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作者&投稿:占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1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及注释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参考赏析

  思想感情

  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大明王朝享国近300年,共出过十六位皇帝。这十六位皇帝中,有两位皇帝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其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也仅仅十个月。

  这两位享国短暂的皇帝中,朱常洛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君,不值一提。但朱高炽却是个明君,他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与儿子明宣宗一起,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堪比大汉朝的“文景之治”。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他身材肥胖,脚有残疾,走路时需要两个人搀着,而且还体弱多病。对于尚武的马上皇帝朱棣来说,朱高炽的这副尊容实在难以入目。甚至可以说,朱棣讨厌朱高炽。

  但是,朱元璋却很喜欢这个孙子。很奇怪,生性残忍的朱元璋,一直喜欢仁义的子孙。曾经的太子朱标如此,曾经的皇太孙朱允炆如此,朱高炽也是如此。正因为受到皇爷爷的喜爱,所以,朱高炽早早地就被朱元璋立为了燕王府的世子。

  对此,朱棣颇有微词。朱棣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次子朱高煦。这个朱高煦,各方面都很像朱棣。在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一直相伴左右,作战勇猛,在很多次战斗中替朱棣解围。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朱棣很欣慰,曾经摸着朱高煦的脊背说:小子努力吧,世子的身体不太好。

  也许正是朱棣的这句暗示,让朱高煦生出了很多非分之想。

  然而事实却是:朱棣登基后,立的太子是曾经的世子朱高炽。

  朱高煦很失望,这也为他后来的造反埋下了伏笔。

  朱棣为什么要舍弃最爱的朱高煦,却立讨厌的朱高炽为太子呢?

  第一,朱高炽曾是燕王府的世子,而这个世子是朱元璋亲自立的。朱棣一生敬仰父亲朱元璋,即便他已死,朱棣也不敢违逆。

  第二,朱高炽获得的是文官集团的支持,而朱高煦的支持者主要来自武将。朱棣知道,打江山时需要依靠武将,但和平时期却要依靠文官治国。这一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

  第三,朱棣极其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立朱高炽为太子后,立即就把朱瞻基立为了皇太孙。朱棣之所以能够忍受朱高炽继承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把皇位传给“好皇孙”朱瞻基。

  第四,朱高炽虽然体弱、仁慈,但绝对不是个怂货。“靖难之役”中,他留守朱棣的大本营北平。面对李景隆围城的五十万大军,朱高炽仅凭城里的一万多守军,硬是抵抗住了李景隆大军的攻击,力保城池不失,为朱棣的回援赢得了宝贵时间。这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所立的一大功,朱棣不可能忘记。

  综合以上四点,朱高炽完胜朱高煦,赢得了“太子保卫战”的胜利。但朱高煦显然不服气,一直跃跃欲试。朱高炽驾崩后,趁着侄子朱瞻基立足未稳,朱高煦也想效法自己的老爸,起兵造反,夺取侄子的江山。

  无奈,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在朱瞻基亲帅大军的讨伐下,朱高煦失败了。先是被囚禁,后来被杀。

  朱高煦的一生,是被野心折磨的一生,是“能力追不上野心”的一生。他的能力已经足够大了,无奈野心更大。

  这是个悲剧。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2

  题画兰

  清·郑燮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解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评析: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薄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书法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作者简介: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郑板桥《题画兰》的全诗及赏析 篇3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注释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赏析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谁能翻译一下刘伯温的兰花这首诗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秋风起兰花香的诗句
《题画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花》 浣溪沙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5.七句带兰花的诗词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

古人描写兰花的优美诗句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溪沙兰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朱德...

赞美兰花的诗句
2、《兰花》——明代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译文:芬芳馥郁的兰花开在无人能到的深山里,美人喜欢它却无法见到在,只好画下它的样子。3、《题兰花》——清代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译文:兰花的生长环境,...

描写兰花的十言诗?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黄任《题画兰》 (三首)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了亮《写兰石有寄》一片...

描写兰花的诗句
《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之一 宋 刘宰 6、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 郑燮 7、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咏兰》作者: 元 余同麓 8、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

关于兰花的诗句和图的手抄报
华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

和兰花有关的诗句
《折枝兰》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山顶妙香》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高山幽兰》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题画兰》...

描写兰的诗句
4、《题画兰》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释义: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描写冬天兰花的诗句
华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

昌邑区19147147236: 题画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种味恩尔: 题画兰 郑板桥 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昌邑区19147147236: 郑板桥集之板桥题画的赏析 -
种味恩尔: 题画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编辑本段]【解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这是说兰花的生长环境,在山顶,岩峰等等这种人迹罕至之处,兰花开着,并散发着奇妙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这是说兰花的幽洁,不是没有脚下的浮云喧闹,但是任浮云来去,来的时候兰花无意知会,去的时候也无意挽留. [编辑本段]【思想感情】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昌邑区19147147236: 题画兰的大致意思,这首诗赞颂的兰花怎样 -
种味恩尔: 题画兰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

昌邑区19147147236: 《题画兰》 这首诗赞颂了兰花的什么品格 -
种味恩尔: 《题画兰》有两首,都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附原诗: 题画兰(清)郑燮(xiè)同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 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作者通过题诗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

昌邑区19147147236: 题画兰的诗意 -
种味恩尔: 题画兰 (清)郑燮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兰花生长在山的最顶头,在突出的岩缝中散发着浓郁芬芳的香气.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的喧闹,只是她不愿意去理睬他们,因为她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也不会去挽留他们.本诗赞扬了兰花淡泊自足,不随波逐流,坚持操守,追求个性自由,孤芳自赏,卓尔独立的品质.

昌邑区19147147236: 题画兰的原文 -
种味恩尔: 题画兰 (清)郑燮(xiè)同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题画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昌邑区19147147236: 板桥题画兰寄托了郑板桥怎样的人生追求 -
种味恩尔:[答案] 板桥题画·兰 文/郑燮 本文托物言志,作者爱兰、种兰、画兰,以兰自况.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答:表达了作者对纷纭尘世的厌倦,对自我志趣的坚守. 答案上的

昌邑区19147147236: 和兰花有关的诗句 -
种味恩尔: 《古风》唐 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广群芳谱》清 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昌邑区19147147236: 那位朋友知道古诗题画兰的字词翻译啊?感激不尽!急啊!
种味恩尔: 《题画兰》---(清代)郑板桥 著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散发着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