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说“午时三刻,斩首。”那午时三刻到底是指几点啊?12个时辰分别是指几点到几点啊?

作者&投稿:敖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都说“午时三刻,斩首。”那午时三刻到底是指几点啊?12个时辰分别是指几点到几点啊?~

午时三刻是指如今的中午12点45分
午时是11~13时
一刻为15分,故三刻为45分

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12:30。
古代一刻是半小时,一个时辰是四刻也就是两小时。一盏茶,一炷香当然会有长有短,茶杯有大有小,香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人为因素也有,但在古代一盏茶是10分钟,一炷香是15分钟,这一般只出现在小说中现实中人们常用日晷、滴漏的方式来计时。
古人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即子:23——1、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午时三刻指的是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很高兴为您解决问题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 「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 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 (以24小时制回答)午时三刻大约是11点45分。 以一日一百刻来计算的话可知午时三刻是11点43分12秒。 (一刻为14分钟24秒,大约为15分钟。)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午时三刻是指如今的中午12点45分 午时是11~13时 一刻为15分,故三刻为45分

每天十二时辰(二小时)
每时辰分八刻(每刻15分钟)
午时三刻是11:45——12:00

12时45分吧。


“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为何古代都在这时行刑?
午时三刻 中国人计时的方法,在唐朝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唐朝以后将十二时辰又分为初、正两个部分,之前热播《长安十二时辰》,就常听到X初、X正的报时,这种方法在唐朝之前是没有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午时三刻,到底是午初三刻、还是午正三刻呢?这里必须先说一下什么叫刻,所谓刻,是一种细分的更...

古代人问斩,为什么要选在午时三刻,而不是别的时间?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合理。首先,无法保证行刑当天一定是晴天,可能会是阴雨天气,而且如果冤枉了无辜之人,后果将不堪设想。从众多恐怖故事中我们知道,冤魂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存在。例如,古典文学作品《窦娥冤》中的窦娥,就是在午时三刻被行刑,之后引发了六月飞雪的奇观。相对来说,我更倾向于认为午时三...

古代的时候,为何死刑都要在“午时三刻”执行?
古代一天十二个时辰,划分为一百刻,午时三刻约是今天的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之间,此时是一天中太阳光线最强烈的时刻,按古人的说法是,这个时候阳气最盛。古代阴阳学说很盛行,人们认为犯了大罪的犯人属“阴”,死后必会入阴曹地府,受尽折磨,这种人的阴气比一般人都来得重,因此要在正中午...

古代处决犯人真的都是在午时三刻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十二时辰是用作时间计量最基本的单位,从夜里十一时的子时开始,第二天的亥时结束,每一时辰都相当于现代人的两个小时。而午时的时间范围,便大致在正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之间。受阴阳文化的影响,古人将午时作为一天阴阳交界的分水岭。一般来说,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便出现在午时,进而便为午时三刻。

"午时三刻问斩"什么意思?
在古代斩刑有特定的时辰,不同的刑罚会选择不同的时间执行。一般性的斩刑会选择在正午执行,以便让犯人有机会成为鬼魂。而对于犯有重罪或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人,会选择在午时三刻执行斩刑,目的是不让其有成为鬼魂的机会。午时三刻行刑的习俗,除了阴阳五行的说法外,可能还有其他考虑。在午时三刻,人...

古代斩首为啥都要午时三刻秋后问斩,有什么讲究吗?
所以这跟上边所说的人道主义相反,属于对罪犯的加深惩罚。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斩刑在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 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皇城的午门附近毫无遮挡物,阳光直射,阳气最盛。 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其实说白了,都是一种震慑作用,用这些神鬼玄说,让世人对...

午时三刻具体指什么时间
但一个时辰有如今两小时之久,不够精确,于是在时辰内继续细分,每个时辰分【时初】【时正】两部分,各分四个部分,分别叫做【初刻】【正刻】,所以一个时辰工分八刻,相对较为精确。午时三刻是指午时的正时正刻,也就是【时正】段里的第三个【正刻】,即12点45分。有人说11点45分才是午时三...

为什么古人总是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而不是在午时四刻正中午呢?
为什么古代斩首都是在午时三刻? 中国古代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午时三刻(差十五分钟到正午...

“午时三刻”的原出处在哪?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

古时的“午时三刻”相当于我们现在时间的几点钟啊?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

汤阴县19752866194: 古代人都说“午时三刻,斩首.”那午时三刻到底是指几点啊?12个时辰分别是指几点到几点啊? -
任泉小牛:[答案] 很高兴为您解决问题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 (「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 (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 「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 平均每个时辰...

汤阴县19752866194: 为什么古代犯人斩头要在午时三刻? -
任泉小牛: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汤阴县19752866194: 为什么古人斩首犯人要在午时三刻?
任泉小牛: 午时三刻处斩: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差十五分钟到正午),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这样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有体谅犯人的考虑

汤阴县19752866194: 在古时候斩首为什么在午时三刻?
任泉小牛: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

汤阴县19752866194: 为什么古代砍头都是在午时三刻? -
任泉小牛: 古代中国将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八刻(注意,不是四刻),如午时就分为午初四刻和午正四刻,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所以15分钟又叫一刻钟.午时三刻指的是午初三刻,即11点45分. 古时罪犯砍头都喜欢选在午时三刻,因为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汤阴县19752866194: 古代为什么在午时三刻处斩犯人?
任泉小牛: 在古代,人们认为杀人是一件“阴事”,十分不吉利.被处决的犯人无论是否罪有应得,在死后都会去找判案、监斩的官员和行刑刽子手的麻烦,所以古人对执行死刑这件事十分忌讳,想方设法进行规避.午时三刻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大概是中午十二点,此时阳光充足,古人认为这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行刑,那么杀人的阴气就会被充盛的阳气冲淡,这样死者的鬼魂就不会出来纠缠相关的人.因此古人一般都将执行死刑的时间定在午时三刻.

汤阴县19752866194: 古代斩首示众为什么都选在“午时三刻” -
任泉小牛: 午时三刻(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此时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也就是古代阴阳家说的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杀人阴气能够即时消散,不能变鬼. 所以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此刻问斩后,被斩人阴气即时消散,不让其做鬼.

汤阴县19752866194: 为什么在古代都是午时三刻斩首?
任泉小牛: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古人习惯在“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摘自《世界经理人》)

汤阴县19752866194: 古代犯人斩首的真实时间真的是午时三刻吗 -
任泉小牛: 我们在看电视剧或者小说演义时,时常看到那些被判死刑的犯人都会在午时三刻被斩首示众.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其实古代犯人行刑并不是都在午时三刻的,小说演义、电视剧看多了.于是我们就认为古代犯人斩首都在午时三...

汤阴县19752866194: 为什么古代斩首或者执行死刑时一般都选在午时三刻? -
任泉小牛: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 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原因.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