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说禅净

作者&投稿:毓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九五五年我曾到过江西云居山拜谒虚云老和尚。一日,老和尚约我到他的禅房吃饭,我便问老和尚:旅港之北来僧侣,常以“四料简”示众,其一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从来古德都说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何得把禅净强分为二呢?禅是向上一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得妄言“十人九错路”?徽山禅师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体自圆明,不居惑地”,禅理也就是哲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又何有“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呢?请老和尚详予开示。老和尚欣然答云:“你问得好,三月二十日我曾将这“四料简”本源地阐示大众,你问传士法师取阅,自可了然。”

      《楞严经》文殊菩萨选择圆通而说偈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又从多门中肯定耳根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指出“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是舍尘劳,非是常修学。”对念佛三昧则说道:“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永明禅师有“禅净四料简”,其文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近世修净土者,只知固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圆通偈也多误解的,这不独辜负文殊菩萨,而且带累永明禅师,终亦对权实法门,不能融会贯通,视禅净之法,如水火冰炭。虚云对此,不能无言:

        考寿祖(永明寿禅师)乃宋代人,是余杭王氏子,他是中国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佛祖统纪》卷廿六说:寿祖于吴越王钱氏时为税务专知,用官钱买鱼虾放生,事发,当弃市。吴越王使人往视之,嘱以:色变则斩,不变则舍之。已而色不变,遂贷命,后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衣不缯纩,食不重味。复往参韶国师,发明心要,上智者岩作二窥: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乃冥心精祷,得诵万善窥乃至七度。

        永明禅师是宗门下法眼宗的第三代,著的书很多,如《心赋心经》,是讲明心见性;《万善同归》是讲法法圆融的;《宗镜录》一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二宗,中国人分佛学为十宗,《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深浅,皆穷源彻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至误入歧途。他老平生说许多话,未曾说过宗下不好的,他既是从宗门悟入的,何以又弘净土呢?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融,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究净土,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一生赞扬净土,人人尊重。圆寂后,在净慈寺建塔纪念。

      《佛祖统纪》又说:有僧来自临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还,见殿有僧像,阎罗王自来顶拜,我问:此像何人?曰:杭州寿禅师也,据闻已于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故于此礼矣。中国佛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日,因为他是弥陀佛乘愿再来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为弥陀诞日。

        “四料简”一出,禅净二宗频起斗争!

        净土宗徒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单修禅宗,生死不了;单修净土,万修万人去;又禅宗又念佛,犹如带角虎;有禅无净土,是世界恶人。净土宗徒以此批评禅宗,至今闹不清。

        印光法师在今世佛法衰落时期,算是难得的善知识,信仰他的人很多。光绪廿一年普陀后寺的化闻和尚往北京请藏经,印光法师在红螺山与之相遇,后随同化闻和尚到普陀,在普陀前寺讲《弥陀经》,当时法缘不顺,以后就不再讲经了。化闻和尚叫他在后寺看藏经,在此多年不出普陀山,专心念佛。光绪卅年狄楚青居士办报,时常和他互通音讯,请他到上海住鹤鸣庵下院太平寺,真达和尚护他的法。此后道风传播,集成来往书札等为《印光法师文钞》,专弘净土,是很好的;但有偏见:谁人向他问禅,就被他骂。他常以“四料简”来批评禅宗,屡说禅宗之弊,重复莲池大师的话说:

        “成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某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歧夫子,又其次善旻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御女,又甚而雁荡僧为秦氏子桧,居权要,造诸恶业;此数公者,向使精求净土,则焉有此?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辗转下劣,即使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意谓:非佛子之所应期盼)。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我认为修行人后身转下劣,在人不在法。唐禧宗时,颖州官妓口作莲花香,蜀僧曰:此女前身为尼,诵《法华经》卅年。诵《法华经》而转世为妓,不可谓《法华经》误之!犹如参禅人后身为女人、为恶人,亦不可谓参禅误之。

        观音菩萨卅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难道观音应身,也是辗转下劣么?阿弥陀佛化身为永明禅师,永明禅师化身为善继禅师,善继禅师后身为无相居士宋濂:永明禅师就没有阿弥陀佛那样绀目澄清四大海了;元朝善继禅师在苏州阊门外半塘寿圣寺用血书《华严经》一部,他的弘法事业比永明禅师退半了;宋濂为臣,结果被杀,又不如善继禅师;难道说阿弥陀佛也辗转下劣吗?

        禅宗的泰首座刻香坐脱,九峰不许;而纸衣道者能去能来,曹山亦不许;净土行人亦常以此批判禅宗的不对,他们没审察到这种批判原出于九峰和曹山呢?这正是禅宗善知识的正知正见,应当因此佩服禅宗,缘何反以之低估禅宗呢?试问我们现在谁能刻香坐脱立亡?我们连泰首座、纸衣道者都不如,而敢轻视禅宗么?

