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之留得残荷听雨声

作者&投稿:贝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黛玉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却喜欢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原文:
《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一段贾府人游湖的描写。宝玉说要拔掉那些破荷叶时,林黛玉说了一句令人奇怪的话:“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李义山即晚唐诗人李商隐,原句为:“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也许是林黛玉喜欢“残”不喜欢“枯”,将“枯”改为“残”了。

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是精神上太孤零的人,俗世中都寂寞,而寂寞是人生的主旋律,李商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诗,瑰丽旖旎,又包藏细密,不由人不寡目相看。但李商隐同时又是一个难懂的人。他把自己藏得如此之深,就像一个编程高手,费尽心机,使了全套的本事,编出一个程式来,又加上密码,把自己重重深锁,百遮千掩,和云伴月,让人看不到他的庐山真面目。
所谓诗言志,诗歌本是用来抒情的,像那谁说: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所以诗中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些作者的影子,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情感倾向,其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得意与失落,即便这一首里没有,下一首也必定会带出来。然而李商隐太深沉,他诗中没有自己,下笔不为言志,完全是为写诗而写诗。他是一个细心而清醒的人,看穿了别人的心事,于是把它写出来,自己却撇得干干净净,并不牵连在里边;又因为是写别人,落笔便成了描摹,既是描摹,实在不知该从何说起,于是他的诗很多都成了无题诗。这些无题诗,大多写情事,却不是元稹笔下的那种艳情,而是像他的名字一样,隐隐约约的,含而不露,似有若无,道是无情却有情,这除了跟个人性格有关之外,大约也跟他所处的时代有些关系。
他生活在晚唐,已是安史之乱半个多世纪之后,唐王朝经过那8年丧乱,折筋断骨,元气大伤,再也没有翻过身来,在她苟延残喘的岁月里,不复再有当年的雍容和奔放;政治上皇帝成了傀儡,统治权被那些气度并不恢弘的人轮番把持,人们为了自保,都收敛起来,含蓄而隐忍。李商隐就活在这样的夹缝里,又陷身于党争的漩涡,同牛党李党都有一些关系,却又不能左右逢源,精神上自是苦闷,所以他的诗,从来看不到意气风发的时候,仿佛一开始就是一个中年人的形态,一副孤寒索落模样,莫测高深。
他的专辑中,排在第一位的那首叫锦瑟,这应是他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吧,隐蔽晦涩,也许从来都没有人真正读懂过,但其意境奇特,非常耐得咀嚼: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十四个字,字字珠矶,却更像是天书,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我少年时期读到它,脑袋里一阵发懵,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岁月赋予了我N多沧桑,眼睛中也算增加了一些阅历,然而再读起来,除了发愣,竟然还是发愣,它于我依然是解不开的迷;只它的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总算明白了:还是与情字有关,是人到中年,百无聊赖,于是回忆回忆曾有过的情路历程,聊以打发时光。
人到中年之后,命运的玄机已尽被打开,人生基本可一望到底,活着简直就是在苦熬,此时人人都寂寞,但很多人都会给自己留些希望,奔着这希望,即便是苛活,也算有一种生存的勇气,如李白“仙期散漫九垓上,为接卢敖游太清”,悲凉如杜甫也会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此时再看去都是那么虚幻,为了与庸常的生活相对抗,他们尽量把话说得高调,如此才有勇气继续活下去,而李商隐的世界里一片灰色,压抑且逼仄,一丁点儿希望都看不到。
他一个人孤寂无聊,于是写诗来消遣,却把这境界又传染给别人: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读到这一句,寂寞像泉水一般,哗地一声喷涌而出,却又突地收住,并不肆意泛滥,毕竟人到中年了呵,不复再有少年时的戾气,一任情愫滋生,曲高调险,往而不复,很多时候都可收放自如,懂得在适当的时刻戛然而止。

林黛玉还曾写过这样的诗: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她是那种外表冲淡、内里炽热的人,虽然执着,却是要死便死,要活便活,并不拖泥带水,牵牵连连。
象林妹妹这样热烈而决绝的人,顶多只会对着“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样的句子发发愣,却决不会喜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类的结局,更遑论“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这样有失身份的表述。虽然她也流泪,也使性子,但那只是窗户纸没被捅破之前的煎熬,一旦局势清朗,她冰冷的表象立刻换成了一副温润的情怀,她是一副直肠子,混熟了一眼便能被人看穿,不像李商隐,在历尽人世沧桑之后对生活了无希望,且又故作高深。

