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106:先立乎其大者

作者&投稿:象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早起,高声朗读《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颇有感触,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的,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人生有限,机会无限,此生适合我们的人生机会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做事情不可盲目,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TO分析法),然后审时夺势,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目标?并且一定要优先确定在所有目标中一定是自己最想要的最能够改变全局命运的大目标才行,一旦大的目标确定下来,然后我们再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集中精力投入到实现目标机会中去。

原文如下: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大意是:

        公都子问道:“同样都是人,为何有的人成为君子,有的人成为小人,是什么原因?”

        孟子答道:“能够关照大的重要方面就会成为君子,只能够关照小的次要方面就会成为小人。”

        公都子又问:“都是人,有的人关照大的重要方面,有的人只关照小的次要方面,这是什么原因?”

        孟子答道:“耳朵与眼睛的功能不是思考,容易受到外界的蒙蔽,一旦与外物接触就会被引入迷途。心的这个器官功能主要在于思考,只要思考就会得到,不思考就不会得到。这是上天赐予我们人类的礼物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 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个人看法:

        孟子的这段对话,其本质意义在于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任何问题的出现,在大视角范围来看,有不同的解决之道,不同的选择,最后的结局完全不一样,不同的路线图,达到不同的目的地,不同选择,在开始的时候,其结果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时间一长,差别就非常大,比如男孩女孩刚出生时,模样差别并不大,但是20年以后差别就非常明显,为什么?因为性别不同造成的。

      人生依目标大小作出不同选择,最后的人生命运差别会很太大,记得20多年前,我在四五线城市发展,当时就在思考,如果现在不走出去到一线城市闯荡拼搏,再过几年,也许就再也走不出这个地方。于是毅然决然的到更广阔的一线城市选择机会,转眼过去20多年,当人们再度热议是否要逃离北上广深的时候?这个问题对于我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关联,因为作为先行者,我们已经在北上广深扎根,已经成了一线城市的中坚力量。如果当时一直留在四五线城市发展,机会更小问题更大,原有的国企7-8年以后破产倒闭,那个时候再出来发展,面临现实是已经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一旦被迫出来发展,孩子就会成了留守儿童,各种顾及阻力会非常大,加上大城市把小城市的营养全吸成了,留在四五线城市生活虽安逸但机会有限(主要靠政商关系为主的机会),去大城市发展,房价与生活成本筑起非常高的门槛。想想,不同的选择,人生命运将会截然不同。当然人生面临的选择与诱惑非常多,就像投资一样,如果不谋定而后动,我们就会出现投资决策失误,所付出的成本最后都成为沉没成本,比如:婚姻、事业、行业、投资创业,求学等都是直接影响个人与家庭命运的选择,都存在先立乎其大者的根本思路问题。

        先立乎其大者,其实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因为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跟着解决,所以事先不要盲目的立即投入工作,而是要分析并且分类,哪些工作是唯一最重要,哪些工作次重要,进行排序,最后选择唯一最重要的工作去做,持续做唯一最重要的影响全局的工作,我们才会尽快达成目标,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报酬!我们也能够事倍功半提升工作效率!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06: 先立乎其大者

2018-9-6于上海


《孟子》感言集之109:不好臣其所受教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于齐宣王主动召见孟子,孟子却不愿意前往的这段故事,反应出来一个用人的哲学,这个哲学就是“用师则王,用友则霸,用徒则亡”。许多统治者喜欢用听自己话的人,惟命是从的人,结果越来越被动,这就是孟子所说“好臣其所教”,统治者喜欢好为人师,喜欢听信谗言,喜欢听...

《孟子》感言集之107:良能良知
    早起,高声朗读《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良能良知”颇有感触,良能良知说到底就是一个人与身俱来的两种品行,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思考,遇到事情,会自动自发的反应,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种本能的自然反应是豪无掩饰的,不会弄虚做假,也是人的一种最珍贵的品行...

