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何内容?为何能让嬴政改变主意?

作者&投稿:越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一步步提高,到了秦昭襄王晚期,天下已经形成一强六弱的局面。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秦国有名的丞相大多是外地人,比如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等。
尤其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实力远强于六国,一时间成为人才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但是到了嬴政初期,秦国颁布一条法令,让用人制度受到重挫,这事还得从郑国渠说起。
经过三十多位国君的拼搏,秦国实力逐渐增强,到了嬴政即位时,面临的问题只是如何统一六国。
从地缘政治来说,秦国要想东进中原,最好的行军路线就是崤函通道,而控制这块地区的便是实力弱小的韩国。
如此一来,韩国便成为秦国第一个攻打的目标,韩国也心知肚明,为了拖延秦国的进攻,韩国实施了“疲秦计划”。
当时,关中大多数土地并不利于农耕,盐的比例较高,而且经常发生水患,导致粮食收成并不理想。
于是,韩国派出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来游说嬴政,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让秦国把人力和物力等资源消耗在这个工程上。
比较意外的是,郑国是一位了不起的水利专家,但作为间谍却很失败,不久就被发现了。
《史记》记载: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国本土官员素来与六国客卿有仇怨,因为他们抢占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
韩国间谍事件发生后,秦国本土官员借题发挥,诬陷六国客卿目的不单纯,嬴政一时恼怒犯下错误,下令驱逐所有六国客卿。
《史记》记载: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这件事在秦国政坛引发了巨大震动,很多人不得不收拾行囊离开秦国,李斯是楚国人,自然也在驱逐之列。
就在这关键时刻,李斯站了出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冒险给秦王嬴政上书,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谏逐客书》。
没想到这封奏疏真的让嬴政改变了主意,收回驱逐六国客卿的成命,这封《谏逐客书》讲了什么内容打动了嬴政?简单来说,这封奏疏击中了嬴政的三根软肋。
第一,在秦国历史上,六国客卿对秦国的崛起有大功劳,比如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昭襄王时期的范雎。
秦国就是在这些贤才的努力下一步步崛起,创造出一座座丰碑,这是嬴政不得不承认的历史事实。
虽然“逐客令”针对的是全体“诸侯之来事秦者”,但这封《谏逐客书》主要提的是六国客卿,因为“来事秦者”对秦国崛起的贡献特别大。
第二,在秦国历史上,秦王对六国的宝物无不喜爱有加,比如隋侯珠、和氏璧,这些都不是秦国本土出产的,可是秦王却想得到它们。
不只是宝物,对于六国的美女,秦王们也是不分国籍,照单全收,个个宠爱,比如宣太后、赵姬。
如果嬴政唯独对人才区分国籍,讲究内外有别,这样岂不是“重物轻人”。如此一来,让天下人怎么看待秦国?
第三,不论哪朝哪代,人才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如果秦国驱逐天下人才,就是削弱自己,帮助了六国。
一纸逐客令下来,秦国的六国客卿被驱逐了,人才肯定会大大萎缩,如此一来,秦国实力必然减弱。
而六国客卿既然不能在秦国施展才华,就只能重归六国,这无疑增强了六国势力。
所以,驱逐六国客卿就是削弱自己帮助敌人的行为,嬴政知道其中利害。
俗话说,天子无戏言,要嬴政收回成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嬴政不是一个普通的君王,他有胸怀、眼光和度量,不但收回了逐客令,而且重用了李斯,任命他为廷尉。
《史记》记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
如果嬴政没有采纳李斯的劝谏,依然驱逐全部的六国客卿,秦灭六国的历史轨迹必会改变。
秦国实力削弱,六国实力增强,秦国未必能灭六国。


政治家李斯生平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

秦国李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进上《谏逐客书》,阻止驱逐六国客卿,迁为廷尉 。秦统一天下后,联合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礼仪制度,拜为丞相 。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度,坚持郡县制 。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止私学,以加强思想统治 。

下列著作属于李斯的有(多选)
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李斯代表作:李斯散文现传四篇,计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其中作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的《谏逐客书》,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当时韩国为阻滞秦国的进攻,谋求耗蚀秦国的国力...

