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恒以弱灭,唯汉独以强亡,为何汉朝越打越强,直到末年还保持着军事优势?

作者&投稿:才旦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以弱亡,独汉以强亡。汉军体制到底会有什么优势?~

汉军体制优势是军事管理严格,军事力量发散,中央不能集权,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是分布在各个郡,各方诸侯分管各地军权。而且汉军封侯拜相十分严格,使得汉朝时期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最后难以掌控,也正是如此,唯有汉朝是因为太强大而灭亡的。
历史上大多数的国家走向灭亡大体是因为国家总体实力衰弱,要不就是被其他国家侵犯,要不就是国家内部斗争而亡。像秦朝和隋朝都是因为君主统治暴虐而亡,国家内部已经被瓦解,完全没有抵御危机的能力了。只有汉朝,直到灭亡的时候,汉朝的国力还是很强大。

这源于汉朝军事体制的绝对优势,汉朝无论是面对匈奴还是西羌等少数民族,在军事上从来没有示弱过,甚至从来不支持以和亲的方式来换取两方和平。

汉朝封侯拜相还非常严格,必须是要有军功才可以,哪怕像李广这种丰功伟绩的人依然没有封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封侯的标准,可见汉军的封侯制度有多严格。同时汉朝招兵体制也相对来说比较公平,采用的是义务兵制度,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豪门贵族,男性到了年纪都必须要参军,至少原则上他们都是平等的,虽然实际上很多有权势的人都是找人替代自己服役。
因为汉朝严格的军事制度,也意味着汉朝的军人地位都比较高,就是为了刺激年轻有力的男子来参军,提高国家的军队实力,从而增强国力。

汉朝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最后还是灭亡了,究其原因还是汉朝内部的政治问题,地方的割据势力太强大,像河东和江南一些地区的太守都可以独揽地方军事,占山为王。加上汉朝外戚干政也严重,宦官的权力过大,到了东汉末年又都是弱主幼主,根本无法掌握国家的实权,最后走向灭亡。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句话出自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其意思为,中国所有大一统王朝都是在积贫积弱中走向灭亡,唯独汉朝是在国力强盛、四海匍匐的情况下突然崩塌。那么“独汉以强亡”,汉朝的“强”;究竟是何处强、怎样强呢?
正如《三国演义》所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的分分合合,王朝的生死存亡,都是由大势所定。所谓“大势”,冠冕堂皇的粉饰一下可称为,民心所向;站在哲学的角度解读一番可称为,历史规律;而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天下大势其实即是,军威强盛!
秦始皇横扫六合,难道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六国知识分子盼着去给暴秦修长城?崖山海战失败,南宋十万官民跳海殉国,难道是来自亚特兰蒂斯海神的召唤?民心,在战争机器面前犹如螳臂挡车。五胡乱华、金灭北宋、蒙灭南宋、满清入关,一次次的落后征服先进,野蛮杀戮文明。这是历史规律?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走历史的弯路。所以,王朝的生死存亡、统一分裂不会以幸福指数、文明程度的意志为转移,唯有兵锋锐利才能体现其强盛。“汉以强亡”的可惜之处即在于,直至灭亡,汉朝的军事实力仍然是威震四海,天下无敌!

汉朝,自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大汉帝国,至献帝刘协禅位曹丕失汉室天下,享国祚四百年。期间北击匈奴,南服百越,东灭朝鲜,西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华夏版图的面积基础;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立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教化基础;造纸术、地动仪、瓷器、丝绸、冶炼等技术的发明及改良奠定了华夏科技的学术基础;汉,甚至成为了华夏主体民族的名称,汉族。但是,这些都不如陈汤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来的荡气回肠。


羽檄自北来,历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班超以三十六人纵横西域,平定五十五国。傅介子仅三人斩杀楼兰国王,扔下一句“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因为当.权者的昏.庸无.能,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导致民.不.聊.生,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自行募.兵,就地镇.压。好不容易平.定动.乱,各方诸.侯却拥.兵自.重,成为东.汉最后的掘.墓人。董卓,袁绍,曹操,刘备,孙策,跳上历.史舞台,展开了军.阀大混.战,至公元220.年,曹氏篡.位,改国.号为魏,汉亡。

汉.朝军.力强盛,却被置于朝.廷无.法.控.制的地位。这便是“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的本质原因。



这个问题的前提完全不存在!

