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8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作者&投稿:朱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其中对于“与众乐乐”这篇著名的对话颇有感触,说到底,孟子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作为一国之君,与其一个人关起门来独自欣赏美好的音乐,不如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开心;与少部分人小范围欣赏音乐不如与全国的老百姓一起欣赏音乐来的开心。孟子的“独乐乐到与人乐乐,再递进到与众乐乐”这种逻辑就是层层递进,一直击中到齐宣王这样的一国之君的所关注问题的要害,齐宣王所关注就是称王天下。怎么才能称王天下,孟子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即从小我升级到大我,从大我升级到集体的“我们”,施行仁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做到与民同乐形成全国上下一条心的命运共同体,这样就能够构建称王天下的基础。

原文如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大意是:

        庄暴求见孟子,说:“我最近拜见齐王,他说很喜欢音乐,我不知道用什么话语应对?”庄子又问“喜欢音乐会怎么样?”孟子就说“齐王如果真的非常喜欢音乐,相信齐国应该会治理的很好!”

    过了几天,孟子见到齐宣王,就问:“我听庄子说大王喜欢音乐,有这么一回事吗?”

      齐王不好意思地说:“寡人其实并不喜欢先王时期清近典雅的音乐,只是喜欢目前市面上的流行的世俗音乐”。

      孟子就说:“大王这么喜欢音乐,齐国一定治理的很好。当今的音乐胜过古时候的音乐”

    齐王答道:“我怎么没有听说?”

    孟子就问:“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齐宣王答道:“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孟子又问:“与少部分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大部分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齐宣王答道:“与大部分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臣下正在为大王演奏音乐,今天大王在这里享受鼓乐,老百姓听到钟鼓声,优美的管籥音乐都感到头痛,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说“大王这么喜欢享受优美的鼓乐,为什么要让我们陷于这么痛苦被动的局面,父子不相见,兄弟与妻儿离散,”今天看到大王出门打猎,看到大王的车马喧嚣的身影,见到锦旗猎猎都感到厌烦头痛,大王这么喜欢享受打猎,为什么要让我们陷于这么痛苦被动的局面,父子不相见,兄弟与妻儿离散,”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其他原因,是因为大王不能与民同乐。

    “今天大王在这里享受鼓乐,老百姓听到钟鼓声,优美的管籥音乐都很开心,一个个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说“我们的大王身体一定是很健康吧?否则怎么会突然演奏优美的鼓乐?”今天看到大王出门打猎,看到大王的车马喧嚣的身影,见到锦旗猎猎都感到很开心。“我们的大王身体一定是很健康吧?否则怎么会突然出来打猎?”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其他原因,是因为能与民同乐。如果大王能够真正做到与民同乐,那么大王就完全可以称王天下!

个人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是流传2000多年的典故,问题是作为一个人是否都愿意选择与众乐乐?我看未必,与众乐乐,需要超越自身狭隘的小我,需要有一种超越自身的使命感!当年的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境界到底有多高?我想他比一般的老百姓,一般的士大夫要高很多,但是他的最高境界其实也就停留在如何更多的兼并他国的土地或者防止他国侵略兼并他的土地 ,他的最高境界估计就是实现他的老祖宗齐桓公的霸业。他没有孟子这样的潇洒自如,孟子虽然只是一个学问家,但是他的思想具有时代的超越性,某种意义上他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他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未来国家治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他有救世的高度,同样都是在看到如何欣赏音乐这件事,齐宣王充其量也就是独乐乐到与人乐乐而已,孟子却看到由独乐乐到与人乐乐再到与众乐乐的递进逻辑关系,并由此联想到家国天下一体的的感受,联想到称王天下的智慧。所以,孟子是站在三维到四维的视角思考问题,而齐宣王依旧停留在一到二维的思维高度。多以他们的对话不是在同一个频道上。这也是孟子能够指导齐宣王的原因,至于齐宣王是否真正理解孟子的思想,就要看齐宣王的悟性了。

