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怎么理解

作者&投稿:衅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是(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出处: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愤怒的情绪会)在脸色上表现出来,(怨恨的情绪会)在言语中抒发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知晓、明白。【注释】1、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等。征,征验,征兆。于色,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翻译的时候须提到谓语前面。色,颜面;面...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译文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怎么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是(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怎么翻译?
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是(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喻:知道,明白,了解 和上面那句是对着写的 意思是人只有犯了错误才能改正 就是不犯错误就没有改正的机会 然后是 只有心中困惑 思虑堵塞 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困于心衡与虑...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什么意思
征,征验,即表现出来.色,颜色,即脸色.发,发出.声,主要指吟咏叹息之声.喻,明白,了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几句的意思是“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声发之于声音,这样以后人们才了解他.”说的是经受磨炼的好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篇...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怎么翻译?
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
“正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意思是说,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露于语言中,然后才被人所知晓。【解释】色:脸色,指脸上。喻:知晓、明白。此句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什么意思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斯人 一作: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石拐区17611922889: 对于一文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是怎么理解的? -
居石兰百:[答案] 征,征验,即表现出来. 色,颜色,即脸色. 发,发出. 声,主要指吟咏叹息之声. 喻,明白,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几句的意思是“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声发之于声音,这样以...

石拐区17611922889: 征于声,发于色 而后喻的意思是什么 -
居石兰百:[答案] 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 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 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石拐区17611922889: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意义 -
居石兰百: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被别人所了解.

石拐区17611922889: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意义是指别人明白我还是我明白别人?老师说是我被别人明白.可是参考是什么的都说是我明白别人. -
居石兰百:[答案]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心事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 被别人所了解.

石拐区17611922889: 正于色发于生而后喻 发什么意思 -
居石兰百:[答案] 应该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句中是发出的意思.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释义: 1. 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 2. 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 3. 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

石拐区17611922889: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什么意思 -
居石兰百: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是(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石拐区17611922889: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是什么意思? -
居石兰百: 知晓;明白 [know]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皇疏:“喻,晓也.”单足以喻则单.——《荀子·正名》.注:“喻,晓也.”以喻客意.——《后汉书·杜笃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又如:家喻户晓;喻旨(知晓旨意);喻愿(对某事明白并乐于为之);喻以利害;劝喻;不可以理喻

石拐区17611922889: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什么意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有什么关联 -
居石兰百: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写的是生于忧患.这是一个并列复句,每个分句前半写“忧”,后半写“生”.人在客观世界中,不能无过,有过能改,就求得了“生”.能改是一种境界,这种...

石拐区17611922889: 对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是怎么理解的? -
居石兰百: 征,征验,即表现出来. 色,颜色,即脸色. 发,发出. 声,主要指吟咏叹息之声. 喻,明白,了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几句的意思是“征验于颜色,吟咏叹息之...

石拐区17611922889: 文言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意思 -
居石兰百: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出自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征于色 → 求学问的态度要表现出认真严谨. 发于声 → 有不懂的地方要马上发问. 而后喻 → 才能理解正确的观念与道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字面意思应该是:表现在脸色言词中才能明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