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婚嫁习俗

作者&投稿:庞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婚姻形态的变化反应了哪些政治变迁的信息~

周朝封建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是男人的社会地位比女人的高。国家重视耕战,种地需要男人,战争需要男人。

【摘要】:自汉代以来 ,“礼坏乐崩”一直作为对春秋战国的经典描述 ,事实上 ,就春秋时期而言 ,西周传统的礼乐虽然在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原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礼乐规定被改造或僭越 ,但同时西周礼乐的社会功能并没有随周王室的衰落而减弱 ,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受到更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表现出传统与时代、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春秋时期 西周传统礼乐 礼坏乐崩 礼乐
【分类号】:K225
【正文快照】:
人们习惯上把西周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用“礼坏乐崩”概括 ,这就政治制度方面的礼乐而言是对的 ,但就整个春秋时期的思想观念、理性思维导向及社会风气而言 ,则不可以笼统地用“礼坏乐崩”来概括。我们承认 ,春秋时期西周传统的礼乐在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原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制度建设较为完整的一个时期,以礼仪、宗法为标志的社会规范在此时初见端倪,而婚姻制度的逐步完善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原则。

   西周春秋的贵族,上自周天子、诸侯,下到一般贵族,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诗·大雅·思齐》说周文王之妻“大姒徽音,则百斯男。”《诗·毛传》认 为“大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若按一女生十男孩计算,周文王至少有妻妾十余人。这种婚姻的史实,近现代发现的西周春秋墓葬中也有所透露,陕西宝鸡茹家 庄的西周中期墓葬中,发掘出一座夫妻妾三人合葬墓,晋侯墓地发现一组一夫二妻的并穴合葬墓。西周春秋贵族多妻的来源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1)通过婚 姻礼仪正式迎娶,也就是《礼记·内则》所说的“聘则为妻”。从周天子到一般的贵族,他们的正妃或嫡妻大多是经婚姻礼仪娶来的。(2)正式迎娶时的娣陪嫁。 娣陪嫁亦即一女出嫁,她的女和妹妹陪嫁。同时还要由两个与女方同姓的诸侯国各送一女随嫁,称为“正媵”,正媵也要由娣、随嫁,这就是所谓“诸侯壹娶九 女”。媵嫁制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反映,《诗经》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指的是那些女子哭泣,是因为害怕随嫁。(3)私奔为婚,亦即《礼记·内 则》所说的“奔则为妾”。(4)转房,即父终,子妻其庶母;兄终,弟妻其嫂;叔终,侄妻其婶。在多妻的制度下,天子可以“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八十一 御妻”,诸侯有夫人、世妇、妻、妾9人,除天子诸侯外,地位稍低的卿、大夫是一妻二妾,士是一妻一妾,只有平民才是一夫一妻制。

  由于 妻妾来源多杂且数量多,很容易引起贵族家庭内部矛盾。为了调节这些矛盾,克服一夫多妻婚姻的弊端,西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关贵族妻妾名份、地位的 礼法规定。首先,嫡妻的地位高于妾,有权干涉妾的各种事务。其次,妾不得成为嫡妻,其子也不享受嫡长子的权力。再次,与妾名份不同。在婚姻关系方面,妾本 人具有独立的婚姻权力,而女至娣则依附于嫡妻,本身没有独立的婚姻权力。嫡妻死后,娣可以合法地“继室”,没有嫡妻之名,却有嫡妻之实,妾却没有这种权 力。


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婚嫁习俗
西周春秋贵族多妻的来源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1)通过婚 姻礼仪正式迎娶,也就是《礼记·内则》所说的“聘则为妻”。从周天子到一般的贵族,他们的正妃或嫡妻大多是经婚姻礼仪娶来的。(2)正式迎娶时的娣陪嫁。 娣陪嫁亦即一女出嫁,她的女和妹妹陪嫁。同时还要由两个与女方同姓的诸侯国各送...

坐花轿是春秋时期才有?那么春秋以前怎么结婚的?背回家?
1.春秋时期属于周代,按照社会习俗,结婚时新娘不坐花轿。根据《礼记·士昏礼》,周代结婚仪式隆重而繁杂,多在晚上迎亲。迎娶前,父亲向儿子新郎敬酒,新娘穿礼服,乘墨车,从车随往,使者持炬火居前照道,女家父母在宗庙设酒席,并在门外迎接。新郎捧雁揖让升堂,行扣拜礼,下堂驾新妇坐的车。新妇...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如何娶妻纳妾
正妻都采用正式的聘娶,有严格的礼法制度。例如,同姓诸侯不得通婚嫁,就像晋、鲁、燕等等为同姓,只能与齐、宋等诸侯家女通婚。由合乎级别的卿或大夫执行聘礼等活动,然后择日成婚。而纳妾则简单得多,多为诸侯君主自己决策。同时,很多诸侯君主并未严格执行礼法。比如与夷狄通婚、废正立妾、同姓相聘等...

