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韩诗外传》全文翻译

作者&投稿:廖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诗外传原文及翻译~

 纣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即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谏,三日不去朝,纣囚杀之。诗曰:“昊天大怃,予慎无辜!”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杀之。君子闻之曰:“天之命矣!”诗曰:“昊天太怃,予慎无辜!”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道覆君而化之,是谓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是谓次忠也;以谏非君而怨之,是谓下忠也;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可谓大忠也;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也;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也;曹触龙之于纣,可谓国贼也。皆人臣之所为也,吉凶贤不肖之效也。诗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哀公问取人。孔子曰:“无取健,无取佞,无取口谗。健、骄也,佞、谄也,谗、诞也。故弓调然后求劲焉,马服然后求良焉,士信悫然后求知焉,士不信焉,又多知,譬之豺狼,其难以身近也。周书曰:‘为虎傅翼也。’不亦殆乎!”诗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言其不恭其职事,而病其主也。  齐桓公独以管仲谋伐莒,而国人知之。桓公谓管仲曰:“寡人独为仲父言,而国人知之,何也?”管仲曰:“意若国中有圣人乎!今东郭牙安在?”桓公顾曰:“在此。”管仲曰:“子有言乎?”东郭牙曰:“然。”管仲曰:“子何以知之?”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是以知之。”管仲曰:“何谓三色?”曰:“欢忻爱说,钟鼓之色也;愁悴哀忧,衰绖之色也;猛厉充实,兵革之色也。是以知之。”管仲曰:“何以知其莒也?”对曰:“君东南面而指,口张而不掩,舌举而不下,是以知其莒也。”桓公曰:“善。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东郭先生曰:“目者、心之符也,言者、行之指也。夫知者之于人也,未尝求知而后能知也,观容貌,察气志,定取舍,而人情毕矣。”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今有坚甲利兵,不足以施敌破虏;弓良矢调,不足射远中微,与无兵等尔。有民不足强用严敌,与无民等尔。故盘石千里,不为有地;愚民百万,不为有民。诗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传曰: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周平公酒不离于前,钟石不解于悬,而宇内亦治。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夫以一人而兼听天下,其日有余而下治,是使人为之也。夫擅使人之权,而不能制众于下,则在位者,非其人也。诗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言有位无其事也。  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畏而失礼也。寡人不可使燕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诸侯闻之,皆朝于齐。诗曰:“静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韶用干戚,非至乐也;舜兼二女,非达礼也;封黄帝之子十九人,非法义也;往田号泣,未尽命也。以人观之则是也,以法量之则未也。礼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诗曰:“静恭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  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统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也,不由之,所以陨社稷也。是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武;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昔楚人蛟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如钜蛇,惨若蜂虿,轻利刚疾,卒如飘风,然兵殆于垂沙,唐子死,庄蹻走,楚分为三四者,此岂无坚甲利兵也哉!所以统之非其道故也。汝淮以为险,江汉以为池,缘之以方城,限之以邓林,然秦师至于鄢郢举,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限险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纣杀比干,而囚箕子,为炮烙之刑,杀戮无时,群下愁怨,皆莫冀其命,然周师至,令不行乎左右,而岂其无严令繁刑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若夫明道而均分之,诚爱而时使之,则下之应上,如影响矣;有不由命,然后俟之以刑,刑一人而天下服,下不非其上,知罪在己也。是以刑罚竞消,而威行如流者、无他,由是道故也。诗曰:“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如是则近者歌讴之,远者赴趋之,幽闲僻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若赤子之归慈母者、何也?仁刑义立,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君人者、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臣以礼事君,忠顺而不解,父宽惠而有礼,子敬爱而致恭,兄慈爱而见友,弟敬诎而不慢,夫照临而有别,妻柔顺而听从,若夫行之而不中道,即恐惧而自竦。此全道也,偏立则乱,具立则治。请问兼能之奈何?曰审礼。昔者、先王审礼以惠天下,故德及天地。动无不当。夫君子恭而不难,敬而不巩,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应变而不穷,审之礼也。故君子于礼也,敬而安之;其于事也,经而不失;其于人也,宽裕寡怨而弗阿;其于仪也,修饰而不危;其应变也,齐给便捷而不累;其于百官伎艺之人也,不与争能而致用其功;其于天地万物也,不拂其所而谨裁其盛;其待上也,忠顺而不解;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于交游也,缘类而有义;其于乡曲也,容而不乱。是故穷则有名,通则有功,仁义兼覆天下而不穷,明通天地、理万变而不疑,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夫是谓先王审之礼也。若是、则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如赤子之归慈母也。曰:仁刑义立,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问孔子曰:“晏子知礼乎?今者晏子来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待其见我,我将问焉。”俄而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之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礼中又有礼。赐、寡使也,何足以识礼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也。  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广一步、长百步,为一亩;广百步,长百步,为百亩。八家为邻,家得百亩,余夫各得二十五亩,家为公田十亩,余二十亩共为庐舍,各得二亩半。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诗曰:“中田有庐,疆场有瓜。”今或不然,令民相伍,有罪相伺,有刑相举,使构造怨仇,而民相残,伤和睦之心,贼仁恩,害士化,所和者寡,欲败者多,于仁道泯焉。诗曰:“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贾于道。故驷马之家,不持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马之入,千乘之君,不通货财,冢卿不修币施,大夫不为场圃,委积之臣,不贪市井之利。是以贫穷有所欢,而孤寡有所措手足也。诗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人主欲得善射及远中微,则悬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内不阿子弟,外不隐远人,能中是者取之,是岂不谓之大道也哉!虽圣人弗能易也。今欲治国驭民,调一上下,将内以固城,外以拒难,治则制人,人弗能制,乱则危削灭亡可立待也。然而求卿相辅佐,独不如是之公,惟便僻比己之是用,岂不谓过乎!故有社稷,莫不欲安,俄则危矣,莫不欲存,俄则亡矣。古之国千余,今无数十,其故何也?莫不失于是也。故明主有私人以百金名珠玉,而无私以官职事业者,何也?曰:本不利所私也。彼不能而主使之,是闇主也;臣不能而为之,是诈臣也。主闇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矣,俱害之道也。故惟明主能爱其所爱,闇主则必危其所爱。夫文王非无便辟亲己者,超然乃举太公于舟人而用之,岂私之哉!以为亲邪?则异族之人也;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以为姣好耶?则太公年七十二,●然而齿堕矣!然而用之者,文王欲立贵道,欲白贵名,兼制天下,以惠中国,而不可以独,故举是人而用之,贵道果立,贵名果白,兼制天下,立国七十一,姬姓独居五十二,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莫不为天下显诸侯,夫是之谓能爱其所爱矣。故惟明主能爱其所爱,闇主必危其所爱,此之谓也。大雅曰:“贻厥孙谋,以燕翼子。”小雅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危其所爱之谓也。  问者不告,告者勿问,有诤气者勿与论。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然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极。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言,谓之隐,君子不瞽,言谨其序。诗曰:“彼交匪纾,天子所予。”言必交吾志然后予。  子为亲隐,义不得正;君诛不义,仁不得受。虽违仁害义,法在其中矣。诗曰:“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不亡者、未之有也。”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诚爱而利之,四海之内,阖若一家;不爱而利,子或杀父,而况天下乎!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出则为宗族患,入则为乡里忧。诗曰:“如蛮如髦,我是用忧。”小人之行也。  有君不能事,有臣欲其忠;有父不能事,有子欲其孝;有兄不能敬,有弟欲其从令。诗曰:“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言能知于人,而不能自知也。  夫当世之愚,饰邪说,文奸言,以乱天下,欺惑众愚,使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则是范睢、魏牟、田文、庄周、慎到、田骈、墨翟、宋鉼、邓?、惠施之徒也。此十子者、皆顺非而泽,闻见杂博,然而不师上古,不法先王,按往旧造说,务自为工,道无所遇,而人相从,故曰:十子者之工说,说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然其持之各有故,言之皆有理,足以欺惑众愚,交乱朴鄙,则是十子之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译文:

