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建安七子”之陈琳

作者&投稿:竺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陈琳(?-217年),字孔璋,今淮安市淮安区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

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人物生平

力谏何进

陈琳在汉灵帝时,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琳力谏反对。可是,何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结果董卓率兵进京,自立为太师,废少帝,立献帝,社会动乱四起,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覆灭。何进也在乱中被杀。

依附袁绍

何进死后,陈琳避难依附于袁绍。 公元196年,曹操派兵围攻臧洪的盟友张超于雍邱。此时,任袁绍东郡守的臧洪“徒跣号泣、求救于袁绍”,袁多与曹操新和,不予救兵,雍邱被攻破,张超自刎于城上。于是臧洪义愤填膺,与袁绍对抗。袁绍派兵攻打,可“历年不下”,而臧洪以弱兵敌强,抱必死打算,誓守穷城,战斗到底。见此情景,此时,也在袁绍帐下效力的'陈琳,感到事态严重,连忙写信劝说,臧洪特意回信。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归附曹操

袁绍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

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疾逝世。

代表作品

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 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 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 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三曹指的是谁?建安七子中的三曹是哪三个人?
三曹指的是谁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155-220)及其子曹丕(187-226)、曹植(192-232),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曹操是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其诗极为本色。首先,是英雄本色,“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宋敖器之《诗评...

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开创后被后世誉为什么???_百度知...
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尔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七子”中,各人又...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155-220)及其子曹丕(187-226)、曹植(192-232)。他们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均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一代文人,开创了一代文风。曹操是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其诗极为本色。首先,是英雄本色,“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宋敖器之《诗评》);其次,是乐府...

什么叫“汉魏风度”“名士风度”?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至两晋年代(公元265-420年),再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它以七林七贤中阮籍...

什么叫“汉魏风度”“名士风度”?
汉魏风度,直千百士推崇典范.所谓真名士自风流 魏晋风度般理解名士风度实际指魏晋代产种格精神与式统体包括哲思辨、格境界、文创作、审美追求等面间说指三魏(公元220-265)至两晋代(公元265-420),再刘宋代士族名士主体命体验七林七贤阮籍嵇康晋宋期诗陶渊明代表物东汉末社陷入空前战乱南北裂灵涂炭庄企求...

王粲《柳赋》全文注解
王粲生活的汉末建安时代,是一个充满苦难的时代。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哀鸿遍野,生灵涂炭,社会惨遭破坏。所谓“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曹操《军谯令》),“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正是当时社会惨象的写照。一代文人也都深受战乱之苦,王粲就曾遭三年两迁徙之苦。14岁时“献帝...

平山区18051199614: 陈琳(三国),字? -
路俩克倍:建安七子之一·陈琳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人物生平 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

平山区18051199614: 历史上的陈琳是谁呢?
路俩克倍: 陈琳(?一217年),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只是知道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大约与...

平山区18051199614: 古代“建安七子”是哪些人? -
路俩克倍: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

平山区18051199614: 建安七子是?? -
路俩克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平山区18051199614: 陈琳草檄的简介 -
路俩克倍: 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中国古代檄文名作之一,为历来文人胜赞.文中历数曹操的罪状,诋斥及其父祖,极富煽动力,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

平山区18051199614: 建安七子指的是谁? -
路俩克倍: “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平山区18051199614: 竹林七贤?建安七子?
路俩克倍: 竹林七贤: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 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年间颇有代表性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和刘桢.

平山区18051199614: 三国时期陈琳为什么归顺曹操 -
路俩克倍: 因为他怕死,但曹操读了他帮袁氏写的檄文虽然怒极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原本想杀他,但饶了他.所以他归顺了.

平山区18051199614: 建安七子都是谁啊 -
路俩克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和刘桢

平山区18051199614: 有关古代名人的作文素材,像项羽、勾践之类的 -
路俩克倍: 1范仲淹富贵不淫范仲淹当宰相后,仍睡木板床,铺旧棉被,用粗瓷器,吃家常饭.即使他生病也如此.一次他生病,宋太祖赵匡胤前去探视,看他太清苦,特赏给他一套精美的睡具和器皿,但他没有用.赵匡胤问他为什么这样和自己过不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