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长平之战的关键性

作者&投稿:斗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下廉颇最后能守住吗?廉颇与长平之战的关键性。

长平之战实在是太惨了,前前后后双方死了六十万人,在古代这个数目是数都数不清楚了,这场战役赵国派了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去做将领,而换下了廉颇了,这场战役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

长平之战,大家心目中都以为是因为换将赵括,才导致全军覆没。其实就算一直是廉颇将军,长平之战,最终也是守不住的。这本来就是一次必败无疑的战争。秦朝自商鞅变法,又历经几朝名主名相。实力已非其他六国可比。六国或遭秦国军事打击,或被秦国兼并土地。六国虽几经合纵,丝毫撼动不了大秦。

秦国白起攻克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都新郑的道路,坐等上党投降。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归顺秦国。遂想出把上党献给赵国。一来可以转移秦国的军事打击目标,二来可以让赵韩结成同盟。赵孝成王召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议。赵豹认为接收上党郡,以弱小国家去夺取强国的东西,将得不偿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无奈上党实在是个大馅饼,赵孝成王最终抵挡不住诱惑,采用了赵胜的意见,接受上党郡。秦国花费了大力气,眼看到手的肥肉,又怎么可能拱手让给赵国。想必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早已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只等着狠揍赵军一顿,夺回本属于自家的胜利果实。

秦国在士兵士气上已经先胜赵国一筹,赵国初定战略,派廉颇驻守上党。理由是廉颇打野战打不过白起,防守却未必会输给白起。赵孝成王意识到接受上党郡,会带来战争。但却没有认真的分析此次战争,可能会发生的种种走向,并制定应对的策略。

秦军派王龁为将,两军在长平交战几次,赵军接连几次失败。廉颇遂改变战略,坚守不出。此时的秦军虽然在战役上节节胜利,但并未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双方都缺乏奋起一博将对方置之死地的实力。双方多死死地盯着对方。这时候除了考验双方将领的意志力,更多考验的就是坐镇后方的最高统帅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的意志力和决策。

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率先沉不住气了。不但不听从虞卿之言,去拉拢楚魏,合纵诸候。反而出了一个大昏招,派郑朱去找秦国媾和。这就好比把底牌亮给秦昭王看了。我怕你,我不敢和你打,我打不过你。估计本来也处于焦虑状态的秦昭王此时真的笑掉了大牙,这厮这么快就扛不住了。

就算秦昭王本来没有必胜的信心,相信,赵孝成王的这个做法,坚定了秦昭王此战必胜的信念。战争刚有不顺,赵孝成王既没有审时度势,采用最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方案,合纵诸候。反而轻易改变既定策略,采取的还是一个下下策,媾和。秦国趁机大肆宣扬赵国请求媾和的事,以绝其他诸候国增援赵国的想法。同时他又不答应赵国的求和。

赵孝成王无论是从心理承受力,还是决策力,和秦昭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点点。秦国派出间谍离间赵孝成王和廉颇的关系。秦国这次离间的目的,大概就是逼赵孝成王换下坚守的廉颇,改派进攻的将领,争取速战速决。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一再下令廉颇出击。在廉颇不听从命令时,改换了赵括。这时,秦国秘密派出武安君白起。最终,赵军战败。白起用诈将赵国四十万士兵全部坑杀。

话说回来,就算廉颇没有被赵括替代。按照赵孝成王最初的设想,廉颇只坚守不战。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打成持久战。持久战比拼的就是国力,拼粮草、拼后勤。那么,赵国能拼得过秦国吗?事实上,赵国是根本无法与秦国对耗的。

首先,从人口角度而言,秦国有五百万,赵国只有三百万。其次,从地理角度而言,秦国地处关中,易守难攻,只要集中精力对付赵国即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各个方向都得派兵把守,难以做到完全集中兵力。

再次,从经济角度而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直奖励农耕、军功,奠定了农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绝对核心地位,故而粮食的生产和储备非常雄厚。赵国工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这在和平年代是利润丰厚,可到战时就会面临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因此,一旦战争演变成持久战,赵国还是必败无疑。但至少,赵国的精锐部队,不至于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合纵诸侯,迫使秦军撤兵,也有可能。不过这都只是猜测,历史毕竟真实的摆在那里。