孟子年小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背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从此之后,孟子就不会再遗忘了。

  • 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 出处

①选自《韩诗外传》。此为原名,现在民间广为流传,也称“孟母戒子”。

《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被认为是韩婴所作。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 译文:

孟子年小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背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告孟子,从此之后孟子就不会再遗忘了。


  • 注释

1喧(xuan):通“爱”,忘记。

2裂:割断。

3引:拿来

4有所失:忘记,记不得

5诵:背诵

6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自是:从此

9喧:因分心而遗忘

10诫:告诫

11.方:正在止:停止之:指孟子


【赏析】

《韩诗外传》的思想,大致以荀子思想为主,反复强调隆礼重法,尊士养民,也间采孟子及韩非有关言论。全书取《荀子》文多达44条,因而从宋代王应麟至清代汪中、严可均等学者都认为《韩诗》出于荀子,是“荀卿子之别子”(汪中《述学·荀卿子通论》)。而书中引《荀子·非十二子》文,则删除子思、孟子,也可见其不薄孟子,有所折中。


  • 【作者简介】

《汉书·儒林传》云: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惟韩氏自传之。

汉武帝时,婴尝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此事事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后也。



《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被认为是韩婴所作。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原文(选自《韩诗外传》)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

  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有十三人。

注释: 

①驱:快步走。②皋(gāo)鱼:人名,春秋时期人。③辟车:下车。④殁:死亡 ⑤高尚:清高。⑥年:岁月。⑦辞:离世。



《韩诗外传》翻译:

