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的创作背景

作者&投稿:宗政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简评: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人描写音乐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此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氏《琵琶行》主要是用叙述的笔法依弹奏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李贺此诗则不表现时空顺序,而着重强调音乐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但又不是抽象地写,而是借助于具体的艺术形象,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全诗十四句中有七句描述音乐效果,用了四个神话传说,令意境扑朔迷离。韩愈《听颖师弹琴》主要写诗人自己听琴的感觉,也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但未用神话传说,因而显得比较实在。 赏析:且从名诗“听”妙曲——读《李凭箜篌引》    深秋,京都某处,李凭调摆好精美的箜篌,开篇直叙难以抑制的悲痛,琴声划然如长堤决口。巨大的声浪汹涌而来,叩击人们的心灵;巨大的声浪澎湃滔天,搏击苍穹,使飘散在寂寞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空山凝云颓不流”描写的就是这种音乐效果,这是序曲。接着,乐曲第一段开始。节奏转慢,强度转弱,旋律柔长宛转,先表现悲痛欲绝的湘妃在湘江岸边抚竹而哭,泪水滴嗒地洒向竹枝。继而是鼓瑟能手素女,不忍目睹湘妃惨状,不忍耳听湘妃悲啼,她轻拨丝弦,解说湘妃的不幸,抒发愁情;故事凄艳动人,琴声如泣如诉。弹吧,山在听,水在听,万物在听,李贺也在听。弹吧,素女在弹,李凭也在弹。此时此刻,我们的诗人恐怕已经分不出到底是谁在弹奏了。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是乐曲的第二段。突然,弦上暴发出强音。短促的,美玉破碎般清脆;长响的,凤凰鸣叫般嘹亮。描写那些高贵的发声体,是为了衬托出乐器所发出的优雅乐声,从而表现美妙非凡的琴曲。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滚动的音阶,美则美矣,只是不如李贺“芙蓉泣露”仪态万千。瞧,谁家丽人相思苦,泪珠莹莹如荷上露珠。泪珠滚,露珠滚,轻巧的音阶也在滚。音阶滚出了露珠的声音,为它们注入灵气,弥补有形无声的不足。而露珠和泪珠又使滚动的音阶诉诸形象,弥补有声无形的不足。两两媲美,交相辉映,这是诗与乐的最好结合。我们再看:它们滚着、滚着,化成幽香的兰花。花儿开启朱唇,仰天而笑;声声阵阵,玲珑剔透——弦音叮咚,串串不止。显然,乐声似笑声,笑声是乐声。这里,乐曲是在不知不觉中转悲为喜的,犹如含泪的笑。否则李贺就不会把“香兰笑”与“芙蓉泣露”并在一起。这个变化,为乐曲的高潮作了初步准备。这明朗欢快的箜篌声,和暖着京城里原本冷漠的寒光秋色,直入天空,感动了天皇。   乐曲经过进一步铺垫,即要奇峰突起。“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不知何时,风云变幻。狂风、闪电、雷声一齐出现,哗啦啦,下起滂沱秋雨。莫不是女娲补好的天破了?莫不是天帝发出惊呼?其实,这是李凭接连弹出高亢激越的旋律。二十三弦齐鸣,仿佛万物齐响。轰隆之声有如排山倒海,使听众应接不暇,产生错觉。何况赏乐至此已进入其境,原本就如痴如醉。此时,高潮迭宕,惊心动魄。这里的乐曲,与韩愈《听颖师弹琴》“失势一落千丈强”有相似之处,大抵多为急速下行的音阶。大自然虽变化多端,万物终有相同点。二位诗人对音乐的感受虽不同,对大自然的这个客观规律的认识却是一致的。   乐曲的终了,亦是诗歌的最后部分。“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眼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我们好像在迷朦中被诗人带入仙境,聆听两位箜篌能手切磋技巧。看来,李凭比他的知音成夫人还艺高一筹哩。一个“教”字,不但是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动不了的老鱼,不爱动的瘦蛟,都情不自禁地随乐起舞。也许这是段怪诞的音乐。因为,恐怕只有刻板的节奏和干涩的弦音,或者近乎紊乱的拍子和跳动无常的音阶,才能与丑陋的舞蹈者及其难看的舞姿相匹配,产生美的效果。舞蹈完成,乐曲也结束。但是,吴刚还带着玉兔,靠着桂树,长夜无眠。他们忘了寒露侵蚀,一直在倾听、倾听。由此猜测,尾声应是由快渐慢,由强转弱,断断续续,悠悠远远,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止。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假如像白居易《琵琶行》那样,是以“四弦一声如裂帛”告终,等听众回过神来,头脑反而很清楚,唯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慨了。不像白诗直抒胸臆,李诗仅是有所寄托,且藏而不露,所以曲终诗完,浑然一体。这更使人回味无穷,而曲终独特的美也由此显示无余。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李凭箜篌引
在了解李凭箜篌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唐代的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而李凭箜篌引则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一首曲子。据传说,这首曲子是由唐代著名音乐家李冶所创作,曲调优美动人,被誉为古代音乐中的瑰宝之一。学习李凭箜篌引的...

