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③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四、激素调节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3、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②肝糖元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
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
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
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寒冷、过度紧张等
刺 激

( 促进 ) (促进)

(抑制) (抑制)
反馈调节 (浓度高时)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五、免疫调节
1、基础: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 淋巴细胞 T细胞
作用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3、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5、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自身组织、细胞、器官)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
6、体液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记忆细胞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d、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
(二次免疫)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8、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9、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第三章:
六、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 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七、生长素的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
八、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作用: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根〈芽〈茎)。
九、其他植物激素:
1、恶苗病是由赤霉素引起的,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优点: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如:2、4-D奈乙酸。

第四章:
十、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逐个计数 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b、计算方法: 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
计算公式:N=M×n/m。
估算的方法 昆虫:灯光诱捕法;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十一、种群数量的变化:
1、“J型增长”a、数学模型:(1) Nt=N0λ
(2)曲线(如右图)

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2、“S型增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十二、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
3、群落中种间关系:
捕食(甲图)
竞争(乙图)
互利共生(丙图)
寄生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十三、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
十四、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结构
生产者(自养生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 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寄生动物(蛔虫)
异养生物
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

食物链 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
营养结构
食物网 在食物网之间的关系有竞争同时存在竞争。食物链,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
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2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1. 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物质循环 2.特点: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3.举例 碳循环 :
碳循环的形式:CO2
大气中CO2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2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两者关系: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作为物质循环动力
5、实践中应用: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c.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物理信息 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
6、信息传递 ①信息种类 化学信息 通过信息素传递信息的,如,植物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
行为信息 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传递信息的,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都可以传递(如:孔雀开屏、蜜蜂舞蹈)
②范围:在种内、种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③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
信息传递。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应用:a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模仿动物信息吸收昆虫传粉,光照使鸡多下蛋
b.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生物防治害虫,用不同声音诱捕和驱赶动物
7稳定性 ①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②种类 两者往往是相反关系,但也有一致的 如:北极冻原
恢复力稳定性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③原因: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能力大小由生态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如:森林)
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如:草原、北极冻原)
④应用:a.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人均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多种物质、精神需求
d、社会发展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3、我国应对的措施:a、控制人口增长
b、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a.全球气候变化 b.水资源短缺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
e.土地荒漠化 f.海洋污染 g.生物多样性锐减
5、生物多样性 ①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潜在价值 目前不清楚
②多样性价值 间接价值 生态系统区别调节功能
直接价值 食用药用 工业用 旅游观赏 科研 文学艺术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的保护。
易地保护 将灭绝的物种提供 最后的生存机会
③保护措施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键)
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6、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②措施:a.保护生物多样性
b.保护环境和资源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兴奋部位的电位:外负内正;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的快;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K值:在环境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也称内环境。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组织液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通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淋巴是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细胞外液有一定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也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结论性语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稳态的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几个重要概念:
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稍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叫神经冲动。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膜内电荷移动方向一致。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是高级神经中枢。
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受脑的控制。
下丘脑是脑干的组成部分,内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钟等。
脑干内有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
大脑有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等。
小脑内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三、 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控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控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等。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碘)。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等。
胰腺:其中的胰岛(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外分泌部分泌胰液(消化液)。
★★几种重要激素的主要作用:自己一定要动手写一遍!!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素: 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 加速肝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
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血糖的三个来源:
① 由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而来。
② 由肝糖原水解而来。
③ 由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而来。
血糖的三个去向:
① 氧化分解变成CO2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② 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③ 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g/L。
与血糖平衡的调节最密切的激素是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胰岛素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种神经—体液调节。
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称反馈调节。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 微量和高效
② 通过体液运输
③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激素的特点:
种类多,量极微,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四、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三,两者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承。
五、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① 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②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可分为T细胞和B细胞两种,两者都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③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前两道防线没有特异性,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作用:
① 吞噬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可识别、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复合体。
② 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能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③ 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④ 效应T细胞:来源于T细胞或记忆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⑤ 效应B细胞(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分泌抗体。
⑥ 记忆细胞:来源于T细胞或B细胞,
过敏反应
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是指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它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六、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的产生: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生长素的运输:
①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
②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生长素的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果实和种子等处。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① 促进生长
② 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③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动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其它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① 赤霉素:
合成部位:末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果实发育
② 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③ 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
分布部位: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④ 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的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常识: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七、 种群的特征:
①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② 出生率和死亡率
③ 迁入率和迁出率
④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
八、 种群数量的变化:
1、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计算公式:Nt=N0入t
其中: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t: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入: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2、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专业术语:
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九、 群落的结构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焦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称群落。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其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十、 群落的演替
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演替类型:
1、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 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注意: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十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作用: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 生产者: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等,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 消费者:异养生物,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4、 分解者:异养生物,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十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全部太阳能。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1、 单向流动
2、 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10%~20%
★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背诵!!!
1、 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 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十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具体表现:1、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2、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十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意义: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③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十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但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
1、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十六、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应用价值。
2、 间接价值:指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
3、 直接价值:如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价值。
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 易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3、 其它措施: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注意的问题:
1、 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3、 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说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选修三理论部分
一、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识别并切割DNA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产生两种DNA片段末端: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恢复被限制酶切开了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将黏性末端、平末端连接起来。
3、 “分子运输车”———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常用载体:质粒、入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质粒简介:
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即拟核DNA)之外,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 分子。其特点是:①能自我复制(也能随染色体DNA进行同步复制);②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其中);③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 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即根据目的基因的有关信息,如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基因的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
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启动子: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终止子: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使转录停止。
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技术(显微注射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2+处理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① 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DNA-mRNA杂交
③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
④ 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