  1. 汉以强亡的原文出自王夫之的文章,他是明末人,面对越来越强,对明越来越有威胁的后金集团,他抛出这个观点,在于论证:汉朝亡于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而不是军事实力强大。(因此得出结论:大明,别打后金了,送送美女送送岁币议和吧)。在其原文中有对汉朝穷兵黩武现象有三大段的论述,您要有心可去查。因为个人并不赞同王夫之的意见,所以个人会描述另外2个个人观点。

  2. 客观上东汉末年早期,汉朝已无对边疆的军事优势!事实上东汉末年,乌桓,鲜卑,羌族等都是问题,最后东汉事实上砸钱在了治理西北羌乱问题。与之相对的,东北的各民族问题一点都没解决----鲜卑三十余年犯塞,三将(夏育,田晏,臧旻)伐鲜卑却“经用不足”,无功而反还有一半殁于此中。而段颎被杀后,不止东北,现在砸钱的西北也出了问题,六路大军伐羌,五路皆败,只有董卓军赢了,简直让人看麻了。

  3. 黄巾起义是压死汉朝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刘焉当州牧是汉朝解体的开始,这时东汉再无强大可言。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歼灭农民军,汉朝开始征发外族军队,同时国库空虚都直接暴露于外,成为公开的秘密,皇甫嵩甚至要汉灵帝拿私房钱救急。很显然,东汉此时论强就是超级笑话了。

综上所述,您问题的前提完全不存在!完全误解了什么叫“汉以强亡”。



汉朝不是强亡。


很简单的,查一下北宋五子.慧能的资料复制粘贴就好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第六节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第七节 云雾苍茫各一天...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答毕仲举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汉Man Mo can not move people, was the soleSima Xiang-ru、Tai Shi Gong、Liu Xiang、Yangxiong

汉初和西汉中后期的汉赋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汉初和西汉中后期的汉赋发展状况:1、汉初的发展状况 汉初是汉赋的肇始期。这一期间,由于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优待士人,一改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焚书坑儒 的暴虐,故而使战国后期从楚国开始兴起的赋体文学,得以利用四海统一所提供的新的契机,融合南北的文明成果向前发展。但是,又由于继亡秦之后...

淮北名人作文
难听常音犹耳,难听西风独歌。 月至深秋,苔痕犹在人不在。 灯花落尽,又到,月西斜。 淮北名人作文...汉灭秦后而行郡国,以固王室。周之制以一脉而统天下,长治久安,秦对同姓的寡亲和对天下人的刻薄搅

本以为的文言文怎么说
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 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 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⑨故为之...

孔子的资料与论语
至西汉初年,《论语》有三个本子流传,一是《古论语》,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居墙壁中发现,用古文写成,共二十一篇,把《尧曰》篇中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二是《齐论语》,用今文写成,共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两篇。三是《鲁论语》,也用今文写成,共二十篇。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习《鲁论语》...

谁知道唐山市端午诗词朗诵<新少年中国说》的原文,急,谢谢
第一幕:甲: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乙: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甲: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乙: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合: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甲: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成就经典名篇《少年中国说》。乙: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甲:...