      回到现代社会,一个人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其实也是需要站在三维到四维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仅仅只是独善其身,那么就选择独乐乐吧,适当与自己小圈子的朋友进行交流,做到偶尔的与人乐乐,也是蛮开心的,现在的宅男宅女就是这样。但是,要想有所作为,那么就一定要学会放下自己,舍弃小我,从独乐乐升级到与人乐乐,再升级到与众乐乐,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事业中脱颖而出。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8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18-8-12于上海

     

   

     

   


《孟子》感言集之168:鲁平公将出
无主见,无魄力,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到什么帮他出的主意一个也用不了,没有什么意思。      回到现实生活中,臧仓这样的小人,其实不少,我们要时刻注意,谨防身边的臧仓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坏了大事!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68:鲁平公将出 2018-11-8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106:先立乎其大者
而是要分析并且分类,哪些工作是唯一最重要,哪些工作次重要,进行排序,最后选择唯一最重要的工作去做,持续做唯一最重要的影响全局的工作,我们才会尽快达成目标,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报酬!我们也能够事倍功半提升工作效率!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06: 先立乎其大者 2018-9-6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2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孟子》感言集之2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发现孟子在批驳告子关于人性的歪理邪说,其中最重要的一段论据,说明了人类的共同之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最朴实的基本道理。      原文如下:孟子曰:“富岁,...

保持乐观的感言心情语录精选80句
我整理了80句保持乐观的感言心情语录,一定有你所需要的。 1. 做好事是人生中唯一确实快乐的行动。——西德尼 2.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3. 总喜欢在别人面前没心没肺的笑,表现自己有多么的乐观,最后发现这种虚伪的笑不仅改变不了我的心态,更是让我濒临崩溃。 4. 自然中蕴含生活哲学,...

《孟子》感言集之6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身是否正”是反思的关键。最后孟子引用《诗经》的名言“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我们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天命相匹配,唯有与天命相匹配,许多幸福美好的事情不用追求也会自然而来”。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6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2018-7-25 于上海      

《孟子》感言集之226:若固有之
调动许多资源;中产阶层的人生精彩在于生活精致自我满足。    因为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只要我能够接受自己就行。舜能够“若固有之”,只要德以配位,我们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接受任何方式的生活!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26:若固有之 2019-1-9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75:用夏变夷
中国社会从过去的用夏变夷,逐渐让位于用夷变夏的过程。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代经济体,中华文化复兴呼声高起,孔子学院随之遍布全球各地,虽然也遭遇了一次曲折,但是也反应了华夏文明的第二次崛起的先声。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75:用夏变夷 2018-8-6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79:自视欿然
这样的人,由衷地受到人们的祝福与爱戴。      所以,具有稳定价值观的人,能够理性看待自己处境的人,懂得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人,清楚自己使命的人,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的人,相信一定可以自视欿然。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79:自视欿然 2018-8-11于上海 ...

学奕的家长感言怎么写
学弈的感言: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如果将这篇课文推荐给自己的孩子学习,相信能让孩子懂得不少道理。《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所以,“士之不托于诸侯”,士才能够成为独立学者,正因为独立,士才能够真正提出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国君用士,千万不要以使唤丫头佣人一样,一定要以礼相待才行。如果不这样,这个国家就没有机会网络大量的有用之才!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2018-9-20于上海 ...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宿垄调经:[答案]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出自《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原文: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

鄂城区15834244644: 孟子的名言和解释 -
宿垄调经: 我最喜欢这句----出自《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后演化成成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译文】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出自哪里?原文是什么? -
宿垄调经:[答案] 出自《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宿垄调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苦苦不如独苦苦的意思 -
宿垄调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和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出自《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然而没有后半句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什么意思?常在什么时候用到
宿垄调经: 独乐yue乐le不如众乐yue乐le" 出自《孟子》,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很快乐,不如大家一起欣赏更快乐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心乐乐出自那首诗歌 -
宿垄调经: 独乐乐,众乐乐,不如与众.孟子原文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出自于哪里? -
宿垄调经: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鄂城区1583424464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下一句是什么? -
宿垄调经: 众乐乐不如与人乐乐 本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全文如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