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姜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日知录》是古代汉族政治学术论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我们来看看。

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

《日知录》三则翻译(译文)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

著书之难

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文人之多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郭永面折人过文言文翻译
6. 郭永求真文言文翻译 原文:永博古通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因事为文,皆可录,而不求人知。 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揜卷终日。而尤慕颜鲁公为人,喜面折人过,退无异言;闻秋毫之善,必咨嗟奖成如不及。 士友以此严惮而归之。杜充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

叶延圭与《海录》文言原文及翻译
叶延圭与《海录》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如下文所示:原文:叶廷珪云:余幼嗜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选自李贽《初潭集》)翻译:宋朝人叶廷珪...

旧唐书 文言文翻译 李日知
文言文翻译:李日知,郑州荥阳人。考中进士。天授年间,多次迁升为司刑丞。当时使用法律严厉躁急,唯独李日知宽缓公平,没有使冤案泛滥。曾经赦免一个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求判处死刑,和李日知来回(争辩)到了四次。胡元礼大怒,说:“(只要我)胡元礼不离开刑曹,这个囚犯终究不会有活着的道理。”(...

司马光求学文言文翻译
1.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翻译(全部) 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 “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译文】...

文言文翻译三朝名臣言行录
1. 三朝名臣言行录课文及翻译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

文言文翻译
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

刘审交文言文翻译
7. 陶渊明 古文翻译 《晋书·陶潜传》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七录的原文及翻译
注释:嗜:酷爱;名:命名;就:完成;汤:热水;已:完;沃:浸泡;握:握笔。《明史.张溥传》中的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选庶吉士,文学家。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张溥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

文言文清史稿治学翻译
著作有《困勉录》、。 2. 文言文翻译:清史稿张树生篇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四》张树声传原文及翻译供参考:译文:张树声,字振轩,安徽合肥人。 太平军侵扰皖北时,张树声以禀生身份和弟弟张树珊、张树屏一起领导民团剿杀叛贼。又越出合肥地境,接连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潜山、无为;尤其是太湖一战,凭...

避暑录话原文及翻译
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译文 张友正从小学习...

南芬区19378264554: 《日知录》三则的译文 -
臧毛倍丛: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

南芬区19378264554: 《日知录》三则的译文1 文须有益于天下2 著书之难3 文人之多一共3篇 要翻译 -
臧毛倍丛:[答案]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

南芬区19378264554: 谁能帮忙翻译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之难》,《文人之多》这三则呢? -
臧毛倍丛:[答案] 文之不可绝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交,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文...

南芬区19378264554: 翻译《日知录》卷十九《文章繁简》一句
臧毛倍丛:文章岂能有简练和繁琐之分?过去的人说,(写文章)就如风吹过水面一样,很自然的就写成了.如果不是出自自然的(心态)去写,而是刻意的去创造繁简的变化,就失去了(做文章的)本意了.

南芬区19378264554: 日知录《所见异辞翻译?日知录所见异辞》翻译
臧毛倍丛: 清·顾炎武 ●序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 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

南芬区19378264554: 求翻译古文,见下文 -
臧毛倍丛: 我见天下州城为唐代从前所创建的,它的城郭必定都宽而广,街道必定都正而直.官署房屋为唐代从前所建造的(廨 xiè 官署),它的地基房址一定都宏伟宽敞.宋代以后所建,年代越近的规模越粗略简陋.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二《馆舍》 这说明唐代的城郭建筑也都体现出大唐盛世雄伟开阔的气象.

南芬区19378264554: 顾炎武《日知录》“不习六艺之文……”的翻译 -
臧毛倍丛: 空谈误国!

南芬区19378264554: 求文言文翻译. -
臧毛倍丛: 【原文】 上行之则下效之,于是钱谷【1】之任,榷课【2】之司,昔人所避而不居,今且攘臂而争之.礼义沦亡,盗窃竞作,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3】 【翻译】 在上的人怎么做在下的人就怎么效法.于是关于钱粮商榷收税的这些以前...

南芬区19378264554: 顾炎武治学翻译谁有顺便说下文章的两件事是什么<br/>还有给了什
臧毛倍丛: 与友人论门人书 〔清〕顾炎武 【原文】 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 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

南芬区19378264554: 《日知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臧毛倍丛: 《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