        我认为宗下有浅有深,显教密教有顿渐有邪正,念佛也一样。禅之深浅,区别起来就多了:凡夫、外道、小乘、中乘、大乘,都各有各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上上乘禅,不同于以上所举的禅。但末世行人参禅,确实有走错路的,无怪有永明“四料简”中之所责。

        唯我平常留心典章,从未见到过“四料简”载于永明任何一种著作中;但天下流传已久,不敢说它是伪托的。它呵责“有禅无净土”,难道禅净是二么?念佛人心净则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但今人却必限于念佛为净,参禅为禅。昔日我佛逾城出家,入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南,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六年,……腊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成等正觉,乃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其时那里来的禅和净呢?以后说法四十九年,都未道出究竟,至拈花微笑,付法迦叶,亦未说出禅字。

        禅是最上一乘法,犹如纯奶,卖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无奶性,学佛法的也如纯奶掺了水,永明看到,便对“掺了水”的禅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并非说“纯奶”的禅错路。永明禅师上智者岩作禅净二窥,“若净”是他本心所好的,则他必不至于拈至七度方决,且永明禅师出身禅宗,是法眼宗的第三代,那会有自抑己宗,说禅不好的道理?

        参禅的方法,如“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见性;后人参禅违此方法,得些清净境界,通身轻飘飘的,一下子就“开静”了,便自以为有工夫,其实滞于阴境,却不知一念缘起无生,未能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明因此说“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倒不如念佛就能“万修万人去”。

        要“有净土”才能见弥陀!?若以“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为可靠,这又打错妄想了。《楞严经》中阿难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如此说来岂不是释迦牟尼佛之威神不可恃,不能惠我三昧;而阿弥陀世尊之威神却可恃,能惠我三昧耶?念佛,决定比妄想三毒五欲好:如做好梦,醒来精神愉快;做恶梦,醒来情思抑塞,所以瞎打妄想,不如一心念佛。倘能法法皆通,则是最高尚的修行,“有禅有净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谁能惹他呢?为师作佛,自是理所当然了。至于无善根者,不信禅亦不信净,糊里糊涂,则万劫千生,“没个人依怙”了。

        我平生没有劝过人不要念佛,只不满别人劝人不要参禅。每念《楞严经》所指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痛心,故如今把“四料简”的意旨略加辨说,希望一切行人,不要再因“四料简”之偏颇不通而对禅净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负永明禅师了。

———上文摘录自香港荃湾三叠潭“香海慈航”印行之《五十三参禅语录》


虚云说禅净
一日,老和尚约我到他的禅房吃饭,我便问老和尚:旅港之北来僧侣,常以“四料简”示众,其一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从来古德都说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何得把禅净强分为二呢?禅是向上一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何得妄言“十人九错路”?徽山禅师云:“从闻入理,闻理...

法师对"禅净合一"有什么看法
"禅净合一"其实是对修禅的修行人说的,对于净土法门的修行人,不用合一,净土法门本身就是圆摄五宗的,包括禅。外不著相是为禅,《无量寿经》云:以无相慧,殖诸德本。这个无相慧即是禅,也就是般若。殖诸德本就是长养一切诸善根,诸德之本无非念佛,万德弘名嘛。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什么意思
自宋以后,即明言垂教,引归净宗。其间永明(904-975)以古佛身,绍法眼绪,作《四料拣》,盛倡禅净合行说,禅门宗匠,便多指归西方。长芦清了、天衣义怀、圆照本如诸大祖师,无不力赞净土。尤以中峰国师、天如老人,更专提永明《四料拣》,使禅人知归。死心新禅师作《劝修净土文》云:"弥...

修禅宗的人圆寂后去哪里?
修禅宗的人圆寂后的去处,这个分情况:第一种修成了的,破了三关的,这时候能做到自主生死,任运自在,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舍寿后想去哪里都可以,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各种净土。第二种没有修成,虽明心见性但最后一关即末后牢关未透,如果是禅净双修的,舍寿后自然是去西方净土,而且最低果位也...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大师深鉴禅净二门精髓,故死心念佛,万牛莫挽,有《念佛偈》自况:「自怜身作太平僧,了死脱生却未曾。但愿名标莲蕊里,不须高列上传灯。」又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向上全提入髓深。临济德山如未肯,任教棒喝恼丛林。」大师不慕宗风,唯欣莲蕊,日课十万佛号,自行化他,从者日众。 大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宗教情怀...