请问“之”,“为”,“而”三个字在古汉语的里的全部用法?
⑴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⑵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

跪求:出自曹植诗词中所有成语。急、、急、、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豫章行二首 一...辞献减膳。以服鳏独。和气致祥。时雨渗漉。野草萌变。化成喜谷。 嘉禾讴 猗猗嘉禾。惟谷之精。

文言文为
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⑵做。 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为什么说汉是因为强而灭亡?为什么说汉是因为强而灭亡的
邸梅盐酸: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译文 各个朝代(国家)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灭亡的,只有汉朝是在国力强盛(尤指军事力量)的时候终结的.此话出自王夫之《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记》:汉桓帝永寿二年,户千六百七万九百六,口五千六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直到隋唐,政府所登记的人口数量也没达到东汉后期的水准不否认东汉政权一直在宦官与外戚中轮转,不过这都不影响朝廷的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能力一直到黄巾起义之后才丧失而黄巾起义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持续百年的羌患,耗空了国库,但是直到汉亡,凉州依然在政府的控制中.比起三次被人攻进都城、外战外行的唐朝,汉朝确实有足够理由称强了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历朝历代都是以弱灭亡,为啥只有汉朝是强盛灭亡? -
邸梅盐酸: 您好某种意义上说,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从王朝延续、鼎盛阶段上说,汉朝经历如下: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名章之治到了三国,其实还是汉朝的割据政权,直到晋朝.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东汉王朝实力强悍,一直吊打外族,这么厉害怎么就灭亡了呢? -
邸梅盐酸: 东汉强,强的是汉末的各地诸侯和豪强,并不是中央朝廷有多强,这是2个概念. 1、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汉灵帝卖官鬻爵,不能算强了.东汉末年,其实朝廷就已经不行了,不怎么强了.朝廷财政困难,汉灵帝想出了卖官的招数,对你没有...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怎么理解国恒以弱亡,独汉以强亡的意思 -
邸梅盐酸: 那是瞎说的,人家汉朝强亡,也500年,国恒以弱亡,清朝被小日本,国外吊着打,也就200年,所以国恒以弱亡,未强汉500年😂😂😂😂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为什么只有汉朝才能被称作是第一王朝,而唐朝却不行 -
邸梅盐酸: 应该是:1、汉人以国名为自称 2、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汉朝即使在汉末也能对周边异族保持强大实力) 3、四百年历史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什么意识! -
邸梅盐酸: 各个朝代(国家)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走向灭亡的,只有汉朝是在国力强盛(尤指军事力量)的时候终结的.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其独以亡何故什么意思 -
邸梅盐酸: 其独以亡,何故?它却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唯有汉独以强亡,当年的大汉帝国到底有多强大 -
邸梅盐酸: 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唯有汉独以强亡也是瞎说的,不说其他的,西汉末年可以说民不聊生,刘秀打天下还引入了匈奴人进来一起打,哪里强了,东汉末年就更不用说了,黄巾之乱的起因在哪里?檀石槐打得东汉跟狗一样又要和亲求和,强在何处? 大汉帝国雄起也就在汉武帝,还是耗尽三代遗泽,要不是后面的汉宣帝修生养息,大汉早就该亡了,不过也是汉武帝打出了汉人这个词,后面陈汤吹牛逼的一句话“明犯强汉,虽远必诛”更是喊出了汉人的底气和凝聚力,这才是大汉帝王值得称道的地方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汉朝强大还是唐朝强大 -
邸梅盐酸: 这个没有可比性,按照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物质文化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都是越发展越强大,军事力量也和武器息息相关,也就是和科学技术有关.也就是说,当然是唐朝强.按这个比法,宋朝,清朝还比唐朝要更强.唯一可比的就是在当时的国家中所占的位置,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国.而宋朝,尤其是清朝被别的国家欺负的到处割地,自然就不算强大了.两种比法综合,唐朝强些,不过,仅仅是因为它在汉朝后面.

元宝山区13638726966: 西汉为什么灭亡? -
邸梅盐酸: 经济政策的问题,汉武帝打匈奴,没钱,所以搞起了盐铁专卖,把商人正当得到巨大利益的门路堵死了,商人们为了赚钱便打起了土地的注意,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问题频出,最终导致了西汉政权的灭亡.说得可能不是很明确,有时间可以看看《大汉帝国》这本书,观点很精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