注: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一个DNA单链片段。

基因工程的应用
① 培育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
② 改良植物品质
③ 改善畜产品品质
④ 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⑤ 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⑥ 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⑦ 用基因工程生产药品
⑧ 基因制药
考生应了解以下基因的作用:
病毒外壳基因、病毒的复制酶基因―――抗病转基因植物采用
几丁质酶基因、抗毒素合成基因―――抗真菌转基因植物采用
抗冻蛋白基因―――抗寒转基因植物采用
抗除草剂基因―――使作物获得抗除草剂能力
外源生长激素基因―――使动物生长得更快
肠乳糖酶基因―――使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减低
药用蛋白基因―――
乳腺蛋白基因―――
抗原决定基因―――
腺苷酸脱氨酶基因―――

专业术语:乳腺(房)生物反应器

蛋白质工程
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按照中心法则进行的,即:
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形成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形成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蛋白质工程的定义:
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和需求。它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二、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一般都要用到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去除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①物理法:离心、振荡、电激。②聚乙二醇(PEG)
意义: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① 微型繁殖
② 作物脱毒
③ 人工种子
④ 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⑤ 突变体的利用
⑥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二)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
分散细胞: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专业术语:细胞贴壁、接触抑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① 无菌、无毒的环境
(措施:灭菌;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② 营养
(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血清、血浆)
③适宜的温度和pH
③ 气体环境(指O2和CO2)
3、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网号466392234
下丘脑是脑干的组成部分,内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钟等。脑干内有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大脑有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语言中枢等。小脑内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三、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③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④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⑤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12***物质回圈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能量的固定、储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高二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

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看了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 1. 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笔记 2. 生物必修三实验知识点归纳 3.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 4.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5. ...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知识点总结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养料、 O2 养料 、O2外界环境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代谢废物、CO2 淋巴 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

人教版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三。 4.人教版生物选修3知识点 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单元知识点如下:

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掌握了高中生物知识点,学好生物不再是难题,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 方法 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 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的知识要点 -
辛胖消炎:[答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的知识要点 -
辛胖消炎: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
辛胖消炎: 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检查清单 必修一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 肽键:—NH—CO— | NH2—C—COOH | H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珠海市19383185285: 人教版生物必修3必考知识点 -
辛胖消炎: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归纳重点难点. -
辛胖消炎:[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养料 O2 ...

珠海市19383185285: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辛胖消炎:[答案] 一、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 二、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机理 三、免疫调节的过程 四、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效果 五、种群与群落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六、生态系统的构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必修三生物重点知识 -
辛胖消炎: 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神经、体液、免疫 2.人体内环境稳态 3.植物激素的调节 4.种群数量的变化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5.稳态食物链和营养级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
辛胖消炎:[答案] 第一节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各个部位名字,如何区分),兴奋传导的方式以及电位的变化,突触的结构, 第二节 激素调节:激素的成分,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是什么?激素对血糖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以及其他各种激素的条件. 第三节...

珠海市19383185285: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辛胖消炎: 绪论 生物的基本特性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作用 应激性 生长、发育、生殖 遗传和变异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和影响环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是遗传...

珠海市19383185285: 有关高中必修3的生物
辛胖消炎: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