冯梦祯的禅净之路
但冯梦祯后期的转奉净土,并不等于说放弃了对入门即已崇奉的禅学的热衷,事实上即便是在归信净宗之后,冯氏对禅学的热情依然未减当年,这点一部分与其时佛学界普遍认同的禅净合一的思想有关。但从冯梦祯所撰《报密藏师兄》一文中能够看到,当时禅净融会也并非完全顺利,而是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其与密藏谈及自己在杭城...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永明延寿祖师在《禅净四料简》中指出:「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由此可知,末法时期想出离生死轮回,舍净土法门,实非明智之举。佛陀及历代祖师大德反复指示念佛法门乃方便中第一方便、圆顿中至极圆顿之不思议大法,我等...

为什么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登一次泰山?
也能让禅净之人腑看红尘,看淡一切吧。说的不一定对。 泰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所以登泰山既能欣赏气势恢宏的美景也能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泰山的景色并不像黄山或者张家界那样秀丽奇绝,但是喜欢 历史 文化的人对泰山却情有独钟,在大部分人看来,登泰山就是累,没什么意思,甚至半途而废,抱怨再也不想...

越南的佛教是小乘还是大乘?
越南佛教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是受大陆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佛教影响较多,属于大乘佛教为主体,特别是禅净合一的较多来自宋代流传过去的法脉。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接壤的地方才有部分小乘佛教传播。据越南《禅苑集英》记载,195年,东汉苍梧(今梧州)学者牟子奉母流寓交趾(指今越南北部)。他 “锐志于佛道”,著有《牟子理惑...

经典云: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1:那么有人会问,菩提心为什么会...
所以说,我们要多读《金刚经》,建议同修每日应当要读一到两遍,或者更多,佛陀用了许多的对比来说明受持读诵《金刚经》所得到的功德利益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要把经典里边的理论知识读懂,《金刚经》的内核就是不着一切相,然后发菩提心。这就是最上乘的禅法,多读《金刚经》再加上念佛,就是禅净...

东区14758248603: 虚云老和尚开示:参禅好还是念佛好 -
毅戴依卡: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著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

东区14758248603: 虚云老和尚谈修行和不修行的区别 -
毅戴依卡: 虚云老和尚谈修行和不修行的区别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透彻了自己这一段心光.当下了无其事.还说什么修与不修.试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表显.出家访道.苦行六年证道.夜睹明星.叹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

东区14758248603: 祖师语录:虚云禅师说无论修什么法门都要以 -
毅戴依卡: 《虚云和尚全集》:“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楞严》二十五门,各证圆通,故云'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自己择一门为正行,余者为助行.须福慧双修,单福则属人天有漏,单慧则为狂徒.” 注:虚云禅师(1840~1959),近代禅门巨擘,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系五宗法脉.虚云禅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无数磨难,自云:“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历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禅师弘法一生,随缘开示,引导无数众生皈依三宝,其影响遍及海内外.

东区14758248603: 五祖戒禅师是不是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 -
毅戴依卡: 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后迁居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东山寺后改为五祖寺. 禅宗叫五祖的人很多,但都不同于祖师弘忍大师. 后来的人都是以此地名而称,如五祖法演禅师,代表五祖寺的法演禅师,五祖戒,也是五祖寺的. 【五...

东区14758248603: 虚云老和尚:如何参禅 -
毅戴依卡: 参禅其实并不是坐在那里,只靠脑子想,他是需要通过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去悟的,虚云和尚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事情,加上他自己苦心修炼,才有那样的成就,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去修生活禅,在生活中去体验和参悟禅理,有机会可以到虚云法师曾经修禅的终南山狮子茅棚去看看,感受一下.更多禅修内容可以参考“麦田幸福广场”公众号,有更多的方法.

东区14758248603: 老人语73寻头怎么讲 -
毅戴依卡: 恭喜仁者,已在途中.可是功夫尚未成真,修慧先明理,上路需识得路头啊. 仁者所议,若从宗门作答,我但复:“念佛是谁”!即可.若从教下作答,但复:“老实念佛”!即可.念仁者意正心诚,且以上路,故此啰嗦几句. 远至永嘉禅师...

东区14758248603: 什么是禅?什么是净?为什么是禅净不二? -
毅戴依卡: 禅净二门,归源都是一样,但门庭设施有异,下手方便不同.禅是主张即心是佛,直下无念,顿悟清净心体,空寂灵明,妙用恒沙.净是从第六意识下手,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久久功纯,念到根尘脱落,自然寂照现前,这就是所谓“暗合道妙,巧入无生”.

东区14758248603: 如何做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
毅戴依卡: 虚云老和尚法汇开示录入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络索.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磐,皆是假名,原...

东区14758248603: 虚云法师言参禅先要为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连入 -
毅戴依卡: 修行是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居士,平时应该训练自己看破、放下.具体的就是对照五戒十善的内容,历事练心,逐渐的舍弃贪心、嗔念,久而久之,智慧自然能够显露出来.另外禅宗可能需要静坐修行,具体的师兄可以自己考虑.祝修行顺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