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为什么写下了“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有一个传说,不知可信与否?可信请予以确认;不可信,请回答真

作者&投稿:南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明白郑板桥书写的这四个字‘难得糊涂’其真正的含义?~

人都不想糊涂,可太聪明又太累,所以说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这个成语我们都听说过,但是它的真实含义你真能明白吗?

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

至于“难得糊涂”四字,据传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余空,郑板桥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十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知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后来这段文字传了出来,人们感慨其中富含的哲理,便写成横联挂起来,“难得糊涂”一词也就越传越广了。

难得糊涂


郑板桥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墨竹图题诗》的?
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的情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

除了绘画郑板桥留下了四个字人生最大的智慧
板桥以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稀糊涂”二字,并使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甘龙进士”的印章。看到砚台还有很多缺口,板桥说老教师要写个后记。老人用笔写道:“一块漂亮的石头很难得到,尤其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从漂亮的石头变成坚硬的石头更难。在中国很美,在外面很固执,藏着野人的茅屋,不进富贵...

清朝著名的文学家郑板桥为何认为吃亏是福?
郑板桥的这位亲戚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听了以后非常有感触,于是当时就写下了这句名言。这就成为这句著名话语的来历。不管这个郑板桥吃亏是福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这句话是非常著名的,现在的很多人,还认为这句话为经典。这句辩证看待问题的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也成就了郑板桥...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典故由来
板桥早察其意,还是欣然提笔写下四个大字:难得糊涂。从此,难得糊涂便流传开来。乾隆年后,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竟象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或是拓片或是作为像章推销,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这位玩世不恭的郑板桥先生更增添了一层兴味;对“难得糊涂”也就出自自己的心理需求作出了解释,由此而...

郑板桥为什么《竹石》 是因为看到什么
然而在黑暗凶险的封建社会里,象他这样的官员,去很难站得住脚,在他61岁时,终因再次为饥民请求赈济引起上司不满,被迫称病辞官,在辞别潍县百姓时,面对着极力挽留,长跪不起的众乡亲,郑板桥满怀悲愤,挥笔画下一杆苍劲瘦竹,并写下了《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这首题画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生读师:谁来...

郑板桥为什么想“糊涂?
郑板桥在山东为官时写下了“难得糊涂”的字幅,因为一向刚正不阿的他,在面对同僚的排挤和打压时,无能为力。他一面嬉笑怒骂,一面却心灰意冷。他写“难得糊涂”,或许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体现。其实“难得糊涂”是一种人生阅历,只有经历过人情冷暖、岁月沧桑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糊涂的智慧。心中有大...

郑板桥没考上进士写下一词惊艳世人
郑板桥没考上进士,写下一词惊艳世人,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清两朝,有很多看似有点儿“疯”的文人,比如唐伯虎和郑板桥。两人都是诗词高手,又画得一手好画,却都恃才傲物。当年落魄的唐伯虎用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说出了癫狂外表下的落拓之气,郑板桥又何尝...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描述自已的画竹经验时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
关注 展开全部 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自然之竹是客观存在的,画家看到眼里的竹已经和自然之竹有所区别了,然后要 1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收起 为...

谁写下了“难得糊涂”
护城河水流清澈,人们用木板铺成一座桥,即称板桥。郑板桥长大后,在朋友们的资助下读了一些书,又刻苦自学,终成奇才。他忘不了这座桥,也忘不了在桥头观赏景色而流连忘返的时刻,便给自己取号为“板桥道人”。他的号流传广远,本名倒不为人知了。他名列“扬州八怪”,除了诗书画中有怪味外,脾气...

郑板桥的代表作是什么
郑板于是写下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主人看过,心灵有所触动,于是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在乾隆朝中为官数年,后来因不满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腐败行为,自己又无回天之力,于是便辞官归隐山林,颐养天年。郑板桥听完,感到意犹未尽,见四字下尚有空白,于是又写下了:“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环县15089121291: 郑板桥为什么写下了“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有一个传说,不知可信与否?可信请予以确认;不可信,请回答真 -
鄞侦强腰: 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 至于“难得糊涂”四字,据传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

环县15089121291: 郑板桥为什么说难得糊涂 -
鄞侦强腰: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副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副.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

环县15089121291: 郑板桥何许人也,为什麽会说“难得糊涂”这句话?当时是干什麽的?
鄞侦强腰: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环县15089121291: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怎么来的?
鄞侦强腰: 1754年,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而此时潍县 正遇上百年罕见的旱灾,遍地俄殍.郑板桥心急如焚,而钦差大 臣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倒向郑板桥求字画.气愤的郑板桥就画了一幅鬼来讽刺他,钦差大臣怒而毁画.郑板桥的妻子见他 为百姓忧虑而日渐憔悴,便劝他既然皇帝不管,钦差大臣也不 理,你一个小小的知县能管得了什么,不如装作糊涂.郑板桥闻言大怒:装糊涂,我装不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 难得糊涂.他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 “难得糊涂”的注语:“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 后来福报也.”

环县15089121291: 我想听听朋友们对郑板桥“难得糊涂”的解释拜托了各位 谢谢难 得糊涂 -
鄞侦强腰:[答案]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来历 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郑板桥将真草隶篆溶于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写法.至于“难得糊涂”四字,据传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

环县15089121291: 求郑板桥 难得糊涂的赏析 -
鄞侦强腰:[答案] 清代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一带的郑燮(号板桥),金农等,被人称为“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会于诗文... 次日晨,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于刻于砚背.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后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

环县15089121291: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是啥意思 -
鄞侦强腰:[答案] 一:自我解嘲说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

环县15089121291: 难得糊涂之谜历史上的“难得糊涂”究竟是如何而来的?
鄞侦强腰: 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竟象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或是拓片或是作为像章推销,由此也引起人们对这位玩世不恭的郑板桥先生更增添了一层兴味;对“难得糊...

环县15089121291: 难得糊涂的含义? -
鄞侦强腰:[答案]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名言,是为官难,难就难在装糊涂.现在常引用为对某事不要太认真,“糊涂”一点做“好人” 难得糊涂”的四种含义; “难得糊涂”“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环县15089121291: 难得糊涂这个典故及释义怎样?
鄞侦强腰: 难得糊涂的典故来源: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痛恨官场黑暗,一面嬉笑怒骂,一面失望悲观,他提笔写下“难得糊涂”几个大字,并在字幅的题跋中写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表达其悲观脱世、极为复杂的心境.这个典故的释义:形容人在屡经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和从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