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作者&投稿:安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柳永对宋词有什么贡献~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柳永掀开了词史新的一页,对词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开拓之功,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於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的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把所写内容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又层次分明。感情的表达用白描手法,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5303466的遭遇表示了同情。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柳词在当时曾广泛流传。
1.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前提条件。
2.柳永对词体文学的开拓,还表现在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意趣。抒情重心、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的改变,对宋词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
3.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面向市民大众,通俗、生动,自成一体。他还创造性地发展了词中的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并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柳永掀开了词史新的一页,对词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开拓之功,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常纵游於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的交往,因而认识了慢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慢词的需要,因而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把所写内容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又层次分明。感情的表达用白描手法,直来直去,不曲折隐晦,使柳词具有感情强烈、一泻无余的特点。
三、使词由雅转俗。柳永擅长描写青楼妓女和飘泊失意的文人等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心理,词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市井平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了同情。
柳永使词离开了达官贵人的歌筵闺房而走向社会的中下层,反映的生活面更宽广了。这是柳永对词的传统题材的突破。他又把从生活中汲取来的通俗化、口语化的俚语俗语运用到词里,表情达意生动真切,开了元代散曲的先声,使柳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了「俗」的特点。
评价:
我们可暂不评价俚俗直露与典雅含蓄之间的优劣,而单论写 艳情:既然同样是写艳情,柳永敢于在文人雅词方兴未艾、民间 俗词濒于断绝之时,大胆地背弃时尚而直承源头,这有什么可非 议的呢?有记载说,柳永在少年读书时,偶然得到一首民间流行 的俗词《眉峰碧》:"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末足时, 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 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柳永非常喜欢它,便把它题在墙上反复 吟咏,终于悟出了作词之法。从这条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柳永是 有意地以俗为美的,柳永的这种做法在当时不但无可厚非,而且 相当大胆;不但有胆,而且有识;不但不俗,而且反俗。
因为在 当时含蓄典雅地写艳情正是"时俗"风气,柳永能反时俗而行之, 未尝没有一些反潮流的气魄。如果再用"史"的宏观角度加以反 思,柳永能跨越支派,直探本源,使艳词的本色得以保留并发 扬,这种做法是应予以肯定的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目前。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大量创作的慢词是柳永对宋词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

一言以蔽之,柳永专力为词,开拓了词的题材,振起了词的精神风貌,首创长调慢词、宜于铺陈叙写,这都使得词由“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即脱俗入雅,成为文人抒发情感的一种常用体裁。
在柳永以前的词,除了李煜等少数诸家以外,大多是美人歌舞,且有相当多人的风格是低糜甚至淫亵的。词能够登大雅之堂,能够描绘多彩的世界、表达丰富的情感,柳永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甚至首屈一指的。
长调慢词,为苏轼以诗为词,尤其是辛弃疾的以文为词提供了条件,也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在小令里,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之类的写法是很难实现的。


...作词的人?他和苏轼对词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苏词以豪放著称,东坡乃豪放词祖师爷,但是,苏词中大部分还是婉约词,艺术水平不亚于其他婉约派,只是,豪放词的文学史地位高于其婉约词。说了一堆,好像没直接回答问题。要论贡献,苏柳二人在词的发展上绝对是里程碑式人物,更多的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关系。历史上很多的流派,包括相互对立...

苏轼和柳永对词史的贡献
柳永、苏轼对词的贡献 柳永为后人所重视的,是他在宋词方面的贡献。其在词史上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并且是创作词调最多的词人。宋初词宗《花间》,多唱小令。由柳永大力开拓新局面。试看北宋初年直到徽宗时代,几个大名家的词集几乎全是小令:例如晏殊的〔珠玉洞...

刘永词有哪些特点?他对宋诗的发展有何贡献?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

如何评价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欧阳修的词作有260多首,使用词牌达70多个。他将词的创作,贯穿于其创作之始终,并将词自觉地提升为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的地位。欧阳修在宋词发展中是位标志性的人物,其对宋词发展有三方面的贡献:将词提升到文学的主要体裁的地位,将宋词的发展成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宋词取得与唐诗并驾齐驱的历史...

比较柳永,苏轼词作在词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这便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而这种新的词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同时代的和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以苏轼为中心的元佑词林,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气象,一...

宋代词人对词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周邦彦精通音律,创制慢曲,去俗多雅而又音节谐美,是格律派的代表。李清照主张词要铺叙、典重、故实,则“别是一家”。她的词当行本色,工于写情,被称为婉约派之宗。辛弃疾把苏轼开拓的词的境界再扩大,以文为词。苏辛词派的确立,进一步奠定了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姜夔又用江西诗派瘦硬峭拔的...

柳永对词有哪些贡献请以八声甘州为例,谈谈刘永词的艺术特色
开创花间派 词偏于俗艳,但很大众化,“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注重用词的精美,是对词藻的升华,但内容上偏于俗套,声韵优美,适于朗诵,赏析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具体的作品谈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贡献
柳永词在宋词史上的开创性意义: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1 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2 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 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3 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

朋友们,帮我找一下宋朝柳永的一此资料,我写毕业论文用,谢了
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制作慢词,使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的表现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强烈;语言浅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

简述李煜对词的发展的贡献
然而,在文学方面却写出了沁人心脾的词章,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由他对词的开拓之功决定的。本文探讨李煜对词的开拓之功及其原因,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李煜在文学史的地位。 李煜对词的开拓之功,大致有三方面:首先恰似一江春水般的真切抒情。 词初起于民间,最早的敦煌曲子词多反映了当时民间生活的真情实感,但其...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对词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智泼尼尔:[答案] 柳永对词体制、艺术的贡献 1、大量制作长调慢词.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对词的发展有哪些贡献求答案 -
智泼尼尔: 在慢词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词人便是柳永.而且,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使之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口味,开创了“俚俗词派”.柳永是宋词发展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正是因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道路....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对宋词有什么贡献 -
智泼尼尔: 宋词担带.个人研读过一点,记得不多.柳永传播宋词很广--号称“凡百市井饮水处,皆能歌柳词”.宋词另度称艳词,在诗之后出现,多为士人所看轻,唯独柳永的一首雨霖玲(是这么写么?),历代没有内任何人敢否定它,“其高妙之处,不减唐人高处”容(大概这意思).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举例说明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
智泼尼尔:[答案] 1.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对词的贡献 -
智泼尼尔: 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

上饶县15889533770: 试述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 -
智泼尼尔: 在慢词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词人便是柳永.而且,柳永还发展了词的俚俗性特征,使之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口味,开创了“俚俗词派”.柳永是宋词发展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正是因为柳永的出现,才使宋词的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哪些开创性的贡献?
智泼尼尔: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柳永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如下开创性 的贡献: 第一,将慢词的创作推向了极致.柳永一生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 了唐五代以来词...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在哪些方面对宋词进行了革新 -
智泼尼尔:[答案] 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中.宋初词宗《花间》,多唱小令.由柳永大力开拓新局面.试看北宋初年直到徽宗时代,几个大名家的词集几乎全是小令;例如晏殊的〔珠玉...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智泼尼尔: 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柳永在文学史上的名声并不好,被称之为“腻柳”,就素“唧唧歪歪柳三变”的意思,...

上饶县15889533770: 柳永对词的贡献有哪些?
智泼尼尔: 柳永(987—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