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的名字真怪!

作者&投稿:魏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朝人的名字为啥大多都是两个字?~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司母戊鼎”是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其中的“戊”就是商代的一个人名。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商汤王之后的商王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等。辅佐周文王的傅丁,及后来的庖丁,秦国名将白乙丙,也以天干、地支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现在的数字,跟一二三四一个意思。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上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国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名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 汉代人名非常重视排行字,名或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汉代人的字中还多用“子”,如,司马迁字子长,苏武字子卿,赵云字子龙,韩安国字子长。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吕叔湘先生在《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这时候,字常是名加一个字组成的,如,谢安字安石,杨秉字秉节,范宣字宣子,颜延之字延年,侯景字万景。名中带“之”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刘牢之。 魏晋南北朝还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方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帝拓跋曾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一共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后,又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姓,如长孙、宇文、徒河、普六如、大野等。 唐代人名更多地承接了南北朝的习惯用法,自身的突出特点是喜欢用排行称呼,在唐诗标题中就能见到:元二、卫八处士、张十八员外、刘十九、丘二十二员外,公孙大娘、黄四娘。因古人是大家族一起排行,就有了“李二十五”、“赵三十二”。唐代人名中“己”、“予”、“彦”,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但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赐给的。 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岁,加在一起是46。如果娘23,爹25,生下孩子就叫“四八”。从宋代开始,双字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是我国命名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名中多用“哥”、“奴”等字;二是许多人有两种语言的名,如,辽太祖,一名阿骨打,又有汉名;金代的兀术,又名宗弼;金世宗名哈喇,又名。同时,也有一些汉族人取了少数民族名

文字还在发展阶段,使用也不规范
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物,经常看到古人用通假字,同音字.
举个例,著名的出土文物越王勾践剑,上面的铭文其实是"越王鸠浅自作鐱",
跟史书上的"勾践"完全是不同的两个字.

审食其(?—前177),读shěn yì jī,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初任刘邦舍人,与吕后同时为项羽所俘,渐为吕后所亲信。后封辟阳侯。吕后时,任左丞相,公卿皆因而决事,权势很大。吕后死,陈平、周勃诛杀诸吕,他被免去相位。后为淮南王刘长所杀。

刚查了一下,某博上说“韩国人说“金”是以m音结尾;作者再猜想,如果当时“日”字的发音没有r,而只是i(偶们家就是这样低^_^),那么就很容易连读成mi。”引用别人的,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食其这个名字从战国到汉代属于“常用名”,关于读音根据史记汉书的注疏确定是读yiji(异基),而具体含义存有争议,有人说是出自子路的一句话”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也有人是说当时的一句俗语;还有人认为是其他字的假借,原意已不可考;
金日磾是归汉的匈奴人,汉武帝的托孤之臣,金乃赐姓,名字当是音译,这两个字里磾就di这一个读音,而至于日读作mi,应该是跟汉字读音千年以来的变化有关,当然具体原因尚有争论。而马日磾是汉人,且是金之后的东汉人,是个学者和高级官僚,。他的名字应当是因金日磾而取得(金日磾以德行著称当时),从他有个和金日磾一样的表字可推测而知。
字以表名之德,说白了,表字跟名基本是意义相关的(少数情况是意义相反),这个在西汉时人名中尚不明显,而马日磾是东汉末年之人,当时名与字的关系基本固定,而日磾二字的原意显然与翁叔无关,彼此之间唯一相关性就是有前人金日磾用过这个名字组合。由此可推测,两人同名同字应当不是偶然,而是后者在取名时“致敬”了前者。


汉朝人的名字真怪!
食其这个名字从战国到汉代属于“常用名”,关于读音根据史记汉书的注疏确定是读yiji(异基),而具体含义存有争议,有人说是出自子路的一句话”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也有人是说当时的一句俗语;还有人认为是其他字的假借,原意已不可考;金日磾是归汉的匈奴人,汉武帝的托孤之臣,金乃赐姓,名字当...

为什么一些清朝皇子,名字很怪,难认?
所以,清朝皇帝用生僻字做名字,是迎合汉儒传统,以此表明融入汉文化,用历代皇室传统取名,同时不愿给民间做成麻烦和困扰,也算是一项民心工程。

古代的人名为什么那么怪?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

三国时期的人物姓名怪异现象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但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赐给的。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

又是嬴荡又是异人,春秋人名字为何如此奇怪?
《皓镧传》异人剧照 其实,春秋人的名字奇怪的很多,并不止嬴荡和异人。比如,夫差、妇好、勾践、重耳、暴鸢、恶来、狐毛、羊舌赤、周公黑肩(他弟弟叫周公黑背)。春秋人的名字奇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春秋时期文字少。春秋时期被创造出来的文字,远没有后世多。春秋时人取名字的时候,能够...

为什么春秋战国以前人的名字这么奇怪?
由于那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秦国该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

为何清朝满族起名如此奇怪?
他们名字也有他们的意思,你像宋朝时候的辽国,辽在他们契丹的意思就是镔铁。而女真人为了克制镔铁,宣扬自己就把国号也都改成了金。就是为了表达比他们更加强大。像我们熟知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就完全是明朝时候音译过来的。像我们现在对外国人的名字也都是音译。女真人在金朝灭亡后,他们语言文字多少...