《孟子》感言集之143:予岂好辩哉?
孟子作为儒家文化理念的继承者,身处乱世,不怕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乱臣贼子的造反悲剧,相反,他最担心的就是杨朱与墨翟的思想对时人的毒害,所以,他很着急,也很痛心,他必须挺身而出,向天下人讲清楚杨朱与墨翟这种“无父无君”的禽兽之道可怕性。以救世的心态,希望能够引领整个社会回归到正道上来,回归到大禹-周公-...

《孟子》感言集之106:先立乎其大者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大意是:  &...

《孟子》感言集之120:无为其所不为
在孟子看来,人类社会的进步来源于人与人的分工协作,既然有分工协作必然就会有规则有次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分工点上,有人劳心,有人劳力,劳力的人自然受制于劳心的人,社会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如此而已,整个社会就会健康运行。所以,在孟子看来,每一个人身处在大社会中,都有其局限性,贡献出...

《孟子》感言集之201:大哉居乎
创业与读书成了改变阶层的主要途径!      所以,今天的父母为何为孩子的教育这么焦虑?说到底就是一种阶层的焦虑,因为所有中层以上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子女由于教育不成功,最后堕入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底层。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01:大哉居乎 2018-12-11 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121:为民父母
整合社会资源,启用人才,带领民众解决温饱追求小康,并能够向前发展的领导能力。为官一任,如果只是高高在上,追求个人享受,那就会鱼肉百姓,这样就太可怕了,所以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看:拥有一个好的道德高尚的父母官,才是老百姓的福气!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21:为民父母 2018-9-22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115:王顾左右而言他
购买50-10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就可以解决后顾之忧,你看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击中要害,估计也会有人还是会像齐宣王一样“王顾左右而言他)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15:王顾左右而言他 2018-9-16于上海               

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所以,“士之不托于诸侯”,士才能够成为独立学者,正因为独立,士才能够真正提出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所以,国君用士,千万不要以使唤丫头佣人一样,一定要以礼相待才行。如果不这样,这个国家就没有机会网络大量的有用之才!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19:士之不托诸侯 2018-9-20于上海 ...

《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所以,孟母去世安葬,孟子作为孝子必定恭恭敬敬地尽最大的心把祭祀仪式安排好,尽最大的心提供最好的棺木,其本质不是大操大办,而是处于孝子对父母的感恩怀念,以尽最后孝心。孟子对父母的行为对后世儒家文人影响很大。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42: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2018-10-13于上海 ...

松江区19414828093: 求古文高手:“立乎其大”的含义 -
贺山复方: 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立乎其大者的意思,是要从大处找问题、寻通孔,把闷在虚无时代里的力量再一次透显出来.

松江区19414828093: 孟子认为学习的根本是什么 怎样才能获得 -
贺山复方: 朋友你好:孟子认为学习的根本是自我学习,即自得. 在他的认识论体系中,特别强调“思”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认为,学习必须经过自己刻苦钻研,自求自得,才可能默识心通,使自己有高深的造诣.他在《离娄下》论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积)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夫子的这段名言,常为我国语文教育界的诸多同仁奉为开创学生自学之说的圭臬.

松江区19414828093: “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弗能夺也”出自哪里,还要说出书的版本和出版社名称及日期(论文注释要用) -
贺山复方: 出自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孟子.告子章句上》335页 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10年第14次印刷

松江区19414828093: 关于卖书的名言警句关于卖书的名警句 -
贺山复方: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

松江区19414828093: 有关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
贺山复方: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

松江区19414828093: 孟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
贺山复方: 孟子名言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仁者无敌. 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

松江区19414828093: 五年级上册日有所诵后面孟子精选十六则的意思 -
贺山复方: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松江区19414828093: 南宋陆九渊的心学认识 -
贺山复方: 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

松江区19414828093: 孟子知天下之广居原文及译文 -
贺山复方: 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处:《孟子》 作者:孟子 创作年代:先秦 翻译: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

松江区19414828093: 孟子的名言 -
贺山复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