孔子在周庙参观,(看到里面)有欹斜的器物。孔子向守庙的人问:“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原来是右座的器物。”孔子说:“(我)听说右座的器物,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然后立着,有这样的事吗?”(守庙的人又)回答说:“是的。”孔子让子路取水试一下(看是否有这样的事),(果真)盛满水就会倾覆,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然后立着,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然后说:“哎!怎么会有满了却不颠覆的器物呢?!”
子路说:“请问有保持满的道路吗?”孔子说:“聪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劳大过天下的,就用退让的办法;用勇力震抚世间的,就用胆怯的办法;富裕遍布四海的,就用谦恭的办法。这就是所谓不断装满又不断损耗的道路。
屠牛吐辞婚

齐国国王以丰厚的嫁妆嫁女儿,希望嫁给卖牛肉的屠夫吐(人名),屠夫吐以自己有病推辞了。他的朋

友说:“您(愿意)终身老死在这腥臭的市场吗?干什么推辞呢?”吐回答他说:“他的女儿丑。”他的朋友说:“

您怎么知道呢?”吐说:“以我是屠夫而知道的。”他的朋友说:“怎么说?”吐说:“我卖的肉好(的时候),

就如数全部卖出去了,只会是嫌(肉)少的;我卖的肉不好(的时候),虽然用别的附加好处,还是卖不出去。如

今丰厚的嫁妆嫁女儿,所以女儿丑。”

他的朋友后来看见了齐王的女儿,果然丑。
齐宣王问田过:“我听说,信奉儒家的人,当父母亡故的时候,孝子要守孝三年。那么,(对于信奉儒家的人)君王和父母,哪个更为重要呢?”
田过回答:“大概君王不如父母重要。”
宣王不高兴,说道:“那为什么你离开亲人而为君王效力呢?”
田过回答:“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土地,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有容身之所。如果没有君王赐予的俸禄,我就没有办法奉养父母。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爵位,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地位显赫。我从君王得到的东西,都鲜于我的父母。所谓为君王效力,是为了父母而已”。
宣王不乐,却无言以对。



太宗、仁宗尝猎于大名之郊,题诗数十篇,贾昌朝时刻于石。韩琦留守日,以其诗藏于班瑞殿之壁。客有劝琦摹本以进者。琦曰:“修之得已,安
用进为?”客亦莫谕琦意。韩绛来,遂进之。琦闻之,叹曰:“昔岂不知进耶?顾上方锐意四夷事,不当更导之耳。”
石守道编《三朝圣政录》,将上。一日求质于琦,琦指数事:其一,太祖惑一宫鬟,视朝晏。群臣有言,太祖悟,伺其酣寝,刺杀之。琦曰:“此
岂可为万世法?已溺之,乃恶其溺而杀。彼何罪?使其复有嬖,将不胜其杀矣。”遂去此等数事。守道服其精识。
文言文翻译:
宋太宗、仁宗都曾经在大名府郊外畋猎,并题过数十首诗。
贾昌朝任大名知府时,把这些诗都刻在石碑上。韩琦到了大名后,则把这些石碑藏在了
班瑞殿的衬壁内。有人劝韩琦拓片摹本呈献给皇帝。韩琦说:“保存起来就可以了,何必呈上去呢?”这个人不理解韩琦的用意何在。韩绛来到大
名以后,就把诗临摹下来上呈给皇帝了。韩琦知道此事后,叹息道:“我从前难道不知道把诗呈献给皇上可以讨好卖乖吗?只是顾虑到皇上正血气
方刚而锐意平定四夷,不应该愈加引导他这样做了。

石介编撰《三朝圣政录》,准备呈献给皇帝。有一天他来请教韩琦的意见,韩琦指出其中有几件事不可上,其中一件是,太祖沉迷于一个宫女的美
*,以致经常延误上朝时间。群臣有些非议,后来太祖觉悟了,便乘宫女熟睡时把她杀了。韩琦说:“这件事难道可以作为万世效法的典范吗?已
经沉迷于她,却又因为悔恨自己的沉迷而杀害无辜之人。她有什么罪过?假使以后又有宠幸的人,那就要杀不胜杀了。”于是石介便删去了几件类
似这样的事,同时他也十分佩服韩琦精到的见识。

《韩诗外传》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史实、传闻的著作,共十卷,被认为是韩婴所作。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原文(选自《韩诗外传》)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

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有十三人。
注释: 
①驱:快步走。②皋(gāo)鱼:人名,春秋时期人。③辟车:下车。④殁:死亡 ⑤高尚:清高。⑥年:岁月。⑦辞:离世。


急求《韩诗外传》全文翻译
原文:昔郭君出亡,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不以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

传曰孔子过康子出自哪 全文译文
《韩诗外传》传曰:孔子过康子,子张子夏从。孔子入座。二子相与论,终日不决。子夏辞气甚隘,颜色甚变。子张曰:“子亦闻夫子之议论邪?徐言誾誾,威仪翼翼,后言先默,得之推让,巍巍乎!荡荡乎!道有归矣。小人之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一幸得胜,疾...