  这要从李商隐所写的诗的内容及情感上分析:

  事实上李商隐和林黛玉在情感上有明显的区别,两人并不相似,先说李商隐:
  李商隐是个多情以至于滥情的人,一生不幸,原因也在于他的滥爱,在晚唐朝中有两股政治势力——牛党和李党,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可见李商隐是多情伤身!!
  李商隐所写的诗侧重于情,而且写得十分露骨,口无遮拦,招来不少麻烦,但是无可否认,李商隐在这个方面造诣是很深的,也深受世人欢迎,其诗缠绵悱恻,隐晦迷离,难于索解,风格靡丽,而且李商隐的情人在他的诗中,出现了多位,足以见此君为人放荡!和后来温庭筠等共成昆体,不妨称作鸳鸯蝴蝶派!!最求辞藻华丽,但不免言之空洞乏物,且较为晦涩!且不免十分粗俗!
  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一位脱胎换骨,不染尘俗的奇女子,她又是一位极注重感情的人,她把一生的爱都献给了贾宝玉,她多愁善感,无非是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正如刘心武先生所言,林黛玉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她的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她的葬花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因此,林黛玉这样一个背离尘俗,不染红尘,生活高雅的人,对于李商隐这样一个追求辞藻华美,滥情无度,缠绵悱恻的诗人,是有根本区别的,李商隐的诗写爱写的露骨,写的直白,为世人所欣赏,但是林黛玉并非尘世中人,这样的诗在她看来也是十分粗俗,不过是粗话而已!怎会喜欢!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倒颇有意境,林黛玉也的确写喜欢这样意境悠长的诗!曹雪芹通过林黛玉之口表达对李商隐情诗的不屑,恐怕也是这位看破世俗的痴情公子的真实感受吧!

残荷听雨,典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不着痕迹的落笔,似乎把整个大自然都斟在了诗人的酒杯里。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对往事的追忆,当人们亲切地追忆并再现从前的景况时,那一特殊的情景对追忆者便有着非凡的意义。   残荷听雨,那些摇曳在秋雨中的败叶枯枝,不再意味着对叶绿花红的任何憧憬,而是意味着它们的终结。在这种自觉的终结体验中,有着对枯萎过程最为深沉的绝望和抗议,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寻常的追忆,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李商隐的诗词作品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诗中的描绘能使人们进一步领略到追忆中的复杂情韵。   林黛玉之所以认同残荷听雨,也是因为她对生命、对爱情的执著和恐惧。命定的敏感,使得林黛玉过早窥破了人生的渺茫,过早地领略到无常的风刀霜剑。但林黛玉就是为还泪而生的,她不能放弃生命深处的温情,因此,也只能像李商隐那样,在一个过早来临的深秋,死死守护着那些瑟瑟摇动的残荷。   于是我们知道,林黛玉所谓不喜欢李商隐之诗的宣言,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中恐怕被人窥破的爱情秘密,她对“残荷听雨”的认同,又将她的恐惧和孱弱无情地泄露出来。这大约就是残荷听雨的况味吧。    有时我也在想,我就如同这枯荷,无语的接受那来自秋雨的劈啪击打,默默的融入在无边的暗夜,也许是在寻求着苦闷的解脱,也许不是。我不知道。也没人告诉我。     昔日的风光与美丽已不在,所能留下的只是对往事的回忆,淡淡的,淡淡的,那挥之不去而又时时萦绕于心的思念,总会不时从记忆的湖底浮出水面,让人在夜阑人静时分,独自回味那曾经的甘甜与莫名的苦涩。   最终还是要微笑着去面对。拈花一笑万山横。不知对否。   晨昏分明,千年不变的光阴,永远是记忆的沉淀。   坐看云起有意,卧看云落无痕,云起带来我的梦幻,云落撇下我潮湿的心情。   沉浸在其中,还能有什么想法?最好是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只静静的用心去聆听那单调的雨声,感受那贯穿千古的旋律,不时的回荡于耳边。   或许你会看到我,看到那份真诚的期盼,以及从容的笑意。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现代人是难以体会了,但情感的表达是相通的,无论古今。


...却喜欢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里?
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黛玉所说的李义山指的是李商隐,他的字为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赏析】这首诗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

《红楼梦》中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有何深意?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一句诗,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而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引用的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雨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枯荷的怜悯之情。林黛玉说这句话时,正赶上与贾宝玉等人泛舟湖上,说起残荷恼人之事。这句诗...