中国婚俗文化的变化
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过去男女结婚,没有媒人是不成的,即便真是私下定情,也得请个形式上的媒人来说亲,叫“采媒”。先秦时,官府每年为单身男女提供一次交往机会。春秋时期的“仲春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男女交友的大派对,由官方强制执行。仲春...

历代古人是多大年纪成婚的?
回答:西周时期,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 此后,历代王朝关于婚龄的规定逐渐降低。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男子三十成家,女子十五出嫁。越王勾践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这是诸侯间为了争夺霸权,而采取加快人口...

古代女子出嫁的规矩嫁妆戒尺
古代嫁妆的种类包括:1. 生活用品:衣物、鞋袜、金银首饰等,涵盖日常所需。2. 牲畜:如猪、牛、羊等,根据家庭条件而定。3. 陪嫁丫鬟:自春秋时期起,贵族女子出嫁时带走丫鬟,后成为新郎妾室。4. 丧事用品:包括丧服、棺材板等,显示女方家庭的周到。5. 性教育用品: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会准备箱子...

古代女子怎么结婚那么早
周朝时期,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关系能否维系取决于丈夫的好恶。丈夫愿意维系,她是丈夫的附庸;丈夫不愿维系,就要被丈夫扫地出门。《诗经》中的一些诗,如以叙事为主的《邶风•谷风》、《卫风•氓》,以抒情为主的,《邶风•日月》、《王风•中谷有蓷》,均为当时弃妇的悲戚之声。 3.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代几...

古代婚嫁有哪六礼?
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彭大翼《山北方白雁,深秋乃堂肆考》云“:《古今诗话》:来,来霜降,谓之霜信。”郎瑛《七修类稿》却认为“:雁,诸书止言知时鸟也。行有先后。故以之执贽,以之纳采。” 另外,《艺文类聚》一书中还从其他角度解释用...

古代女子的结婚年龄是多大?各个朝代有什么不同?
《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载,西周时期男子20岁“冠而列丈夫”,女子15岁为“及笄”,男女过了这个年龄就可结婚。同时,《周礼》也有规定:男子30而娶,女子20而嫁。这一时期,女子出嫁是比较晚的。但是到了汉代,这一年龄大大提前了。在汉代,男子结婚年龄是15、16岁...

古代是什么时辰举行婚礼呀!
)从周时到春秋都有专门做媒的官吏,官名「媒氏」,专职负责使男人有妻子,女人有丈夫,向他们配给田宅,以使其能安身成家。当时的男人结婚三年後才可以被国家徵用外出作战或做工,叫「赴国役」。  今天人们的婚嫁是喜事,远古时候却恰好相反。迎亲只能在夜裏,车马服饰都必须是黑色。起源於古人引阴气...

武城县13192338263: 中国西周时期婚姻制度是怎么样的 -
祢章智托: 据记载,西周时期就有了掌管婚姻事务的机构——媒氏.《周礼·地官·媒氏》:“掌万民之判”.“判”就是判合,男女相匹配.可见,媒氏就是婚姻管理机关. 一、 婚姻关系的缔结1、 缔结婚姻的限制性条件 (1)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

武城县13192338263: 古代婚姻制度 -
祢章智托: 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是“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惟利是求”,并拟“禁锢终身”. 士族...

武城县13192338263: 周公所拟成亲六礼是什么? -
祢章智托: 周公六礼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中,制定了婚姻成立的条件,即六礼.六礼的内容包括了六个方面,实际是婚姻成立的六个程序:一是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二是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三是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四是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五是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六是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武城县13192338263: 结婚有那些传统礼节? -
祢章智托: 温馨提示 汉族--婚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

武城县13192338263: 春秋时期鲁国(鲁昭公时期)的婚嫁礼仪是怎样的 -
祢章智托: 春秋时肯定是用的周礼礼记: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父亲醮子,而命...

武城县13192338263: 西周时期婚姻制度的主要规定,在唐律中有何变化与发展 -
祢章智托: 《户婚》是中国封建时代规定户籍、田土、赋役、婚姻家庭等事项的法律.有关户婚的法律规定发端于战国、秦朝.汉《九章律》以户律规定婚姻、户籍、赋税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汉制而有所增减,魏律、晋律中均有户律.北齐律以...

武城县13192338263: 各地方的婚礼习俗都是怎样的? -
祢章智托: 汉族--婚俗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

武城县13192338263: 1族外婚与族内婚的性质以及对人类体制的影响 2对偶婚的特点以及反映的社会发展阶段 3春秋战国婚姻礼仪的基 -
祢章智托: 1,族内婚与族外婚性质对人类体质的影响 族内婚:指在一定血缘或等级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一种婚姻规例. 族外婚:只能在本人所属的一定社会集团以外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这种外婚制的社会集团,因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区而异....

武城县13192338263: 历代古人是多大年纪成婚的?答案可以详细点
祢章智托: 西周时期,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 此后,历代王朝关于婚龄的规定逐渐降低...

武城县13192338263: 彩礼的起源 -
祢章智托: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至于演变,不清楚. 彩礼在东亚地区很正常,日本韩国也是有的. 国外也有彩礼,但是基本不是给钱,而是给实物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