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这是郑板桥真迹吗?

作者&投稿:荣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郑板桥真迹吗?~

在书画收藏和投资中,古代书画是门槛最高的,所以也成为造假最为猖獗的一大“灾区”。目前国内拍场上的古书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迹尚不及十分之一”。
若论被造假最多、最滥的古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恐怕应算其一了。之所以屡被造假,既因为他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家喻户晓、充满传奇,画价不菲也是吸引造假者的根本原因。
郑板桥的书法熔黄庭坚、苏东坡于一炉,掺篆隶楷行诸体并杂以兰竹笔画入书,大小参差,乱石铺街,标新立异,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丽之韵,人称“六分半书”。清何绍基评板桥书“板桥字仿山谷,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以绘画笔法入书,古亦有之,但像板桥出神入化者无二也。他的绘画成就最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格调超人。所画之兰突出山间野气,用笔秀逸,幽香扑人。
郑板桥的书画因格高绝俗,颇受文人、商贾的青睐,求者众多。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索书索画,积纸盈案,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未识可有清偿之日否?”
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犹和江苏兴化的刘敬尹;但二人气格低俗、笔力怯弱,尚难与真迹比肩,后世对郑板桥书画稍有研究的均不难加以分辨。清中期后,板桥书画曾一度泛滥,对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烬遗录》载:“惟先生书画,赝本颇多。”又云:“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
这一两年,市场上的伪作以《竹石图》、《兰竹图》居多,也有相当比例的书法,特别是《竹石图》几近泛滥成灾之势,粗制滥造的大幅巨制充斥拍场,标价相当可观。以笔者所观,上百万元成交的郑板桥《竹石图》、《兰石图》罕有真迹,每每面目可憎。
近年在拍场上露面的所谓郑板桥《竹石图》、《兰石图》主要有以下四种作伪手法:一、抄袭克隆,按馆藏出版物原样照抄,此类数量最多;二、东拼西凑,将真迹重新组装,题款互换,笔者所见也不在少数;三、凭空生造,没有母本,这类也有一定比例;四、名家“护航”,近两年在京城拍场上经常能看到某南方知名鉴定家对郑板桥伪画的边跋,具有不小的欺骗性,应引起买家高度警惕。
至于书法伪作,国内拍场比比皆是,主要是大字联、自作诗两类,拍价在几万元至十多万元不等,时有高价出现。正因为造假者众多,导致郑板桥书法市场价位在低位徘徊,甚至比不上近现代的一些书法名家。其实,板桥的书法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从他30岁所写的小楷《范质诗》轴中不难一窥。他的“六分半书”独创自家之体,大小、长短、正斜、方圆、肥瘦、疏密都处理得十分自然,造假者之临仿每每失于狂怪造作。
近一年来,拍场上郑板桥的书画伪作数量只增未减,有些还打着著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笔者以为,鉴别郑板桥书画,藏家应多观真迹,体会郑板桥书画“瘦硬峻峭”的特点。郑板桥画的《竹石图》真迹(见上海博物馆藏《竹石图》),每每构图严谨,题书讲究,无论竹石,均显瘦硬之神,得峻峭之妙。正如郑板桥在一幅竹画中所题“一团劲悍气,一团倔强意”,贵在“劲悍”二字。同时,对其书法特别是款书应多加研究,了解熟悉其众多真迹不同时期、不同款书的写法,对鉴别画作真伪也甚为紧要。毕竟融篆隶楷行于一体,处处透着“兰笔竹韵”的“板桥体”,绝不是造假者能轻易仿造的。


绝对不是,画这个画的人,根本没仔细观察过竹子是怎么生长的。

跟郑板桥的画没有任何关系,这人基本不会画画。

字也不对,郑板桥的字特点太突出了,,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这里的字很油滑……

那些收藏印章也不对,原印章很厚重,他这里很纤细。




难得糊涂是谁说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的来历)
糊涂是一门学问,这是大彻大悟的哲学,凡事没必要都认真,世间真的东西很少,任何一个“圈子”都有规则与潜规则,学会八面玲珑,通融圆滑,拍马迎笑,媚上捧场,糊涂处之,才会如鱼得水。 郑板桥当年写下这“难得糊涂”,是对时俗的一种憎恨,对官场恶习的一种厌恶,也是他最终看破官场险恶,辞官归隐的原因。 人们对郑板桥...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

