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向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作者&投稿:况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子为何反对孔子推行仁义?~

  还是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时代。两个人之间曾经发生了这样一段交谈:
  孔子读书,老子见而问之曰:“何书?”
  曰:“易也。圣人亦读之。”
  老子曰:“圣人读之可也,汝曷为读之?其要何说?”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子曰:“蚊虻噆肤,通夕不得眠。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乎?夫子乃乱人之性也。”
  孔子急忙站起来,很恭敬的说:“我是看《易》啊。”看到老子似乎有点不屑,有点不忙,孔子急忙补了一句:“我听说圣人也在读《易》啊。”孔子有点不自信,要搬出圣人来给自己撑腰。确实,在古书中有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连周文王都曾经花很多功夫研读周易啊,后生晚辈如孔子读周易应该不会错吧。
  孔子挺起胸膛说:“《易》最大的宗旨,就是要求我们要推行仁义!”
  老子哈哈大笑,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有蚊子这晚嗡嗡叫个不停,哪里还睡得着觉啊。这仁义呢就像是这蚊子,不过是给人们增加一些烦恼和混乱罢了,能够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你看那天鹅不用每天洗澡羽毛天生就洁白,你看那乌鸦不用每天染黑天生就漆黑。上天从来就是很高,大地从来就是很厚,日月自古到今都绽放光芒,星辰永远都是有序的运行,花草树木生来就各自不同。你如果想要领悟大道,那就应该从自然当中领悟存在的规律,又何必宣讲什么仁义呢?那不就和敲着鼓去寻找丢掉的羊一样愚蠢可笑吗?你现在这么做,实在扰乱人的本性啊。”
  孔子低头不语。
  老子的观点,和后世儒家积极入世的观点大不相同。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只是白白让世人烦恼,只不过是增加一些当权者压迫百姓的借口罢了。于是,老子提出了一个貌似很奇怪的观点,叫做“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往往以自己超出常人的品行去感召世人,成为世人的楷模,称为号召万民的精神领袖。圣人当然是应该受到大家尊敬的。可是老子认为,正是因为圣人告诉百姓们应当如何如何,而不应当如何如何,让老百姓盲目去追求一些外在的东西。比如说名和利。就算是这个名是为了大众的名,这个利是为了大众的利,其实都是远离本心,都是错误的行为。
  在道家学说中有这样一种比喻。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欲杀了一个人,我们往往把他当成杀人犯;一个人为了村子,为了家乡,杀了十个人,百个人,我们会畏惧他,敬佩他,称他为英雄;一个人为了国家,为了天子,杀了一千个人一万个人,那么我们会仰慕他,称为历代尊奉偶像。比如万人敌项羽,比如抗金英雄岳飞,虽然杀了人,可是我们依然认为他是英雄。
  于是庄子感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仁义,没有圣人,那么会不会就像后世儒家说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呢?也未必。

你是不是想要有关老子孔子两人交往的内容啊?且看吧。
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约比老子小二十岁,并且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在庄子的《南华经》一书中,曾记述以及虚构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会面。孔子十七岁时,第一次见到老子。当时孔子以相礼助丧为职业,受到老子的教诲,留下深刻印象。孔子三十四岁时,专程到京都雒邑向老子请教周礼。第三次见到老子是在相邑。此时孔子已创建了他的仁学体系,试图通过仁学使荒废的礼仪复活。但是在这时候老子对礼已形成新的看法了。于是老子和孔子之间展开了“以德治国”与“仁政治国”的论辩。关于这场论辩,记载在庄子《南华经·天运》篇中。这一次,孔子见了老子后,回鲁国三天没得说话。
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於是往南到沛地去见老子。对此,老子还大发了一番宏论(见《南华经·天运》)。庄子这一次记述,可能就不如“相邑德-仁之辩”的可信度了。
孔子周游列国,求仕不得,大约六十六岁时,又一次在相邑见到老子。孔子风尘仆仆的,走了几千里,到了城外求见老子。此时的老子已决定西去隐居,所以这次可说是老子和孔子最后的会面。这次会见,孔子主要是向老子述说自己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的经历,亦记载在天运篇中。与孔子周游列国所遭遇的冷漠相比,李耳的热情给孔子以极大的感动。所以这次也是两人“化敌为友”的一次会面。可惜老子就要去关中布道了,可惜孔子只能在这即将陷入混乱的关外以教书苦度余生了。一个“骑青牛,携书童,穿越函谷”,一个“人之初,性本善,诲人不倦”……