廉颇与长平之战的关键性
长平之战,大家心目中都以为是因为换将赵括,才导致全军覆没。其实就算一直是廉颇将军,长平之战,最终也是守不住的。这本来就是一次必败无疑的战争。秦朝自商鞅变法,又历经几朝名主名相。实力已非其他六国可比。六国或遭秦国军事打击,或被秦国兼并土地。六国虽几经合纵,丝毫撼动不了大秦。秦国白起攻...

赵括是长平之战的关键吗
1、在长平之战刚刚开始的时候,看似廉颇的坚守不出抵御了秦国的进攻势头。但是,根据赵国的经济实力和粮食供应能力来说,坚守不出似乎不是长久之计,也即会让赵国军队陷入到慢性死亡中。2、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就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而骑兵主要是用来野战和突袭的,倘若用骑兵来防守,那显然是...

长平之战中总被忽视的“另一面”,其实也是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长平之战因外交活动而起。韩不能守上党,入之於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原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史记·赵世家》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一次大决战,不少人认为,这场战争是秦赵两国直接军事冲突而诱发的战争,其实不然,因为这场战役的爆发点...

赵括怎样安排才能打赢长平战役呢?
在长平之战中,赵军获胜的关键不是能否突破白起的防线,而是如何可以做到与秦军速战速决。1、秦、赵两国主将水平差距明显。在赵王以年轻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替代下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后,秦王也秘密地将国内数一数二的名将白起调去了前线。在两人的初次交锋中就高下立现:白起故意示弱让赵括觉得有机...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怎样才能取胜呢?
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 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

战国长平之战,为何廉颇在补给线即将断裂的时候且还面临违抗圣旨的情况...
4、正面对阵秦军,赵军胜算不大。廉颇老成持重,综合考量了包括军力、粮草等综合国力而采取的上策,因为从赵军的战力来讲,不及秦军;从粮草来讲,不及秦军;从动员能力来讲,不及秦国。总之,从战争考量的各个层面,赵国都落入下风。二、战争简介: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

长平之战赵王为什么要将廉颇换走?其实廉颇不只善于打防守战
在最为关键的长平之战上,赵王将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结果赵军被秦军全歼,让秦国打赢了当时灭六国计划中最为艰难的一场战役。很多人不解赵王换下廉颇到底算不算是一个上策,其实秦国和赵国交战,双方比拼的就是看谁的国力更强,能坚持的时间更久。但赵王深知,秦国的国力要远强于赵国,如此...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最后为何赵国会大败?
长平之战就是赵国和秦国争夺上党而起了战争,本来韩国将上党给了秦国,但上党郡百姓不愿意归降秦,于是请求赵国出兵。首先赵国综合国力不如秦国。其次赵国将领赵括不如白起。最后赵国周围强敌环视,而秦国没有这样的顾虑。

长平之战都是因为赵括无能,和赵国君臣有什么关系?
到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则爆发了一场战争,即:长平之战。参战的四位主要将领,分别是:秦国的主帅王龁,后来,换成了白起;赵国的老将廉颇,后来,换成了小将赵括。提及长平之战,许多人最先想到的,无疑是赵国小将赵括的“纸上谈兵”。面对兵力强盛的大秦,此时的赵国,首先,派出...

长平之战详细经过
长平之战前的上党之战结束。 廉颇败退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音:加,裨将的名)。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六月,秦将王龁率军...

栾城县17322453538: 长平之战如果是廉颇打谁会赢?
汗娴舒必: 关键不在与统帅,而在于君主.如果赵国国君是赵武灵王,那秦军必败.但长平之战时赵国国君却是昏庸无能、无识人之明的赵孝成王,这是赵军最大的败因.赵孝成王不但凭个人喜好,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而且后来居然十分信任大奸臣郭开,死后把自己的儿子赵迁交给他辅佐.而郭开是什么人?一个只会趋炎附势、逢迎拍马、见风使舵的小人,他当了赵迁的太傅后居然教他声色犬马,怎样享乐.在赵国危急的时候因与廉颇有仇,拒不让廉颇当统帅,这也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的来源.后来赵国快灭亡时,郭开见风使舵,投靠秦国,谗杀李牧,迫使赵王迁降秦,充当了秦国的内奸.可以说赵国是亡在赵孝成王手里.