李斯除了谏逐客书以外还有什么文章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

在稳固秦政权时李斯和郭于越的主张最大区别是什么 其实就是历史学案七...
一、上《谏逐客书》,为秦留住了大量人才。《史记。李斯列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李斯才写了他那篇传世名作《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李斯列传》原文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全文翻译
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

李斯是那个朝代人?
他急于去秦国谋官,如此陈述告别老师的理由:“斯闻‘得时无怠’……故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于贫穷。”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不免疑虑,难道李斯真的一点良心都没有吗?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他的那篇文才激扬的《谏逐客书》,难道也没有丁点人性光彩么?我的回答是,很遗憾!他的那篇《谏逐客书》,也全然没有一闪念的...

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翻译
这句话选自《史记·李斯列传》原文: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

秦始皇是什么时候重用李斯的,是统一全国之后,还是之前,要有根据_百 ...
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

寿县18372346837: 《谏逐客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载琛黄芪: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宰相李斯写的一篇奏章,也是先秦说理散文(议论文)名篇.“谏”——古代公文的文体,“客”——客卿,“书”——上书.文章以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然后列举了秦自穆公开始四代君王皆以客致强的历史,随即列举秦王所爱的色乐珠玉皆非秦地所产的事实作比,劝谏秦王不应该重物轻人.文章反复使用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利害并举,雄辩有力,事理昭然.

寿县18372346837: 谏逐客书成功的原因 -
载琛黄芪: 《谏逐客书》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针对明显的错误决定进行劝谏,态度明确,逻辑清晰.李斯深知逐客令对秦国发展的危害,因此明确反对这个决定.在文章中,他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有力地论证了逐客令的错误之处....

寿县18372346837: 李斯《谏逐客书》: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
载琛黄芪:[答案]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细小流水的汇入,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所以...

寿县18372346837: 11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 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历史事实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反复正反对比,... -
载琛黄芪:[答案] 11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 3) 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 历史事实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反复正反对比,纳客逐客利害昭彰. 排比对偶联翩,行文气势十分充沛. 12《归去来兮辞》中和开篇“心...

寿县18372346837: 李斯的《谏逐客书》有何现实意义? -
载琛黄芪:[答案] 可能是:就当时的时势来讲,赢政虽贵为秦国国君,但以吕不韦多年当宰相的经验和势力,再加上他的门客达数千人之多,(门客多为各国)这不得不使赢政感到受到威胁,李斯当然明白大王的意图,从而写逐客书.用以削弱吕不韦的势力.不让其东...

寿县18372346837: 李斯的谏逐客书中逐客的含义 -
载琛黄芪: 驱逐有功之人 谏逐客书是李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大致内容有三点: 1.客卿对秦国有大功,原话是'客卿何负于秦?'.当年秦穆公重用的由余,百里奚,蹇叔;秦孝公重用的商鞅;秦惠文王重用的张仪;秦昭襄王重用的范雎都不是秦...

寿县18372346837: 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服秦王最终收回成命的根?
载琛黄芪: 文由四段组成,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对秦... 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

寿县18372346837: 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之所以能说服秦王取消逐客的命令,其关键因素是什么? -
载琛黄芪: 形势比人强,将六国与强秦敌对的形势表述,将人才与强秦命运表述出来.既使秦王不同意,秦国势力也会迫使秦王同意.更何况,秦王本就是有思想的人. 片面的决定是为谋一时(郑国渠),但要谋一世却不得不重新考滤. 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比如,你看到一个人落水了,会救他吗?你说“会”! 但如果看到,这个人是碰到恶人,借跳河脱身,你会救他起来吗?… 秦王也是人,因为部分地方权贵的说项,他一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当眼界放开后,看得更多更远时,也就自然会换个决定了!

寿县18372346837: 李斯的<谏逐客书>的内容? -
载琛黄芪: 原文:(我很辛苦帮你查的哦)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

寿县18372346837: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此句是什么意思? -
载琛黄芪:[答案]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段话出自秦国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 言内之意是说,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这样的深度,正是因为不拒绝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