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吕蒙正》一段

作者&投稿:豆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吕蒙正的文言文翻译~

是这个么?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知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译文
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那位同列)查问。退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不问他的名字)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吗?”当时在场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气量)。
解释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喜:喜欢,喜好
过:过失;
过之:走过,经过
初:刚刚;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朝士:有资格入朝庭中央官员;
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佯:假装,佯装;
闻:听见;
令:命令;
诘:询问;
犹:仍然;
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遽:立即,立刻;
止:制止;
一:一旦;
是:这
时:当时;
皆:都;
量:气量;
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之,代指吕蒙正
蒙正遽止之:之,代指同列
不问之何损:之,代指朝士姓名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其同列怒之:之,代词,代朝士
不闻而过之:之。代词,代朝士说的话
罢朝:结束朝会
答案地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68141310.html

译文


  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那位同列)查问。退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生不能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不问他的名字)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吗?”当时在场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气量)。
解释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喜:喜欢,喜好
  过:过失;
  过之:走过,经过
  初:刚刚;
  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朝士:有资格入朝庭中央官员;
  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佯:假装,佯装;
  闻:听见;
  令:命令;
  诘:询问;
  犹:仍然;
  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遽:立即,立刻;
  止:制止;
  一:一旦;
  是:这
  时:当时;
  皆:都;
  量:气量;
  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之,代指吕蒙正
  蒙正遽止之:之,代指同列
  不问之何损:之,代指朝士姓名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其同列怒之:之,代词,代朝士
  不闻而过之:之。代词,代朝士说的话
  罢朝:结束朝会

一、译文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人出使辽国,吕蒙正觉得一个姓陈的官员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愤愤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

吕蒙正拾起文书平静地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后,又回过头来说:“罢罢罢,吕蒙正的气量,我不如也,就依你的吧!”陈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二、原文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上尝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上不许。他日,三问,三以其人对。上曰:"卿何执耶?"蒙正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尔。"固称:"其人可使,余人不及。

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同列悚息不敢动。上退谓左右曰:"蒙正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蒙正所荐,果称职。

三、出处

《宋史》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二、作品赏析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叙事详尽。两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学术活跃,雕版印刷盛行,编写的史书,便于刊布流传。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庞大的文官群,他们的俸禄优厚,有很好的条件著述。加之统治者重视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学的发达。

《宋史》尽管疏漏较多,但仍保存了不少已失散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明清以来,不少人对《宋史》加以纠正或补充。

《宋史》的最大缺点是比较粗糙。由于成书时间短,只用了短短两年零七个月,而且时值元朝濒临崩溃的前夕,因此编纂得比较草率。

三、作者简介

1、蔑里乞?脱脱

脱脱(1314年-1355年),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当时伯颜为中书右丞相,权倾朝野,向为元顺帝所忌,脱脱恐受其累,与顺帝密谋逼退伯颜。至正一年(1341年)脱脱为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四年(即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到至正九年(即1349年)复出为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上赐号答剌罕(意谓:自在),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脱脱亲率大军镇压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师。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被派往讨伐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起义军,正酣战即将攻陷士诚之际,为朝中弹劾,功亏一篑。

事因皇太子不满“未授册宝之礼”,而支持康里人哈麻弹劾脱脱,致使脱脱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顺帝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脱脱的死使得他殚精竭虑修补元王朝统治的堤坝付诸东流,也成为元王朝走向崩溃灭亡的转折点。

2、阿尔拉·阿鲁图

阿尔拉·阿鲁图,(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蒙古阿儿剌部人。元朝末期重臣。

元顺帝(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执政时期,中书右丞相蔑里乞·脱脱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农历5月因病辞职,由阿尔拉·阿鲁图继任中书右丞相。

阿尔拉·阿鲁图继脱脱之后,主持了纂修辽、金、宋三史,颁《至正条格》等工作,特别是三史中的《宋史》部分,是由阿尔拉·阿鲁图主持的。

虽然在参与修纂《宋史》的人之中,阿尔拉·阿鲁图名为都总裁,但他素不识汉字,因而并没有参与实际编修,但他在财政、管理、史料提供上给予了莫大支持,因此在元至正五年(1345年农历10月),三史皆修成,中书右丞相阿鲁图奏进。《宋史》在三史中虽然是最后完成,但只历时两年半。

阿尔拉·阿鲁图主持《宋史》的修撰,在时间上是相当仓促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尽管如此,《宋史》仍为极其重要的史书,为二十四史之一,仍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方面,阿尔拉·阿鲁图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蒙正



