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以字的文言文

作者&投稿:经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简直超级超级多………………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为政以 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 众星 共 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这只是论语的开篇几段…………

2. 译为“以致”的、带有“以”字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3、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6、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7、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9、予与四人拥zhidao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10、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以”字在古文中有几个意思

虚词“以”的用法及例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用)凭……身份。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用)凭……身份。) 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祭妹文》)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带领”) ③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2002年高考《李广传》“率领”、“带领”〉)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张衡传》)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

(《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②日以尽矣。

(《荆轲刺秦王》)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过秦论》)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4. “以”字在古文中有多少种用法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

(一)动词

1.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2.仰赖、凭藉。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3.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 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 命代之臣。”

4.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 则以王,小则以霸。”

5.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二)介词

1.因为、由於。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

2.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3.在、於。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4.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

5.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三)连词

1.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 哀以思,其民困。”

2.因此。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目的在於。如:“以免”、“以致於”。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4.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四)助词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五)副词

1.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2.既、已经。通“已”。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

3.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六)名词

1.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2.姓。如汉代有以彤。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句子,译为以致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⒄<动>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

“以”字在古文中有多少种用法?
"以"字在古文中,就词性而言,有六种,至於语法上的用法,也大致如是。详见下文。(一)动词 1.用。如:“以礼待之”。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2.仰赖、凭藉。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高考文言文中“以”字有哪些用法
…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绝.(林嗣环《口技》)又如: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

文言文中以有几种用法
“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绝。(林嗣环《口技》)又如: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

文言文以用有哪些
1. 文言文中以有几种用法 “以”字用法归纳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

含有以字的文言文
1.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简直超级超级多………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有以文言文
1.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简直超级超级多………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洛南县15392971133: 带有以字的文言文 -
类侄复方: 简直超级超级多………………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只是论语的开篇几段…………

洛南县15392971133: 以 字的文言文句子,以字的意思要是因为的那种就是,文言文有 以 字的句子,而那个以是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因为 -
类侄复方:[答案] 作为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由于” 例句:1.《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洛南县15392971133: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
类侄复方: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臣以...

洛南县15392971133: "皆以美于徐公"中"以"的意思并从学过的文言文中找出一个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
类侄复方:[答案] 以:认为. 古文::“以礼待之”. 你还可以看一下以的几种用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15939.html?si=5 希望对您有帮助

洛南县15392971133: 初中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及例子 -
类侄复方: 1.介词 (一)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例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

洛南县15392971133: 有乃和以这两个字的文言文句子 -
类侄复方: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出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洛南县15392971133: 求几个文言文的解释、1.故时有物外之趣的"之"字2.昂首观之的“之”字3.徐喷以烟的“以”字4.以土砾凸者为丘的“以”字5.舌一吐而两虫尽为所吞的“为... -
类侄复方:[答案] 1.故时有物外之趣的"之"字——译为“的” 2.昂首观之的“之”字——代词,指蚊子 3.徐喷以烟的“以”字——介词,用 4.以土砾凸者为丘的“以”字——把,以.为 5.舌一吐而两虫尽为所吞的“为”字——表被动,被 6.项为之强的“为”字——...

洛南县15392971133: 解释加点的字,并从学过的文言文中找出一个含有这个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句子!我是初中二年级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一个”以”2或遇其叱咄 或3故余虽愚... -
类侄复方:[答案]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 此独以跛之故 2或遇其叱咄 或 有时 人或劝之 3故余虽愚 故 所以 故又名“鬼市”云

洛南县15392971133: “以”字在古文中有几个意思 -
类侄复方: 以 yĭ yǐ 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

洛南县15392971133: 大叔又收二以为己邑中以的意思 选自 郑伯克段于鄢以的意思,不是以为.或者请告诉我以字在古文中的几个意思,包括表什么 表什么的那个 -
类侄复方:[答案] 原句应该是: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译为:大叔收取两属的西鄙北鄙(完全)作为自己的领地. “以为”的意思是 作为,当作 可视为“以之为”,把.当做. 如果单单“以”的话,做动词 意思是 " “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