急求《韩诗外传》全文翻译
原文: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出处 ①选自《韩诗外传》。此为原名,现在民间广为流传,也称“孟母戒子”。《韩诗外传》是一部...

子欲孝而亲不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原文是“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个叹惜是皋鱼在父母死后有感而发的。

岁月与什么一起飞驰,意志和什么一起流逝。
出自《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作者:韩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全文(节选)如下: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

子欲养而轻不待
选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处全文: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

选自《韩诗外传》(开头:伯瑜有过,其母答之,泣。···
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伯瑜犯了过错,他的母亲鞭打他,伯瑜哭了。母亲问:以前打你从未哭过,今天你哭,却是为何?伯瑜回答说:以前我被打,(你打的有力)我要痛很久。现在母亲老了,没有力气打了,我都感觉不到痛啊,所以我哭啊。

选自《韩诗外传》(开头:伯瑜有过,其母答之,泣。···
什么要求?是要全文吗,还是翻译,或是背景?建议下次百度一下比较详细。http:\/\/www.baidu.com\/s?bs=%B2%AE%E8%A4%D3%D0%B9%FD%2C%C6%E4%C4%B8%B4%F0%D6%AE&f=8&wd=%B2%AE%E8%A4%D3%D0%B9%FD%2C%C6%E4%C4%B8%F3%D7%D6%AE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

韩诗外传的翻译 伯瑜有过,其母台子,泣。
这段话来自于《韩诗外传》,看了全文便好翻译,“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 今泣,何如?”对曰:“他日得仗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翻译成现在的话意思是:伯瑜有过错时,他的母亲就用鞭杖打他,伯瑜就哭了。他的母亲问他,以前打你,你从来...

"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什么上的话,谁写的,全文是什么?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 作者:韩婴 子欲养,而亲不在,在第三段第六行 全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

番禺区17899992880: 文言文翻译<韩诗外传> -
邢义安奇: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番禺区17899992880: 《韩诗外传》的译文 -
邢义安奇:[答案]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

番禺区17899992880: 《韩诗外传》译文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器座,满则覆,虚则敧,... -
邢义安奇:[答案]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

番禺区17899992880: 有《韩诗外传》的翻译吗? -
邢义安奇:[答案] 韩诗外传 孔子 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

番禺区17899992880: 《韩诗外传》的翻译是吗? -
邢义安奇:[答案] 赵简子①有臣曰周舍,立于门下三日三夜.赵简子使人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周舍对曰:“愿为谔谔②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记也,月有成也,岁有效也.”简子居,则与之居,出,则与之出.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如丧子....

番禺区17899992880: 求韩诗外传全文及翻译 -
邢义安奇: (一)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세계는 이토록 아름다운데 나는 이토록 폭력적이구나~이러면 안되지, 안되지~(二) 额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到这个地方来,如果额不嫁到这儿来,额滴夫君也不会死,如果额滴夫君不死,...

番禺区17899992880: 急求韩诗外传译!!!!!!!!!! -
邢义安奇: 有人问:“智慧的人为什么总是喜爱水呢?” 回答说:“水这种东西,总是循着地势的高低而流动,从不遗漏任何小的间隙,好像一个智慧的人对事物的观察没有遗漏;水流动都是向下的,好像一个人恭俭并且懂得礼貌;水到了昏暗的深处也从不疑虑恐惧,好比一个人勇往直前;水在遇到障碍的地方,流动就变得缓慢,因而水质澄清,就像人们经历了坎坷才懂得了天命;水最终总会流到目的地,从不半途而废,又像是道德高尚的人认定了目标就决不放弃.这就是智慧的人为什么喜欢水的原因了.”

番禺区17899992880: 韩诗外传翻译是什么 -
邢义安奇: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番禺区17899992880: 古文翻译 韩诗外传 -
邢义安奇: 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

番禺区17899992880: 韩诗外传的翻译 伯瑜有过,其母台子,泣. -
邢义安奇: 这段话来自于《韩诗外传》,看了全文便好翻译,“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笞汝未尝泣, 今泣,何如?”对曰:“他日得仗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翻译成现在的话意思是:伯瑜有过错时,他的母亲就用鞭杖打他,伯瑜就哭了.他的母亲问他,以前打你,你从来没哭过,今天为什么就哭了呢?伯瑜回答,以前你打我很疼,现在母亲你老了,没有力气,打我不疼,所以才哭的.这段话是告诉我们,父母会变衰老,最后会离我们而去,莫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