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中“以”字有哪些用法

作者&投稿:柳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考文言文中“与”字有哪些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1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2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3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因”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1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2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3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绝.(林嗣环《口技》)又如: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中的“以”便解释成“认为”.“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下面就结合初一语文新教材(最后两例外),谈谈它的用法.
一、作介词用.“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例如:①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②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例句中“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② 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译文: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富和尚.
二、作连词用.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1、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例如:①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译: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
2、表目的,作“(用)来”解.例如: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表结果,作“以至”解.例如:① 以至于寸.(范晔《乐羊子妻》)译:以至达到一寸.
三、作副词用.
相当于“己”,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可译成“已经”.例如:① 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译:(假设)已经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治好了.
四、作代词用.表示指代,可译作“这”、“这样”.例如:① 子贡曰:“无以为也!”(《论语•子张》)译:子贡说:“不要这样做!”
当然,“以”字的用法还有很多,限于教材篇目,不再赘述,留待读者自己理解和领悟.

1.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③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初一常考的文言文
2. 初中常考的文言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文言文中高考常考的通假字有哪些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10...

文言文介词后面加什么意思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①“青,取之...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考字义
帮助的人:27.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文言文常考字字义 (1)之:1.到。 去2.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3.指示代词。 这,此。 4.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有时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于:1.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

中考文言文所以的意思
7、语序:文言文有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定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注意按现代语序调整。如“屠惧,投以骨”(《狼》),应译为“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啃)”。 8、语境: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境,如陈述、赞叹等都应该统一。 4. 中考文言文各种字的翻译,要常考的 之(一)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

中考文言文常考字词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 2. 初中文言文常考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

初中常考文言文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 2. 初中常考的文言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

高中文言文考察点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技巧点拨】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掌握五种文言特殊句式,同时要了解借代、互文、委婉、讳饰等文言文修饰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常识,最后,还要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基本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一般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留”、“补”、“删”、“换”、“...

文言文延徽有智略
1. 文言文阅读 小题1:⑴应当 ⑵到 ⑶原先,从前 小题1:B 小题1:契丹君主因延徽对他不参拜行礼非常生气,就让他在郊外放马。 小题1:①述律后的知人(举荐);②契丹主的善任;③延徽的贤能。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

高中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曲江县19191322486: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任卿派斯:[答案]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曲江县19191322486: 关于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
任卿派斯: 以1.作介词则以铁范置铁板上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拿凭因为2.作连词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译为“来”3.作动词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认为

曲江县19191322486: 古文中“以”字有哪些解释“以”在古文中 -
任卿派斯: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1、动词: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

曲江县19191322486: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有哪些? -
任卿派斯: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

曲江县19191322486: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
任卿派斯: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 臣以...

曲江县19191322486: 古文中"以"的用法 -
任卿派斯: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②以...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

曲江县19191322486: 文言文中.以和之字的用法 -
任卿派斯:[答案] 【“以”字的用法】 "以"是文言使用频率很商的一个虚词,仅诸葛亮《出师表》一文就有18处之多,表意复杂、现对其辨析如下.一、作介词."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

曲江县19191322486: 文言文中“以”字的几个用法1.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2.梁亭觉之,因请其尉3.尉以请宋就4.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5.转败而为功,因祸而... -
任卿派斯:[答案] 1.因为 2.于是 3.用,拿 4.把 5.最后没“以”

曲江县19191322486: 文言中以字的用法 -
任卿派斯:[答案] 以 释义 yǐ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

曲江县19191322486: 在文言文中,"以"的各种义项有什么区别 -
任卿派斯: 以一、虚词用法:(一)介词:“以”字作为介词,它们后面一定带有一个名词或者词组.“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以”字后的名词或词组即是“以”字的宾语.整个介宾词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1.表示动作、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