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投稿:云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论语:学而篇》主要讲了孔子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对待学习。 还有学习方法、交友、处事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何对待学习和学习态度。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他虽然生活贫苦,但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学而篇讲了什么内容?
《论语:学而篇》主要讲了孔子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对待学习。 还有学习方法、交友、处事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何对待学习和学习态度。《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

论语十二章的学而篇,为政篇,雍也篇,述而篇,子罕篇,子张篇什么意思?
里仁4.0: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5.0: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6.0: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7.0: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8.0: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9.0:记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

谁知道《论语:学而篇》主要讲了些什么(简短些)?
《论语·学而篇》主要讲的是务本的道理,引导人们由此进入道德之门,篇名取自本篇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一...

论语与什么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第一的内容,意为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释义 1、 学习后及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论语导读】看学而篇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是为了完善内在的自我,为己而学,不是为别人。 最后一章也呼应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后呼应,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从上可知,如同篇名一样,本篇作为论语开篇,主讲学习,而且每章都是围绕学习这一主题展开,紧扣主题。分别讲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首要内容,学习的态度、途径、次序,学生守则,好学...

大中华文库中《论语》各篇主题内容概括是什么?
学而篇第一: 孔子开篇论道,强调学习的首要性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为政篇第二: 探讨治国理政的智慧,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八佾篇第三: 关注礼制与秩序,解析古代社会的等级与礼仪规范。里仁篇第四: 强调邻里关系与仁德之重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公冶长篇第五: 记录孔子对弟子公冶长的...

《论语.学而篇》原文+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人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候去印正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有子曰:“其...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翻译。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

论语里的部分文章和解说!!急!!!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原文】1·1 子曰...

双辽市19345378516: 论语·学而篇(《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 搜狗百科
父苛霏刻: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很君子吗?” 1.2 有子曰:“其为...

双辽市19345378516: 谁知道《论语:学而篇》主要讲了些什么(简短些)?
父苛霏刻: 主要讲了孔子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对待学习. 还有学习方法、交友、处事方法 和学习方法,如何对待学习.有些还写了学习态度. 呵呵呵呵 我帮大家总结一下

双辽市19345378516: 论语.学而篇什么意思? -
父苛霏刻: 论语.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仁,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双辽市19345378516: 论语,学而讲了什么道理 -
父苛霏刻: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双辽市19345378516: 论语学而篇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
父苛霏刻: 《论语:学而篇》主要讲了孔子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对待学习. 还有学习方法、交友、处事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何对待学习和学习态度.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双辽市19345378516: 论语.学而篇我懂得了什么.各位帮帮忙,急!急!急! -
父苛霏刻: 《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双辽市19345378516: 学而篇的译文 -
父苛霏刻:[答案] 下列译文按论语学而顺序排列进行翻译 1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

双辽市19345378516: 论语学而篇 -
父苛霏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

双辽市19345378516: 《学而·时习》全部的意思? -
父苛霏刻: 论语·学而篇 【原文】 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