中国古代最怪异的皇帝名字有哪些?
他老子的名字也怪:廆(guī,古山名)。《天龙八部》里头“慕容公子”的渊源便出于此。慕容儁:念jùn,有才智超群的意思。在网络上因难打,经常被人写成“隽”。慕容儁是前燕景昭皇帝,慕容皝的二小子,在位13年。慕容暐:念wě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慕容暐是慕容儁的二小子,谥为燕幽皇帝,被苻坚所杀。姚苌:念cháng...

汉朝时期的两位皇亲国戚,起了哪两个低俗又难听的名字?
这两个人,一个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景帝的姐姐,汉武帝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另一个是汉高祖的侄子,汉文帝的堂兄,“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吴王刘濞。我相信,每个人在第一次见到刘嫖这个名字时都会惊讶得大跌眼镜:堂堂大汉皇帝怎么会用“嫖”字做女儿的名字呢?此字指的可是玩弄娼妓这种淫秽而堕落...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那么奇怪?
1、主要是时代不同,用现代人的眼光观看古代的事情,感觉奇怪可以理解;2、文化基础和审美观发生变化,古代主要是封建社会,因此其文化基础和审美观主要是以此为基础,因此人的名字,多以体现三纲五常来命名;3、要符合统治者的意愿,当时要符合皇帝及统治的需要,皇帝的、父母甚至是老师的名讳要避讳,不能出现同样的字,因此...

永福县14757899547: 汉朝人的名字真怪! -
鄘豪天麻: 食其这个名字从战国到汉代属于“常用名”,关于读音根据史记汉书的注疏确定是读yiji(异基),而具体含义存有争议,有人说是出自子路的一句话”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也有人是说当时的一句俗语;还有人认为是其他字的假借,原意已不可...

永福县14757899547: 刘秀家族的人员名字为何那么奇怪? -
鄘豪天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称自己为皇帝,为了维护皇帝威严,下令人们行文说话都不可提到皇帝的名字,这就是当年所谓的避讳~ 到了汉朝,武帝的儿子刘弗陵即位,因为“二名难讳”(两个字的名字,天下人需要更多的避讳,造成更大的麻烦),改名刘弗.到了西汉末期,王莽篡位建立新朝,规定天下人只能起单名.从此一直到魏晋南北朝,单名都是大部分中国人的起名方式. 至于为什么感觉这么奇怪,因为在当年,起名还没有千年以后这么多规矩,文字的意思也和现在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评判当年的内容是否奇怪~

永福县14757899547: 为什么春秋列国时期的人物姓氏姓名这么奇怪?很多字都不会念?而到了汉朝以后,姓名就开始接近现代了?
鄘豪天麻: 呵呵,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与衣服,古书所谓有“服章之华”,其实就是形容当时的服饰、文字多种多样的意思.秦统一后,也统一了文字,开始用篆文.汉朝时期把篆文改为现在的字形字体,称为汉字.不会念是正常的,因为春秋列国时期各部落的文字以及风俗都不同,否则也不会有秦始皇的统一文字了.

永福县14757899547: 请问 汉朝时期是怎么起名的? 什么 云 琰 宓 忠 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名? -
鄘豪天麻: 古代取名都很古怪,这是常事,不是只有汉朝时期的,而且这也不算奇怪 ,像那些少数民族取名也是这样的,不同名字代表不同含义

永福县14757899547: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的名字为什么都是两个字? -
鄘豪天麻: 看看下文的解释: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王爷们名字大多都是只有两个字?西汉的皇帝不全是用单名,双字名也有几位,但东汉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大多都是单字名.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

永福县14757899547: 为什么汉朝的人名都是一个字,这种情况持续到什么时候
鄘豪天麻: 汉朝人名并不都是一个字啊,路充国、吕更始、赵充国、甘延寿、韩延年、赵广汉、郦食其、审食其、赵食其、桑弘羊……

永福县14757899547: 为什么战国,秦朝人姓名这么奇怪,到了汉朝突然就变 -
鄘豪天麻: 文字还在发展阶段,使用也不规范 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物,经常看到古人用通假字,同音字. 举个例,著名的出土文物越王勾践剑,上面的铭文其实是"越王鸠浅自作鐱", 跟史书上的"勾践"完全是不同的两个字.

永福县14757899547: 汉朝人的名字有没有字? -
鄘豪天麻: 给成年的男子冠字大约是战国后期开始的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字,那个时候识字率连1%都不到,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这些底层的老百姓是没有字的,只有出身好,或者有机遇走到上层的人,才会冠字,一般冠字是在男子成...

永福县14757899547: 为什么汉朝时人名字只有一姓一名?
鄘豪天麻: 这与社会环境有关,当时士族当权,为体现尊贵,他们便有了单名贵双名贱的说法,成年后再由长辈赐字,一些蛮子(如典韦)却没这些说法.不过如果直呼其名(士族),就和骂人差不多了…

永福县14757899547: 为什么汉朝三国时期人名都是单字例如赵云.刘秀.张飞等
鄘豪天麻: 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了 有两个原因 一是当是人口少,取单字没什么不方便的 二是在王莽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以单字为贵以双字为贱.曾经王莽为了惩罚一个人就把他的单字名改成双字 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