李凭箜篌引的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有没有箜篌引的古筝鉴赏
摘要:古筝曲《箜篌引》是根据唐代诗人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诗意而创作的。李贺《李凭 箜篌引》为唐代音乐诗篇中“拟声之至文”,他在诗中对李凭箜篌弹奏大胆的想象和充满浪漫 主义的神奇描绘,是同时代音乐描绘诗篇之最。让我们分析这首诗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并运 用于古筝曲《箜篌引》的演奏中,使...

急需李凭箜篌引的 写作背景非常感谢
1.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

李凭箜篌引的作者是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

《箜篌引》有着怎样的创作背景?
据《古今注》记载,《箜篌引》是东北地区古朝鲜族一位名叫丽玉的妇女创作的。丽玉的丈夫霍里子高,是朝鲜津(今鸭绿江某渡口)守卒。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在河中划船,看见一个白发老人,披散着头发,手提酒壶,向波涛汹涌的河中奔去。老人的妻子紧跟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过河。然而,老人已被河水吞没。老...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此诗大约作于...

箜篌引中国诗作
王昌龄的《箜篌引》则以边塞军将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夜晚泊船时的羌戎歌声和凄凉景象,通过一位迁客的箜篌弹奏,揭示出边疆将领的苦难命运,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象,将箜篌之声转化为神奇的艺术境界,表达了对音乐的深深赞叹和诗人的...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有什么不同?
(3)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为古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所以李贺表达起来更为自由。3、创作背景不同:(1)白居易的《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

《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是什么意思?_百度...
创作背景:据载,艄公霍里子高正在撑船,突然有一手提酒壶的白发狂夫奔来,跳入河中。狂夫之妻紧陡,而未追及。妻子弹起箜篌,并唱起悲歌。随后也跳入水中。霍里子高回家告以妻丽玉,丽玉遂作此歌。此诗为朝鲜文学史上所存最早诗歌。诗歌赏析 诗中的“公”犹言“翁”,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无”,...

芙蓉区17122909672: 李凭箜篌引(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七言古诗) - 搜狗百科
燕彦脑震: 引用 江娥啼竹素女愁象征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拟人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下面的可以参考一下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

芙蓉区17122909672: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原文 - 翻译及赏析 -
燕彦脑震: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

芙蓉区17122909672: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吴丝蜀桐张高秋诗句介绍)
燕彦脑震: 1、这首诗出自《李凭箜篌引》年间的唐代诗人李贺.2、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左右,至元和八年,李贺被任命为长安凤梨郎.3、诗人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来描述音乐,充满了浪漫色彩,令人叹为观止.4、这首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

芙蓉区17122909672: 《李凭箜篌引》赏析 -
燕彦脑震: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

芙蓉区17122909672: 李凭箜篌引作者简介 -
燕彦脑震: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

芙蓉区17122909672: 《李凭箜篌引》什么意思啊 -
燕彦脑震: 本诗作者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李凭是位宫廷乐师,擅长箜篌,箜篌则是一种乐器,箜篌引是乐府相和歌旧题.本诗是赞扬李凭技艺高的一首诗.

芙蓉区17122909672: 《听颖师弹琴》的写作背景(急用)~ -
燕彦脑震: 唐人音乐诗较著名者,有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韩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谓各有千秋.此诗前后分写两种境界.前十句描写音乐意境,曲折形容,"忽而弱...

芙蓉区17122909672: ...他们的创作方法也不一样,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强调诗歌要反映民生疾苦.因而《琵琶行》是一篇           的作品;而《李凭箜篌引... -
燕彦脑震:[答案] ( 1 ) 1 )主要运用侧面 烘托 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 )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 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 3 )运用 浪漫主义 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 想像 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

芙蓉区17122909672: 李凭箜篌引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不要凑 -
燕彦脑震: .《李凭箜篌引》通过描绘李凭箜篌所创造的离奇幽怪的艺术境界,赞美李凭的高超技巧,也曲折地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 这首诗诗人的思维活动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他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样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的意境内蕴丰富,变幻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的意境具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神异的美,奇特的美,流动摇曳之美,这就是李贺这首诗具有的艺术美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