郑板桥吟诵蟹诗讽刺贪官主要故事是怎样的呢?
很久之前就听说郑大人才气,学识渊博,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河蟹为题做一首诗,也为大家助一助酒兴呢?郑板桥知道他不会突然有这么好的来意想要让自己为大家展示一下才华,他思考了一番,毫不费力做出了一首诗去为大家吟诵这个河蟹的好处。郑板桥轻轻松松就回答上了知府的问题,这样知府感到无地自容,十分...

郑板桥为什么写下了“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有一个传说,不知可信与否?可 ...
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至于“难得糊涂”四字,据传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

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
诗名叫做《咏雪》,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郑板桥集》。释义:一片一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一片,飘落的雪花落入芦花丛里,和白色的芦花融为一体,叫人难以分辨。

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
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他写的《咏雪》诗也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全诗几乎都是...

郑板桥的这首诗是发生什么事的?
原来弟弟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说情。这一下子弄的郑板桥很不自在。这郑墨粗识文墨,原也不是 个好惹是生非之徒,只是这次明显受人欺侮,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的人想翻修老屋,邻居出来干预,说那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

郑板桥写竹子的诗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

《郑板桥》这篇短文的第二段段意是什么?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许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来妙趣横生。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自成一家,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这就是他的“板桥体”。 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摹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

从郑板桥开仓济民这篇文章可看出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3,郑板桥画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这幅画, 下面照片中是真迹吗? (3号) -
霜性同悦: 这张照片应该不是郑板桥真迹, 尽管画的很好, 竹叶画法与郑板桥手法相似. 但还是要否定此画. 原因是这首诗配的画在我记忆中不是这个图案.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这副画是郑板桥的真迹吗 -
霜性同悦: 不是 那上的字不是板桥体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请专业人士帮看一下是郑板桥真迹吗?谢谢! -
霜性同悦: 仅从印章看属于现代油印而非朱砂印.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郑板桥书法真迹如何鉴定? -
霜性同悦: 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所写《家书》和《道情》,自然坦率,为世所称.绘画方面,为扬州八怪」之一.着有《板桥全集》.检视图片一、公认说法他擅长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以汉...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郑板桥“难得糊涂”真迹有没有? -
霜性同悦: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墨宝,有是肯定有的,至于真迹保存何处,不太清楚,据说是在山东莱州云峰山的一个老人的巨大的砚台上的.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郑板桥 字画 求鉴定!!并说出一二,谢谢!!! -
霜性同悦: 这肯定不是郑板桥的画. 落款:琅玕秀石.庚寅年夏,务超于羊城. 落款印:1、招;2、务超之印. 作者为招务超.广东美协会员.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这张郑板桥画兰(见照片)是真品还是伪作? -
霜性同悦: 此画虽然只给出很小一部分,但其伪作特征十分明显:1.从古汉语角度看题诗,存有明显漏洞.2,题诗书写不是板桥特有的"六分半体".3,兰花叶片不是"板桥兰".综上所述判定此画是伪作的可能性为99.9%.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帮忙看一下这是不是郑板桥的画
霜性同悦: 照片太模糊,但单看那两个盖章是可以随便仿出来的,也就是说,印章就不能判断是真假.聊斋书画店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乾隆年间郑板桥的画《板桥竹》大概值多少钱 -
霜性同悦: 郑板桥的书画作品(真迹),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各地拍卖会共成交18件,平均成交单价为9万元/平尺; 你的“《板桥竹》(30x70公分大小的)”,按此推算,应在18万元以内.

那曲地区17528247441: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真迹在哪
霜性同悦: 山东莱州云峰山的一个老人的巨大的砚台上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