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作者&投稿:丘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霸,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

而孔子却告诉他们不要争斗称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诸侯国,施行仁政,这让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很不爽。处处碰壁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爱礼乐不以为然。

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

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2、孔子师老子,师徒俩互相赞誉,留下了千古佳话。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既见老子之后,认为老子的知识和见解,高深莫测,不及企及,犹如“乘风云而上天”的“龙”。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大为惊叹。老子则比喻孔子为凤凰。《御览》卷915引《庄子》云:“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

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老子亦喻孔子为凤。

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历来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标志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3、孔子在大力宣扬自己的思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名气也越来越高。但是孔子却不以此骄傲,他仍然按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然有一天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遇到了瓶颈,于是便召集起自己的弟子们,一同商讨这个问题。

于是一群人在一起了,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一讨论起来就像炸了锅一样,讨论了很久,但是却没有讨论出结果,现场一度寂静。这时,孔子便想起了一直想要见到的人老子。

于是,他便吩咐好自己的一些弟子好好学习钻研学问,然后带上自己的几个得意弟子前去请教老子。

孔子见到老子时,十分激动,差一点没冲上去送上一个大拥抱,虽然自己很克制,但是自己还是表现出了那么一点点崇拜之情。老子见到倒是孔子也不惊也不忙,好像事先知道孔子要来似的。

于是乎,孔子便把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老子听完后,老子就说道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老子便张开了嘴,你看看,答案就在这里。可是孔子没有看明白,一脸懵。

老子看到后,又指着自己的舌头,指了几次后,孔子恍然大悟,就和老子说到,多谢指点。然后弟子们看到了也似懂非懂的说到谢谢指点,老子就说到明白就好,于是便离开了。

可是孔子的弟子们仍然是一脸不解,我们辛辛苦苦来先老子先生解决问题来了,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孔子说:“第一次是看他的牙齿,第二次是他的舌头。”

牙齿虽然掉的差不多了,但还能用,舌头也还是好的。说明不管发生什么,经历过什么大难最初的一些方法还是能够用得上,说明我们还是要从基础找办法。于是一旁的子路便开始说,老师,我也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从基础做起,都能成功,就像水和石头。

一般来说,水战胜不了石头,但是,如果水一直做垂直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水就可以战胜石头。一切事情都要从简单,基础做起,因为这些东西,无论怎么变,都不会过时。于是孔子便称赞道,子路,你真聪明!于是随行的弟子们也纷纷赞同子路的看法。

4、孔子关于礼方面有些不懂的方面,所以特地到周的都城到洛阳,所以专门去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见孔子不远千里而来,很是高兴,所以老子先问孔子,他对礼的了解和看法。听完孔子的话,老子告诫孔子说,他所说周礼已经崩塌了,周礼所存在遗迹还在,周礼所奉行的话还存在。

就像一个君子一样,遇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出世,遇不到好的君主就应该入世,就像乌龟一样,遇到危险时,懂得用龟壳保护自己。懂得掩饰自己,懂得大智若愚。孔子很仔细听着老子的话,所以老子说完他一直没有离去。老子看到孔子这样子,就知道他还没有明白。

于是张开嘴巴问他,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恭敬的回答已经不在了。老子又问他,那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说,舌头一直都在啊。老子笑着说,所以并不一定坚硬的东西留在最后。舌头最软,却留到最后。所以要懂得以柔克刚。孔子恍然大悟,向老子低头鞠躬行礼。

孔子向老子请教这件事让人明白,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单面性的,事物发展自有自身的矛盾,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纯粹的东西。老子对礼的阐述也使孔子受益匪浅,以至于孔子回到自己国家后,对自己的弟子说。

老子就像一只在空中遨游的龙,人们无法捉摸。而老子的知识就像空中的龙一样高深,一般人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5、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老子,亦称老聃,与孔子同时代人,其生卒年代和身世,今已无法确考。)老子告诉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贵,但窃冒了‘仁人’的称号,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

就是“一个聪明深察的人而所以走近于死亡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个博辨广大的人,而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送孔子到当时的宾馆之外,就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

孔子和老子的故有哪些?
此子生下9天,身体便有九变。到了6岁时,自道耳大,取名重耳,字伯阳。人们因他生下来就是白头发,便称他为老子。玉女生下老子不久,其父灵飞得道成仙,玉女也要重返天位,于是招来老子说:"我就要走了,会有太乙元君教你炼丹之术。"说完已有千车万马,五帝上真,拥抬着八景玉舆,迎玉女升天。 老子拜送了母亲,...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

孔子和老子的详细故事
孔子第二次问礼的情况是这样的:鲁昭公十二年(前530),陷害老子的那个大臣被杀,老子重回到了守藏史位上。公元前526年,孑L子已二十五岁,不仅学识大为长进,懂礼守礼,而且风度翩翩,鲁国已有不少少年来拜他为师。孑乙子觉得自己年纪轻轻的,平素虽然注意学习周礼,但对于周礼的知识自己所知还是不够系统,尤其是关于周礼...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 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老子亦喻孔子为凤。 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而一龙一凤,龙凤呈祥,历来是中华...