栾城县17322453538: 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能打赢长平之战 -
汗娴舒必: 一方面,秦国在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厚,国力增强,军事力量增大.另一方面,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作战经验丰富的廉颇领兵.这两个方面是秦国能打赢长平之战的主要原因.

栾城县17322453538: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为什么大骂平原君 -
汗娴舒必: 1、一次战争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必有其内在原因. 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给赵括.定.罪.的时候,必然要先要了解这场战役的前因后果. 长平之战之始,赵国以廉颇为将对阵秦国,可以说这场突发性的战争与赵括没有多大关系.廉颇出战,人心所向,因为廉颇沉稳持重,无懈可击,人们对廉颇也都心存佩服.但是,在长平之战中,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战争初始,廉颇主动采取坚守战的战略,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这种战略与赵国的地理环境、战略环境极不符合. 2、赵国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强国,赵军在与匈奴、胡人的战争中,练就了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赵军最擅长的就是进攻战,最不擅长的就是坚守战.

栾城县17322453538: 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 -
汗娴舒必: 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

栾城县17322453538: 战国时期赵国有名将廉颇,为什么长平之战还输了 -
汗娴舒必: 廉颇属于保守派 只守不战 但是廉颇的做法却符合兵法 兵法曰: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意思是 防守是因为取胜条件不足 进攻是因为取胜条件充足 当时赵军45万vs秦军60万 没有任何取胜条件 但是廉颇的不作为 让赵王很不满 加上赵国的粮草后备不足 还有白起让秦军里面散播一种谣言:我们秦军不怕老将军廉颇,就怕那个新将军赵括 赵王听到了谣言 就撤掉廉颇换上了赵括 赵括并不是真的纸上谈兵没一点可取之处 而是作战经验不足 赵括城外高地驻守想要伏击秦军 白起围而不攻 赵括全军粮草无法供应 迫不得已全军出击 赵括在交战中被射杀 最后看看战绩 饥饿的45万赵军对战状态良好的60万秦军 结果没有什么悬念的

栾城县17322453538: 廉颇不下课赵国能打赢长平之战吗 -
汗娴舒必: 长平之战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以此来看,长平之战赵王弃用廉颇是一个很大的败笔,更源于自己的错误的战争思路,而廉颇务实的防御战略若不被弃用,长平之战未必打得起来,如果打起来能不能打赢不好说,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最有可能的应该会在对峙中迁延历史的发展.

栾城县17322453538: 长平之战,赵军要一直是廉颇指挥,会打得怎样,结果又如何?
汗娴舒必: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综合实力比拼.即使一直由廉颇指挥照样要失败,在赵括接替廉颇之前,廉颇已经损失了5万人马,而且失去了一个壁垒(当时防御秦军一共有东西两个壁垒).就是因为廉颇的失利加上廉颇凭工事防守使赵国承受不起战争的消耗, 赵王才中了反间计. 但如果一直由廉颇指挥的话结果可能不至于这么惨,最大的可能是赵国割地求和.

栾城县17322453538: 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下廉颇,能够打赢秦国吗 -
汗娴舒必: 可以很负责的讲,必败,综合国力相差太大,而且粮道还被切了,让廉颇守还不如赵括,赵括知道必败,要的只是用这几十万赵军拖住秦军,与其两败俱伤而已长平之战赵国虽败,但也让秦伤了元气,为之后的邯郸之战做了一定的贡献,坚守固...

栾城县17322453538: 长平之战 廉颇善于用兵打仗 表现在哪里?
汗娴舒必: 廉颇在长平之战中采取坚守、相持耗敌之策

栾城县17322453538: 长平之战:简介...要短的 -
汗娴舒必: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