林黛玉之留得残荷听雨声
残荷听雨,典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不着痕迹的落笔,似乎把整个大自然都斟在了诗人的酒杯里。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对往事的追忆,当人们亲切地追忆并再现从前的景况时,那一特殊的情景对...

红楼梦中林黛玉说自己最喜欢唐代诗人李义山的一句诗是什么
(《红楼梦》第四十回)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林黛玉为何如此说,当理解为是“正话反说”,“欲扬先抑”,目的是为了强调后面的“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林黛玉为何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林黛玉在大自然的声音中,最喜欢的是雨声。对雨,她有很多描述:“冷雨敲窗被未温”(葬花词),《秋窗风雨夕》“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话更是浓墨重彩地大大描写了一番秋天的风雨。因此,她虽然最不喜欢的李商隐诗,但是唯独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

刘姥姥进大观园坐船的时候林黛玉说了一句什么诗
刘姥姥进大观园坐船的时候,林黛玉说了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林黛玉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却喜欢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李义山即晚唐诗人李商隐,原句为:“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也许是林黛玉喜欢“残”不喜欢“枯”,将“枯”改为“残”了。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诗:李商隐是精神上太孤零的人,俗世...

求问为什么林黛玉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拔去了。”这么一点小事,用短短几句话,曹雪芹把三个主人公描写得入木三分。宝钗的话显示了她是一个贤淑的,顾全家事的女孩,也就是足可以做一个贾府未来的...

‘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1、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独爱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于是宝玉听到黛玉的话便是圣旨一般,立刻诺诺连声说,果然是好诗句,留着破荷叶不用拔去了...

“留得残荷听雨声”,在《红楼梦》里哪一回?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留...

临洮县19467213268: 林黛玉之留得残荷听雨声 -
柏诗抗肿: 残荷听雨,典故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中写道: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不着痕迹的落笔,似乎把整个大自然都斟在了诗人的酒杯里.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种对往事的...

临洮县19467213268: 林黛玉《桃花行》的意思与鉴赏,快! -
柏诗抗肿: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

临洮县19467213268: 林黛玉为何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
柏诗抗肿: “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李商隐诗中的名句.关于这句诗,红楼梦中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在贾母带着刘姥姥大宴大观园那一回中,在园里曾坐了一次船.看到了池中的枯荷.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

临洮县19467213268: 林黛玉为什么不喜欢李商隐的诗?请谈谈个人见解 -
柏诗抗肿: 林黛玉孤芳自赏的性格,她不喜欢雍容华贵的东西.却喜欢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突出了她的自哀自怜的特性.

临洮县19467213268: 《红楼梦》里林黛玉说自己最喜欢唐代诗人李义山的一句诗
柏诗抗肿: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见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临洮县19467213268: 听得残荷留雨声什么意思 -
柏诗抗肿: 是李商隐的诗句,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所谓诗无达诂,我也只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残荷”象征年老,而且孤独,因为荷叶残枯的时候,往往周围的“同伴”也都已经七零八落了.斑斑点点的雨滴打将下来,可以想象那时气氛凝重,引人深思. 表达一种孤独但又闲适的生活状态.

临洮县19467213268: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谁的诗句,可以列出原文 -
柏诗抗肿: 1、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独爱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于是宝玉听到黛玉的...

临洮县19467213268: 林妹妹是不是只说“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一句古诗最好? -
柏诗抗肿: 是的,是李义山的(李商隐)的诗句,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临洮县19467213268: 留得残荷听雨声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
柏诗抗肿:[答案] 是李商隐的诗句,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所谓诗无达诂,我也只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残荷”象征年老,而且孤独,因为荷叶残枯的时候,往往...

临洮县19467213268: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还是留得枯荷听雨声 -
柏诗抗肿: 原文是'留得枯荷听雨声'(查自《中华诗词1422—清风明月版》) 只是在《红楼梦》里引用时说'留得残荷听雨声'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这很可能是曹雪芹按照自己的意思改的,在文人中比较普遍,我在引用诗词时也会根据自己文中的意境适当改几个字. 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