老子说: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我不是有钱人,便送你几句话,当今天下,聪明而能看透局势的人之所以不得善终,就在于喜欢说人是非,而善于诡辩(大概主指当时的名家和纵横家)的人不得善终,就在于喜欢以自己的才能掩盖别人的过错,让他人的错误得以张扬,所以才招来祸端,你要记住,做为晚辈,不要在长辈面前表现得高高在上,做为臣子,不要以为自己比君主更有能耐,更高贵!爪机党好累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老子向孔子赠言的内容是:“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富贵的人用财物送人,而仁义的人用言语送人。我不富有,也没有什么财物可以送给你,但愿意用一些话来送给你。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孔子的敬意和祝福,也反映了老子对于言辞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言语比财物更加珍贵,因为言语可以传达真正的智慧和真理,而财物却不能长久。因此,他希望孔子能够以言为重,注重道义,追求真理,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者。


老子向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
老子说: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我不是有钱人,便送你几句话,当今天下,聪明而能看透局势的人之所以不得善终,就在于喜欢说人是非,而善于诡辩(大概主指当时的名家和纵横家)的人不得善终,就在于喜欢以自己的才能掩盖别人的过错,让他人的错误得以张扬,所以才招来祸...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

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
” 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不少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继续留在这里出事,在卫国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

老子 孟子 孔子的故事(古文)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

孔子问道于老子 原文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

怎么理解孔子会见老人时,老子临别前说的那些话 急
临别时老子向孔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意思很直白,就是说:谁是聪明晓事却离死不远的人呢,是那些喜欢议论别人的人。谁是辩才无碍却危及自身的人呢,是那些触犯了别人的人。做人子心里不要有...

老子在孔子临行前对孔子所说的话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够富贵,无财以送汝;亦非圣贤,暂假仁者之名送几句话给您吧。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

老子与孔子的四段对话(一)
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老子送给孔子的几句话
5、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

清镇市13456094789: 老子向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 -
翟咱疏尔:[答案] 老子说: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我不是有钱人,便送你几句话,当今天下,聪明而能看透局势的人之所以不得善终,就在于喜欢说人是非,而善于诡辩(大概主指当时的名家和纵横家)的人不得善终,就在于喜...

清镇市13456094789: 老子修道的地方 -
翟咱疏尔: 答:世间.世间无时不修行,世间无处不道场.孔子一生曾两次拜访老子 老子至少要比孔子大十多岁,也比孔子出世出名的早,据说老子十六岁就在周朝为“国家图书馆馆长”了.老子自幼勤学好问,十三岁就超过了师傅商容并被荐去周首都...

清镇市13456094789: 孔子问道于老子原文谁有文言文原文,急.孔子问道于老子原文br/
翟咱疏尔: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

清镇市13456094789: 孔子问道老子的原对话?出自何书?
翟咱疏尔: 见《史记·孔子世家》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1〕“请与孔子适周.”〔2〕鲁君与之一乘车,〔3〕两马,一竖子俱,〔4〕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5〕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

清镇市13456094789: 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地点在哪儿 -
翟咱疏尔: 相逢村——老子和孔子相逢的地方 孟县城东北约七公里的地方有个叫相逢的村庄,据传,孔子曾在此与老子相逢,向老子求问道学. 当年孔子带领着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到过河雍一带(今孟县境内).一天,他们正沿着一条小河行走,发现...

清镇市13456094789: 孔子为什么要去拜老聃为师 -
翟咱疏尔: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

清镇市13456094789: 老子对孔子哪句话最为赞赏? -
翟咱疏尔: 应是“学无止境”吧

清镇市13456094789: 道德经怎么说水 -
翟咱疏尔: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清镇市13456094789: 古代经典故事 -
翟咱疏尔: 老子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

清镇市13456094789: 老子和孔子哪个老? -
翟咱疏尔: 最佳答案见过: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