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人出使辽国,吕蒙正觉得一个姓陈的官员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愤愤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吕蒙正拾起文书平静地说:“哪里是臣固执呢?明明是陛下对这个人有偏见吗。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看到吕蒙正顶撞太宗,满朝大臣都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后,又回过头来说:“罢罢罢,吕蒙正的气量,我不如也,就依你的吧!”陈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祖父叫(吕)梦奇,官至户部侍郎。父亲(吕)龟图,官至起居郎。吕蒙正,于太平兴国二年被钦点为进士第一,授官职监丞、任升州通判。
蒙正刚刚上任之时,有当朝官员之中有人指着他说:“此人也能当官参政?”蒙正装作听不见在其面前走过。蒙正的同僚们之中有不平之人,上前去问那人姓名,蒙正立刻制止说:“如果我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就会一辈子也忘不掉了,不如不知道的好。”当时的人皆佩服他的胸襟雅量。
当朝官员之中有好收藏古镜的,常自夸其镜能照出二百里,于是他想将镜子送给蒙正,以期待蒙正的多多照顾。蒙正知道后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大小,没有必要照出二百里吧?”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蒙正(的清廉)。
皇帝曾经夜晚设宴,蒙正伺候左右,皇帝说:“五代的时候(内乱不断),生灵涂炭,周太祖自邺城南归的路程中,士大夫与百姓都遭到掠夺,人间是一片火海,上天也出现了彗星凌空大凶之像,凡是看到这些的人都感到恐惧,当时可以说跟本没有太平盛世的景象。朕亲自过问政事(以来),诸多事情都大致的过问下,每当想到上天的厚待,国家繁盛到如此的地步,才知道天下大乱的原因在于人。”蒙正起身离席说:“皇帝所乘车马走过的地方都是士农工商聚集的集市,所以才如此繁盛。我曾经见到数里远的都城之外,有很多因饥寒交迫而死的人,不必细说。希望陛下能由眼前所见想到天下之民,那就是天下苍生的幸事了。”皇帝脸色微变一句话也未说。蒙正慨然回到座位,同僚们赞其直言。
蒙正做了宰相还没多久,有人揭发蔡州知州张绅贪赃枉法,吕蒙正就把他免了职。朝中有人对太宗说:“张绅家里富足,有的是钱,哪里能把钱看在眼里呢?是当初吕蒙正在贫寒之时,曾向张绅要钱,张没给他,今天做了宰相就报复人家罢了。”这样的事怎能辩清,吕蒙正对此事什么也没说。太宗就恢复了张的官职。后来其它官员在审案时又得到张绅受贿的证据,又被免了职,太宗这才知道冤枉了吕蒙正,就对他说:“张绅果然是贪污受贿。”吕蒙正只说:“知道了。”不辩亦不谢,真是宠辱不惊啊!


翻译《吕蒙正》一段
一、译文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人出使辽国,吕蒙正觉得一个姓陈的官员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愤愤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呢...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这篇文言文翻译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

吕蒙正未及第时尝游一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翻译:吕蒙正(溢文穆)未及第时,曾到某县游览。胡旦之父恰在此做县令,胡随父在县,对吕十分冷淡。有人对胡说,吕工于诗,应以礼遇,并举吕诗一首,最后一句为:“挑尽寒灯梦不成。”胡取笑道:“乃是一个渴睡汉罢了。”吕听说,很气愤。明年,吕中进士甲科第一名,让人传话给胡说:“渴睡汉状元...

吕蒙正不为物累文言文翻译
《吕蒙正不为物累》翻译:吕蒙正凭借宽厚成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赵匡义)特别知遇关照。有一个朝中的官吏,家里收藏了一把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碟子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的镜子)呢?

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翻译
此文选自《宋.司马光 .湅水纪文》【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能参与谋划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似的,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愤怒。并追问那个人的官职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那位同僚查问...

吕蒙正宽厚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所累,昔贤之所难也。翻译 吕文穆公蒙正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非常...

吕蒙的翻译吕蒙正相公翻译
1、译文: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2、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他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3、与他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4、出处:《吕蒙正不计小人过》出自《宋史·吕蒙...

吕蒙正不计人过文言文翻译及阅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2)悔不穷问 穷: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1)假装 (2)穷尽 2、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

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吕蒙正不记人过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翻译:吕蒙正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他刚担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朝中的官吏在帘子后面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与他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不...

吕蒙正雅量文言文答案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2)悔不穷问 穷: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1)假装 (2)穷尽 2、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

平远县19558981315: 文言文 吕蒙正不喜计人过 翻译 -
达奚娟可氟: 原文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行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行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

平远县19558981315: 求《吕蒙正不计人过》的译文 -
达奚娟可氟:[答案] 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

平远县19558981315: 古文翻译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 -
达奚娟可氟:[答案] 原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

平远县19558981315: 宋史 吕蒙正传》译文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 -
达奚娟可氟:[答案]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科举考试状元.太平兴国五年,官拜左补阙、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令),没过多久,升为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宰相).吕蒙正刚入朝为官时,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与商议政事...

平远县19558981315: 翻译一篇古文吕蒙正(北宋河南洛阳人)为相,有以古鉴献者,云:”能照二百公里.”公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为?”又有以古砚求售者,云... -
达奚娟可氟:[答案] 吕蒙正为相,有人献古镜给他,说:能照到二百里远的地方.吕蒙正说:我的脸不过是碟子那么大,为什么要用能照到二百里的镜子呢?又有一个人要卖给他古砚台,说:一呵气砚台就湿润了,不用烦恼每次注水来润砚台了.吕蒙正说:即使每天给砚...

平远县19558981315: 吕蒙正不计人过译文 -
达奚娟可氟:[答案] 原文: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行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行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

平远县19558981315: 求《吕蒙正不为物累》的翻译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宋太宗赵匡义)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 -
达奚娟可氟:[答案] 1.等到有空儿 2.欲望不多 3.奉公廉洁 4.诙谐,击其一点 5.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说他比李靖强多了.

平远县19558981315: 吕蒙正不计人过的译文 -
达奚娟可氟:[答案] 原文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

平远县19558981315: 古文吕蒙正的翻译 -
达奚娟可氟: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

平远县19558981315: 关于吕蒙正的文言文翻译 -
达奚娟可氟: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学习的品质:大度豁达,心胸宽广,以宽容之心待人,不记恨别人的错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