老子与孔子之间的故事?
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孔子回到鲁国,见到自己的弟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就像天上的龙一样,见首不见尾,无法捉摸。孔子一生似乎受老子影响很大,孟子至刚,曾子至柔,都没能像他们的老师孔子那样刚柔相济,在矜持中有弹性,在退守中有进取。

孔子见老子发生了什么故事?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

庄子寓言故事:老子论治国
今天的故事里只有两个人物:老聃(老子)和阳子居。有一天,阳子居来拜访老聃,阳子居问老聃:“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他思维敏捷、身体强悍,对待事物洞察准确、了解透彻,学起‘道’来专心勤奋从不倦怠。像这样的人,可以跟圣哲之王相提并论吗?”老聃说:这样的人,在圣人看来,跟更换职事的小官员、...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有哪些?
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有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渊为仁,子张为武。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凤凰,……凤凰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老子以凤鸟比喻孔子,不独有偶,楚狂接舆陆通,过孔子而歌曰:“凤兮凤兮!”L亦喻孔子为凤。孔子喻老子为“龙”,老子喻孔子为“凤...

老子的故事之九—孔子问道
从公元前551年起,吴楚之间战争不断,吴军打到了鹿邑附近,战火不时骚扰着老子。在弟子和家人的劝说下,老子来到了沛地(今江苏沛县)避乱隐居。 老子与周礼决裂,开始探索新的治世方法,再进而探索宇宙本原,形成了道法自然、以无为本、有无统一的天道观。就在这一时期,在鲁国的孔子仍为苦苦探索天道不得而苦恼。当他听...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和老子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
泷度鼻炎: 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老子以舌头柔软而牙齿坚硬但是最终牙齿脱落而舌头如常的自然道理告诉他应该圆柔处世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孑和老子中间的事 -
泷度鼻炎: 说起来老子算是孔子的师傅. 有个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年轻的孔子曾来到东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学问.彼此一番见面礼仪之后,老子突然张开了自己的嘴让孔子看,然后问道:“你能看得见我的牙齿吗?”孔子感觉很是奇怪,先生...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有哪些?
泷度鼻炎: 孔子师老子,师徒俩互相赞誉,留下了千古佳话.孔子见老子之前,对老子已很崇拜,他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既见老子之后...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
泷度鼻炎: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聃一事. 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老子,亦称老聃,与孔子同时代人,其生卒年代和身世,今已无法确考.)老子告诉孔子说“我听说'富贵者赠送人以财物,仁人者赠送人以格言'.我不能富贵,但窃冒了'仁人'的称号,所以我只有赠送你以嘉言.就是'一个聪明深察的人而所以走近于死亡者,就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是非;—个博辨广大的人,而所以危害其本身者,就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的罪过.为人子者不要只知有己,为人臣者不要只知有己.”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与老子的传统文化故事 -
泷度鼻炎: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

六合区15174342792: 关于孔子拜访老子的故事 -
泷度鼻炎: 孔子一生曾两次拜访老子 老子至少要比孔子大十多岁,也比孔子出世出名的早,据说老子十六岁就在周朝为“国家图书馆馆长”了.老子自幼勤学好问,十三岁就超过了师傅商容并被荐去周首都周太学深造,十六入朝为官,成就日日精进,声名...

六合区15174342792: 老子和孔子的故事50字 -
泷度鼻炎: 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拜见老子有一则故事,孔子带着弟子游学,去拜见老子,向老子求学.老子呢,让孔子看了他的牙,以无完齿.在看他的舌,完好无损.这是说,牙虽硬,但... -
泷度鼻炎:[答案] 很久很久以前,老子的老师常枞问老子,自己的舌头在不在,老子答曰:在.他又问牙齿,老子答曰:没有了.常枞问李耳这样回答的理由.李耳回答说:“老师您年纪大了,舌头还在,是因为它柔软;而牙齿掉了,是因为它刚强.” 实际上不是孔子与老...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和老子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泷度鼻炎: 亦师亦友吧,孔子不远千里访老子,两个都是博学高深的学者 老子也没有把孔子当学生吖

六合区15174342792: 孔子和老子的姑故事 -
泷度鼻炎: 仅供参考1 老子故事之老子出关(版本二)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